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在线等!理发店Tony老师总是不懂我,怎么办?

2019 年 6 月 4 日 腾讯科技

点击上方“腾讯科技”,“星标或置顶公众号”

关键时刻,第一时间送达


源 / 产品猎人(ID:qqchanpin)

作者 / 产品猎人&PMCAFF

欢迎下载腾讯新闻APP,查看更多科技热点新闻

编者按:


一个有意思的提问,往往能吸引到和你有相同气质的一群人。


产品猎人(ID:qqchanpin)联合PMCAFF互联网产品社区(ID:pmcaffcom),上线PM问答栏目【我问PM】,向你呈现产品经理们的精彩问答交锋过程。


本期,我们为你解答——什么样的产品,能解决“发型师”与“消费者”的认知偏差?


“理解需求”是个玄学,产品经理想必对此深有体会。


如果说一百个人眼里有一百个哈姆雷特的话,那一百个产品经理眼里就有一百种需求。


不过“理解需求”这件事,也不会是产品经理一个人的痛,没有人能逃过对需求理解的偏差。


相信大家都遇到过这种情况,自己理解的“剪短一点点”和Tony老师理解的“剪短一点点”完全是两码事,导致最终没有剪到自己理想的发型。


后来仔细想想,这一问题(现象)的产生,并不是单指用户没有描述清楚自己的需求(多数情况为核心)或发型师的技术不够的某种单一因素而导致的。


所以,对于理发这种再小不过的事来说,如何将自己的需求表达清楚,解决发型师与消费者之间的认知偏差?


综合而言,PM的主要观点为:


1、不是在于Tony老师理解需求能力差,而是客户表达不够清晰准确;


2、照片只能展现平面感观,可以考虑360°的动图或视频来明确需求;


3、Tony老师的作品是非标品,也就是没有标准化的产品,不像一瓶可乐,可以复制千万瓶。


以下,一起查看PM们在PMCAFF互联网产品社区上的回答:


直人周先生

longer507 • 产品经理


这个问题中核心要解决的不是理发师和用户的认知偏差,就剪发这种需求来说,通常有两种场景:

1、用户觉得头发太长了难受,剪短就好;


2、用户想通过剪头发改变造型。

对场景1中的用户,通常不会有所谓的认知偏差。这部分用户通常是对个人外表不是特别在意的男性,他们的主要诉求是剪短,干净清爽。


对场景2,用户通常是有一定外表需求的。这类用户对自己的外貌通常有上浮认知,认为改变发型后的自己会更好看。通常会有一个朦胧的概念,【像xxx那样的发型】/【刘海往后倒】之类的。


但其实会出现两个层面上的问题:


1、理发师对你描述的发型的认知偏差,也就是本题的问题;


2、哪怕他把你想要的发型剪出来了,你发现自己不适合这个发型。不适合的原因可能是发质和发长不适合、脸型不适合、五官不适合、头型不适合等……而你并不会觉得是你真的不适合这个发型,因为你在脑子里想过觉得看起来应该挺好看的,所以就会把问题怪到Tony老师不懂你身上。


所以最主要的问题是两个:

1、用户如何知道自己真正适合什么发型,想要什么样的发型;


2、用户如何描述自己想要的发型并被理发师接收到。

问题2只要用几张360°还原发型的照片就能让理发师知道头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了,只要理发师技术过关就可以了。


问题1是有护城河的,如何根据用户的发质、发量、气质、脸型、打理头发的生活习惯为用户提供合适的发型,这才是一个为了外表而理发的人最硬核的需求。


所以你说的小程序有没有用,有用。前提是这些信息真的能够帮用户解决发型设计的问题,市面上也有很多换脸的发型设计APP,但问题还是失真太明显,照片只能展现平面感观。可以考虑用视频环绕整个头部的方式来展现换发效果(随口一说)。


以上。


杨小小

上海动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产品经理


个体的认知偏差可以说是自身问题,一个群体的认知偏差那势必是这个群体的某一个通行标准造成的,就理发师而言,造成这种群体偏差的根本原因在于,理发师在进行修剪的时候是一个动态试错的过程,每一次迭代都是补上一次的坑,而头发剪坏了的坑怎么补?


