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温雅婷 腾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吴绪亮 腾讯研究院首席经济学顾问
云端经济正向我们扑面而来!数字经济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而云计算正在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为了深刻理解云时代经济的发展趋势、商业模式及其背后的经济学逻辑,互联网经济学研究联盟、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联盟、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工业4.0研究院、腾讯研究院企鹅经济学工作坊等单位,于2019年9月5日在京举办「云端经济学前沿问题研讨会暨《汽车行业云战略及商业模式研究报告》发布会」。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管学院吕本富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董小英教授、《比较》杂志研究部主管陈永伟博士作了主题演讲。腾讯战略发展部兼出行业务战略合作中心高级战略经理肖潇、工业4.0研究院副院长、开源工业互联网联盟秘书长王明芬报告了行业最新进展。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李青研究员、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联盟杨志锋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戚聿东院长、工业4.0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胡权、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程华副主任、腾讯研究院李刚副院长等专家进行了点评。腾讯研究院首席经济学顾问吴绪亮主持会议。
以下为与会专家的精彩观点汇编(按发言顺序):
吴绪亮
云端经济学(CLOUDONOMICS)的基本问题及研究框架应该涵盖两方面:一方面是云计算和云存储市场本身的经济学分析,另一方面是在云端经济时代各行各业的上云上平台和拥抱产业互联网的经济学逻辑,显然后者意义更为重大。这两方面内容类似于之前经常说的「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我们也可以按这个逻辑将其概况为「云端产业化」与「产业云端化」。
在云端经济时代,到底各行各业会发生哪些变化,身处各个行业领域的传统企业以什么样的方式去上云上平台、进行数字化转型和拥抱产业互联网,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会涌现出什么样的商业模式和商业机会,未来「用云量」与宏观经济增长及索洛剩余的计量关系等等,这些都是值得去深入探讨的问题。
此次召开的云端经济学前沿问题研讨会是对上述问题的初步探讨,会上发布的《汽车行业云战略及商业模式研究报告》则是围绕汽车制造及出行这个细分市场所作的一个案例剖析,期待互联网经济学研究联盟及相关研究机构后续在该领域能持续跟踪观察和持续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
吕本富
1、云端经济学的三大规律
首先是公共服务的成本看起来比较高,但实际成本比较低;其次,按需实时提供公共资源胜过通过预测提供的服务;最后,现实个体需求总和的峰值小于单个峰值的总和。云端经济学的这三个规律依然可以通过经济学原理来解释。
2、云端经济学的经济学基础——科斯定理
云端经济的核心是共享,而科斯定理对共享经济有很大的约束。它划定了提供共享服务的企业边界。科斯认为,企业的边界和规模取决于市场交易费用与企业管理成本的比较,因此科斯定理明确了提供公共服务的边界。人的有限理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构成了市场交易费用,这就是共享经济企业出现的根本原因,同时也限定了共享经济企业服务的范畴。
科斯定理的对共享经济的约束,在现实中可以找到很多案例。有些具备成本优势很好的共享案例依然失败了,最典型的就是美国的SnapGoods公司。因此除了要考虑到科斯定理以外,可能还有另外的突破(科斯定理没有涵盖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降低的交易成本主要体现在信息的不完全和信息及时性方面,因此很多符合科斯定理的交易最后也失败了,因为交易不仅有信息成本,还要考虑交易者的行为,即所谓的心理成本。这就是云端经济的第二个经济学基础。
