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18个碳原子连成环

2019 年 8 月 26 日 中科院物理所

本文经「原理」(微信公众号:principia1687)授权转载,

禁止二次转载。


碳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它能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存在,这些不同的同素异形体从颜色、形状到硬度都有完全不同的性质。例如,当每个碳原子都连着3个相邻的碳原子时,它是相对柔软的石墨、石墨烯、碳纳米管和富勒烯;当每个碳原子都有4个相邻的碳原子时,它是坚硬的钻石。这些都是已经得到充分研究的碳的形式,但还有一些形式不太为人所知,例如每个碳原子只有两个相邻碳原子相连形成的环碳,就非常难以捉摸。


50多年来,这种环碳的结构一直是未知的,科学家探讨了两种可能性,一种是环中的键都有相同的长度,即都是双键;另一种是环中长键和短键交替分布,即三键和单键交替。


○ 环碳的两种可能结构。| 图片来源:Katharina Kaiser et. al / Science


但是由于它们的高反应活性,以至于研究人员很难在实际操作中将它们分离出来。之前有科学家曾制造出过一个碳环,但它们是气态的,很快就会消散。


现在,来自牛津大学和IBM研究公司的研究人员首次创造出了一个由18个碳原子构成的稳定碳环,并对其进行了清晰的成像,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在近期在《科学》杂志上,他们详细说明了这种在热力学上最稳定、最小的环碳C₁₈是如何生成的。


○  由18个碳原子排列成环的环 | 图片来源: IBM Research


环碳C₁₈是在温度仅为5开尔文的低温惰性表面上通过原子操作生成的。最初,研究人员关注的是两配位碳的线性段,希望能通过原子操纵,即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尖端施加电压脉冲触发化学反应,探索出能创造富碳材料的可能路径。


研究人员发现,这样的线性段可以在一个有着一层非常薄的盐层(氯化钠)的铜基体上形成。由于这种盐层具有化学惰性,因此反应分子不会与盐层形成共价键。这样一来,就创造了一个能保持结构稳定的惰性表面。


在成功生成线性碳段之后,研究人员尝试在这种惰性表面上生成环碳。他们首先合成了一个环碳前体C₂₄O₆(如下图),其中有一个由18个碳原子组成的环。这种氧化碳前体呈三角形,除了18个碳原子外,它还连着6个羰基(CO),在三角形的三个角上分别聚集着两个这样的基团,增加了分子的稳定性。


○ 由左至右:前体分子C₂₄O₆、中间体CO、C₂₀O,以及最后彻底除去CO的C₁₈,底部一行显示的是原子力显微镜(AFM)的数据。| 图片来源:IBM Research


C₂₄O₆合成C₁₈的研究始于30年前。现在,在最新的AFM的帮助下,我们终于可以看到生成物的原子细节。在新的研究中,科学家利用AFM将这种前体分子放置在薄薄的盐膜上。然后对AFM的尖端施加的电压脉冲,将CO从结构中剔除了出去。


在此过程中,它们得到了去除了2个和4个CO的中间体C₂₂O₄CO。最终,得到了除去所有6个CO的环碳C₁₈。在此之前,科学家是无法在不破坏环状结构的情况下敲除所有CO的;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得到的都是C₂₂O₄和C₀O分子。


○ 环碳C₁₈:AFM数据的三维表现。上:探针到样本的距离较大;下:探针到样本的距离较小。| 图片来源:IBM Research


在寒冷的惰性表面上,这些分子非常稳定。在AFM图像中,研究人员观察到9个明亮的叶瓣排列成一个圆圈,当他们缩小探针与样本之间的距离时,发现它们变成了九边形。通过与模拟结果相比较,研究人员证实了在环碳C₁₈中,明亮的叶瓣和九边形的角表示的是三键的位置。揭示了环碳有着单键和三键交替的结构。正是这种交替被认为是产生半导体性的原因,这意味着它在电子领域或许能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 图片来源:IBM Research


