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腾讯创业” 选择关注公众号
创投圈大小事,你都能尽在掌握
腾讯创业 | ID:qqchuangye
世俗的商业判断上,也许我会同意豆瓣在衰落的事实,但我绝不会认同“豆瓣已经没有了生命力”的判断。
文 / 吴思
来源 / 三节课(ID:sanjieke01)
2014年,豆瓣已经显出颓势,老一拨用户开始慢慢降低使用豆瓣的频率了。
如今我们再梳理这款被认为处于“衰退期”的产品发现,它距离“失去自己的生命力”,仍然有着许多距离。
豆瓣里住着一个巨大的过去,其价值绝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受到影响,反而可能会变得更加珍贵。
对很多人来说,在豆瓣上才能做完整的自己,与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贴近。
所以也许,不是当豆瓣错过了什么风口或是红利期的时候,它会死掉,而是当它开始变成不是它自己的时候,它的生命力才开始真正地失去,变得衰老。
2015年4月,在一个我觉得很厉害的人的安利下,当时还在上大三的我注册了豆瓣,成为了它的一名普通用户。
那个时候,身为一名互联网小白的我还不知道,豆瓣在许多人眼中已经是一款显著进入了“衰退期”的互联网产品。
1
豆瓣的“衰落”
如果要看数据,近几年的豆瓣可以说是毫无争议的处于“失势”之中。
根据Alexa的统计,豆瓣的网站排名在过去一年内只降不升,且降了500多名。
鸟哥aso提供的数据也显示,豆瓣App在App榜上的表现一直不佳,免费App榜上排在200名以外,最差的时候掉到将近300名。
这跟常年霸占着App榜首的抖音(抖音 Tik Tok甚至还刚刚登上了苹果商店全球下载量第一名)相比,确实是光芒暗淡了很多,各方面都不可同日而语。
如果说这些数据都不能直观的反应出移动互联网时代豆瓣的颓势,我们可以再来对比一下同为互联网社区类产品,在2012年前后曾经和豆瓣用户体量所差无几,一时间齐头并进互为瑜亮的微博。
如今,豆瓣的日均UV是200万多一些,而微博为一亿多——5年过去,创办于2005年的豆瓣与2009年才开始发展起来的微博之间,前者在日均UV上要比后者差了50倍都不止——如今豆瓣的日均UV只是微博的零头的零头。
由于这种颓势,这几年主流的商业分析中,豆瓣似乎都不在分析师的眼中,很少有人去探讨豆瓣的功能更新或是运营动作,背后的意思已经很明显:豆瓣早已不是一个可以吸引流量的明星产品了。
除了数据,豆瓣的“衰落”在很多层面看起来都是清晰可见的——
豆瓣的最后一轮融资,是2011年完成的5000万美元C轮融资。从那时到现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潮席卷整个世界,而这一切似乎与豆瓣全无关系,近8年过去,豆瓣再未完成任何一轮融资。
而在2011年才开始创办,日后一度跟“豆瓣同城”和“豆瓣小组”颇有几分相似的陌陌,早已是一家近百亿百元市值的公司。
豆瓣,似乎错过了整整一个时代的机会;
曾经在豆瓣层出不穷的“北京吃喝玩乐”、“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逼组、景涛咆哮组等在整个网络世界中都具备象征性意义的小组,现在都早已烟消云散。
现在,你已经很少再能听到有人说起还有些什么有趣的豆瓣小组;
曾经,每一年岁末,整个互联网世界中都会疯狂流传着“豆瓣上年度评分最高的100本电影”、“豆瓣最值得阅读的100本书”等等被文艺青年和伪文艺青年们视作圣经的各类榜单,如今,你也很难再看到它们的身影;
豆瓣的产品更新和升级似乎也不再能够得到主流互联网世界的关注。
前段时间,豆瓣发布了新版本的豆瓣音乐App,并精心设计了“音乐地图”这样颇具特色的功能,然而,你几乎在各种媒体上看不到关于这款App的报道。
