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仍是互联网企业的主流趋势,曾在“五环内”厮杀的互联网企业们,再度于农业市场不期而遇。
热潮涨于2014年——彼时,阿里试水“农村淘宝”,计划在三至五年内投资100亿,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企图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京东则携其物流优势,另辟蹊径,力推“京东农资频道”,计划招募10万推广员,覆盖10万行政村。巨头之外,也有美菜、一亩田、本来生活等创业公司伺机分羹。
五年热度不退,期间真金白银重投之下,换来的仍是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
即便巨头们相关动作频频,甚至还有大佬亲自下场赚吆喝,养猪的养猪,种咖啡的种咖啡,但在大众印象里,除了能在网上购买蔬菜水果之外,并未留下太多痕迹,更何况各类农产品的网络销售额在诸多平台占比中几乎可忽略不计。
那么,用技术改善农业为什么这么难?技术改变农业的关键在哪里?
三大派别之争
事实上,没有哪个行业会像农业这般复杂——
不同的农产品特性迥异,蔬菜、粮食、水果及肉蛋奶的产销链条各不相同。如果将农业产业链进行拆分,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环节,即上游的生产,中游的流通和下游的分销。由此根据改造环节的迥异,对应到企业层也能分出下述三种类别:
一类是创业型生鲜电商,切入末端分销,将农产品从批发市场送到用户手中,满足懒人诉求。这种模式虽在一定程度上方便消费者采购,但对农业中上游的问题几乎没有贡献。
一类是诸如阿里、京东、拼多多等大型电商平台,切入中游流通环节。他们凭借流量优势,将买家和卖家直接对接,减少层层加价。
农产品生产出来后要进入市场,有一个漫长的流通过程。先是产地批发市场,再是中转地批发市场,然后是销地批发市场,最后进入零售市场。批发商层层倒手,每次倒手要加价10%到20%。根据某官方背景报告,蔬菜在进入销区批发市场到零售市场的流通环节中,市场管理费和摊位费占总流通成本的约45%,接近一半。如果再加上中间商的利润,那么菜价中流通环节占比超过70%。
阿里、京东、拼多多们想让产地直接对接用户,目的在于打掉70%的流通成本。这样既能提高农民的收入,提高农产品的周转速度,也能给消费者实惠,并且从中还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还有一类是诸如佳沃、网易等企业,直接组织生产。
中国农业生产向来“精工细作”,这能提高单位产量,但也有弊端,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模式导致生产分散,难以规模化生产。不少企业看中其中的机遇,想借助资金和技术上的优势对农业的上游进行改进。
佳沃起初想通过输出技术、管理,不直接参与生产。在国外,它收购Arandanos等种植园,充当水果公司的幕后老板。但在国内,由于缺少职业种植商,佳沃不得已自己包地并雇佣农民种植。而丁磊对养猪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成立专门事业部先在浙江湖州包了1200亩地养猪,后又到江西包了3400亩,甚至在猪身上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各种数据。
但无论是佳沃抑或网易,这种直接进行生产的模式颇为繁重,涉及到资金支持、技术提供、人员管理等全方面,这些特点使得这种模式难以大范围内推广开来。
技术改变农业怎么这么难?
农业的技术改造从2014年前后便轰轰烈烈开展起来。
当时,有媒体报道称,我国涉农电商平台已经有三万家,农产品电商平台三千家。无论数字是否确切,已足以证明智慧农业的火爆。
这一时期崛起的大多数互联网农业项目都集中在下游的分销环节,他们充当了批发市场和用户之间的搬运工。在一定程度上方便消费者的采购,但对农业中上游的问题几乎没有贡献。而在农业链条中,中上游的问题更为突出,例如资金短缺、生产破碎化、食品安全问题、标准化缺失、品牌化缺失……
一大批生鲜电商的死去似乎也说明了这个问题,2014年轰轰烈烈起来的那批电商平台,在2016年又一批批倒下。所以农业的核心不在最后一公里,而在最初的一亩三分地,智慧农业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农产品的分销,更重要的是对农产品生产进行改造。
在上文提及的三种派别中,第三类体现了智慧农业的真正价值。但对农业生产进行改造,哪有那么简单。摆在眼前的问题,包括且不限于——
技术难度。要改进农业生产,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是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美国硅谷创业公司Plenty 使用传感器和大数据创造“高产”农场,能根据农作物生长类型,输送具体的光、空气成分、湿度和营养物。号称在相同区域内,他们的农作物产量是传统农场的350%,而用水量仅相当于传统农场的1%。但这一技术至今没有规模化。
生产难以标准化。对于农产品,尤其是水果蔬菜来说,要生产出品质高的产品,不仅需要经验,也十分依赖天气等自然因素。这些不确定性导致农业成为“看天吃饭”的行当。即便可以通过生产的标准化来稳定质量,降低对自然条件的依赖,但这背后,牵扯着一整套标准化链条,涉及农间管理、采摘、物流等环节,实现难度很大。
农民的管理难题。可以通过培训农民来达到生产的标准化,制定出一套生产标准告诉农民如何施肥、播种、采摘。但是,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有限,依据2017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三次农业普查结果,农村初中及以下学历占91.8%,大专及以上学历只占1.2%。文化程度决定他们对种植方法的理解程度,也决定了能否将标准执行下来。
资金难题。无论是改进技术还是进行标准化生产都需要资金的支持,而当前农业金融产品并不完善在——“金融机构不敢借钱给农业企业,它们的顾忌在于,如果遇到天灾怎么办?你说你养了五千头猪我怎么核实?说直白点,流通只解决了包销的问题,但农业金融真正的痛点是抵押物的透明,这个没有解决。”平安智慧城市-智慧农业负责人李麦琪在接受虎嗅采访时说道。
面对如上的种种难题,企业们有没有办法解决?答案是,有的。
困难重重,那要如何落地?
