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制造业界对于智能制造的不同理解与期待,除了各种技术因素之外,非技术因素也非常重要。本文重点探讨了要想做好智能制造与非技术因素密切的“护法三招”,供大家参考。
作者来自企业界,能收集务实的企业家观点并在文章中融合某些实战经验,尤其显得可贵。作者将以系列原创文章的形式阐述他的观点。该文系此系列文章第三篇。本文章版权归作者崔斌所有,由《走向智能论坛》微信公众号首发。
源自京城的智能制造理念如何在南方制造业落地生根
(系列文章3:护法三招)
系列文章一 智造实践 | 理念纷扰:源自京城的智能制造理念如何在南方制造业落地生根(1)
系列文章一 智造实践 | 四步为赢:源自京城的智能制造理念如何在南方制造业落地生根(2)
上回说到四步为赢,描述了理念落地的主体框架和技术路径,可是要想做好智能制造除了繁杂的技术因素之外,非技术因素也千万不可小觑,这一篇文章就来谈谈与非技术因素密切的“护法三招”。
第一招:建立企业内的技术原型验证实验室
1. 让更多的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新技术
智能制造过程中运用的很多具体技术,很多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但还有很多技术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充满想象力的立刻领会并举双手支持,甚至可能由于一些固守的思维模式引起争议和强烈的反对声音,都会成为推进智能制造过程中的沟通障碍,这都是特别正常的。
美国学者埃弗雷特·罗杰斯(E.M.Rogers)曾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创新扩散理论,描述了人们接受新观念、新事物、新产品的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人们接受新事物的过程
这个理论用马云曾说过的一句话注解就是:对于新事物,最初人们总是“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追不上”。正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身先示范,在实验中做出样板,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一起感受,成为技术充分沟通的场所,会对新技术的引入产生有益而确切的帮助。
2. 在实际应用到工厂之前的风险缓冲和屏障
作为要在工厂实际使用的制造技术,涉及到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大事,有些应用决策并不易做出,通过实验室进行充分价值评估和效果可视化,也是企业内技术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在技术实际应用前有效的风险缓冲与屏障。
第二招:加强智力资源对接与互动
在每个企业通往智能制造的道路上,还没有标准的实施方法和很非常成熟的拿来可用的实现路径,纵观德国的工业4.0和美国的工业物联网也存在各自独特的理念思路,并无一定的“落地”之规。
作者通过对前几年的市场观察,充分感受到,在今天的智能制造市场上,既有“国家队”的专家群体在指导引领,更有“民间队”的专家群体在创新实践,“国家队”与“民间队”的高手比翼齐飞,相互补充,是这几年智能制造市场上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因此,抱着学习的心态,不闭门造车,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技术专家、智力资源的互动,如与国家专业研究机构、各类智库、国际大公司和学术组织等的专家资源充分对接是非常必要的,在合作形式上,既要请得进来,还要走得出去,多对一些有实践、有心得的制造业企业进行参考,广泛利用社会这个超级智库,让社会资源有效的参与到企业工厂工程过程当中,多一些讨论和交流,互动起来,互相启发,众筹一定享灼见,实践必然出真知。
第三招:人的意识提升与宣贯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辅助因素就是人的意识,在智能制造时代的各类技术要素之间,人是非常重要的连接因素,人的思维意识的正确性和一致性不解决好,再好的经也可能念歪,再好的“四步为赢”也会走偏。
比如很多原来搞自动化的人经常会问:智能制造比我们现在自动化高到哪里,是不是就是高度的自动化?再就是很多自动化出身的人看不上这些后台软件系统的价值,觉得软件出身的人搞得都很虚,不如自动化的成果实在看得见。而搞软件出身的人,有时候对自动化、对实业缺乏敬畏之心,“软件定义硬件”、“软件定义制造”尚且还是有公认的逻辑道理可言,可有些软件从业者恨不得提出“软件定义一切”等轻视硬设备作用的口号也让人难以信服。各种充满偏、固步自封、贪功独占的理念,都可能都会阻碍智能制造在工厂的落地。
如图2所示,是一份关于生命周期内的成本的累计曲线,它所描述的是在任何工作的初始阶段就基本锁定了未来目标结果的主体成本,即越前期思考问题并纠正,影响到的未来成本虽然会很高,但实际引起的纠正成本却很低,越后期发现问题,引起纠正的成本越高,决策成本也会越来越高。这个思路也适用于企业中任何的业务环节的不同业务阶段。
图2 生命周期内成本累计曲线
人的意识提升,下至车间产线运维人员、中至自动化设计与规划人员,上至企业的总裁和董事长,都特别有必要。来自董事长和总裁们的支持,将能够让智能制造的理念在企业中有充分的中长期规划和系统性的落地实现;来自自动化设计与规划人员的正确理解,可以让很多问题在萌芽阶段得到早期发现并解决,充分考虑工艺的可行性和生产的可达性,不会把问题都堆积到实际产线调试过程中导致交付压力过大;而作为产线运维人员的意识提高,可以从“救火队”、“对付事”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思考运维的高效以及对产线设计的改进。
后记:
《源自京城的智能制造理念如何在南方落地智能工厂》系列文章完稿了,很高兴得到了很多业内朋友的指正与热议,更要感谢赵敏前辈的编审与文稿优化。写这个系列,是因为我自己在智能工厂落地过程中有很多的感触与思考,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心境,有坎坷艰辛、有踌躇满志、有春分十里,这是我为智能制造所持续奋斗的青春片段,自己也希望在前辈们的关切中趁热打铁有些记录,也许一些理解过段时间就未必还能写出来,更希望一点体会对中国众多为智能制造奋斗的同行朋友们有点启发帮助,就会非常满足。
有两本书和一篇微信公众号文章令我受益匪浅,推荐给大家:
《三体智能革命》胡虎、赵敏、宁振波等编著
《智能制造之虚拟完美模型》方志刚、张振宇等译
宋华振老师的公众号文章《未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自动化工程师》
作者简介:
崔斌——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深耕制造业信息化领域十几年,已为超过200家知名制造企业提供过专业服务,擅长将先进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累积大量企业项目成功经验,对各类先进制造技术和理念有全面理解和独特见解。
现任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兼智能制造研究院院长,曾就职于西门子工业软件(上海)有限公司多年,最终担任能源行业技术总监、西门子(中国)工业4.0创新实验室主任、智能制造行业战略专家等职务。
编审:
赵敏——走向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
声 明
本文属原创,作者崔斌,编审赵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由《走向智能论坛》微信公众号首发。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相关阅读
1、智造实践 | 四步为赢:源自京城的智能制造理念如何在南方制造业落地生根(2)
2、智造实践 | 理念纷扰:源自京城的智能制造理念如何在南方制造业落地生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