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7再次以延期形式落幕。经历了超过40个小时“马拉松式”谈判后,“损失与损害“基金这项突破性协议,在大会最后一刻终于敲定。
延期两天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次缔约方大会(COP27)于当地时间11月20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正式闭幕。
这是史上又一次,联合国气候大会以延期两天的形式,画上句点。
COP(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即缔约方大会,旨在每年召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缔约方国家,讨论如何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如今,COP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影响力最高的的气候相关会议,今年已是第27届。
时间推回到两周前,COP27于11月6日正式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超过3万5千人参与此次气候峰会,包括各国政府代表、观察员和民间社会人士。
“我们正驶在前往气候地狱的高速公路上,而且还脚踩油门。”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这也为COP27定下了基调,大会面临艰难谈判。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COP27上发表讲话。图源:视觉中国
这一年来,全球的极端气候事件已影响数百万人,巴基斯坦的毁灭性洪水、欧洲多地的极端酷暑和山火不断敲响气候危机的警钟……COP27召开之际,全球也持续受到俄乌冲突、经济下行、能源短缺和新冠疫情等众多危机的叠加影响。
“人类有一个选择:合作或灭亡。它要么是气候团结公约,要么是集体自杀公约。”古特雷斯表示。
据大会主办方埃及介绍,本次气候大会的讨论将围绕四个主要议题展开:减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适应极端气候)、融资和合作。
从此次大会的整体成效来看,COP27的成绩单喜忧参半。闭幕大会上,一项名为“沙姆沙伊赫实施计划”的协议最终发布。
最大亮点之一在于长期悬而未决的“损失与损害”资金被确立设定,虽然资金来源仍待协商,但这已是一个积极信号。
对此,绿色和平东亚区全球政策高级顾问李硕在大会结束后向36碳表示,此前在气候变化问题中常说的“减缓和适应”如同硬币的两面,当“损失与损害”资金被纳入考量后,气候变化问题成了一个三维的问题,即“减缓、适应和损失损害”。
同时,会议还重申将全球变暖幅度控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5摄氏度的目标,以及全球需要在20年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到2030年排放减半。
此外, COP27发布了非国家实体净零排放承诺高级别专家组的第一份报告,该报告抨击了“洗绿”行为以及承诺不力现象,并为促进工业、金融机构、城市和地区作出净零承诺提供了路线图,以支持全球公平地过渡到一个可持续的未来。
COP27还宣布了“为所有人建立早期预警倡议”的执行行动计划,该计划要求在2023年至2027年期间进行31亿美元的初步定向投资,相当于每人每年只需花费50美分。
大会通过的其他倡议还包括:沙姆沙伊赫适应议程、水适应和复原力行动倡议、非洲碳市场倡议、保险适应加速运动、全球可再生能源联盟、第一行动者联盟水泥和混凝土承诺等。
大会也有不足。这体现在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方面,以及在需要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的措辞上,本届气候大会没有取得什么进展。
此次条款中只提到了“逐步淘汰有增无减的燃煤发电,并逐步取消化石燃料补贴“,较上届峰会达成的共识基本一致。同时,发达国家此前承诺的每年1000亿美元资金支持也仍未兑现。
