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品经理,到底干嘛的啊?” 2011年5月,我在电话里问面试官,也就是我进百度之后的第一个老板。
老板说——“hmm,产品经理,就相当于一个小型CEO吧。做什么产品,做给谁,怎么做,做完怎么宣传,怎么调研反馈,怎么优化。都需要产品经理来思考来推进。”
我似懂非懂地说“唔,那听起来还挺有意思的呢。”
老板说,对啊,挺有意思的,你考虑一下吧。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自己这面试也准备的太不合格了,连岗位职责都没有基本的了解过——感谢前老板对无知年轻人的宽容。
7月,我就接了百度的Offer,从美国辞了职,不再做供应链数据分析,而是一头扎进了自己一无所知的互联网。
从2011年7月底入职到现在,6年半的时间,从百度跳到阿里,做过的产品也换过几轮,反复体会产品经理的工作,竟怎么也想不出比前老板“小型CEO”更简单又准确的比喻了。老板不愧是老板,服气服气。
互联网产品,分为to C和to B两类。
to C就是大家熟悉的,微信,微博,淘宝,地图,给C端消费者使用的,要敏锐观察目标人群的喜好和习惯,甚至要洞察人性。
to B是面向企业的,比如广告投放系统,电商的后台操作管理系统,要了解企业的商业需求和工作方法,侧重系统完善和逻辑性。
二者之间有共通,也有区别。我一直是做to B类产品的,所以以下的内容,也主要是关于to B产品经理。
每个岗位,随着成长,需要胜任和突破的内容都不一样,所以我们也分阶段介绍吧。
入门阶段
“产品设计,服务精神”
入门的前两年,其实就是基本功了,学习最基本最核心的产品设计。
大家不要误会,产品设计,不是产品长什么样子的交互和视觉设计;而是功能设计,产品具备什么功能,怎么实现这个功能。
而打好这个基本功,在我看来,做好两件事就行,一个是照猫画虎;一个是做好客服。
照猫画虎,去研究竞品,从框架搭建,到数据逐层展开的逻辑,到图表设计。看看别人都是怎么做的,都有哪些做法,哪个最好,好在哪里。
或许有人说,这种模仿做法不创新。没错,互联网的一大重要精神,就是创新;但创新不是这个阶段的事情。没有扎实的基础打底,创新和想象力,也是乏味而狭隘的。
我入门参与的第一个产品,叫百度统计,是帮网站主监控和分析自己网站流量的工具,对标google analytics,感兴趣的各位可以去搜索一下,现在还可以看得到。
还记得第一次的设计,是带我的前辈说,“你,去设计一下移动端搜索给网站带来的流量分析。”
???什么???这是什么意思???这怎么弄???我完完全全是一个五彩懵逼,毫无头绪,不知道如何下手。
好心的老同事看我手足无措惊恐无知的样子,就拉着我打开了google analytics的页面,给我细细讲解起来,“你要回答的,就是一个先总后分的问题,移动端搜索一共带来多少流量,然后再从不同角度去细分,ios/android分别多少,每个搜索词分别多少,不同省份城市分别多少......”
听完,我茅塞顿开——这跟我以前做供应链分析也一样的嘛!总的库存多少,每个地区分别多少,每个仓库分别多少,每个产品分别多少 。思路我懂了,待我再看看别人怎么组织展现的!然后细细研究起GA来。
另外就是做好客服,理解用户,解答问题,直面投诉。一来,回答别人的问题,能有效迫使自己去深入研究学习;二来,是非常好的收集用户反馈的一手资料;三来,能激发责任感,做得好有人夸,做的差有人骂,everything you do matters, 是最直接有力的刺激。
当时入职不久,老板把我丢到了用户答疑群里,让我负责回答用户的所有问题。我的天啊,问题那叫一个五花八门。有些问题我连看都看不懂,经常需要辗转从产品到技术问过一遍,最后才能搞明白怎么回事;还有些问题几乎每个用户都问,一天回答300遍那种,烦不胜烦。
但这两个月下来,我算是把产品从外部功能到内部规则摸了个门儿清,也知道了有哪些地方设计的不合理,等等。组里开讨论会的时候,也能振振有词,有理有据地参与讨论了。
这个阶段最怕什么呢?就是竞品研究的不够多,和眼高手低吧。
骨干阶段
“产品规划,协调合作”
这个阶段,大约是产品经理们职业生涯中,最漫长的一段。如果成长的不好,或许就完全stuck在这里,无法上升了。
上个阶段学习了怎么设计具体功能,而这个阶段就要回答,产品应该如何发展——不同的时间点,需要做什么,覆盖多少用户,达到什么效果。“小型CEO”的体验,就主要在这个期间。
产品规划还是挺复杂的,核心是思考和判断——思考行业的发展趋势,结合公司的目标,判断客户的需求,然后拿出一份产品发展路线图。这条路线需要服务于公司的目标,满足客户的需求,符合行业趋势;既要饱满,又要简练,要有所坚持,还要有所放弃。
Audrey说这段太抽象了她看不懂,那我举个例子。大家准备好哦,case study开始了。
比如,现在要做一个面向厨师的网站/App,公司目标是希望变现赚钱。
那么第一步,这个产品,想要满足厨师的什么需求?求职,还是提升厨艺,还是想打造厨师网红?哪种需求最有市场,最有望实现最终赚钱的目标。
你要通过一系列调查的市场研究,反复论证,最后选定一个方向。
假设我们选了“提升厨艺”,那你打算提供哪些功能,来帮用户提升厨艺?为什么是这些,还需要别的吗?
你要去研究目前厨师们的工作情况,有哪些日常提升手段,还需要哪些,再打开一下想象力看看互联网的高效率有什么优势,大约罗列了ABCDE核心功能。
然后,你打算按照什么顺序节奏来发布ABCDE这五大功能?为什么是这个顺序?
