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硬件堆叠来看,之所以 Face ID 区域在这一代能进一步缩小,不是因为 Face ID 硬件变小了,而是 Apple 把距离传感器放在了屏下,并且更改了扬声器导音孔的位置,13 Pro 之前,导音孔是直接从 Face ID 中间贯穿,14 Pro 改成了从 Face ID 和上边框之间穿过,所以 Face ID 才会整体下移,总的来说就是,他要变小,一定得下移。
楼斌老师的拆解对比,红线就是导音孔的位置,虽然导音孔变细了,但是这代音质还是有提高,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搞的。并且在 16.1 beta 版本上,单手模式还可以把灵动岛一起拉下来,虽然我是觉得这样有点丑陋,但是单手用确实更容易了,这不也进一步的证明,灵动岛本身就是奔着解决问题去的,根本不介意暴露这个孔的存在吗?我相信硬件的孔未来会越做越小,但是灵动岛依然会存在,因为他要解决的问题一直在,并且同样存在这个问题的还有 iPad,未来他展示信息的区域会越来越大,甚至当 Face ID 完全可以做到屏下的时候,这个岛就不限于是黑色的,完全可以根据内容定义不同的颜色,就像一个正常的小组件。等到那个时候,可能就是 iPhone 的最终形态了。其次我觉得灵动岛跟 TouchBar、3D Touch 这俩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3D Touch 他是典型的先有了这个交互或者说技术,再去想配套场景的一个功能,他解决的问题是很模糊的,甚至我觉得有些根本就称不上是个问题,再加上学习成本很高,导致了有很多人用到最后,手机都换了还不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重按。为了做这期视频,我又看了一遍 6s 发布会,就直到今天我也感觉他展示的功能很迷惑而 TouchBar 的失败也是因为不知道专业用户真正需要什么,专业用户是非常依赖快捷键的肌肉记忆和习惯的,把功能区按键直接替换成可编程的触摸屏,对很多专业用户其实是在帮倒忙,产品价值公式放在这个场景,你的新体验减去学习和适应的成本,最后得到的很有可能是个负值。这些专业用户往往又是 Mac 生态中最核心的用户。所以这俩功能失败本质上还是产品定义的失败,不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不知道要为谁解决。俞军老师这本书,牛逼的但是灵动岛不仅仅是一开始就把要解决什么问题说的很清楚,并且在纯功能角度,你获得了新的状态展示区域之后,并没有什么代价,他利用的空间,完全是用硬件体积的缩小换回来的。原本应该展示的时间、信号电量啥的,相比于之前的产品一个都没少,就给人感觉想的特别清楚,这样用户用起来也不会迷惑。这个图应该很清楚了至于说灵动岛能实现的功能,因为三方开发者的适配都要等到下个月 16.1 的正式版才能看到,我就不在这重复一遍音乐导航倒计时了,三方的适配才是灵动岛的重中之重。这里我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是我在游戏版本更新的时候,经常是等的不耐烦我就切出去干别的了,如果这时候游戏更新的进度可以上岛,更新完提醒我一下,我点击直接进入,这是一个非常连贯的体验,相当于给游戏加了一个全局的应用入口。不知道你们觉得我这个想法怎么样?反正我觉得还是很合理的,到时候看看有没有哪家这么做的。这个功能其实 ColorOS 闪回键做了,他们产品经理想的也是非常细的最后就是动效,可能这也是很多人感知最显性的部分,让灵动岛配得上灵动这个名字,如果看过发布会的朋友们,可能注意到了,今年发布会在讲 A16 的时候,特意提到了全新的显示引擎,除了可以实现 1Hz AOD 之外,他们还重点强调了为灵动岛的动画增加了全新的抗锯齿算法。这才是真的邪门的地方,因为如果不把灵动岛的一部分动画,固化在硬件中,这些非线性动画组合在一起,功耗是非常高的,安卓这边不是不能做,但是功耗肯定受不了。所以整套灵动岛的体验,不仅仅是软件和屏幕硬件的配合,还有 A16 算法的支持,就你真的不敢细想,因为如果你发现 Apple 可能在 3-4 年前就开始琢磨这个东西的时候,你不会说 Apple 牛逼了,你只会说它很可怕,他在软硬件上的沉淀,让你难以望其项背,所以我才在视频里说,这个功能充分体现了 Apple 深厚的软硬件整合能力。