埃及沙姆沙伊赫,COP27会议中心。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非洲的大会?可谈判桌上难见非洲核心位置
COP27在今年有另外一个代称:“非洲的COP”(Africa's COP)。
“非洲的COP”源自于此次大会的举办地埃及。继2016年摩洛哥之后,COP大会第五次重返非洲,将更多聚焦发展中国家的关切和需求。有气候活动人士指出,COP27提供了一次独特的机会,将非洲置于全球气候谈判的核心。
无论从环境还是社会角度出发,非洲都是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大陆之一。但矛盾的是,非洲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仅占世界总量的4%,是历史积累碳排放最少的大陆之一。
上个月,非洲开发银行发布的《2022 年经济展望》中提到,尽管非洲气候极端脆弱且普遍处于开发中,但非洲的人均气候融资流入量在世界上处于最低水平。“这与真正的气候公正原则不符”,报告总结道。
据悉,非洲获得的全球气候资金不到4%,而这其中大部分是贷款而非赠款,使这些国家背负大额债务。不仅如此,非洲在能源转型方面,也面临很多技术层面上的短板,甚至缺乏基础数据和基本研究。
外界对于非洲大陆能在此次COP27中,得到哪些重大承诺、大会能否真正惠及非洲大陆等问题,抱有极大的期待。
COP27被称为“非洲的COP”。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此前,非洲多国政府曾联合要求设置COP27特别议程,讨论非洲各国的“特殊需求及情况”,但该提议遭到了与会方否决。
相比于解决眼前的气候问题,COP27似乎更加关注非洲的天然气开发变化。
据Global Witness等三家非政府组织的研究报告,今年有超过600名化石燃料说客作为“观察员”参加了COP27,比COP26增加了25%,超过了所有太平洋岛国代表的总和。
会议期间,埃及总统塞西发表了一份明确保护埃及国家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文本,其中并没有提及逐步淘汰化石燃料。
“他们一直在沙姆沙伊赫举办‘天然气工业贸易展览会’。”智库E3G的政策专家奥尔登·迈耶,向媒体表示了对政府开发天然气的不满。
今年早些时候,德国总理奥拉夫·舒尔茨飞往达喀尔,与塞内加尔总统兼非洲联盟主席麦基·索尔就新海上天然气田的开发进行了会谈。本月早些时候,意大利能源巨头ENI开始从莫桑比克的一个新的深海气田出口天然气。
一些赞同天然气开发的非洲各国领导人回应称,西方国家在使用更具污染性的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所以也不应阻止非洲开发清洁的天然气,以促进非洲发展。而且,要求非洲闲置其能源资源也是不合理的。
对此,以岛屿国家为主的多国对使用天然气加剧温室效应表示了担忧。还有气候活动家指出,当前非洲政府大多选择开发化石能源来谋求利益,这与人民的福祉背道而驰。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非洲拥有全球约60%的优质太阳能资源,但非洲安装的光伏发电设备数仅占全球的1%。非政府组织“非洲能源转型“ 的创始人穆罕默德·阿道此前表示,非洲本可以成为可再生能源供应巨头,但问题在于,欧洲国家想让非洲国家满足于仅发展化石能源。
甚至有人尖锐地指出,这是西方对非洲推行的一次“能源殖民主义”。穆罕默德·阿道也在COP27的某场边会中表示,所谓的“非洲的大会“不过是徒有虚名。
质疑声不断,对天然气的追求分散着对非洲气候问题解决方案的注意力。当外界都以为会议将在未能达成任何协议条款的结局中落幕时。会场上迎来一丝转机,气候资金有了新的进展,这对于深陷气候危机的发展中国家来讲,是一个积极信号。
COP27会议绿区,一名埃及男孩在读一棵人造树上的纸条。这棵人造树上面贴着人们将做出什么承诺来帮助应对气候变化。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落实的大会?COP27的最后一刻终于谈出“钱”
COP27以延期开始,又以延期落幕,都与此次气候谈判的核心问题——气候资金有关。这场马拉松式的谈判,也暗示了各方之间的分歧。
两周前,大会开幕式延后了一个多小时,因为开幕前不久,谈判代表才确定将“损失和损害”首次纳入议程。
两周后,大会再次以延期两天的形式落下帷幕,原因在于气候资金中的很多问题,到最后时刻才敲定。
