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君临团队
还记得电影《钢铁侠》里的神奇管家贾维斯吗?
他只是一套智能程序,却能对主人的要求一呼百应,帮助托尼造出无敌的钢铁套装,并且对于家中的各种事务都能搭把手。
不是真人,却胜过真人。
你是不是也幻想过叫一声“煮饭”,厨房机器人就能按你的要求开始烹饪;或是把衣服扔进洗衣机,洗衣机便能自动识别衣物的状况,设定完美的洗衣程序?
其实真不是天方夜谭,这样的人工智能正在一步步走进我们的生活。
比如前两年被谷歌收购的智能温控器NEST,去年开始流行的智能扫地机器人,还有今年大火的亚马逊智能音箱……
人工智能+物联网科技的结合,让机器可以像人一样,也有了大脑和神经,做出越来越多不可思议的事情。
当然,这里面,除了联网的通信技术,还必须在终端物件上拥有一个智能控制器。
1
智能控制器是什么鬼?
用科学的术语来说,就是以MCU(微控制单元或单片机)为核心,并将分立半导体、PCB、电阻、电容器整合在一起,成为终端的大脑和神经中枢的解决方案。
智能控制器虽然藏在机器里看不见,但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是无处不在。
比如说家里的洗衣机,这玩意上面的按键五花八门,什么标准、快速、棉麻、毛毯、牛仔等等,看得人眼花缭乱。
这上面的每一种程序,都有相对应的水量,洗涤、漂洗和脱水的时间,以及漂洗的力度与次数。
控制它们的,便是智能控制器。
当然,这只是最老式的智能控制器,实际上我们生活中有着许多的懒人,他们才不会鸟那些程序,无论洗什么都选择“标准”。
于是,一种更“智能”的控制器便诞生了,它能根据衣物纤维的吸水程度判断衣物材质,自动帮你选择洗衣程序。
怎么样,是不是心动了呢?
这只是智能控制器的冰山一角,不止是洗衣机,而是几乎所有的家电设备、工业设备、交通工具,智能控制器都在升级。
智能控制器+物联网,聪明的程度日新月异,可匹配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在这广袤天地的背后,有一家沉淀了二十年的智能控制器小巨头,渐渐浮出水面。
2
拓邦股份(002139.SZ),这是一家成立于1996年,位处深圳,产品已遍及全球数十个国家的智能控制器龙头公司。
目前A股市场上,有5家生产智能控制器的公司,分别是拓邦股份、和而泰、朗科智能、和晶科技和英唐智控。
后面两家,竞争力稍弱,已经分别向信息教育行业和电子分销行业转型去了。
咱们重点比较一下前面三家。
按营业收入划分,拓邦无疑是行业老大,和而泰排名第二。
从毛利率来看,目前只有拓邦与和而泰在20%以上,其他的都差一个等级了。
相对来说,拓邦的毛利率连续3年稳中攀升,到2017年上半年的时候已经处于业内领先位置,在整个行业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已是殊为难得。
智能控制器本质上属于模组制造业务,门槛并不算高,所以毛利率持久保持在高位是很难的。
但也不是没有办法。
从业务类型来说,这个行业大致有3种模式:OEM,ODM和JDM。
简单来说,OEM是别人设计,我来做;ODM是自己设计,自己做,然后卖给别人;而JDM是别人和我联合设计,然后我来做。
很显然,OEM就是吃辛苦饭的,不仅要看上游脸色,还要时刻担心同行抢饭碗。
ODM和JDM就不同,研发设计环节我参与进去了,我与客户打一开始就谁也离不开谁,客户黏度变高了,这种模式出来的产品毛利率自然也较高。
拓邦的战略就是:做强ODM和JDM,做精OEM。
换言之,就是大力发展ODM和JDM,高端产品搞起来,而相对低端的OEM精益求精,不求数量只求质量。
按照最新的数据,2017年拓邦的ODM比例将达到50%,以后还会逐年提升,这正是拓邦的毛利率得以连年提升的主要原因。
3
智能控制器的应用领域,最大的三块分别是汽车电子、家电和家居,以及电动工具。
对拓邦来说,最重要的业务是家电。
话说,国内家电市场其实已经很饱和了呀,那么拓邦的机会又在哪里呢?
专业分工。
传统上,我们的家电行业喜欢大包大揽,上规模,什么都自己干。
但是自己干,效率真的高吗?
不见得,如果参考一下海外的家电公司,就会发现,基本上都是将垂直分工做的很细了。
比如西门子,目前他自己主要将重心放在品牌运营、渠道建设和核心技术的研发上,其他的次一级零部件,基本都分给专业厂商来做了。
很明显,专业分工才是未来的大势。
当智能家电大潮袭来的时候,各种家电都需要配置相对应的智能控制器,你要知道,高端零部件的试错成本是很高的,尤其在早期,往往会占到全部研发成本的一半以上。
当家电公司们同时往这个领域进军,那些引入了专业分工的企业往往将获得更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在竞争中胜出。
这就将逼着落后的家电公司们,在竞争压力下也引入第三方的智能控制器。
专业分工带来了蛋糕,而产品升级则让蛋糕变得更美味。
目前的家电行业,智能化东风渐起,但渗透率仍然很低。2016年,智能空调、智能洗衣机和智能冰箱的市场渗透率分别为20.1%、26.2%和10.4%。
传统家电的升级需要一个文火慢炖的过程,而更多创新理念和产品形态的出现,则让其中的想象力变得爆炸。
比如Amazon Echo和Google Home的智能音箱,你说出你的要求,智能终端便通过声音传感,对家里各种电器的开关、窗帘、灯具以及门锁进行控制,宛如贾维斯管家的出现,十分神奇。
假如让每一个家居设备,都安装上一个智能控制器,你能想象其间的市场空间有多大吗?
