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共3176字,建议阅读时长4分钟 |
转载公众号:京师书院BigData
微信号:Jssy-Bigdata
课堂上,中小学生的持续注意力一般不会超过30分钟。不管什么科目,上到二十多分钟时,学生一般都会感到疲劳,注意力有可能分散,这时候教师会怎么办?我上小学时,经常被老师用教鞭敲桌子惊得一跳,因为太枯燥了,感到乏味了;因为肚子饿,就听不进去了。同学们喜欢上图画课(那时不叫“美术课”)的范老师,我们的图画水平不高,但都喜欢范老师。他是个见多识广的人,抗战期间从江苏流亡西南,经历丰富。他上课上到一半,会打岔,我们特别喜欢听他的“打岔”,我到现在还记得他讲嘉陵江边的船夫,讲深山里的猎人,讲飞虎队的飞机在土跑道上摇摇晃晃地上天……一个背着画夹的青年在战火中流浪,范老师的故事真多,他记忆中的画面肯定更多。我因此没有上好“图画课”吗?没有,我至今保持着对“图画”的兴趣。他是我读书阶段唯一记住的美术教师,他的所有故事都有画面。——我到很迟才反应过来,那些上课“打岔”的教师不一定是饶舌,很可能是想让我们重新“注意”。
拓展阅读
吴非:真的“观念没有问题”吗?
在教学交流中,校长或教师往往说:“现在教学观念没有问题,就是课堂教学方法需要改进”。我经常感到费解:这所学校教师的教学观念已没问题了,“课堂教学方法”怎么会有那么多困难呢?相比而言,知道“为什么要教”比知道“怎样教”要难得多,很多教师的教学观是在长期实践后,才逐步清晰逐步端正的。三五年后课堂教学技术仍过不了关的教师,多数是因为教学观混乱,如果能有正确的教学观,知道为什么而教,则很多具体的“方法问题”可以在实践中通过思考摸索找到解决的途径。
如同我们的教学,让学生知道为什么需要学,是最重要的任务,如果学生始终不明白“为什么要学”,无论怎样苦口婆心地教他“怎样学”,效果都很有限。
我关注这个问题,是看到一些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经验介绍,在那些作为工作实绩的文字中,经常把教育教学的目的说得庸俗不堪而不自知,用世俗的话说,他们不知道那些话“上不了台面”。然而,他们却能将其整理出版,作为成绩上报并获奖。从那些文字材料中,可以看出他们如何蔑视教育理想,如何鄙视教育常识,如何以极端功利的姿态掌管学校教学;他们野蛮教学,思维混乱,无法想象学生在他们的课堂上能学到些什么。我常为那些校长老师感到担忧,因为白纸黑字,留存在世,有朝一日幡然觉悟,会让他们无地自容。
时下“培训”很多,多数教师在接受培训时,想的往往是“怎样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知道“要完成教学任务”,这一点值得肯定;但为什么要“完成任务”,他也许没有认真去想;自然也就不会想到,在“提高专业素养”中,教师首先要做到的是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没有学生意识,没有“教学”意识,甚至,对“教育”和“教学”从没有作过认真的思考,这名教师的“教学技术”可能建立在什么样的观念上呢?
以最常见的“恶性补习”来分析,可能有助于厘清问题。教师无法在国家规定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要靠“加课时”,要靠超量的作业来“补”,等于不承认国家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这就必然要挤占学生其他学习时间,甚至剥夺学生的休息时间,因而造成学生疲惫、厌学,造成学生健康状况恶化,甚至造成不幸后果。——这,是“观念问题”还是“教学技术问题”呢?如果连这个问题也弄不清,需要不断地用行政措施来强制,需要通过不断的“培训”来教“教育ABC”,那他不可能成为合格的教师。可是这种“补课”和“加课时”的教师却常常被家长和校长认为是“负责”、“敬业”,这类评价让一部分教师找到了蛮干的依据,他连基本的“课堂教学方法”也不需要了,缺乏理性的灌输成了对学生精神和意志的折磨。他的学生厌学,他的学生不敬重教育,也不尊重他;对此,他不作反思,而认为是自己“运气不好”,没能“得天下英才而教之”,这样的观念,难道不该反思吗?
多年前,有位资深数学教师观察初二年级的教学,和我有过交流。当时校长和家长表扬甲老师“责任心强”,因为她每天家庭作业都是二十多题;而乙老师经常遭到质疑,他每天至多布置四题。这位教学行家告诉我,直觉告诉他:“每天二十多题”可能导致学生畏惧作业进而厌学,因为学生还有其他学科的作业,数学学习重在发展思维品质,未必需要这样“反复练”。他从两个班各抽一批作业本分析,发现甲老师的“每天二十多题”很多是一般性的重复,而乙老师每天的三四道题中,几乎都有一题需要学生动动脑筋,“质量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他布置的习题都是精心设计的”。——遗憾的是:急功近利的情绪和落后的评价机制使绝大部分校长、教师和家长不具备这样的观察和探究意识。在学校里,在我们的周围,每天都有这样的事在发生,为什么我们会忽略这类问题的存在,为什么我们没能从身边的教育现象入手研究问题呢?教师的教学研究,最好能从反思教学行为开始。教学管理者则要有研究意识,不要被表象迷惑,就像这位数学行家,用点心思,认真翻看学生的作业本,评估作业质量,分析教师作业设计的思路,以此评价他们的业务素养,这是有智慧的管理者,在学校里,正确的教学观,就是这样经过一个比较长的时期,逐渐形成的。
中小学生作业负担过重,根子在哪里,超量作业对学生究竟有没有好处,专业教师应当比其他人有发言权;然而在这类讨论中,教师却经常失语,因为缺少有深度的思考,也因为避难就易的从众心态,部分教师甚至反对“减负”。基础教育中的许多难题,和教师的观念落后是分不开的。
应当看到落后观念对学生的伤害。比如,学科之间的交流并非难事,学生某门学科学习有困难,不一定是他先天缺少这方面的禀赋,而是他缺少必要的思考与交流时间。如果教师没有全局观念,只有学科本位,即使他的学科教学成绩提高了,但必然损害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有一年我任班主任,期末化学考试,三分之二学生不及格,我找到任课教师,告诉他:绝对不是学生学力有问题,是你的教学观念落后;这几十个学生是经过严格考试选拔进来的,为什么你只教了一个学期,就让学生谈化学而色变?用施高压的方法逼使学生加大投入,是技不如人还是“道不如人”呢?更有甚者,用这类方法逼部分有学习困难的学生转科,“甩包袱”,更是等而下之。
曾有学生作文交不出来,我看着他疲惫的神情,说,没关系,下星期再交吧。一星期后,学生在交来的作业中夹了纸条,——“差点被某某老师的作业逼死,感谢老师饶命”。这些事,应当令我们当教师的感到羞耻。
有缘的人终会相聚,慕客君想了想,要是不分享出来,怕我们会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