3、云端经济学的经济学基础——行为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本身是传统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跨学科产物,它指的是交易的心理成本。传统经济学以理性经济人为前提,其基本假设一是理性(自私),二是能实现理性,即最大化原则行事。可是在实际现实中的人,很多行事不符合理性经济人的原则。
行为经济学有一些基本的变量,决定了我们的心理成本,一个是禀赋效应,即与你即将拥有的那些东西相比,你更看重自己现在拥有的。第二个心理账户,人们更看重的是金钱交易的效应,普通的社会人看来更看重是交易中产生的价格差,即实际价格与期望价格的差异。三是自我控制,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人是有偏好的,实际情况是普通人的偏好,随着时间的推移,普通人的效应期望会出现各种偏移,从而改变当下的行为。最后一个变量公平感,涉及到分配过程中的,人们更看重的是公平,而不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违背理性人的自私与利益最大化原则的。这四个基本变量决定了看起来符合理性交易的行为,最终也没有实现。
总结起来,第一,科斯定理决定了公有或者是共享的范围;第二,行为经济学中的禀赋效应、心理账户、自我控制、公平感,决定了交易者的行为。第三,云端经济学的个体表现峰值完全是一个统计行为,取决于共享事件的概率分布。以上三点应该构成云端经济学的经济学基础。
董小英
这个迁移的路径会经历五个阶段。第一代互联网,衣食住行和社交娱乐。第二代随着5G慢慢地普及,将来会形成数字企业。第三代是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和行业互联网,就是巨型产业向网络迁移大潮流和趋势。第四代是智慧城市、城市大脑,是一个区域的创新演变。第五代是然后随着5G发展,中国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升,实现绿色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2、云战略的微笑曲线
关于云战略微笑曲线有几个关键性的学术概念。第一最关键的知识资源是操纵性资源,比如算法。第二是资源密度,未来谁的资源密度更大谁的竞争力就更大。第三是整合资源的能力。企业的数字化上云一定是未来竞争的核心优势。
3、数字化转型需要机制创新
在数字化转型当中,一个企业既有的稳定业务体系和这个组织体系,是为了追求效率且趋向于稳定,新一代技术不断在给组织带来震荡,打破固有的平衡。在打破这种平衡之后,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机制,即机制创新,包括组织的结构和逻辑、组织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商业模式和商业方法。今天的数字化转型的机制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是外部生态已经数字化,第二是客户数字化之后,对企业数字化运行效率要求越来越高。第三是数字化转型六度能力,即速度、广度、深度、精度、强度和细度。
在转型过程中也要处理几个复杂关系。一是和旧的战略的关系,二是和旧的业务关系。三是和组织的关系。四是和旧的技术的关系(管理机制)。五是和原有商业模式的关系。对应这五种关系,产生这五种不同机制,包括竞争机制、变革机制、激励机制、管理机制和商业机制。
在云战略的发展中,我们未来的发展路径可能会经历以下五个阶段。第一步是万物互联。第二步是数据驱动的创新。第三步是云模式的创新。第四步是智能创新。最后会形成一种社会的创新。
陈永伟
1、云计算的定义、特征及分类
云首先是一种按量计费的模式。其次它的IT资源提供了网上的共享,简而言之,就是一种IT资源的在线化。云的技术特征,主要包括按需使用、泛在接入、多租户性和资源池、高度的弹性、可度量的使用以及可恢复性计算。
云交付模式可分为IaaS、PaaS、SaaS三种,一个IaaS是基础设施作为服务。第二个PaaS是平台作为服务,第三个SaaS是软件作为服务。另外按照它的部署模型,可以分为是公有云、私有云、社区云和混合云,可以类比为罗马时期的公共道路、乡村道路、私人道路,这也是云概念的源头。
2、云的微观经济学
一是云将使用者的固定成本转化为可变成本,对于创业者来说,固定成本作为主要门槛会被降低。二是云服务有很强的规模经济特征。三是云服务很强的网络外部性,包括直接和间接网络外部性两种,其结果是带来迅速成长和高市场份额。四是部分云服务提供者具有平台性质。五是云面临着不确定的需求。