互联网产品,是要不断迭代试错的。不能五大功能全做完了再发布,周期太长市场已经变化了,你要在每个时间点,发布当前最核心,最雪中送炭的功能。
如果节奏合理,中间也不断根据市场反馈,及时调整优化,终于到了一定用户量,可以商业化,实现目标了。问题又来了——你打算怎么商业化?
会员制收服务费?用流量换广告费用?哪种方式能够留住用户,保护用户,同时自己也有盈利空间。永远是先有用户,后有商业,切忌杀鸡取卵,本末倒置。
看完这个case,大家理解什么是产品规划了吗?
所谓的既饱满又简练,就是该有的都要有,不该有的都别有。
厨师提升厨艺所需要的核心场景,都能在这个产品里实现。饱满——该有的都要有。
厨师提升厨艺了之后,很容易关联到成为厨师网红,或者找到更好的工作,顺便也做点相关功能吗?万金油产品注定是失败的,简练——克制冷静,拒绝不合理扩展,不该做的别做。
有人说,对产品经理工作的最大考核,就是看TA对方向的把握准确与否了。
而协调合作,是更大的挑战。
刚开始总是做一个简单的独立产品或者独立版本,需要协调和争取的,也都是些内部资源,技术啦,运营啦,市场啦等等,实在协调不到,有些工作也可以自己顶上。我曾经独立负责一个冷门产品,没什么资源,自己做产品,运营,客服和市场4个角色。除了开发代码不会写,其他事情全做了。
做产品就不用说,从规划到设计,都是自己的事情。
做运营,写宣传文档,组织各种培训沙龙。
做客服,蹭着销售一起全国出差走访客户,被夸也被骂。
做市场,收集成功案例,写成产品教材,再找发放渠道传播,还大胆到忽悠行业内知名媒体来采访自己介绍产品。
(现在倒是再也不敢了!谁这么没轻没重地敢在媒体上替这么大公司发声啊!还好当时没出什么岔子没人追究,现在写出来估计时代久远也没事儿了,年轻小朋友们,千万不要模仿)
那一年真的辛苦,回想起来,又觉得充实快乐,充分体验到入职时老板说的“小型CEO”的责任感和压力,是在百度最棒的一年,也是我职业生涯中,成长最快最全面最充分的一年。这就是所谓的,回甘吧。
啊,写到这里,怀念起当时的同事小伙伴儿们了,发张旧照(那时候账房先生也经常跟我一起,厮混其中,居然跟我的同事们也很熟)
最后的结果也很有成就感。这个小小的产品,带来的收入却占到百度第二大商业收入体系的10%,而我也得到了提前的晋升,还是唯一一个所有评审都给满分通过的选手。
在这个阶段证明了自己之后,就有机会和自信进入下一个阶段,去负责一个更复杂的产品乃至生态体系的建设。
这种产品,尤其是如果还比较重要的话,需要协调的就不仅仅是内部资源了,很多时候需要巧妙处理利益冲突和借力联合。一个重要又复杂的产品,一定和很多部门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人希望你快,有人希望你慢,有人需要你做东,有人需要你做西。
在声音多需求多的时候,如何保持心态开放的同时,还能思路清晰,坚持原则,同时尽可能保护合作关系,我想这应该已经超越了产品经理的狭义范畴,是职场中层都会面临的挑战了。不瞒大家说,我目前也在这个阶段摸索尝试,能不能有下一步的上升,就看能否在这点证明自己了。
引领阶段
“不破不立,无中生有”
前老板说,对产品经理的考验,说穿了,就是能不能把一件事做成。这件事,可以是具象的产品,也可以是模糊的方向。
而能进入到引领阶段的产品经理,其实也已经超出了产品经理的角色,应该是一项事业的引领人,去探索一个模糊的方向,从猜测和设想,一步步试错和调整,最后落实成触手可及的现实,从而改变世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
至于这个过程中,怎么思考,怎么破,怎么立,怎么调兵遣将,大家去看张小龙的演讲也许会有感觉。至于我嘛,只能说,但愿有一天能有这个资格,来谈谈这个话题吧!
不知道今天这篇文章,大家看不看得下去,我有很努力试图不写成枯燥的说明文=.=
互联网算是最近十年,甚至看得到的未来十年里的热门朝阳行业,有些人觉得好奇陌生,还有些年轻朋友们在为未来的求职选择做准备。如果你也是其中一位的话,希望今天的内容有帮到你。
产品经理有什么专业要求吗?没有。我自己是学供应链管理的,身边的同事们有学计算机的,化学的,哲学的,美学的,历史的,甚至考古的。专业没所谓,思路清晰比较重要。
产品经理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我个人觉得,是问题解决能力。产品设计是解决局部小问题,产品规划是解决确定性大问题,引领事业是解决不确定性大问题。一己之见,供参考。
我自己还是挺喜欢这个行业的,充满活力和变化,迫使你不得不stay hungry,stay young,互联网公司的员工,即使到了五十岁六十岁,会疲劳会憔悴,但不会暮气沉沉。缺点就是,行业发展速度太快,个人需要非常快的加速度,才能追上甚至微微超越一点平均速度,免遭淘汰。有时候也会觉得疲倦,觉得喘不上气,但我想爱一个工作,和爱一个人也是一样的,love you for who you are.
最后,还是那句话——职场是成年人的游乐场,祝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激流勇进。
———————— END ————————
精彩回顾:
❖ 想要入门产品,但是没人带?
❖ 想要转岗产品,但是0基础?
❖ 想要高效上手产品工作,但是知识不系统老犯错?
❖ 点击阅读原文,3个月系统搭建知识框架、学习大厂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