据业界数据,2016年国内智能控制器的规模为1.14万亿,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55万亿,年复合增长率8.02%。
看上去好像增幅不大,但四年4000亿的增量对于一年营收规模才20亿的拓邦来说,已经是块弹性十足的蛋糕了,就看拓邦在行业竞争中能分到多少杯羹。
4
当主业渐渐稳固,拓邦开始了在工业控制和物联网生态圈上的布局。
最新收购的两家公司,研控自动化和合信达,前者是做工业自动化的,后者是做燃气和温度控制系统的。
先说研控自动化,这是一家产品涵盖运动控制器、步进驱动系统、伺服驱动系统的公司,尤其是驱动器业务,在细分领域已经做到了全国第二,实力强劲。
再说合信达。
2014年,谷歌收购智能恒温器品牌Nest,吸睛无数,而合信达主打的物联网温控器,也将会带给拓邦在智能家居领域的一番风云机会。
不过说到底,物联网时代,仅仅靠卖硬件的机会是有限的。
物联网,一定是硬件先行,但当硬件做到一定程度,系统平台就会成为各路大咖角力的对象。
2017年3月,拓邦推出了自己打造的一站式智能家电解决方案T-Smart,为家电厂商提供智能控制器+通讯模块+云服务+应用软件的全方位服务。
T-Smart可以接入家电厂商自己的云平台,也可以帮厂商接入第三方云平台,比如阿里云。
拓邦很清楚自己的实力所在,他并没有想做无处不在的生态平台,而仅仅是要做好自己擅长的智能控制器之外,提供更多的软件附加服务而已。
通过云平台,帮助客户实现更多个性化需求,也无形中提升了拓邦产品的含金量。
5
目前的拓邦,在深圳、惠州、杭州设有生产基地,在重庆设有研发基地,并且已在苏州筹建子公司。
珠三角、长三角,西南蜀中,皆有我的地盘。
其中,惠州工业园二期将在2018年达产,届时产能将扩大两倍,看来拓邦已是胸有成足,准备大干一场了。
别看拓邦在国内布局出手如风,其实他一半以上的产品是销往国外的。
比如欧洲家电龙头西门子,美国电动工具龙头TTI,都是拓邦的客户,为了满足他们的产能需求,拓邦在印度已经开始建立工业园了,预计2018年投入使用。
印度作为人口超级大国,目前有13.24亿人,每年新生人口数量比中国多出1000万,预计2020年人口数就将赶上中国。
更重要的是,这么充沛的劳动力,成本却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一啊,此时入印,正如1990年代富士康从台湾来到大陆建厂。
还有汽车电子,这块拓邦也有着很大的机会。
无人驾驶浪潮下,汽车电子将会是一块超大蛋糕,其中智能控制器的地位举足轻重。虽然这块业务目前的规模还小,但潜力巨大。
从房子到车子,智能控制器的未来一日千里,而从硬件代工到云服务设计,拓邦在智能控制器领域做到了国内第一。
踏着浪潮风口,前景无需多言。
风险提醒与估值分析
该功能为优先赢付费订阅用户独享。
想了解风险提醒,避免踩雷,以及获得更多机会分析,请加入优先赢VIP付费订阅计划。
深度跟踪
全新推出【深度跟踪】功能,对君临已覆盖优质个股进行深度跟踪研究。
包括:
1,成长股业绩万一出现拐点,我们将及时的给出风险提示。
2,个别成长股被市场错杀,低估机会出现,我们将及时的给出提示。
3,重大公告发布,增发或重组等,背后玄机和投资机会在哪里,我们将及时给出分析。
4,季报、半年报、年报发布,如有重大业绩变化,我们将及时的给出分析。
5,行业发展出现变化,公司与竞争对手的新形势该如何判断,我们将及时的给出分析。
6,2018年这些成长股又将出现哪些新动向和投资机会点呢,我们将为您一一分析解读。
该功能为优先赢VIP付费订阅用户独享,幸福版可阅读精选内容,精英版可阅读完整内容。欢迎加入!
利益声明:
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未持有文中提及公司股票,提供的信息和分析仅供投资者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联系我们:
创始人微信:ansonad,备注“姓名+机构+行业”。
商务微信:junlintianxia97,或 junlinyunying。
客服微信:junlinkefu,或junlinshouhou。
文章投稿:junlin@junlinhui.cc。
文章转载:输入“白名单”,自动跳转后阅读规则。
3个月会员赠送,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