显然剪短是最简单的方法,所以这个所谓的短一点的认知偏差并非一个真实的偏差,而是一个理性选择结果,那么基于这个原因,修正的应该是理发师的试错率,而不是缩短认知差距,因为其实本来就没有差距,想想这种烂大街的梗,理发师会不知道么?既然知道,但任然会犯错,那就显然是不得已了。


杜小沫

上海汉得 • 产品经理


问题点不是在于Tony老师理解需求能力差,而是在于客户表达不够清晰准确。


“剪----短一点儿”和“剪短----一点儿”听起来一样,但实际的意义相差就是天地之别啦~Tony老师的内心应该是:你也不说清楚,咱也不敢问呐~~~~~


针对于剪短的问题,解决起来很简单。有明确需求的顾客只需要表达。


男生:给我剪短一点,剪短后大概1-2cm的长度,保证我1个月不需要再来理发。


女生:给我将现在的长队最多减至齐肩,5-8cm左右,主要把分叉的头发剪掉。


如果都是以这样的方式沟通,Tony老师也会减少很多困扰吧。如果你让理发师随便发挥,那结果不满意为什么还要怪理发师?


顾客做造型时,经常会给理发师看自己想要的图片或者视频。可以以这个需求为目的开发一款APP,理发师在理发前,先让顾客把自己心仪的照片上传,并采用3D模拟顾客的头型/五官/发质等信息,匹配出对应的发型,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直至顾客满意。当理发师开始做造型时,会有具体数据,比如正位侧位后位头发层次的数据、卷度数据等等。


最后,靠谱的Tony老师应该就是更能理解客户需求而不仅仅是手艺好~希望各位Tony老师,早日练就产品思维~~~~


扫地焚香-PM

梵宇聚美信息管理有限公司 • 产品经理


无语.......这都属于定制产品了。


分享一个概念“知识诅咒”:哪有什么一次100%完美的产品,如果完美何来BUG、优化、迭代。


所以说,一次剪不好,剪两次、三次.....不断优化嘛,直到满意为止。


FrancoWay

互联网医疗 • 产品经理


产品或者服务的标准化,绕开用户之间沟通、表达、理解的过程,提供的产品及所得。


发型针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脸型、气质等形成可见的标准化产品,对理发师进行针对性标准化培训、提供标准化的服务,并进行相对应的售后。


产品或者服务的标准化不需要“教育”用户、“理解”用户,而直接提供可见的产品或者服务方案提供给用户做选择,更容易达到用户预期。


笑看人生llc

大学 • 产品实习生


这个解决起来应该不是很难。


这是解决沟通的问题,就像产品经理与程序员之间的对话:


把这个页面改成什么什么样子?

程序员就说把你要抄的那个APP给我看一下,这样一步到位的沟通很重要。


给理发师说着就是我要的那个发型,或者剪短之后的效果。


直接给理发师看图片,这个需要APP来解决吗?微信小程序吧,APP对于这个需求来说太重了。


青色

产品经理


怎么样的产品,可以解决发型师与消费者的认知偏差?


相信大家都遇到过这种情况,自己理解的“剪短一点点”和Tony老师理解的“剪短一点点”完全是两码事,导致最终没有剪到自己理想的发型。


后来仔细想想,这一问题(现象)的产生,并不是单指用户没有描述清楚自己的需求(多数情况为核心)或发型师的技术不够的某种单一因素而导致的。


所以,我的问题来了。


能否利用一款小程序(类似于脸萌),在顾客洗头或等待的同时,利用肤色、脸型、发型、发型颜色,设计自己喜欢的发型模型,将模型提交给发型师并按其进行修剪。


问题问的也是毫无逻辑,主要是想了解一下各位产品大神,看待这种问题(现象)的角度及见解。


上述同僚的回答我认同:

无语.......这都属于定制产品了。


分享一个概念“知识诅咒”:哪有什么一次100%完美的产品,如果完美何来BUG、优化、迭代。


所以说,一次剪不好,剪两次、三次.....不断优化嘛,直到满意为止。


理发是一个很主观的事情,这是非标品;


什么是非标品?


非标品就是没有标准化的产品,不像一瓶可乐,可以复制千万瓶;


理发是一个服务,你可以说你的服务做得很好,能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但是你不可以说你有一个产品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


不论是小程序还是什么其他软件,都只是一个工具,提高在网络情况下的效率。


但是,这是一个线下服务,你不能通过一个程序在家里完成理发。


所以,还不如在门店直接对话的用户体验好。


如果是你,你到店里,还拿出手机,打开,点击关注,输入信息,理发师还要在后台去看你的信息,然后才开始理发,最后极有可能不符合用户感受,你愿意吗?


