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国教育全面迈入 “互联网+教育”时代后,大量新概念、新产品、新平台在市场上层出不穷,顺势引导资本疯狂涌入。然而火热掘金潮的背后,是同质化竞争造成的盈利困境。大量 “为商业而生” 互联网教育企业产品,却仍未出现成熟商业模式,仍未理清行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互联网教育融资遭遇了断崖式下降,到2017年已经进入行业“下半场”。面对融资寒冬,互联网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会如何?又该如何破局?易观特别邀请到易观教育、海鹏资本、视立达和小伴龙的伙伴,一起分享交流互联网教育下半场的行业洞见和行动干货。
▌易观互联网教育分析师杨旭
“随着互联网教育各类场景化应用的完善与教育资源渠道的打通,教学资源与用户需求的相互贯通,预计互联网教育市场在未来三年内仍将维持增长的态势。”
互联网教育是从PC端到移动端一直走得非常缓慢,一些互联网教育厂商还处在从线下到线上缓慢融合的进程中。所以说“长路漫漫但是大势所趋”。易观对于未来互联网教育市场的营收很看好。根据易观的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二季度营收到500多亿,去年的数据也比较良好。不管用户习惯以及资源互通、技术进步,未来整体的教育市场依然是被看好的,预测未来三年的教育规模都还是会有非常良好的态势。
互联网教育涵盖宽泛,外延很大。我们易观根据产品类型或者服务的对象(或者用户年龄层),将把互联网教育市场细分为多个领域:学前教育、K12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每一个教育阶段,根据应用程序模型AMC模型看,细分领域很不均衡。比如兴趣教育、留学教育走在非常前期的阶段,但由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家比较快,用户刚需大,客单价好的情况下,已经在高速发展期阶段。整个教育领域是百家争鸣状态,但发展非常不均衡,所以整个行业的成熟度有待考验。
根据每一个市场来划分看大盘,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语言教育,还是占到主体份额,尤其是高等教育,市场份额占的比较高。 根据市场生态图谱看,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有一个不同的产品类型,教育的外延和服务场景也是非常宽泛。就K12来讲,都是在线辅导和搜题的产品类型为主。语言、职业教育和会计等方向性的,主要是针对于现在应用型的教育非常多样化,而且盈利收入主要是从这一块来说。比如现在的语言教育,线下盈利收入比线上纯移动端的教育收入好很多。
去年有一个热点词,叫资本寒冬。从去年到今年投融资行业情况讲,教育市场永远不可能会有资本寒冬。对于教育未来投融资前景,我觉得教育和医疗是两大块刚需市场。不管是从低产到中产还是高产,不可缺少想要走的就是教育,现在很看重的也是教育。不管是BAT还是各路其他的投资人,他们对于教育这块布局永远不会放松。BAT方向会投一些创业型的厂商,新东方、学霸这种传统的培训企业会走上市或者线上起步。还有一块是现在不得不考虑的,因为新技术的应用,比如VR/AR,他们有一些2B的厂商为企业提供一些教育的信息化服务、技术产品服务。教育这块,三大类主体都有融资的可能性,资本都非常青睐。
▌海朋资本创始合伙人赵剑海
“实际上教育行业是一个永远创业的方向。为什么过去二三十年形成很难形成垄断性的地位?几乎没有。”
教育项目的陷阱,比如我们开一个培训班,可能还是能赚几千块钱。但要做成大公司,是有一些陷阱。第一个陷阱,容易陷入碎片化。说是教育,但一个人需要接受的教育无穷种,从音乐到技能到普通应试,只要是可以给他一个知识的东西,社会有多少个层面,有多少是需要人传承的,就有多少种可能的教育方向。每一种方向相互还不可替代,但各有各的生存空间。你取代不了我,我也取代不了你,市场就碎片化。
缺乏市场性,很多项目也做不大。市场性不够强,市场化会受各种行政干扰,把这个事情做得很小,想做大不容易,不容易清晰的定义客户。最近融资比较厉害的作业班,我就对学生好,一条道走到底,把用户量做大,也不收钱,找点其他方法赚钱,这也是一种定位的方法。
▌视立达科技有限公司CEO马天驰
“我觉得教育的本质就是开发孩子的创新能力,而不是填鸭告诉你怎么做怎么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做什么?创业时,一定要选好一个自己的领域,不要说什么火做什么。选择创业领域非常重要,在没有钱,没有人,或者只有创业梦想的情况下,还是选择一个比较细分的领域,是要自己能HOLD住的领域,不定得是风口,只要你能有一个正向现金流,能养活你自己。在你拿到风投钱之前,有正常现金流,给工人发工资,让自己存活下来就OK。
怎么做?先自筹资金,比如我觉得这个项目做下来,把所有的东西都算一下,大概需要多少钱,再把额外的算下差不多多少钱,然后开始做DEMO,然后众筹。然后量产,有DEMO和量产数据,再找资本。你一定要算,算好最低拿到回血的钱是什么时候,资金链能不能坚持到那时候,能坚持到那时候就OK。
跟谁做?第一点,互补,组一个团队还是要互补,有技术的找有市场的,有市场的找有技术的。第二,创业团队的人一定三观要正,如果三观不正,合作也不长久。
▌小伴龙联合创始人&CTO 甄文智
“用户感知,就是回归到人上面,要真正理解人的需求是什么。贪嗔痴,小孩也一样。了解小孩的需求,才能做出让他喜欢的产品。这个产品,喜欢是第一要素。第二,要有一个节奏。”
做产品,真正的创新是来自于“和而不同”。很多好的创造力,分析能力,碰撞产生火花,去制造那个大海沟,就会产生很多创意的源泉。这才是我们在不断迭代过程中,找到用户的痛点、需求,找到用户最核心的地方。但瞬间可以转化成用户的理解是什么?我们经常会邀请一些小孩进行产品体验,观察孩子的状态,了解整个产品的设计以及不断捕捉真正的亮点在哪里。创业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不然整天就是带着节奏在走,并不是你。
做教育,是不容易的。特别是做幼教,使用者跟付费者分离。互联网常见的模式对儿童不奏效,电商这些都不行,儿童只管好玩,不会管付费。所有的内容,我们采用碎片化的方式,一块钱一个包。我们让孩子驱动家长,孩子喜欢这个东西,家长觉得这个还不错,用了蛮有效果的,慢慢品牌就做起来了。
我们的目标是想在儿童这块做成入口级产品。基于内容这块,有两个原则。第一,“无知以为用”,线上内容有95%是免费的,这些内容是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这些是我们认为需要免费的。第二,“有之以为利”,这块东西,比如说孩子学一些识字、拼音、百科知识、科普、数学逻辑,这是收费内容。找到了真正的一内一外的两个方向,同时也在一些实物上尝试图书。很多商业化在逐步完成。
想获得易观数据分析独家秘笈?
试用下易观千帆就知道啦!
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申请试用
▼
热门推荐
(▲推荐阅读 猛戳标题)
(▲推荐阅读 猛戳标题)
戳“阅读原文”,申请试用易观千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