当地时间11月20日凌晨,经过一夜的紧张谈判后,COP27主席国埃及发布了协议的最终文本,同时召开全体会议以迅速敲定协议。
会议首先迅速批准了案文中关于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的条款,以帮助发展中国家承担风暴和洪水等气候引发事件的直接成本。COP27主席、埃及外交部长萨迈赫·舒凯里敲下议事锤,象征达成协议后,全场致以热烈掌声。
自此,长期悬而未决的气候资金问题,终于迎来一丝转机。
COP27主席、埃及外交部长萨迈赫·舒凯里(左)在联合国气候峰会COP27闭幕式上发言。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COP27开幕之前,大会秘书处表示,本届大会将聚焦“落实”,因此也被称为是“落实的大会“。去年英国格拉斯哥气候峰会(COP26)上,基本完成了《巴黎协议》的细则商议,秘书处期待各国在COP27中,通过立法、政策、项目等途径,阐述如何实施《巴黎协定》,其中气候资金是重要的一环。
一直以来,气候资金问题作为气候峰会中的最重要议题。今年也被认为是检验COP27是否真正成为“落实的COP”的关键。
通常来说,国际进程中谈的“气候资金”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气候减缓或减排,二是气候适应,三是损失与损害。
从目前来看,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主要聚焦在前面两个方面:一是减少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二是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而第三方面,之前关注的并不多。
何为“损失与损害”资金?很多气候脆弱国家承受的气候变化损失与损害更加严重,可它们的排放量最少,他们要求建立损失损害资金机制,以实现气候公正。
去年的COP26上,“损失与损害”的赔偿机制得到讨论,但由于美国和欧盟的反对,相关协议内容最终未能在峰会上达成。
今年的COP27将“损失和损害”首次纳入议程,这开了个好头。
不过从COP27的整体节奏来看,谈判过程异常艰难。
当地时间11月11日,美国总统拜登用3小时时间,“旋风式访问”埃及沙姆沙伊赫并出席COP27。尽管他承诺美国会削减甲烷排放等减排举措;但对于损失损害资金,他尚未表态。美国气候特使约翰·克里也一度表示,美国不会支持这项损失补偿基金。
承担赔偿责任,对于很多发达国家来讲似乎是一条不可跨越的“红线”。建立专门的损失与损害基金,势必会追溯其历史责任,未来的补偿有多少?法律责任有多大?风险未知。
谈判的缓慢进程,也让亚洲、非洲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十分失望。
直到大会第二周的后半段,在谈判一度陷入僵局之际,各方的表态与互动开始加强。
当地时间11月15日,在基础四国(中国、巴西、印度和南非)气候变化部长级会议发布的联合声明中,基础四国强调COP27应当就发展中国家最为关心的适应和资金等议题取得积极成果,这对凝聚发展中国家的共识起到了推动作用。
此前,代表发展中国家的77国集团和中国已向大会递交了建立损失和损害基金的建议,提出基金的原则和运作规则应在2023年迪拜举行的下一轮气候谈判中明确。
发达国家的态度也有了一些松动。当地时间11月18日,欧盟提议设立一个特别基金,以弥补最脆弱国家的损失和损害,但资金主要来自“广泛的捐赠”。
但是,当地时间11月17日和18日,大会发布的协议初稿和二稿中,“损失和损害”补偿等问题,基本只字未提,也因此受到了大量质疑和批评。
行业专家此前表示,损失与损害资金的讨论将是一个长期过程,很多问题已经上升至政治层面,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现有体系产生一定冲击。
大会延期两天,在最后48小时里,对于这个和“钱”相关的争论与谈判占据了大部分时间。
最终,各方达成妥协。该条款在大会闭幕式上得到落实,成为一项历史性突破,为很多发展中国家的诉求,给出积极信号。
可以明确的是,设立“损失和损害”补偿资金已是定局,不过资金来源仍待协商。大会将许多关于该基金最具争议的决定推迟到明年,届时一个“过渡委员会”将为各国提出建议,并在 2023 年 11 月的 COP28 气候峰会上决议。
明年的COP28,这项资金的实施细则将再次受到关注。
场内与场外,今年的中国发出了什么声音?