不能够任意假设场景,寻找解决方案,为了解决而解决,这就没有意义了。


dongtian

跨境电商 • 产品经理


利用小程序或者其他产品设计一个发型模型交给Tony老师并非上策。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就是当某一天自己的发型被修剪的很好时,拍照或者录个视频,下次理发时,直接拿给Tony老师看就可以了。


匿名用户


如果是发型设计,可以。但是用户对结果会很极端。反差越大越极端。


如果只是普通的剪头发,没有必要。理发师把理解的反馈出来得到确认就可以了。而且还可以体现服务。


旗戈

加里顿 • pm


其实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把几款常用头型找模特拍个照片,然后到了直接给理发师一看,他就大概知道你想怎么剪了。


语言的描述不准确,归根结底还是两者的专业语系不在一个维度。剪短的方式有很多,长度也各有主观看法,你这样描述让理发师如何能明确你的需求。



FrancoWayAlex_DWM

平安科技 • 产品经理


其实,拿出手机里面只想要发型的图片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1、口头文字描述在两人之间极其容易产生偏差。


2、剪发过程中反复确认,“自己觉的好看”和“自己想要的效果”,本来就是比较主观的,理发师在遇到不确定和觉得可能不符合认知审美的可以和客人确认,毕竟最后客人满意才是最终目的。


匿名用户


提问者抖机灵,希望大家不要消费程序员、律师等脱发高危职业。


匿名用户


用机器程序代替理发师。


产品小小小白

北京云融天下 • pm


没有,完全在于Tony老师。


匿名用户


还不是沟通不到位,说话有歧意,如果直接上图给理发师看,说给我剪成这样的,效果更好吧。


风华

汪汪汪 • pm


AI换脸了解一下?


如果你既懂产品,又会写,欢迎标注“Hunter计划+文章名称”投稿至:yannyzhou @tencent.com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哈佛大学】机器学习的黑盒解释性,52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70+阅读 · 2020年5月27日
近期必读的6篇顶会WWW2020【推荐系统】相关论文-Part3
专知会员服务
58+阅读 · 2020年4月14日
一份简短《图神经网络GNN》笔记,入门小册
专知会员服务
225+阅读 · 2020年4月11日
近期必读的5篇顶会WWW2020【推荐系统】相关论文-Part2
专知会员服务
70+阅读 · 2020年4月7日
知识图谱融合方法,140页ppt,南京大学胡伟老师
专知会员服务
144+阅读 · 2020年2月19日
准备了3个月,终于拿到了计算机视觉岗的offer
计算机视觉life
5+阅读 · 2019年6月14日
我是怎么走上推荐系统这条(不归)路的……
全球人工智能
11+阅读 · 2019年4月9日
知乎破8万赞回答:那些厉害的人,思维方式比你强在哪儿?
手把手教你绘制用户画像(文末赠5本PM必看书籍)
产品100干货速递
7+阅读 · 2018年10月25日
两套经典的用户画像
产品100干货速递
26+阅读 · 2018年6月19日
从代码到300优质客户,用户画像在销售的实战应用
R语言中文社区
5+阅读 · 2018年6月16日
谈谈过拟合
数萃大数据
5+阅读 · 2018年2月24日
看完后,别再说自己不懂用户画像了
R语言中文社区
15+阅读 · 2017年8月28日
有了场景和画像才懂用户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6+阅读 · 2017年8月26日
谈谈用户画像
caoz的梦呓
10+阅读 · 2017年8月17日
Arxiv
6+阅读 · 2018年11月29日
Arxiv
11+阅读 · 2018年9月28日
Arxiv
3+阅读 · 2018年5月21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哈佛大学】机器学习的黑盒解释性,52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70+阅读 · 2020年5月27日
近期必读的6篇顶会WWW2020【推荐系统】相关论文-Part3
专知会员服务
58+阅读 · 2020年4月14日
一份简短《图神经网络GNN》笔记,入门小册
专知会员服务
225+阅读 · 2020年4月11日
近期必读的5篇顶会WWW2020【推荐系统】相关论文-Part2
专知会员服务
70+阅读 · 2020年4月7日
知识图谱融合方法,140页ppt,南京大学胡伟老师
专知会员服务
144+阅读 · 2020年2月19日
相关资讯
准备了3个月,终于拿到了计算机视觉岗的offer
计算机视觉life
5+阅读 · 2019年6月14日
我是怎么走上推荐系统这条(不归)路的……
全球人工智能
11+阅读 · 2019年4月9日
知乎破8万赞回答:那些厉害的人,思维方式比你强在哪儿?
手把手教你绘制用户画像(文末赠5本PM必看书籍)
产品100干货速递
7+阅读 · 2018年10月25日
两套经典的用户画像
产品100干货速递
26+阅读 · 2018年6月19日
从代码到300优质客户,用户画像在销售的实战应用
R语言中文社区
5+阅读 · 2018年6月16日
谈谈过拟合
数萃大数据
5+阅读 · 2018年2月24日
看完后,别再说自己不懂用户画像了
R语言中文社区
15+阅读 · 2017年8月28日
有了场景和画像才懂用户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6+阅读 · 2017年8月26日
谈谈用户画像
caoz的梦呓
10+阅读 · 2017年8月17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