如此种种,让人很容易相信,豆瓣的衰颓似乎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如果从行动来看,豆瓣团队似乎并未放弃过试图“重回巅峰”的努力——
2014年,豆瓣在原有的“豆瓣小组”、“豆瓣读书”、“豆瓣FM”之外又推出了一个名为“豆瓣”的独立App,试图要将此前被散落在十几个App中的各种“书影音”、互动相关功能重新整合到一个App中;
从2014年到2016年,豆瓣顶着无数用户与非用户的一片骂声,持续进行着豆瓣App升级迭代,连续发布了2.0,3.0,4.0等几个大版本,且每一个版本都有非常大的改动;
2016年,豆瓣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支官方广告:《我们的精神角落》;
2017年,豆瓣宣布进军图书出版行业和影视行业;
2017年,豆瓣同时上线了全新知识付费栏目——《豆瓣时间》,进军知识付费战场;
然后,这一系列努力,似乎并未见到太多成效。上面我们看到的数据,已经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问题。
这期间,坊间甚至开始有观点认为,豆瓣走不好商业化道路是由于其文艺气质决定的。
因为它最核心的、最具备价值的内容不具有大规模传播的特质。这相当于给豆瓣判了死刑:这场仗不管怎么打,豆瓣都不可能赢。
某种程度上,豆瓣身上,多少充斥着一点“烈士暮年”的意味,映射着诸多壮烈、惋惜与不甘。
然而,如果静下心来思考,豆瓣真的已经失去了它的生命力,注定将要走上消亡之路了吗?
对于一个典型的用户,是否会有那么一个或是几个场景下,你会不自觉的打开豆瓣,认为你要找的东西只可能在这里找到?
是否存在一些瞬间,你有一些想说的话,犹豫了很久之后却最终只能选择发在了豆瓣上?是否还有一些瞬间,你会觉得豆瓣对你是独特的和无可取代的?
2
豆瓣距离“失去自己的生命力”
仍然有着许多距离
我在2015年4月成为豆瓣注册用户后,最初的体验是很平淡老套的。
那时的我,对于豆瓣几乎只有一个使用场景:标记想要读的书。当然,我也会顺手看看相关的书评。
直到2016年12月8号,我在豆瓣发布了我个人在豆瓣站内的第一条状态,只有两个字:难过。
那时的我,处于一种情绪上的极度低落状态,却发现身边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诉说。
于是,千回百转后,仿佛是一种注定,又或者是一种自然反应下的举动,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把这两个字发布在了豆瓣,而不是其他任何我能想到的地方,比如微博,又或是朋友圈。
那之后,仿佛是跟豆瓣完成了某种独特的契约一般,我开始更为密集地使用起豆瓣来。
读过的书,我会在豆瓣上写下自己的感想,看过的电影,我就想着要打个分,遇到什么有趣的作家、明星,我会去豆瓣搜一搜看看是不是有与ta相关的图书、电影,想读的书,我会去看看历史上还有哪些类似的。
如其广告语中所说的,豆瓣确实就像我的得力助手一样,从精神层面出发,帮我探索着这个世界,我在其中乐此不疲——这样的产品,放眼整个互联网世界,似乎确实独此一家。
再后来,我顺理成章成为了一个豆瓣的忠实用户——我慢慢在豆瓣关注了许多人,标记了许多我想看的书和电影,甚至开始有了每1-2天都想要去刷一刷豆瓣的习惯。我觉得,我已经离不开它了。
如果2016-2017年的豆瓣,都仍然能够将我这样一个原本只是路人的用户一点点转化为离不开它的死忠用户,或许我们至少可以说:它距离“失去自己的生命力”,仍然有着许多距离。
或许,豆瓣不是“没有了生命力”,它只是太过于独特,也不那么大众。
3
豆瓣:一个“向后看”的世界
我有时觉得,豆瓣是一个“向后看”的世界。