接下来,研究人员希望能进一步精进环碳化合物的制造过程,以此来获得更可靠的环碳产量。而且目前的方法一次只能制造一个环碳,所以他们还希望能找到可以同时制造多个环碳的方法。


在成功地制造出稳定的环碳之后,科学家就可以开始进行应用实验。例如,弄清楚如何利用它的半导体特性,或者探索环碳作为更复杂分子的基本组成部分时的特性。这一研究结果对环碳结构提供了更加直接的实验洞见,并开辟了一条通过原子操作来创造出复杂的含碳分子的道路。



参考来源:

https://www.ibm.com/blogs/research/2019/08/making-imaging-cyclocarbon/

https://www.sciencenews.org/article/chemists-have-created-and-imaged-new-form-carbon

论文链接: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19/08/14/science.aay1914


来源:原理

编辑:Major Tom

近期热门文章Top10

↓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

1. 如果太阳biu的一声熄灭了,地球上会发生什么事情?

2. 每个摊煎饼的大妈,都是隐藏的流体力学专家

3. 你看的是《长安十二时辰》,我看的却是一部黑科技科普剧

4. 数学的深渊

5. 掉入海底一万米

6. 别人用脚、用声波都能打开瓶盖,为啥有的女生却拧不开?

7. 这是一篇理工男写的口红科普文

8. 声音最大能有多大?

9. 盲人看到的世界真是黑漆漆一片吗?

10. 用过的吸管不要扔,在火上烤一下,隔壁的小孩都...

点此查看以往全部热门文章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ICML2020-哈佛】深度语言表示中可分流形
专知会员服务
13+阅读 · 2020年6月2日
【CVPR2020】图神经网络中的几何原理连接
专知会员服务
57+阅读 · 2020年4月8日
【学科交叉】抗生素发现的深度学习方法
专知会员服务
25+阅读 · 2020年2月23日
普林斯顿大学经典书《在线凸优化导论》,17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85+阅读 · 2020年2月3日
【BAAI|2019】用深度学习模拟原子间势,王涵  (附pdf)
专知会员服务
18+阅读 · 2019年11月21日
卷积神经网络数学原理解析
算法与数学之美
20+阅读 · 2019年8月23日
物理学家终于找到了一种拯救薛定谔猫的方法
中科院物理所
8+阅读 · 2019年6月10日
同质结中的“超注入”现象:半导体光源迎来新机遇!
【材料课堂】TEM复杂电子衍射花样的标定原理
材料科学与工程
39+阅读 · 2019年4月12日
自然语言处理中的词表征(第二部分)
AI研习社
3+阅读 · 2018年12月31日
看精彩美剧学数学 - 数字追凶103:向量
遇见数学
6+阅读 · 2018年7月29日
L2正则化视角下的对抗样本
论智
3+阅读 · 2018年7月8日
能不能进苹果做 AI,就看这 20 道面试题了
AI研习社
7+阅读 · 2018年5月3日
Physical Primitive Decomposition
Arxiv
4+阅读 · 2018年9月13日
Arxiv
5+阅读 · 2016年12月29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卷积神经网络数学原理解析
算法与数学之美
20+阅读 · 2019年8月23日
物理学家终于找到了一种拯救薛定谔猫的方法
中科院物理所
8+阅读 · 2019年6月10日
同质结中的“超注入”现象:半导体光源迎来新机遇!
【材料课堂】TEM复杂电子衍射花样的标定原理
材料科学与工程
39+阅读 · 2019年4月12日
自然语言处理中的词表征(第二部分)
AI研习社
3+阅读 · 2018年12月31日
看精彩美剧学数学 - 数字追凶103:向量
遇见数学
6+阅读 · 2018年7月29日
L2正则化视角下的对抗样本
论智
3+阅读 · 2018年7月8日
能不能进苹果做 AI,就看这 20 道面试题了
AI研习社
7+阅读 · 2018年5月3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