3、云的宏观经济学
云是一种重要的「通用目的」技术,评估云的贡献不能仅看其产值。云对经济的作用需要互补品和组织的调整,会有一定的滞后性。关于云的宏观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由于云的使用,会降低市场的进入,有更多的企业可以吸收更多的劳动力。第二是它会带来一个技术提高。第三是云的使用会带来很大的要素配置效率提升。云产生之后会带来很多新问题,包括云的竞争问题以及云平台的治理问题,云责任共担模式可能成为未来的一个趋势。
肖潇
1、基于腾讯的角度如何看待产业互联网
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体现了「连接」广度、深度的拓展。一方面,从消费互联网人与人的连接,横向扩展到人与服务的连接、产业与产业的连接上;另一方面将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纵向与服务业、工业和农业等不同领域和子板块中建立连接,从而对产业进行赋能。
云是产业互联网的重要基础设施。云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企业信息化、数字化降低了成本,提升了速度,同时也培育出多层级、广领域的服务商生态。云能赋予企业在数字化、信息化上快速迭代的能力,对于企业融入产业互联网意义非凡。
2、关于腾讯的「云+」实践
在服务行业,以文旅为例,腾讯打造出「一部手机游云南」的小程序和APP,它将散布在各处的不同的旅游服务集中在统一的入口中。其背后是和云南省各个不同信息的提供商、政府以及IT企业的通力合作,产业互联网在其中扮演了连接用户的诉求与业界服务之间的桥梁。
工业和农业领域的重心侧重降本增效。例如腾讯与在工业互联网领域通过供应链预测来分析流程运转效率、通过企业微信提升信息沟通、文件流转的效率等。
在政务方面重点略有不同,需要在体现方便、公信力的同时,又保证非常高的安全和服务效率。腾讯一方面会做非常多的政务服务的数字化,另一方面通过在安全云的积累来保证这些服务本身是合规、高质量且安全的。
腾讯目前在出行行业的布局,一方面我们会看到在车企最关注的电动化、自动化和共享化这三个层面上有很多投入,另一方面,在车联网上面也做了很多的事情,车联网非常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个类似于手机一样的计算平台。最后关于自动驾驶,也可以看到未来的出行行业很有可能是自动驾驶所引领的下一个变革的浪潮。
未来腾讯能够通过以云为基础,将更多的数字化能力,去和厂商做更加深入的结合,来共同推动产业和互联网的发展。
王明芬
工业4.0研究院副院长
开源工业互联网联盟秘书长
汽车领域是云计算中非常重要,非常前沿的应用场景。每一次汽车行业的生产技术革命,会逐渐延伸到社会其它更深广的层面上。《汽车行业云战略及商业模式研究报告》的框架内容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简述汽车行业的发展历史。汽车从1850年左右出现,主要经历了四个主要的阶段。第一阶段特征是机械化,当时机械行业复杂度高,没有专业分工导致了产量非常低,价格昂贵。第二阶段发展到2.0时代,出现专业分工,大大促进了汽车行业技术和商业水平的提高。第三阶段,专业分工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例如后期出现的柔性化生产体系)。第四阶段,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出现和成熟,伴随产业互联网背景,将产生高度发达的应用场景。
随着云计算的成熟,以及产业互联网发展平台的发展,在汽车行业,推进(云战略)实际有两个模式:集成模式、开放模式。集成模式已经持续应用于汽车生产领域,而开放模式则与出行应用息息相关。
随着汽车电动化和电子化的技术的发展,加上传统生产方式已经很难满足生产中的高精度要求,数字化这个趋势应运而生。针对这些趋势,在生产系统中采用云战略,上云上平台,主要解决的是互联互通,以及信息共享的问题。5G以及云驱动的商业模式,则实际上对应的是行业场景。汽车可以利用5G技术更好地实现云接入。特别是在无人驾驶和车联网领域,云的价值在相关应用场景里会激发起出来,发挥规模经济,对建设车联网社区非常有价值。腾讯智慧出行的方案,覆盖了像自主出行、共享出行和公共出行「四横两纵一中台」的业务矩阵。
最后,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提出三大建议和趋势,一是坚定不移推进数字化转型。未来五年内汽车电动、车联网,这些未来的产品和应用,有很大的潜力。二是通过上云上平台可以去协助解决一些互联互通的问题,特别是供应链上的企业。三是以创新商业模式为长期战略,就可以加速响应市场需求。