互联网世界中,在任何其他平台,用户看到的内容多是最新发生的或是预测未来会发生的,但是豆瓣里住着一个巨大的过去,大到它甚至足够让你去探索,去寻找,去冒险。
之所以说它是一个向后看的世界,是因为这里最重要、最有价值、以很浅的入口可以被直接找到的内容都是发生在比较遥远的过去的。
几天前,我在微博上闲逛,突然看到一些和音乐家巴赫相关的资料,进而想起来一个我很感兴趣的中国女钢琴家朱晓枚,当即就想要豆瓣上标记一下她的专辑,想着日后有机会一定来听听。
而当我在豆瓣的搜索栏输入“朱晓枚”时,最先跳出了一个纪录片:《朱晓枚:从毛泽东到巴赫》。
必须说,这个发现让当时的我兴奋不已。
这样的纪录片独特和小众到什么程度呢,它的评价人数过少以至于根本没有生成评分,评论数只有十几个。
但对我而言,这是一部能够让我心跳加速的纪录片——我极度喜欢朱晓枚,但此前却只是零星听过她的一些生平。
于是,当我发现有这样一部纪录片能让我更加走近一个自己充分欣赏的人的内心,我注定会为之兴奋。
而我相信,除了豆瓣,我将不可能在任何一个互联网产品或社区上能够找到这部记录片,能够看到她的过去。这样的价值,就是豆瓣所独有的。
从产品功能的设计来看,豆瓣站内不仅广泛存在着这样的优质内容(虽然很多内容确实很小众),且围绕着书影音的优质内容入口还很浅,非常容易找到。
评论区分为“短评”和“长评”又事实上区分出阅读场景和阅读需求,借由点赞数的设置,可以自然完成优质内容的露出,这一切使得这款App表现的非常用户友好,不会有内容量过重之感。
所以说,豆瓣里有一个存在于遥远过去的世界,它以一种非常友好的方式对它的用户敞开,等待着被发现。
这些内容不具有时间向度,因此不会有“重”的感觉。对于微信公众号的内容来说,时间是一个重要的搜索维度,长尾内容不断沉积,使得它有信息爆炸之感。
但是对于豆瓣来说,一个内容就是一个内容,它与时间为伴,静静沉淀在豆瓣站内,其价值绝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受到影响,相反,它倒是可能会变得更加珍贵。
4
豆瓣上独特的人
豆瓣上的人,也是很独特的。
而那些这些人对内容的贡献使社区沉积了大量的优质内容,而且这些内容丝毫不会因为新内容的出现而被掩埋掉。
我们知道,豆瓣早期就是一个精英和文艺青年的聚集地,一些人走了,但一些人还在。
豆瓣上也有自己的“大V”,但他们的气质注定与微博和微信公号的大V们是不同的——他们往往在表达、思考和行动上都有着某些自己独特的坚守,不愿讨好普罗大众,却又渴望来自同类的关注。
我在豆瓣关注的第一位用户,叫包慧怡。她是一位诗人,从大约2012年开始,她就在豆瓣开始写诗。
豆瓣上的许多用户叫她“小包老师”,但迄今为止,她在豆瓣的关注数一共也不过4000多人。
从从最初到现在,她都静静待在我关注人列表最底部。
我常常通过她的豆瓣一遍一遍读她的诗和各类书评,尤其是坐公交的时候,有时时间较短,我就会反复读她的诗。
而她的新书《我坐在火山的最边缘》在北京发布时,连续两天我都去凑了热闹。
下面是一篇她的诗作,你可以感受下——
我不能乖巧的枯坐在山中
都怪山碧茵而雨又飘起来
抛起的苹果暴露了它其实是豪猪
而我早已进化成可以随地入睡的人
豪猪松开雪白柔软的肚子
它有点儿不好意思但并不警惕我
满身的苍耳奏着无忧歌以为自己是编钟
半青半红的板栗在我掌心展示幽幽虫洞
可是时间旅行早不能使我发生兴趣
我呀,我
不能乖巧地枯坐在山中
再多的枯叶也吃不尽我泄密的掌纹
清泉兄弟,落日姐妹
桥洞妈妈呀,今天我没有羊群逗你们发笑
但是月亮昨晚告诉我它其实是一盆皂角
在塘之浅,我以月亮漂洗木屐和斗笠
竹子簌簌响动而野鸭看着它变小
并在月晕消失时抖了抖羽毛
我要好好地枯坐在山中
目送他们珍重托付的身体轻轻被辜负
在山之深
再没有什么比辜负更加美妙
我觉得,类似“再没有什么比辜负更加美妙”这样能够唤起许多人共鸣的词句,是现在你几乎无法在任何一个其他网络社区上可以频繁看到的,就更不用说还有许多跟你一样可以受到这些词句打动的人可以基于这些内容本身而展开互动。
