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滥用人脸识别?

2020 年 11 月 25 日 创业邦杂志

邦哥推荐:目前而言,人脸识别技术还不够安全,对于用户而言,相信科技向善的同时,也无法放下警惕心。人脸识别行业还处于技术跑在监管前面的境况,关于人脸识别的“红线”应该尽快划定,只有这样,才能够约束这一技术被大范围滥用。

来源丨连线Insight(ID:lxinsight)

作者丨钟微 王古锋

编辑丨子夜

图源丨壹图网



人们已经习惯了人脸识别的存在。 


酒店接待旅客,刷脸登记入住,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司机们习惯于通过人脸识别解锁手机,而他们头顶的摄像头,正在利用同样的技术自动抓拍。 


作为近年来AI浪潮中的标志性技术,人脸识别已经大规模落地,并应用于安防、金融等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景中。


但这项给生活带来美好改变的技术,正处于前所未有的争议之中:当人脸识别技术不断引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人们将之称作“危险的武器”。


人脸识别开始接连被叫停,从杭州动物园发生的“人脸识别第一案”到杭州一小区抵制人脸识别技术事件,人们已经对人脸识别技术产生警惕。


从美国巨头到中国科技企业,不乏被告上法庭的,有的企业则被勒令停止和中止使用人脸识别技术,他们站在了AI浪潮之上,却在蒙眼狂奔时,忘记给自己设上“红线”。 


更恶劣的变化在于,人脸识别的滥用已经无孔不入、防不胜防。 


近期,济南一位看房者戴着头盔进入售楼处,这样滑稽的行为,揭开了一条关于技术开发者、使用者和受益者的利益链条,人脸识别没有成为服务消费者的技术,反而成为房地产开发商精准营销的工具。 


对于用户而言,如果风险无法避免,只能选择全面避开人脸识别技术。 


技术的开发者和推广者也会陷入沮丧,技术并不是一开始便带有恶意。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曾对外表示,隐私保护不是一个非白即黑的问题。作为AI技术以及多个科技公司的投资者,他的立场代表了许多支持者。 


争议和混乱,也许是人脸识别发展中必经的过程,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这个过程还将持续很久。 



谁在滥用人脸识别? 


面部信息是个人重要的生物特征,具有强烈的个人身份属性。 


人脸识别技术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但人们没想到的是,在你没注意的时候,你的脸部数据就已经被“偷窃”了。 


戴头盔看房的反常行为背后,就是部分房地产公司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精准营销,甚至这是以牺牲买房者的利益为代价。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这或与房企的分销模式有关,售楼部装有人脸识别系统,可以把到访的客户区分为自然到访客户和渠道客户。 


自然到访客户是指购房者自己得知信息到售楼部看房的客户,渠道客户则指的是通过中介介绍到访的客户。 


一旦渠道客户成交,房产公司便会从每笔房产的成交额中给中介返佣。中介可以凭借这笔返佣让利给消费者,让其享受到售楼部的渠道优惠。


多年和房地产商打交道的方真对连线Insight表示,“这种给中介返佣的模式在业内很常见,根据中介水平的不同,售楼部给到的中介返佣,占销售额的0-13%。” 


在此情况下,人脸识别系统,将自然到访客户和渠道客户进行明确分类,可以更方便地计算佣金。 


不过,部分房产公司,将流程稍加改变,便可能让买房者利益受损。 


房地产自媒体“重庆地产news”曾发布文章称,某项目推出了一系列年底购房优惠,只要购房者第一次到访项目并当场下单,各种折扣算下来可以少花30万元。但购房者必须是第一次到访,或者说此前没有被摄像头拍到过。 


就在几个月前,也发生了类似的事件。今年6月,据宁波晚报报道,宋先生的姐姐在房地产售楼部销售吴经理的介绍下,购房返利拿到了2万元,宋先生也打算购一套房,然而就在返利审批流程快要完结的时候,售楼经理反馈审批没通过。 


而审批未通过的原因是,如果想要拿到返利优惠,宋先生需要备案一个小时以后到售楼部,但宋先生备案不到一个小时就到售楼部,被人脸识别系统记录下来。 


对于房产这样的高价产品,买房者通常购买时会咨询多个渠道,房产公司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设定这一规则,实际上是“剥夺”了买房者对比的权利。 


戴头盔男子的行为,也许便是对房产公司这种规则的反抗和规避。同时,也是对于自身人脸信息的保护。 


在这件事被曝出之前,很多人并不知道,售楼部装了人脸识别系统,并且在毫无提前告知的情况下,房地产公司就抓取了消费者的人脸信息,这可以说是滥用人脸识别技术的一个典型案例。 


而这只是人们脸部信息数据隐私被侵犯的冰山一角。 



为什么要警惕人脸识别技术? 