李青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理事、研究员
面对云端经济学的新概念,目前看传统经济学的基本框架都还是适用且稳定的。互联网、云、5G等反映出技术进步会影响社会的构架,这种变化是深刻的,技术创新给社会组织带来了震荡,社会组织必须要去调整、去适应,然后才能让技术更好地发挥作用,组织也可能更好地去进化。未来互联网大平台的演变可能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规模更大,另一个是同时去中心化。如何在这个变革过程中,实现人、企业、产业和社会共治共赢,这是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
最近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平台管理的文件,强调政府不要把过多的责任放到平台上去,政府应该适应这种新技术的变化,跟上这种变化,管理能力也好,管理模式也好,需要去适应这种变化,然后才能保持政府的中立管理。政府管理的角色能够一直比较稳定,就能为整个社会的进化、为新技术的应用创造更好的条件。
杨志锋
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联盟秘书长
云端经济学还是一个新的概念,以云计算为基础更贴近产业来讨论更容易把握一些。
第一,在分析云计算经济学特征的时候,可能不宜像分析完全市场化的领域一样仅仅从宏观角度、微观角度,我觉得可能要考虑制度角度和政策角度来分析。
第二点,目前产业界很多人以水、电来类比云计算是未来必然的方向,甚至是唯一的方向,这个事情还是有待观察,因为用户对于计算服务的需求和对于水、电服务的需求有很大的不同。用户对于计算的需求其实是千差万别的,我们目前的云计算还是在用通用计算的方式去满足各种各样专用计算的需求,而不是用最合适的方式去最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这样一来云计算将来是不是满足计算需求的唯一方案,就不是那么确定了,个人认为云计算仍然要长期和其它方式并存而不是取代。
第三点,用户使用计算服务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解决问题的同时让自己更加轻松,而我们的用户在使用新技术的时候普遍觉得很累很有压力,这可能说明我们现在的云计算本身还是有很大问题的。不同的制度环境,会催生出不同的产品,带给用户不同的感受,我们国内现在的云计算产品和服务,仍然让用户使用很有压力,这可能是未来发展要改善的一个方向。
第四点,我们国内发展云计算的推动力量和国外还是有区别的。国内发展云计算,政府的热度是最高的,企业的热度是第二的,用户反而是排在最后的,最后导致政府要出台各种各样的政策去推动企业、用户上云,这也是研究国内云端经济时需要注意的区别。
戚聿东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云端经济学仍属于数字经济学领域,中央政策、官方文件一直使用数字经济,如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建设数字中国等等。云计算、云存储作为云端经济的典型业态,只是数字经济的一个具体领域。我们若提出云端经济学,别人也可以提出大数据经济学、人工智能经济学,其核心内容可能大同小异。因此,关于云端经济学,到底有没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内涵外延,需要进一步研究。
世界范围内,数字经济发展非常迅猛,中国在这个领域已经抓住了一定先机,有助于我们变道超车。这给我们经济学研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抓住数字经济这个机遇,能出很多前沿成果。面对数字经济的异军突起和迅猛发展,企业管理也需要与时俱进,若管理跟不上,就会制约拖累数字经济的发展。这就给数字企业在管理上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中国的巨型独角兽数字企业也面临着管理上的系统性适应性转变问题。
首先是战略管理问题,数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产品差异化怎么体现?怎么做到成本领先?集聚战略怎么集聚?二是公司治理问题,过去企业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界限截然分明,今天都变得模糊而富有弹性,股东、债权人、高管、员工、用户、供应商、社区甚至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彼此角色不像过去那样「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且一定程度上还相互转化,如用户员工化、股东债权人化、高管股东化、双重股权结构及其超级控制权现象等等。
