现实生活中,上吨的货物通过工业级无人机运输或将不再遥远。
4月16日,京润华创飞行学院首期大型物流无人机培训班在成都开班。这是国内首次就无人机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开展的实战培训,数十名学员均来自顺丰快递。担任培训指导的,则是中国首批“八一勋章”获得者、“英雄试飞员”李中华——他试飞过我国30多种机型。
物流企业积极布局工业级无人机物流,然而物流却只是工业级无人机诸多应用场景的一小部分。
一片蓝海,正走向春天
4月14日,工业级无人机制造企业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纵横”)广发“英雄帖”,招聘数名工业级无人机数控加工中心操作人员。
一个月前,成都纵横在国内率先发布“轻量级”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新产品,备受市场关注。而产品交付的时间却一推再推,企业董事长任斌有些担心,“订单源源不断,产能有点跟不上。”
这样的市场热度已保持了多年。“之前就发生过客户从贵州开车过来‘抢飞机’的情况。”任斌介绍。
不愁市场,也是四川傲势科技有限公司的真实感受。2015年成立,2016年运营,傲势跑出“一年一个数量级”的发展势头。“去年产值几千万,今年将过亿。”傲势首席执行官郭亮介绍,企业专注新一代无人机研发,前期“跑市场”并不积极,但主动找上门来的国内外客户依旧络绎不绝。
“无人机产业分为军用和民用,民用无人机又分为消费级和工业级。”任斌表示,如果将无人机产业比作一个哑铃,哑铃一头是市场份额相对稳定的军用无人机,另一头是过去几年发展势头迅猛的消费级无人机,中间,则是应用广泛的工业级无人机。“支撑作用明显,但还未全面爆发。”
尽管目前整体规模还不大,但对于工业级无人机的未来,各界普遍看好。今年3月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布了一组数据:近几年,无人机市场(包括军用级、工业级和消费级)份额复合增长率均超过30%,其中,工业级无人机增长最快,且尚属一片蓝海。国家工信部近期也公布:去年,我国民用无人机产业保持高速发展,产量增幅67%,高于新能源汽车、城市轨道车辆、锂离子电池等新兴工业产品产量增速10个百分点以上。
对此,成都高新区经济运行与安全生产监管局副局长张敏的一个生动比喻在业内广泛流传,“工业级无人机还在二月天,尚未到春天,正在走向春天。”
无论重量级还是轻量级,川企优势十分明显
首次、首款……细数全国工业级无人机产业大事,川企大多以“领跑者”姿态出现。
“在工业级无人机领域,四川成都是一块高地。”曾在上海从事航空产业的安徽人刘伏虎,两年前加盟朗星无人机系统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去年成功首飞的全球首款吨位级货运无人机——顺丰AT200,改装研制就出自他的团队之手。
而成立不到3年的四川腾盾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腾盾科技),则推出了一款大型无人机——双尾蝎无人机,是国内首款多用途模块化双发动机、双发电机无人机系统。该款飞机巡航速度可达250千米/小时,航程可达3000千米。在货运功能方面,起飞重量约3吨,载重1.2吨。去年底,顺丰国内首次大型无人机应急物资快速投递的演示验证飞行,所用机型就是双尾蝎无人机。
更值得一提的是,该款大型物流无人机的研发,仅用了13个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已实现无人化自主控制,可自动规划航线,一键自动起降,具有自主应急处理能力。
“轻量级”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四川造”优势也十分明显。
傲势科技一直潜心研制一个型号的无人机——X-Swift。用郭亮的话来说,X-Swift就如同无人机界的iPhone,独树一帜,能在狭小空间垂直起降,无须跑道,航时长、距离远、速度高。其中一些核心关键子系统,保持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准。
成都纵横新发布的“CW-007”大鹏,起飞总重6.85公斤,续航时长1小时,最高起飞海拔4500米,为国内已发布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中,起飞总重最小的型号。
任斌介绍,这款飞机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最大限度降低用户的操作难度,整机可拆解为七部分,操作人员能够在3分钟内准备好整个系统,并放进特制背包当中。同时,根据不同的行业应用需求,该机型可分别搭载相机用于测绘领域,搭载多光谱用于农业领域,搭载吊舱用于监控领域。
CW-007大鹏无人机
一些掣肘 “人”还是不够用
“四川发展工业级无人机,具有先天优势,就如同深圳发展消费级无人机一样。”郭亮表示,消费级无人机,趋向于电子信息产业,工业级无人机则更偏向航空工业。
四川,是我国重要的航空制造基地之一,制造优势明显。目前四川活跃的多家无人机优势企业,其创始人多具有国防科工相关从业背景。这也是为何川企能迅速在工业级无人机领域抢占高地的重要原因之一。
尽管如此,“专业人才不够用”的情况依然是四川发展工业级无人机产业的一大掣肘。
“无人机等航空产业是典型的人才资金密集型产业。”任斌表示,相比钱,人更重要。航空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门槛高,目前全国集中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院所培养,数量规模有限。同时,从毕业生走出校门到成长为成熟人才,还需要经过长时间实践培养,成长周期长。
“加大力度培养本土人才,对做强产业十分重要。”刘伏虎则结合上海等地的经验做法,给四川提出建议。配合C919等大飞机项目,上海交大、复旦大学积极开设大飞机班和航空航天学院,经过8年培育,目前上海本土航空航天人才培育成效初显。在他看来,积极发展航空产业,四川也应该在专业人才培育上“下一番深功夫”。
同时,政策法规、行业标准等是最大现实难题。业内人士表示,物流无人机是大型非军用无人机里一个非常简单的应用场景,而且有巨大的需求,对安全、运行成本等也具有相对成熟的考虑。但在整个无人机规章中,中大型无人机运输尚属空白。
试飞机场,也是四川需要“补短”的内容。刘伏虎表示,由于没有合适的试飞机场,目前,“四川造”工业级无人机试飞都是在省外进行。
一大机遇 通航领域“弯道”
四川发展工业级无人机产业,未来方向在哪儿?
郭亮认为,机遇已经显现,需要清晰定位——年初,四川获批全国首个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是一重大利好。
在他看来,我国是航空工业大国,而不是航空大国,民航客运以外的通用航空产业也还处于起步阶段。无人机,恰恰有可能为我国通航产业发展提供“弯道超车”的机会。
一组国外数据,支撑这一观点:据统计,在国外通航领域,用以运人的飞机不足一成,超过九成的通航飞机,是用于物流、航测和农业等领域。也就是说,发展通航产业,90%的领域,可以用无人机替代有人机。
成本更低,经济有效,是无人机的优势。顺丰快递积极布局无人机货运,就有现实需求推动。“偏远山区的物流,无人机大有可为空间。”顺丰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四川为例,阿坝州红原县目前每天有一吨多货运量,大多是时令新鲜产品,时效要求较高。如果开通有人航线运输,成本太高,陆路运输,要耗时12个小时左右。采用无人机,则优势明显。顺丰表示,把陆运变成无人机空运,可以在全国90%以上的地方做到次晨达。
此外,国内整体无人机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深度挖掘无人机在不同细分领域的商业价值,也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有分析人士指出,政策、技术和应用需求是工业级无人机产业的三大驱动力。今后,降低成本、注重实用将是工业级无人机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
郭亮也希望四川能积极在民营企业和军民融合企业中打造新型工业级无人机研制的总体单位,“就相当于工业级无人机领域的华为。”
作者丨雪梨
转自丨督院街30号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