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孟浩然
花落知多少(图片来源于网络)
自古以来,下雨都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农民在春雨过后,忙着种瓜种豆;而诗人们则借下雨抒发各种情感,寄托喜怒哀乐。但是,下雨为什么能使“花落”?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一看似简单的过程,蕴含着很复杂的科学原理。要搞清楚水滴与花瓣的之间的故事,就要从水滴落到花瓣上的动态行为说起。
水滴回弹不回弹,花瓣说了算
水滴落到固体表面(例如花瓣)上的过程在一瞬间完成(十几毫秒),仅凭肉眼观测或普通相机录像,是远远不够的。高速摄像机能够实现每秒几万张照片的拍摄,使人们能够清晰的观察水滴落在花瓣上的行为。
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下落的雨滴往往呈球形。水滴落在花瓣表面后,在惯性的作用下铺展成一个圆形水膜。随后,水膜可能回缩并回弹脱离花瓣表面(例如旱金莲),也可能直接粘附在花瓣表面(比如牵牛花),这完全取决于花瓣表面的粘附力。这两种行为的演示过程见图1。
诗人孟浩然之所以能看到雨后花落的景象,可能是由于花瓣比较小,雨滴碰到花瓣表面后铺展过程中,花瓣无法承受雨滴之重,被拍打下来的。这种景象常见于桃花、杏花等花瓣较小的情况。当然,落花也有可能是被风吹的。
图1 水滴在高粘附表面和低粘附表面的碰撞行为
除了弹飞或粘附,水滴还能跳芭蕾
芭蕾舞是一项风靡世界的艺术形式,能带给观众美的享受与极大的乐趣。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宋延林团队发现,液滴碰撞到固体表面后,除了能被弹飞和粘附在表面后,还能跳芭蕾。这一颠覆人们感观的行为是如何实现的呢?
由上面的描述可知,水滴落在固体表面后,回弹与否是由固体表面的粘附力控制的。通过在低粘附表面设计高粘附图案,使水滴碰撞到表面后受到不对称的粘附力,从而在不同区域产生差异化的回缩行为。随着回缩的进行,粘附力的作用效果逐渐累积,最终使水滴旋转。水滴跳芭蕾时能够以每分钟超过7300转的速度转动,远远超过普通的芭蕾舞演员。
图2 跳芭蕾的液滴
牛顿爵士在18世纪对两物体的碰撞过程进行研究时提出了著名的牛顿碰撞定律(Newton’s Law of Impact):两物体碰撞后的脱离速度与其靠近速度的比值称为回弹系数。一般来说,当球体碰撞撞击到固体表面,碰撞后球体只会发生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的变化。
水滴跳芭蕾的过程中,实际上产生了旋转运动,即水滴在碰撞前后发生了运动形式的转变(由平动变为转动)。这一过程被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称为“Defy Physics”。同时,液滴下落前的重力势能变成为了转动能。
这不仅扩展了固液碰撞的相关理论,也为水滴能量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新的可能。
液滴芭蕾“致敬”牛顿。(来源:纽约时报)
来源: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量子十问之六:量子计算,这可是一个颠覆性的新技术 | 郭光灿
7.物理学:A Source of Power for Man
9.杨-米尔斯理论说了啥?为什么说这是杨振宁超越他诺奖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