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
基于车载OBD数据的
小汽车出行特征分析
—以北京市为例
1 小汽车出行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
1.1 数据采集
小汽车出行数据主要通过安装在汽车上的“智驾盒子”获得。基于车载OBD数据的智驾盒子是一种能够实时采集车辆运行路径、速度、油耗、驾驶行为和发动机运行参数的CAN总线设备(见图1),除了能够提醒驾驶人改善驾驶行为,实现节油、减排、安全之外,还能够详细、无间断地记录车辆和驾驶人的各种数据,成为交通数据云最重要的一部分。
图1 智驾盒子功能
选取一定比例的社会小汽车安装智驾盒子,并以1~10 s的间隔进行能耗及位置数据回传。智驾盒子由CAN总线数据读取、卫星定位和无线通讯三个功能模块组成,并通过用户匿名化处理协议进行隐私保护。智驾数据主要包括四大类:驾驶数据、车况数据、出行数据、安防数据。
1)驾驶数据
分为驾驶行为数据和实时能耗数据。前者包括急加速、减速次数,超速情况等,分析驾驶人发生不良驾驶行为的时间、位置能信息;后者包括采集时间、瞬时油耗等,实时采集小汽车能耗情况,分析其排放贡献。
2)车况数据
主要包括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 ECU)故障码及描述、电瓶电压、燃油修正值、发动机负荷等车辆基础情况,实时监测小汽车各个重要部件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车况异常情况,确保驾驶人行车安全。
3)出行数据
分为行程数据和位置数据。前者包括点火和熄火时间数据、行驶里程、车速分布等,分析小汽车出车情况、出行时间和距离、通勤情况等;后者包括定位时间、经纬度、方向等,结合行程数据可分析驾驶人日常出行习惯、通勤情况、职住位置等。
4)安防数据
分为提醒数据和通知数据。提醒数据包括异常提醒、水温提醒、故障提醒、碰撞提醒等,及时提醒车辆异常情况的发生,避免出现事故,提高出行效率。
1.2 数据处理流程
小汽车出行数据处理主要包括数据获取、基础数据处理、出行特征分析、出行规律深层挖掘和分析结果应用五个层次(见图2)。
1)数据获取
获取经过脱敏处理的智驾数据,进行解析和清洗。
2)基础数据处理
以车辆点火记录时间为开始、熄火记录时间为结束记作一条trip,每条trip信息包含点火和熄火时的时间、位置、距离、车辆唯一编码,以及整条trip内的出行轨迹,即每秒时间点的经纬度信息等字段。
3)出行特征分析
按照车辆唯一编码,寻找小汽车每条trip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确定小汽车每天的出行轨迹。将trip信息中的OD点匹配到地图兴趣点POI上,将出行轨迹点匹配到路网上,经过数据分析即可得到小汽车出行特征的量化指标。
4)出行规律深层挖掘
通过将trip信息匹配到路网中,得到小汽车每日出行情况。设置算法识别出行目的,按照出行目的对trip进行筛选,结合目的地出现的频率或规律,可推测用户所属类群。根据车辆每日出行的实际距离和OD点的直线距离,推算出线路的非直线系数。
5)分析结果应用
与传统交通调查数据相比,智驾盒子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小汽车出行数据。利用智驾数据能够深入、精准地把握小汽车出行特征和用户的出行特点,为交通管理和交通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支持。
2 小汽车出行特征分析
2014年北京市第五次城市交通综合调查(以下简称“大调查”)显示,六环内不含步行的出行方式构成中小汽车出行比例为32.1%,中心城内这一比例为31.5%,均达到全方式出行近1/3的比例。因而,准确把握小汽车出行特征、挖掘内在出行规律,对疏解交通拥堵具有重要作用。
2.1 出车率变化特征
1)出车率的概念
出车率指有出行行为的车辆数占车辆总数的比例。通过智驾数据获得出车率指标,可以反映路网运行水平和私人小汽车出行情况。
2)出车率与交通拥堵的关系
交通指数能够直观地反映和评价道路交通拥堵情况,在中国多个城市得到推广和应用。对比北京市2016年月均出车率和交通指数(见图2),2月因春节放假影响,出车率较低,交通指数处于较低水平;7—8月暑假期间,出车率和交通指数均降低;9月各学校陆续开学,受中秋节和国庆节前叠加影响,交通指数和出车率均处于最高水平。可以看出,出车率和交通指数具有相似变化趋势,表明小汽车出行行为与交通拥堵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图2 2016年月均出车率与
月均高峰时段交通指数对比
3)交通政策对出车率的影响
为缓解交通压力,2008年10月北京市实施工作日两个尾号限行政策,2015年起实行特殊天气单双号限行。分析2016年12月日均出车率情况(见图3),工作日(每周少开一天车)平均出车率为60%(去除每周少开一天车影响后可折算为75%),单双号限行期间,全网出车率下降至40%,取得了明显效果,但也略高于按照75%的一半计算的出车率37.5%,说明单双号限行之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非限行车辆的使用。