横跨四个一级部门做出的软硬件整合方案,时间进度同时匹配 14 Pro 落地,这事儿你能细琢磨吗?并且在纯软件体验很难构成差异化的今天,Apple 在软硬件整合方面的优势还在一点点扩大,不仅仅体现在灵动岛,还有今年的相机。▍相机那我在这还是不会讲太多实际的拍照效果。十一国庆我打算出去,带上这些旗舰机好好拍一下,节后回来专门做个影像的对比。这期我先做一点铺垫,讲讲 Apple 的 4800w 到底是怎么回事,跟安卓有什么区别?因为在我去年做 iPhone 13 Pro 相机解析的时候,我当时就看到很多弹幕在说,拿 Apple 1200w 像素跟安卓动不动 4800w 5000w 放大比清晰度是不是欺负人。所以啊朋友们,科普这件事还任重道远,大家还是得提高鉴别能力,得分清什么是营销噱头,什么是真正的体验提升。现在手机上用的 4800w 5000w 高像素,跟传统意义上在微单、单反的高像素,并不一样。手机上用的高像素传感器是四拜耳排列,说白了就是原本 1200w 像素的传感器,每个像素上横竖各切一刀,把一个像素分成四个。那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第一个他支持把切开的四个像素合在一起用,说白了,像素是个水杯,他要像装水一样把光装进来,四个像素合并成一个,杯子变大了,水容量也变大了,画质也就更好了,实际上各家的产品为了保证更好的画质,在自动模式拍的照片都是清一色的 1200w,并且这样处理器的压力也会小很多,计算时间短,拍照体验也更好。第二个像素分开用情况会稍微复杂一点,因为传感器其实可以输出两种高像素模式,第一种是针对不支持处理四拜耳排列的处理器,传感器可以通过猜色算法,先把四拜耳排列转换成拜耳排列,再由手机处理器经过一次猜色算法,把拜耳排列转换成 RGB Raw,这两步转换,就是大家经常说的 remosaic 和 demosaic,这个做法对手机的处理器没有额外要求,但是缺点就是因为多了一步猜色,所以会有色彩和清晰度的损失。这是很多安卓机选择的做法,因为迄今为止高通处理器对四拜尔图像的支持都不算特别完善,有些增强算法就是针对拜尔排列设计的,要么你修改管线的流程,要么就得经过两次转换,所以大家在用一些安卓机型的高像素模式时,如果感觉清晰度没有什么提升,那两次转换中间的损失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注:我为了简化,去掉了很多东西,其实还有是四拜耳排列,但不支持输出高像素模式的传感器,比如三星的 GM1,硬件是 4800w 四合一,但是输出只支持 1200w,那系统里高像素模式就是纯纯的逗你玩了但是 Apple 这边不一样,他们选择了第二种输出模式,就是直接输出原始的四拜耳图像,发布会上特意强调了,他们是直接从传感器获取四拜耳数据,并且用机器学习辅助,把四拜耳直接转换成 RGB Raw,这样就尽可能保留了更多的原始信息,为 ProRaw 处理管线的后段提供更大的空间。并且不要忘了 Apple 的 Raw 不是单张 Raw,而是有多帧合成增强动态范围和清晰度的计算摄影的 Raw,一张 4800w ProRaw 照片可能会在几秒钟处理超过 1GB 的数据,这需要非常强的处理性能和带宽,A16 上定制芯片定制算法为四拜尔专门做优化,这都是肯定的,我就不多说了,反而是今年发布会讲 A16 提升内存带宽,是不是也跟 4800w ProRaw 需要巨大的吞吐量有关联呢?我觉得是非常有可能的。那最后一个好处其实就是今年多出来一个无损 2x 的焦距,但说实话,一加 7 Pro 项目当时第一次用四拜尔的 IMX586 当主摄的时候,2x 就是无损变焦了,现在安卓上这个功能基本已经普及了,所以这其实算不上 Apple 的优势(注:当时 7 Pro 这个无损变焦功能,给我们折腾惨了,大家那时候都是第一次做)。总之呢,4800w 相比于 1200w,不仅仅是纸面上像素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他更灵活,不同场景可以切换不同的模式,但是 Apple 在后发的情况下,仍然拿出了更完善的解决方案,别忘了这些功能对于三方应用的开发者是完全开放的,NOMO RAW 在我首发视频的前一天就已经支持了 4800w ProRaw 拍照了。注:这也侧面证明,这个功能对开发者适配来说不是太大的负担,我没去看文档,可能仅仅是输出 Raw 的接口,更改一下参数,开发者这块可能也值得单独做一期护城河,回头再说吧。所以说到底,还是软硬件整合能力强,这一点确实不服不行。接下来我们深入手机内部,一起看看硬件上的变化,软件硬件一起看,我们或许就能知道,未来 iPhone 影像的升级方向。