三是目标管理问题,数字企业到底是追求赚钱还是值钱?一味脱离利润基础和经营现金流基础的估值最大化可否持续?四是柔性化生产问题。无论是消费互联网还是产业互联网,「上线」「链接」只是数字化企业良性运作的必要条件,要想实现平台经济的交叉网络外部性,需要在运营环节有柔性生产的支撑,迫切需要企业实行柔性生产体制。
五是数字化营销问题,个性化定制、版本化产品、差别化定价、全渠道销售、精准化促销、协同化物流,这些「概念」很大程度上仍有待于在数字企业中「落地」。六是内部组织结构的扁平化问题。传统互联网所讲的去物质化、去中心化、去中介化、外包化,在数字企业实际上是否得以体现?在移动互联网下,如何拆除企业内部横向、纵向、地理、文化的「边界之墙」,进而构筑网状组织结构?数字企业通过跨界构筑生态圈,生态圈到底有无边界?这些都是数字企业需要重视的管理问题,也是需要引起管理学界密切关注的研究课题。
胡权
工业4.0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云端经济学或者数字经济学的概念,本质上是为了解释一种经济现象,从这个方面来讲,我们讨论的核心是不是应该瞄准所谓的经济发展?关于GPT(通用目的技术)是有严谨定义的,它属于技术革命研究的范畴,也就是说GPT将来可能促使经济比较快速的发展。根据工业4.0研究院了解的情况,云计算是否属于GPT有待进一步论证。如果云端经济学是新型经济现象,实际上要回答一个问题,那就是新的技术产品或应用到底给整个经济结构带来了什么影响,核心是专业化分工促进了新型技术的应用,而这些技术最终会怎样促进经济的发展。
关于数字化转型,不同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方式不一样,或者对数字化的认识也不尽相同,这使得我们对行业或企业的数字化水平的假设出现偏差。因此,数字化边界的界定值得深入研究。
对于云是不是符合GPT(通用目的技术)的定义的研究,对我们制定行业政策,或者利用这种技术来做共性平台,赋能我们整个产业,甚至赋能我国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如果云计算不属于GPT,那么它可能只是一种普通的基础设施,正如电子商务产生之前,它的基础设施是在线支付,或比较便宜的物流,它们并不是GPT;如果云计算是GPT,它会产生一种效果,那就是在某个单点率先应用之后,最后在经济层面上发挥作用。
程华
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云端经济学这个术语的使用和内容并没有脱离传统经济学的框架,可以用来解释一些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观察到的新现象。
第一,可以解释小型金融机构和大型金融机构竞争优势的变化。云计算技术发展带来的结果,赋予小型金融机构挑战大型金融机构的基础。第二,金融服务流程的分工越来越细化。因为云计算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协同成本。第三,企业估值的规则发生了变化,过去看重企业的营业收入、资产规模,现在更多是看平台的GMV(总成交金额)、DAU(日活用户数)。
因此,无论我们说的互联网经济学,还是云端经济学,其内容还在传统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但从云端这样一个比较小的视角,重新观察经济学理论时,会发现一些新的解释,对现实的洞察力可以更深刻。
李刚
腾讯研究院副院长
在考虑云端经济学的理论框架的时候,多数讨论都集中在供给侧,但实际上最近云市场的快速增长,可能是需求侧的爆发导致的。以往互联网是互联网,传统产业是传统产业,但现在传统产业也意识到可以借助互联网的流量,这也是互联网进入下半场产业互联网的一个逻辑。但如果接入互联网流量,传统的IT架构是接不住的,需要能应对互联网高并发的高弹性结构,也就是云计算。这个需求起来,可能是公有云市场在这两年每年近乎翻番的主要原因。云计算已经出现很多年了,以往也没有看到这样的增长。
从中观的角度分析,云计算本身不是一个现在就定型的的东西,也在不停地发展,现在又出了物计算、边缘计算类似概念,通用计算没有办法满足各种需求这种,未来也会出现改观,未来云计算也许就变成了一个可以进化的通用技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