图3 2016年12月单双号限行对出车率的影响
4)出车率区域特征
按行政区分析小汽车出车率(见图4),总体来看,远郊区出车率较高。西城区出车率最低为51.3%,千人小汽车保有量最高为232辆·千人-1;东城区次之,出车率为50.9%,千人小汽车保有量为231辆·千人-1。由于较为发达的公共交通网络和停车难等因素影响,东城、西城区出车率虽处于较低水平,但较高的千人小汽车保有量以及人口密度导致小汽车出车量处于较高水平,因而中心城区道路网较为拥堵。
图4 不同行政区的出车率及千人小汽车保有量
分环路分析小汽车出行率情况(见图5)。由五环外至二环内,全目的私人小汽车出车率逐渐降低,五环外出车率为71.5%,二环内出车率为52.0%,表明城市外围区域对小汽车依赖程度较高,城区内公共交通发达,对小汽车依赖程度较低。
图5 分环路出车率
将智驾数据分析得到的小汽车出车率与大调查结果进行对比。2014年六环内工作日小汽车出车率为62%,2016年12月基于智驾数据计算得到的日均出车率为60%,基本处于同一水平,说明智驾数据对小汽车出行特征的分析具有一定代表性。
2.2 小汽车出行次数
小汽车出行次数是反映小汽车出行强度的指标之一,也是小汽车使用可控程度的重要体现。分析2016年2月春节期间北京市样本小汽车日均出行次数(见图6):非假日车辆日均出行次数相对稳定为4.8次·d-1,春节前一周(2月1—6日)小汽车日均出行次数持续增多,达到5.3次·d-1,节前一天(腊月二十八)达到峰值为5.76次·d-1;春节期间小汽车日均出行次数略有降低,平均为4.7次·d-1,2月8日(正月初一)达到低谷4.42次·d-1。
图6 2016年2月春节期间
小汽车日均出行次数
2.3 小汽车出行距离
小汽车出行距离增加会带来出行周转量增加、路网负荷增加。不同的节假日和限行政策下,小汽车出行距离表现出不同特征。
北京市小汽车平均出行距离为11.4 km,对比节假日小汽车出行距离变化(见图7)可以看出,节假日出行距离明显增长,国庆期间平均出行距离为12.4 km。星期一至星期日日均出行距离呈现逐步增长的周期性特征。
图7 2016年10月节假日
对小汽车日次均出行距离的影响
由图8可以看出,单双号限行政策实施期间,小汽车日均出行距离明显增长,平均出行距离为12.6 km,相比日常增加1.2 km。结合图4,单双号限行期间,小汽车日均出车率明显降低,而日均出行距离却显著升高。
图8 2016年12月限行
对小汽车日次均出行距离的影响
各环路间平均出行距离如图9所示,通勤出行距离整体高于全目的出行距离,且越远离中心城区通勤距离越长,五环外通勤出行距离最长为13.7 km,给中心城区道路网带来巨大压力。
图9 分环路平均出行距离
3 出行规律深层挖掘
除了直接计算小汽车出行特性指标外,通过对智驾数据深层次地挖掘分析,可获得驾驶人的特征、路网使用情况等交通特征。
3.1 小汽车用户画像
根据小汽车用户的出行次数、出行距离、出行时间、出行目的地等信息提取,可推测用户是上班族、加班族、接送孩子、专车驾驶员等不同的用户类型。
1)案例一:上班族
上班族有规律的居住地和工作地,每天规律出行。如图10所示,该驾驶人高峰时段出行频繁往返于广安门内和酒仙桥之间,居住地与工作地间出行占出行总量的60%,具有明显通勤特征,可判断该驾驶人为上班族。
图10某上班族通勤路径
筛选出全体上班族出行特征参数(见图11),上班族全天出发时间比例整体趋势与全类型相吻合,但上班族出行早晚高峰更为集中,早高峰出行出发时间早30 min。
图11 上班族全天出发时间比例
2)案例二:专车驾驶员
跟踪驾驶人出行轨迹(见图12),未发现明显的通勤出行规律。将个人用户与路网小汽车平均出行特征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路网日均出行距离为59.8 km,个人用户日均为142.4 km,是路网平均值的2.4倍;路网日均出行次数为4.5次,个人用户日均为8.2次,是路网平均值的1.8倍;路网日均出行时耗为122.3 min,个人用户日均为353 min,是路网平均值的2.9倍。个人用户各出行特征参数均显著高于路网平均值,结合出行轨迹判断,该驾驶人推测为专车驾驶员。
图12 某驾驶人一日出行轨迹
筛查出全体专车的出行特征数据,通过与全类型车辆对比(见图13),专车车辆出车率更高,日间(8:00—20:00)在途车辆比例高于全体平均水平13%。
图13 专车驾驶员群体出行特征
4 结语
车载OBD数据能够较好地反映小汽车出行全过程的行为特征,填补小汽车出行行为动态跟踪的空白。本文利用北京市2016年智驾数据进行分析,论述了基于车载OBD数据的小汽车整体出行特征指标分析方法,对交通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定量评价。此外,作为小汽车出行大数据,通过数据的深入挖掘,可获得更深层次的出行信息,包括精准刻画用户画像、识别用户类型、描绘出行轨迹、评价路网结构、实时监控路网停车分布需求等方面。不仅如此,车载OBD数据还能实时监测评估机动车排放情况,分析驾驶人行为特征。今后还将与其他交通大数据进行融合分析,挖掘更多的出行特征以及对交通运行的影响,深度分析拥堵原因,为小汽车出行精细化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