首先还是先感谢一下楼斌老师熬大夜做的这个拆解视频,为我们分析提供技术帮助,今年的内部结构相比上代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那就是 14 Pro 和 14 Pro Max 采用了共用主板的设计,尺寸、外观全都一模一样,毕竟如果继续分开设计主板,有没有 eSIM,有没有毫米波,大小屏版本,这就不知道要分出多少个型号的主板,各个型号的备货比例,元器件能不能共用,这都是极为复杂的事情,现在这样共用,极大的降低了库存的风险,还是得佩服库克,真是库存克星。但是这样也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这块主板本来是为了匹配 Pro 的空间来设计的,在 Pro 的机身内已经把空间利用到了极致,但在 Pro Max 上反而有空间利用率不够的问题:仔细看 Pro Max 的主板左上角跟相机模组中间,相比 Pro 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隙,造成了空间的浪费,这也解释了,为啥 Pro 相比上代电池容量提升,体积更大的 Pro Max 电池容量反而下降了。为了兼顾小屏,Pro Max 已经被拖累了。事实上我们看到,如果明年继续共用主板,要么 Apple 能全面推进 esim,把卡槽的空间让出来,要么 Face ID 模组能小型化,否则 15 Pro 就没有多余的空间再升级相机了,如果是这样,15 Pro Max 很有可能利用剩余的空间继续升级相机,跟 Pro 拉开差距。15 Pro Max 可以把超广角和长焦掉换一下位置,再把现在的直立式长焦换成潜望式长焦,可能刚刚好能把主板的空隙填满。客观来说,Pro 和 Pro Max 确实很难维持相同的硬件了,充分释放 Pro Max 大尺寸的潜力未必是一件坏事。同样的,小屏标准版也一样要面对这样的尴尬情况,明年升级灵动岛,相机可能还有升级的空间,但是后年呢?这些问题对于 Apple 来说其实都近在眼前了。至于说 Apple 未来会不会把超广角和长焦都升级到 4800w,这个可能得看情况,在传感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只升级高像素优势并不明显,除非进一步压缩主板的面积,相机传感器大小和高像素同时升级,但这不是 Apple 能控制的,尤其是 esim。只要处理性能不是瓶颈,同样的时间,多获得一倍的帧,想想都感觉牛逼不过还有一个可能的升级方向,那就是高速化,通过提升传感器的读出和处理速度,让处理器可以在相同时间,获取到更多的原始数据,这对依赖计算摄影的手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不仅仅是 4K120帧视频,还会让 Deep Fusion、夜景模式和 ProRaw 这些需要多帧合成的拍照模式,拥有更好的画质表现。当然了,这也是每家不遗余力在冲击的影像升级方向,但对于 Apple 来说,可以同时定制相机传感器和手机处理器,就能把体验做的更好。▍AirPods Pro 2毫无疑问 AirPods Pro 2 是 Apple 用户,可以闭眼睛买的产品,唯一的区别是你是要现在原价买,还是等等打折促销。这一代在造型不变的前提下,塞入了更多的功能,现在耳机盒上添加了扬声器,防丢的同时,也增加了一些提示性的音效,耳机续航有提升、音质有提升、降噪效果也有提升,但这些都不是真正打动我的点,这些原本在一代上也做的还行,我也挺满意。但 AirPods Pro 2 在非常好的按压式交互体验之外,又引入了滑动的操作,可以直接在耳机上快速调整音量,那这个升级就太重要了,为了这一个体验的提升,我就愿意付款。这时候我知道可能有人要问了:OK,耳机是很好,可这跟 14 Pro 的里程碑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来到 Apple 官网的产品页面,拉到蓝牙规格这一项,你就能看到,Apple 在九月份的新产品上,全线搭载了蓝牙 5.3,此前 Apple 的所有产品,蓝牙最高只支持到 5.0。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伏笔,因为从蓝牙 5.2 标准开始,引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新协议,就是 LE Audio。