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动点科技”蓝色字体,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了解创业圈与投资圈正在发生的事。
动点科技 | ID:technode
2012年硅谷发生了一件当时很多人没看懂的事:商业奇才贝索斯以7.75亿美元收购了一家在仓库里负责替人跑来跑去的运货机器人公司“Kiva”,当时很多人觉得这做法很蠢——为什么不干脆花这么多钱多雇苦力呢?1年之后,3000台仿佛跳着华尔兹的橙色小机器人在亚马逊的三个物流仓储中心开始忙碌,每年直接节省的物流成本高达9亿美元,平均每件订单的成本都下降两成左右。一时间,物流机器人成为了硅谷新的风口。
在国内,用机器人替代传统人工分拣运输愈发受到电商等有仓储需求公司的重视,和发达国家成熟的智慧物流行业相比,它面临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水岩科技便是扎根于此的一家公司。
据了解,水岩科技主打物流行业机器人研发、制造和物流&供应链SaaS服务,其推出的新一代单套系统最高可实现5000台机器人同时作业。此外,它们还自主研发了根据客户需求定制流量解决方案的物流& 供应链仿真系统。2015年成立一年后即获得了合力资本的千万元A轮投资,在国内与快仓 、新松和极智嘉同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
其中,快仓具备自研的智能订单拣选系统解决方案,能以低客单价实现从“人到货”向“货架到人”的仓储物流改造;新松是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一家高科技上市企业(股票代码300024),具有国内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化基地;极智嘉则以AI和机器人为核心,提供全面一站式的智能物流解决方案,合作伙伴包括心怡物流、唯品会等。不过不久以后,物流机器人“抢饭碗”的情况或许会愈演愈烈。
图为水岩科技的机器人在工作
在近日的FT人工智能大会现场,水岩科技CEO吕江便谈到了物流行业中运用大规模集群化机器人的未来前景。他认为这很像一个密封蜂巢——一个工蜂知道的信息非常少,但作为蜂群来说就可以完成很多的事情。
美剧《硅谷》中的主人公就曾利用自己研究的压缩算法创造出了新型的手机互联网,结果阴差阳错的是,一系列智能冰箱植入了该程序,彼此间开始了“交流”并形成初步的集群式物流网;苏黎士理工学院研发的无人机能通过编程在空中形成一个整体并保持统一运行的飞行模式,未来甚至可以进行建筑装配等取代人类劳动力的工作。
这很黑科技但却是蜂巢理论预言的未来模样!
但当一个系统里有很多相对独立的个体,问题也会随之而来——如果一台机器人出现故障时候,每一台机器人之间要做到随时根据任务的情况,增加或者缩减整个机器人系统能量。 这种信息即时交换和处理能力的加持,将是物流自动化领域下半场突围的关键所在。
就此,我们也在会后采访了吕江,探讨了关于物流机器人的现在、未来,以及集群机器人背后的算法所蕴含的价值,并将精华内容汇总如下:
动点科技:你们在与合作伙伴的成果上有没有数据表明机器人对传统运输效率的提升有多少?
水岩科技CEO吕江:具体数据目前还不太方便透露,通过记录和比较,使用我们的机器人可以提升大约80%左右的效率。近年来,中国面临着招工难的问题,在仓储物流行业尤为严重,这是现在所有物流企业都要面临的一个困境。而我们能够帮他们解决这个难题。
但我们相信,由于准确率的提高,物流成本至少能降低大概40%左右;比如说原来可能是一百人的一个仓库,现在有可能我们能够精简到一个将近20多人的一个仓库。当然如果仓库的规模越大,这个效果就越明显。
动点科技:公司新一代的机器人性能有什么迭代和进步?
水岩科技CEO吕江:2016年一开始时我们的机器人和现在一样是在三米每秒左右的速度,但还是要求一个相对比较平整的地面,现在我们的产品稳定性更强,对地面的适应能力更好可以在各种有裂缝或不平整的地面都能够很好地适应——这样就不用要求仓库方面重新铺地面,对环境的要求小了。
机械方面的改进也比较大,机器人可以负载500公斤(车的自重大概在150公斤左右),总共大概650公斤。要知道这样的一件大东西要以三米每秒速度跑起来,惯性是很大的,所以保证稳定性很重要。除此之外这还涉及到避障功能——这也需要运算能力,随着速度增加对于这些运算能力需求量是成几何倍数增长的。所以目前从我们硬件的情况出发,我觉得是一个比较理想化的符合商业利益的配置。
动点科技:你们的商业模式是和客户合作,还是提供一站式服务?
