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二十年间,传统数据库几乎垄断企业级市场。但在技术不断发展下,传统自建数据库弊端逐渐显露,一方面其价格高昂,动辄百万的硬件、软件许可、服务费等 IT 成本让普通企业难以承受;另一方面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盛行的当下,海量数据的产生要求数据库具备更高的扩展性、灵活性且保证性能,但传统数据库由于自身限制,无法满足企业需求,面对一些扩容需求,仅规划就需要半年时间。
企业数据库破局的转机也在最近几年开始出现。
灵活性:可以按照企业的不同要求来选择数据库类型、内部配置、以及弹性拓展空间,相比较于传统自建数据库来说自由性和灵活性更高。
D:“原有的数据迁移上云会不会很麻烦?耗费的周期会不会很长?”
10 月 22 日,这里有一场线上对话为你答疑解惑!围观「出海纪 | Google Cloud 今日谈」系列活动第二期:对话 TiDB 核心数据库上云秘籍,你将看到来自 Google Cloud 的架构师吴斌和 PingCAP TiDB 云产品负责人刘寅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分享 TiDB 开源及架构演进以及 Google Cloud 对于数据库上云的技术赋能。
PingCAP 打造了国内第一个 NewSQL 开源项目——TiDB ,在核心数据库上云领域有着非常硬核的实战经验,而 Google Cloud 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落地实践上也是佼佼者,这一场强强碰撞的对话一定能给你带来更多关于数据库上云的思考、灵感!
直播将讨论哪些话题?
更多精彩内容请观看直播......
嘉宾介绍
刘寅,目前主要负责 TiDB Cloud 的平台研发和 SRE 相关工作,探索 TiDB 与公有云如何更深度的整合,制定路线图帮助产品 go-to-market 。刘寅在早期加入 PingCAP,伴随 TiDB 一起成长,并专注在数据库生态工具、容器技术和公有云产品相关的研究。同时热衷于开源技术,并期望 TiDB 能与云生态更好的融入,为社区用户创造更多的价值。
吴斌,目前是 Google Cloud 架构师,帮助企业构建云原生的架构解决方案。他非常善于数据分析、搜索引擎以及大数据相关的技术,这得益于 10 多年作为软件工程师的研发经验。更是一位开源软件社区的积极贡献者和组织者。
点击屏末 | 阅读原文 | 抢先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