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睡保命!最新研究表明“夜猫子”有更高的死亡风险!

2018 年 4 月 14 日 转化医学网 Zoe,Yui

点击上方“转化医学网”订阅我们!

干货 | 靠谱 | 实用  

导  读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年轻人加班和熬夜的频率急剧增高。熬夜会导致失眠、抑郁,心血管疾病等一系列问题。近日,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熬夜会带来更高的死亡风险!


人们固有的生活方式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然而,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加班,熬夜于不知不觉中充斥了我们的生活,慢慢地许多人也就变成了“夜猫子”,晚睡而不愿早起。

 


近日,英国萨里大学和西北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

 

“夜猫子”与早睡早起的“百灵鸟”相比,死亡风险更高!

 

这项研究于4月12日在《journal Chronobiology International》上发表。

 

研究人员选取了433,268名38岁至73岁的人为研究对象。将他们分为“早晨型”,“中度早晨型”,“中度晚上型”和 “晚上型”。研究早睡或晚睡与其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该研究持续了六年半时间,结果显示:“夜猫子”的死亡风险比百灵鸟高10%。

 

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将晚睡与健康关系的话题提上日程了,此前,早有研究者探讨过晚睡与代谢功能障碍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但这项研究却是首次将晚睡与死亡风险联系起来!

 


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支配着我们身体的生物钟呢?为什么有些人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夜猫子”呢?

 

美国西北大学费因伯格医学院神经病学副教授Knutson表示:“晚睡可能是由于心理压力,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饮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导致的。

 

“夜猫子”能成为“百灵鸟”吗?

 

研究者表示:“晚睡已然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我们正在做进一步研究以探讨如何帮助夜猫子调节生物钟。”

 


1、保持正常的作息时间

 

 Knutson继而解释道:“遗传和环境因素我们无从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保持正常的作息时间,尽量不要晚上加班或熬夜。”

 

2、社会帮助

 

研究人员表示:“朝九晚五的工作制并不适合每个人,人们被迫在早上8点起床,可以根据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制定对应的工作班次,“夜猫子”可能更适合夜班。”

 

强行改变生物钟只会适得其反!

 

研究发现:“夜猫子”强行变为“百灵鸟”有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Knutson及其同事对“夜猫子”实施了夏令时——人为地把时钟调快一小时,让他们早睡以改善他们的血压和整体健康状况,结果发现:干预后发生心脏病的几率更高!

 


研究意义


总而言之,由夜猫子到百灵鸟的转变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急于求成只会适得其反,我们可以慢慢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根源上戒除晚睡的恶习,也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Night owls have higher risk of dying sooner

 


转化医学领域核心门户

识别图中二维码,点击关注

投稿、应聘医学编辑:

微信:vipmed360

商务合作

微信:zhyxkf


END

活动

推荐

转折点——生物医药招聘第一平台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于1851年创立,是美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这所私人学府位于伊利诺州的埃文斯顿市,临近芝加哥,是十大联盟高校之一。它招收严格,只录取最优秀的人才入内深造。在2011《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美国大学排名中,西北大学的商学院排名第5、法学院排名第12、医学院排名第19、工程学院排名第20

深度学习可解释性研究进展
专知会员服务
97+阅读 · 2020年6月26日
少标签数据学习,54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96+阅读 · 2020年5月22日
【中国人民大学】机器学习的隐私保护研究综述
专知会员服务
131+阅读 · 2020年3月25日
PACIFIC试验影响了我们什么?
肿瘤资讯
19+阅读 · 2019年7月25日
钱炜:与山同坐,成为灯塔
罗辑思维
15+阅读 · 2019年6月30日
注意力能提高模型可解释性?实验表明:并没有
黑龙江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
11+阅读 · 2019年4月16日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9 年 4 月 4 日
科研圈
7+阅读 · 2019年4月14日
AI情绪识别技术背后:一场悄然来袭的“暴政”
大数据文摘
7+阅读 · 2018年10月11日
Arxiv
6+阅读 · 2019年4月8日
Structure Aware SLAM using Quadrics and Planes
Arxiv
4+阅读 · 2018年8月13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PACIFIC试验影响了我们什么?
肿瘤资讯
19+阅读 · 2019年7月25日
钱炜:与山同坐,成为灯塔
罗辑思维
15+阅读 · 2019年6月30日
注意力能提高模型可解释性?实验表明:并没有
黑龙江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
11+阅读 · 2019年4月16日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9 年 4 月 4 日
科研圈
7+阅读 · 2019年4月14日
AI情绪识别技术背后:一场悄然来袭的“暴政”
大数据文摘
7+阅读 · 2018年10月11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