水岩科技CEO吕江:行业来讲我们只有两个,一个是电商行业,一个是物流的分级代理。最重要的我们在这里面的角色,并不是说和物流公司进行竞争,我们是作为合作技术提升者的角色,流程化的东西还是会交由原来的仓储物流公司负责,这样既提升了效率也降低了管理难度。我们打算和合作伙伴用机器人来建立仓库。中小电商不需要买机器,只需要买服务。一个仓库可以容纳上百个中小电商,其他大电商再进行具体的合作。我们是确保整个流程和机器的正确使用、正确执行并对整个系统不断优化的角色,这是我们的定位和使命。
动点科技:您在演讲中提及了一些蜂巢思想和集群化物流机器人的未来,具体来谈谈这方面的技术前景?
水岩科技CEO吕江:今天物流机器人内核和蜂巢思维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从机器人应用的历史来看,以这种数量的机器人共同合作的应用很少见。可能我们会多达到几千台机器人一起在一个仓库里进行协作,如果按照传统严格控制的这种方案,对于中央处理器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因为它要控制到每一台机器人的每一个细节动作,那中央处理器在这个情况下基本上是很难做出实时反映的。
比如现在的每一家仓库都会有一个协调管理的上层处理器在运行,而我们是每一个机器人都会有一个小的中央处理器,我们上层处理器的作用主要是在分配任务. 就像一个管理的理念,叫做“宏观管理”,即把任务分下去,但具体怎么做由机器人自己来决定。那另外一种方式叫做“微观管理”,就是这个机器人具体怎么一步步去走上层系统都管得很细。传统的控制理念是按照微观管理的,但是我们现在把微观管理变成宏观管理,要求这个机器人首先自己就会有一定的处理能力,自主处理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
蜂巢思维跟我们人类社会,跟动物界的某些动物的群体的集群行为很像,研究这些行为对我们的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动点科技:现在的物流机器人水平是不是类似于实验室完美环境下的无人驾驶?
水岩科技CEO吕江:有一些相似,这是因为仓库确实是一个可控环境。首先是因为他在室内,其次就是我们是在一个可以控制、可以布置的环境下工作,所以说这个地方是有管理的,对整个仓库内部谁干什么事、需要走到哪都是有管理的。所以,物流机器人更像是在现对理想环境下进行的无人驾驶。
几百万辆无人驾驶在一个城市里跑,那这个跟我们几千辆机器人在一个仓库里和跑到李彦宏开上的三环路这件事实际上是不一样的,外界环境的影响会特别复杂,实际上无人驾驶到那个阶段还是非常困难的,很多具体的问题需要解决,至少需要十年。
动点科技:Kiva的创始人做过一个集群化无人机造房子的演示,这背后的算法和你们是不是有类似之处?
水岩科技CEO吕江:无人机这块从技术上来讲,它可能稍微复杂一点,因为它是一个3D,而且空间可能中间空隙波动影响比较大,尤其是集群式的无人机,我觉得有很多公司做这方面的研究,我希望他们出现比较稳定的版本,这个系统可以用在无人机,像蜂窝式,一群鸟式,这个将来是有可能。比如说一百架无人机,每架无人机放着一个包裹,到阳台把包裹放下来,再飞走,这个时候没有电都没有关系。这个都是将来一种方式,都可以研究去做的。
我们在2003年的时候也做过这个方向的尝试,但3D空间下实现难度比较大,而且商业化不太明朗,所以后来就把3D空间变成了2D的可控环境,那整天这件事情的难度实际上实施更加降低了,而且能够很快的真正运用到商业。
动点科技:产业机器人的发展从普及角度上来看肯定是要领先于服务型机器人的,随着工业4.0的到来,你们这方面有哪些规划?
水岩科技CEO吕江:因为服务型机器人实际上是面临着一个非常复杂的一个环境,工业机器人相对来说会至少环境可控;第二点,它的任务都比较明确,这一点也是相对比较容易实施的原因。我们说国家有一个2025智造大计,具体到我们就想做出一个典范——我们的机器人的制造将可以不按照传统的这种生产线来做, 我们计划会有一个全机器人的装配线,机器人来造机器人,包括和大公司一起探讨在前沿领域的更多可能性。这条装配线的建设进度正在规划当中。
研究公司Forrester预测,未来10年,估计会有2500万个工作被机器人代替,同时新技术还会创造1500万个工作岗位。相信在未来的物流业务中心,智能仓储机器人的增加会减少对仓储工作人员的需求,从而出现更大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机遇。
- - - -- - - - END - - - -- - - -
如果你正在创业或者你是投资人对我们所报道的项目感兴趣,关注我们并在后台回复关键字“报道”,与我们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