人脸识别技术准确率能够达到98.52%,超过人眼识别能力的97.53%。 


2014年,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汤晓鸥带领的团队,发布了这一基于原创人脸识别算法的研究成果,也打开了人脸识别技术巨大的商业想象空间。 


但是人脸识别技术大规模落地以来,人脸数据的隐私权一直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企业在人脸采集、人脸应用中没有现行的规定和标准,而是更多依托自身的道德水平。 


想要维护自身的信息安全,甚至变成了一个难题。 


今年6月15日,“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在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对簿公堂的是浙江理工大学副教授郭兵和杭州野生动物世界。


“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审理现场

图源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法院官网


回到事件刚发生时的2019年4月,郭兵购买了杭州野生动物世界1360元的年卡,并确认以指纹识别的形式进入园区,然而到了2019年7月、10月,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向郭兵发送短信通知,年卡的入园系统将由指纹识别更换为人脸识别,没有激活人脸识别系统则无法入园,也无法办理退卡退费。 


这意味着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在强制性地让郭兵使用人脸识别技术。 


之后,双方在入园方式、退卡退费上协商未果,郭兵把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告上了法庭,并表示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存在违约和欺诈,要求杭州野生动物世界赔偿年卡卡费、交通费和删除个人信息。 


今年11月20日,“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正式公布结果,一审判决显示商家无权强制消费者配合其人脸识别的管理方式,这也给国内一些企业强迫用户使用人脸识别的行为敲响警钟,这起案件的法律审判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对于人脸识别的警惕,并不是一件坏事。 


在美国,人脸识别技术正成为侵犯人权和数据滥用的罪魁祸首,今年6月,微软、亚马逊和IBM相继停止了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 


IBM首席执行官克里希纳在致国会信中写道,“IBM坚决反对并且绝不容忍将任何技术(人脸识别技术)用于大规模监视,种族貌相,侵犯基本人权和自由,或任何与我们的价值观和原则相抵触的目的。” 


关于人脸识别,一个典型案例是,Facebook未经用户允许,非法收集用户生物数据,对用户海量照片的人脸进行识别,并分析出人物标签信息。


这一侵犯用户信息数据隐私的行为,最终引起了用户的集体诉讼。


根据伊利诺伊州当地法律,每个受影响的用户,罚款金额将达到5万美元,考虑到此事波及5000万Facebook用户,其他州也可能提起类似的诉讼。这也酿成了堪称Facebook有史以来的最大危机。 


Facebook希望用5.5亿美元进行和解,被伊利诺伊州的法官拒绝, 他认为这个和解方案,没有充分惩罚侵犯隐私权的Facebook。


直到今年7月,Facebook表示愿意支付6.5亿美元赔偿终止诉讼,加州联邦法官初步批准该和解协议,最终和解协议还未正式公布。


回到国内,数据被滥用也是家常便饭。


在个人信息黑产链条中,人脸数据正在被交易。今年10月,据央视新闻报道,大量人脸照片被私下交易,2元可买上千张照片,5000张人脸照片不到10元,这些照片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可能用于精准诈骗甚至洗钱、涉黑等违法犯罪活动。


除了强制使用、数据滥用,人脸识别技术还存在许多的争议点。


如2019年陌陌公司旗下的一款AI换脸软件ZAO,仅需上传一张正脸照,就可以轻松实现明星、影视剧换脸,然而ZAO的一夜走红也引起数据泄露的担忧,事后人们才发现ZAO的用户协议上写明一旦上传照片,则表示用户同意ZAO及其关联公司以及ZAO用户全球范围内完全免费、不可撤销、永久、可转授权和可再许可的权利。 


另外,人脸识别领域的巨头们被曝出的一些信息,也让人感到担忧。 


今年9月,创新工厂董事长李开复公开演讲时称,曾在早期帮助旷视科技找到美图和蚂蚁金服等合作伙伴,让他们拿到大量人脸数据。 


虽然李开复事后澄清是自己口误,但仍然没有办法消除外界对人脸数据被肆意共享的担忧。 


获取人脸识别的设备越来越多,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采集人脸数据后,更多考虑如何给自己带来更多营收,而忽视了隐私保护,这也削弱了消费者接受人脸技术的信心。


人脸识别需要一条“红线”


人脸识别技术,原本应该帮助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借助算法对人脸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检测遗传病,帮助盲人识别聊天对象的面部表情,在手机解锁、刷脸消费等场景中也经常被使用。 


除了对普通用户的帮助,人脸识别技术也对政府机构提供了技术支持,比如在车站机场、街头巷尾乃至演唱会,都可以使用人脸识别追踪犯罪嫌疑人、寻找失踪人口,技术可以帮助政府机构更有效地维护公共安全、公共利益。 


不过,想让人们享受这项技术,首先得让人们有安全感。


人脸识别技术,有着远距离分析、诊断的技术特点,可以轻松地、无接触式地获取信息,甚至是在用户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同时,人脸信息属于重要的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并不当使用,会产生严重后果。 


但在监管还未成熟的情况下,很多企业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时,却没有主动地给自己设限。 


亚马逊曾多次布局安防等应用人脸识别技术的领域,2018年,AWS全球公共部门业务副总裁卡尔森在面临“亚马逊在安防业务中是否有设‘红线’标准”这一问题时,却给出了令人意外的回答,“我们并未设线……我们坚定支持执法、安防和智能社区。” 