正是这些独特的优质内容,让豆瓣在整个内容市场上变得极有竞争力,绝不会轻易死掉。
我觉得,豆瓣上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或许文艺,或许晦涩,或许是自我边缘化的,但是他们依然是真实、动人和有力量的。
这些人和内容是离豆瓣心脏最近的地方。那些可能略显小众的、清冷的内容,也许在数据上会死掉,但是价值一直都在。
更加重要的是,豆瓣内容的可复制性弱。
换句话说,豆瓣上的小众内容通过人工运营很难实现,需要用户持续的贡献,因此要搭建一个新的社区来彻底在内容上战胜豆瓣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事。
而围绕于此的真正的优质内容生产也不是钱可以买到的。
头条已经花钱买大V的内容很久了,大家可以去看一看,大V们发的内容和豆瓣用户们针对一本书或是一个电影写的上千字影评区别有多大。
因此,对特定的用户群来说,豆瓣的内容不仅仅是独特的、有价值的,而且是很难以被替代的。
5
在豆瓣,表达真实的自我
豆瓣的价值,必定还不仅仅止于内容。
我有一个豆瓣死忠粉的好友,在朋友圈里,她拥有一个更为健康和主流的人格。
而在豆瓣,她则表现得则更为忧郁,甚至具有一些破坏力。
那个纠结的、时常会感到灰心沮丧的她,真实的生活在豆瓣中。
但,她不会在朋友圈显露出哪怕一点点自己的沮丧和忧郁。
因为,在豆瓣,没有人会责怪她不够正能量。
要知道,自说自话本是一种社会性的消极行为,却在豆瓣获得了相当程度的合法性。
常常有人说豆瓣是精神家园,其实这并不是因为豆瓣提供了什么抚慰身心的理论,而是很多在豆瓣上默默发东西的人曾经失去了他们的精神家园。
因此当他们找到了一个地方可以表达自己,甚至找到同类,他们就会称之为“精神家园”。
于是我惊奇地发现,那个被商业和市场逻辑狠狠抛出主流世界的豆瓣,却正好接住了一些同样无法好好融入主流社会的人。
这种相遇,对双方来说,都是幸运的。
豆瓣用户所呈现社会人格和微博、朋友圈都不一样。
由于豆瓣很多内容是围绕着书影音展开的,既不是社会事件、也不是各个行业,这使得个人的社会身份被最大化的抹去,个人的在现实中的身份被更加深刻的隐藏起来,因此人也有更大的可能性去更多的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
我相信,人内心都是有各种面向的,有正向的,积极的,也会与负向的,消极的,灰心的,冷漠的,甚至痛苦的。
如果朋友圈和微博提供了那些展示热烈的、积极的、可爱的自己的一面,豆瓣无疑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人们可以真实的袒露那些阴暗的、无法与他人言说的另一面人格。
甚至对很多人来说,在豆瓣上才能做完整的自己,与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贴近。
6
最后:祝福豆瓣
世俗的商业判断上,也许我也会同意豆瓣在衰落的事实,但我绝不会认同“豆瓣已经没有了生命力”的判断。
我觉得,给予我巨大信心的是,我总会发现,那些小众的、过去的、不炽热的东西就静静的待在那里,在一个迅速向前发展的世界中,这里是一个向后看的、可以探索的巨大世界。
并且,我也发现,总是有人会愿意回头看,而不是所有人都要滚滚向前。
所以也许,不是当豆瓣错过了什么风口或是红利期的时候,它会死掉,而是当它开始变成不是它自己的时候,它的生命力才开始真正地失去,变得衰老。
谨以这篇不是那么成熟的小文,表达一下对于豆瓣的祝福。无论何时,愿它长久,愿它好运。
你是不是一个豆瓣的忠实用户呢?现在的你还在用豆瓣吗?
欢迎评论区留言,与大家分享哦。
彩蛋:
企鹅数钱小程序已上线!
用最洋气的姿势扫遍国内外融资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