近两年,在原本互联网企业当道的智慧农业领域,却也有“意外”入局。
以平安为代表的这类在大众意识中“金融”标签仍较浓厚的公司,却另辟蹊径地提供了第四种改造农业的样本——不直接组织生产,而是扮演技术与金融的提供方,给当地农业企业、农民提供技术和金融支持。
相较阿里、拼多多等电商,这种模式参与到生产环节,对农业的参与度更高;而相比较佳沃、网易等直接种植与养殖,这种模式更轻,也更具广泛复制的可能性。
平安的入场看似低调且悄无声息,但如果了解平安近年来的战略转型,便会知道这并非出人意料的结果。
早在2008年平安就提出“金融+科技”的战略,累计投入500多个亿支持研发项目,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及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在金融、医疗、智慧城市等领域的不断迭代与落地,也正是基于几大领域的应用成绩,平安品牌标识在今年正式更新为“金融·科技”。而从场景上而言,平安也是最早涉足农险的保险公司之一,多年经营中对用户需求有着深刻洞察。因而,在智慧农业领域发力有着天然的用户优势与用户场景。
李麦琪告诉虎嗅,平安智慧农业有土地、溯源、生产、金融等七个产品模块,将这些模块组合形成两个业务线,一个是面向政府的智慧农业管理平台:“比如一个县整体种植情况、农业补贴精准计算,农资流通和投入等等,我们会提供精准的数据,便于政府对农业的管理。”
一个是面向农业企业、农民的溯源+金融产品,从产前产中产后全面跟踪农作物、牲畜的生产情况,做到全程溯源,保证食品安全,给企业、农户做科学生产的指导,并且向他们提供多种金融产品,满足资金需求。
“做农业,最重要的是要清楚这一链条上的各方需要什么。对于农民来说,他们想增收,想怎么能得到银行的贷款;对于农业企业来说,他们想要做品牌、扩大生产规模、规范生产过程;对当地政府来说,除了农业增收外,他还有农产品安全管理的需求。”李麦琪说。
将农民、农业企业、政府的需求,对应到上述的几个问题中,可以看到他们迫切想要解决的主要有三点:生产的标准化,农业的金融服务,品质品牌的提升。平安智慧农业改善了这三个问题。
依据平安集团智慧农业项目团队的介绍,在生产标准化上,通过AI图像识别、大数据分析,对种植行业的土地质量和植物营养等监测,从而实现精细化生产,比如帮助生产基地精准变量施肥、提前预防病虫害等;对养殖行业,从饲料、环境、免疫、生长状态、屠宰、包装等环节实施监控和记录可追随,从而实现定量喂食、定期免疫、统一屠宰等。“有些技术除了农业还可以应用到其他行业的,比如AI基于视频自动监控养殖人员的操作是否规范。有些技术是专门针对农业的,比如基于卫星遥感的农田识别。”
而前不久,平安的这套智慧农业追溯平台也获得工信部中国区块链开发大赛最佳应用奖,是大赛中唯一一个农业扶贫项目。“平安科技区块链研发团队支持的区块链技术拥有全业内最强的零知识认证解决方案, 达到每秒超5万次交易,延时低于0.05秒,包含百倍国密加速方案;同时,拥有最大的商业区块链平台, 覆盖超4万 节点, 连接 200家银行、 超20万企业和其他500家商业和政府机构,输出几十个企业级应用解决方案。” 平安产险科技中心核心系统团队总监刘金萍在采访中说道。
在农业金融上,当前最大的问题是抵押物不透明,银行等金融机构难以印证农户和农业企业给到的农业资产是否属实并对生产风险进行评估,但当整个生产过程能够溯源,生产信息都数据化、透明化,就能够证实这个农户和企业到底有多少头猪,多少亩地,庄稼生长的好不好。
“银行原来不敢借钱是因为抵押物不透明,风险很高,现在他能够看到所有的生产信息,所有环节都是透明的,银行就能知道你的抵押物情况,这样降低金融风险,所以整个供应链金融就能跑起来。”
在具体落地中,平安的做法颇为聪明,它没有直接组织农民生产而是借助当地政府、行业协会和龙头的农业企业,先树立起行业标杆,然后逐渐普及。“我们没有那么多的人力去一一跟那么多的农民、养殖户、种植户沟通,所以我们到一个地方肯定会去得到政府的支持,得到当地龙头企业的支持,有些运营工作、沟通工作他们也可以帮助我们去做。”
这避开了对农民的管理等问题,将管理难题交由更专业的人士去做。
当然,智慧农业并非一蹴而就,是一个长期投入的过程。
据了解,平安智慧农业有一个20到30人的AI研发团队,上线前,经过一年多的研发和数据积累:“农业和其他行业不同,它有上百种作物,不同作物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展示的特征也有差别,这导致要建立出精准的AI模型,需要有巨大的训练数据支持。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尽管如此,李麦琪仍对智慧农业还是保持乐观。在他看来,平安的优势是在全国各地都有农险业务员能够收集到一线的数据,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出发点是用金融和技术去促进农业发展,而不是去追求短期的盈利。我们真的是抱着情怀去做这个事情,等看到效果后,再去探讨盈利。”
农业是个十万亿级的蓝海市场。据统计,中国每年农产业及食品总规模为9.3万亿元,农资为2.2万亿元,加在一起超过10万亿元,农业产业链占据中国消费零售的半壁江山。
这里有着绝好的机遇,但也困难重重,需要巨额投入以及漫长的时间等待。这考验着企业们的毅力,也同样考验着他们的情怀。
特别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