如亚马逊这样的巨头,都没有设置“红线”的意识,那么,整个市场中的其它企业的普遍态度可想而知。


人们对于数据信息安全的担忧已经越来越严重。 


目前,法律层面的保护也在完善。


一直以来,中国没有对保护个人信息进行单独立法,相关规定分散出现在其它法律中,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欠缺。 


直到2020年10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下称《个人信息保护法》)公布,并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0年11月19日。 


《个人信息保护法》特别规定,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应当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遵守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显著的提示标识。所收集的个人图像、个人身份特征信息只能用于维护公共安全的目的,不得公开或者向他人提供。 


这两项规定直接指明,不能强制用户使用人脸识别技术,也不可以滥用人脸识别技术所获得的个人信息。虽有观点认为,此条款的规定依然较为宽松,判断标准相对模糊,有待更细节的界定,但目前而言已经是迈出了重要一步。 


不过,技术的两面性,其实给立法和监管造成的难度不小。美国是一个典型参考,今年7月,美国国会议员要求联邦政府全面禁止面部识别技术,因为他们在民众不知情或未同意的情况下进行人脸识别搜查,但双方最终没有对这一技术的监管问题达成一致。直到现在,美国人脸识别在法律和监管层面的争议也一直存在。 


目前而言,人脸识别技术还不够安全,对于用户而言,相信科技向善的同时,也无法放下警惕心。 


每个人都有必要关注人脸识别技术对自身的侵犯,主动维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 


在日常的生活中,对“危险”的应用和场景进行规避,比如每年都会有侵犯个人隐私的应用被中消协曝出。在适当的时候,每个人都有权拒绝使用人脸识别技术。


目前,人脸识别行业还处于技术跑在监管前面的境况,关于人脸识别的“红线”应该尽快划定,只有这样,才能够约束这一技术被大范围滥用。




MORE丨更多精彩


印度再度封禁43款应用,阿里巴巴多款应用中枪;华为重启4G手机生产;优客工场登陆纳斯达克丨邦早报

为了提升续航,马斯克又引发一场“造芯”革命,华为比亚迪已进场

跨国企业高管“内部创业”再带百亿药企上市,豪华基石投资者认购过半|医线

乔布斯印度“流浪”找寻自我,马云随身携带《道德经》……为何科技大佬都痴迷东方信仰?丨海外头条

华为忍痛别荣耀:一个好策略!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人脸识别,特指利用分析比较人脸视觉特征信息进行身份鉴别的计算机技术。广义的人脸识别实际包括构建人脸识别系统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包括人脸图像采集、人脸定位、人脸识别预处理、身份确认以及身份查找等;而狭义的人脸识别特指通过人脸进行身份确认或者身份查找的技术或系统。人脸识别是一项热门的计算机技术研究领域,它属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对生物体(一般特指人)本身的生物特征来区分生物体个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所研究的生物特征包括脸、指纹、手掌纹、虹膜、视网膜、声音(语音)、体形、个人习惯(例如敲击键盘的力度和频率、签字)等...
专知会员服务
39+阅读 · 2020年12月20日
专知会员服务
71+阅读 · 2020年12月12日
专知会员服务
47+阅读 · 2020年12月4日
专知会员服务
79+阅读 · 2020年10月2日
最新《深度持续学习》综述论文,32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79+阅读 · 2020年9月7日
最新《深度学习人脸识别》综述论文,
专知会员服务
67+阅读 · 2020年8月10日
德勤:2020技术趋势报告,12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90+阅读 · 2020年3月31日
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专知会员服务
69+阅读 · 2020年1月18日
人脸识别技术的转折点
AI前线
3+阅读 · 2019年5月31日
挑战:化妆VS人脸识别
京东大数据
4+阅读 · 2017年11月4日
人脸识别独角兽之战
数据玩家
6+阅读 · 2017年9月30日
从Face ID说起,浅析人脸识别之刷脸技术
互联网架构师
6+阅读 · 2017年9月25日
从0到1,漫谈步态识别那些事
机器学习研究会
10+阅读 · 2017年9月24日
On the Approximability of Robust Network Design
Arxiv
0+阅读 · 2021年1月27日
Arxiv
1+阅读 · 2021年1月26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专知会员服务
39+阅读 · 2020年12月20日
专知会员服务
71+阅读 · 2020年12月12日
专知会员服务
47+阅读 · 2020年12月4日
专知会员服务
79+阅读 · 2020年10月2日
最新《深度持续学习》综述论文,32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79+阅读 · 2020年9月7日
最新《深度学习人脸识别》综述论文,
专知会员服务
67+阅读 · 2020年8月10日
德勤:2020技术趋势报告,12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90+阅读 · 2020年3月31日
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专知会员服务
69+阅读 · 2020年1月18日
相关资讯
人脸识别技术的转折点
AI前线
3+阅读 · 2019年5月31日
挑战:化妆VS人脸识别
京东大数据
4+阅读 · 2017年11月4日
人脸识别独角兽之战
数据玩家
6+阅读 · 2017年9月30日
从Face ID说起,浅析人脸识别之刷脸技术
互联网架构师
6+阅读 · 2017年9月25日
从0到1,漫谈步态识别那些事
机器学习研究会
10+阅读 · 2017年9月24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