这块我就不给大家科普技术原理了,因为蓝牙的事我也不是太懂,简单来说 LE Audio 是新一代的音频传输协议,类似于图片格式里面 jpg 和 heif 的关系,相比于传统的蓝牙音频传输,LE Audio 延迟更小,功耗更低,音质反而更好。并且支持开发者根据场景,配置不同的传输速率,蓝牙耳机打游戏延迟终于不是问题了,听音乐时音质也会更接近有线耳机,反正是各项体验都有提升,其实在圈子里对 LE Audio 是期待已久,但是很遗憾这次首发时并没有看到 AirPods Pro 2 搭载,不过现在 iPhone、手表、耳机的硬件全都准备好了。我相信 Apple 一定会在明年春季发布会或者 WWDC 的时候,配合届时 AirPods 的其他新品一起,作为软件升级发布。这又会像当年空间音频的更新一样,让你觉得耳机更加超值,让 AirPods Pro 2 变身完全体。而这一切体验的提升,因为依赖于蓝牙 5.2 以上的新标准,可能仅限于今年的新 iPhone。注:就是因为拿不准,我没有把话说死,后来又问了一下业内人士,因为 Apple 的蓝牙芯片也是定制的,虽然看着是蓝牙 5.0,但有可能硬件已经准备好了,LE Audio 未必老机型就不支持,这个现在还不好说,但是 iPhone 14 系列、今年的新手表是稳稳的支持这个没跑儿。▍总结总结一下,灵动岛不仅在硬件形态上向前跨出一大步,在软件上也重新定义了信息的呈现方式,影像上的高像素和高速化也为我们指明了未来的升级方向,而蓝牙 5.3 和 AirPods Pro 2 一起,定义了新时代的 TWS 使用体验。不管这些功能是不是能构成你购买的理由,但有一点其实异常的清晰,Apple 做产品迭代,越来越心无旁骛,在每个细分领域不管是作为行业的领先者还是后来者,他的目标并不是超越对手,他的目标从来都是超越曾经的自己。2017 年 iPhone X 发布会,Tim 在台上说这是定义了下一个十年的 iPhone,如今,十年之期过半,我们不仅仅看到了一个体验更加完善的 iPhone,同时透过它,你仿佛已经能看到,那个理想中的终极形态了。承前继后,草蛇灰线,iPhone 14 Pro 这个里程碑是当之无愧的。注:我觉得 B 站上有一个评论说的非常好,站在 Apple 的角度,14 Pro 的里程碑是当之无愧的,但对于消费者来说,里程碑并不一定值得买,因为革新往往意味着不成熟,意味着适配的时间成本,就想 iPhone 1、iPhone X 都是里程碑意义的产品,但是也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反而 iPhone 3G、iPhone XS 这样的迭代产品,把技术推向了新高度。最后在多说一嘴 iPhone 14 吧,虽然这个产品现在被众多负面评价包围,认为 Apple 是在纯纯的挤牙膏,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今年这个小一号的标准版,怎么看都像是一个「锚」,他的作用仿佛是在告诉你,跟他相比 13 Pro 多么有性价比,14 Pro 多么有竞争力。但是有一个想法,大家出奇的一致,iPhone 14 本身没啥问题,价格才是问题,它的主战场可能注定不在首发,而是在双十一。但这事也是细思极恐,等到了今年的购物节,14 和 13 一套促销组合拳杀进市场,你说 4500 以上的安卓旗舰还有多少人买?然后等双十一的购买力被释放,年底的安卓新旗舰又会怎么样呢?所以你说,控制成本和维持起售价不变,是不是 Apple 对国内品牌一次激进的进攻呢?要知道在全球各地的市场中,中国可是为数不多没有提高起售价的区域。反正这话我从年初讲到年尾,iPhone 13 的价格下限决定了安卓旗舰的价格上限,现在 iPhone 13 不仅价格下调,又多出来一个更能打的 iPhone 14 和 14 Plus,我也只能祝各个手机品牌好运了,希望他们能挺过这一关,最难的时候就要到了。但是话说回来,这些其实跟我们消费者无关,我相信市场可以优胜劣汰,消费者用脚投票自然会筛选出那些优秀的产品,那些抗风险能力强的品牌。洗牌过后,资源重新整合,收益的还是消费者。那最后的最后,提前预祝各位国庆节快乐,希望大家都能走出门,逛一逛拍拍照,这大半年真是给人憋坏了,我们也会在十一多拍拍样张,咱们节后的相机横评再见。原文链接:https://sspai.com/post/75926?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 作者:两颗皮蛋 责编:克莱德/ 更多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