此次大会中,中国在气候合作和减排行动中也有新的进展。
11月11日,中国正式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进展报告(2022)》,这也可以看做是一份应对气候变化进程的“年报”。
最新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的碳排放强度(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降低3.8%,比2005年累计下降50.8%。这距离我国提出到2030年,中国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65%以上的目标,已越发接近。
对于气候资金这一焦点问题,中国积极表明立场并做出行动。
事实上,中国没有对于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且是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对于气候资金问题,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表示,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愿意主动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目前已捐款20亿元人民币。
中国也在积极争取发展中国家的气候公正利益。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联合递交了建立损失和损害基金的建议,呼吁发达国家要切实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加大对发展中国家适应行动的资金支持力度。这也极大推动了COP27在气候资金问题上的谈判进展。
“现在不是要重新谈判《巴黎协定》,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协议,而是要落实,把承诺真正地落实到行动上,要见到实效。”解振华此前表示。
另一大关注点在于中美气候谈判和合作进程。
在COP27举办期间,G20峰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中美两国领导人在G20峰会上会晤达成共识后,同意重启气候对话,两国气候问题特使已在大会上正式磋商如何合作推动COP27成功,就多边重点谈判议题展开探讨。
COP27期间,会场蓝区设置了中国主办方专区「中国角」,举办多场边会,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对外宣传和合作交流,支撑中国政府代表团的谈判工作。会场绿区设置中国企业主题展厅,展示企业绿色转型案例。
中国千行百业的减碳“群像“,也在COP27期间备受关注。
比如,华为提出以ICT技术赋能全球绿色发展,5G、人工智能、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可以降低能耗和碳排放,以改进工业流程。华为此前推出的一款绿色5G天线,仅需原来70%的能耗,就可以保持同等范围的覆盖。
腾讯介绍了公司与冰岛碳封存公司Carbfix的合作,这是中国建设的首个二氧化碳矿化封存示范项目:将二氧化碳水溶液注入玄武岩中,其冰岛试点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将超过93%的二氧化碳变成地下的石头,这是一种自然、永久的二氧化碳存储方案。
满帮集团作为数字货运物流平台的代表,介绍了带动中国千万货车司机参与减排的经验,包括以科技手段提升运输效率,降低公路货运空驶率和推动新能源卡车普及;打造中国公路货运领域碳普惠平台等。近年来,满帮平台累计减少碳排放达一千万吨,相当于种下5亿棵树。
大会对于公众减碳层面的关注,相较往年也有增长。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执行主任、绿普惠创始人陶岚在中国角首场边会上,分享公众参与减排的成功经验,以及多元化碳普惠机制的创新实践。她特别介绍了“绿普惠云-碳减排数字账本”,即多元化碳普惠机制落地的重要载体,以数字化的方式带动全民减排。
万科集团创始人、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创始人、万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王石也亲自参与了这次气候峰会。王石表示,过去中国企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主要扮演参与者的角色。自“双碳”目标确立后,中国企业快速行动,在绿色转型方面积累了经验,如今已经成为大会上民间交流的引领者和推动者。
从谈判场内看,中国政府代表团在气候变化谈判中的话语权和关注度正在与日俱增。
从谈判场外看,中国带去的企业绿色转型经验、以及各类民间力量,都从不同维度展示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的能力和决心。
COP27的中国角。图片来源:新华社
2023年,下一届气候峰会COP28将在阿联酋迪拜举办。
明年的COP28意义非凡,大会将对世界各国在实现《巴黎协定》目标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首次全球盘点。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强调,虽然本届气候大会结束时还有“很多功课”要做,但时间已经不多了。从2015年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通过到2030年的最后期限,时间已经过了一半。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谈判是第一步,各项成果的达成则需要各个缔约国去落实。
在即将到来的新一年,各个缔约国会为此前立下的气候承诺付出多大的努力,深处变局中的全球气候行动会有什么样的进展,都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来个“分享、点赞、在看”👇
COP27再次以延期形式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