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Nature》刊登中国团队石墨烯技术最新突破,海水淡化更近一步!

2017 年 10 月 13 日 德先生


2017年10月9日,《Nature》杂志在线刊登了题为“通过离子控制石墨烯氧化膜层间距实现离子筛分”(“Ion sieving in graphene oxide membranes via cationic control of interlayer spacing”)的研究论文。研究提出并实现了通过水合离子精确控制石墨烯膜的层间距,展示出优异的离子筛分和海水淡化性能。该研究由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多方合作完成。氧化石墨烯薄膜的独特性质使其成为过滤或脱盐领域的最佳候选膜,能否在海水淡化领域大放异彩,成为石墨烯下一个应用突破口呢?

 

我国三团队合力攻克技术难题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方海平、李景烨、上海大学吴明红团队、南京工业大学金万勤团队(共同通讯)等人使用K +,Na+,Ca2+,Li+或Mg2+离子显示了利用阳离子控制层间距精确订装氧化石墨烯膜,表现出优异的离子筛分和海水淡化性能。此外,由一种类型阳离子控制的膜间距可以有效地选择性地排除具有较大水合体积的其它阳离子。第一性原理计算和紫外吸收光谱表明,最稳定的阳离子吸附位置是氧化物基团和芳环共存的地方。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与Na+相比,其他阳离子应该具有比石墨烯片更强的阳离子-π相互作用。



方海平团队在水合离子与芳香环结构上π电子相互作用的系列工作(Sci. Rep. 2013, 3, 3436; Sci. Rep. 2014, 4, 6793; Phys. Rev. Lett. 2015, 115, 164502)的基础上,提出了溶液中离子本身可以有效控制(氧化)石墨烯膜的层间距,并进行了相应的理论模拟计算加以验证。他们还利用上海光源的X射线小角散射(BL16B1)、精细吸收谱(BL14W1)以及紫外等表征手段证明了离子与石墨烯片层内芳香环结构之间存在水合离子-π相互作用。这样的作用像“桥墩”一样支撑石墨烯片层,精确控制了石墨烯膜的层间距,而不同大小的水合离子相当于不同大小的“桥墩”,进而对应于不同的层间距。

 

吴明红团队在方海平等协助下,通过实验成功实现并观测到石墨烯膜与不同的离子溶液作用后确有特定的层间距,这样的间距可以小到一纳米左右,而不同离子对应的间距差异小于十分之一纳米;当石墨烯膜与水合直径小的离子溶液结合后,具有更大水合直径的离子就难以进入石墨烯膜。因此,通过离子选择可以实现对石墨烯膜的层间距达十分之一纳米的精确控制。

 

金万勤团队在方海平团队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制备了一系列水合离子控制的多孔陶瓷支撑的石墨烯复合膜,从实验上实现了不同离子间的精确筛分;对于具有最小水合直径的钾离子,由于钾离子的水合层较弱,进入石墨烯膜后水合层发生形变,导致特别小的层间距。这样,经过钾离子溶液浸泡的石墨烯膜能阻止水合钾离子自身的进入,有效截留盐溶液中包括钾离子本身在内的所有离子,同时还能维持水分子通过,实现一边是离子溶液一边是纯水的水处理效果。研究团队还申请了相应的国内和PCT专利。


这些工作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和浙江农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挥各自优势合作完成,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科技部、上海光源以及上海超算中心、中国科学院北京超算中心和广州超算中心的资助。

 

石墨烯膜技术技术可用于海水淡化


石墨烯(Graphene)是由碳原子形成的蜂窝状平面薄膜,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英国物理学家Geim和Novoselov用微机械剥离法成功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石墨烯因其独特的二维结构,拥有诸多突出的物理化学性质,在能源、材料、电子、生物、医药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也是构筑高性能分离膜的理想材料,成为近年来膜领域的研究热点。膜分离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具有节能、高效、操作简单等特点,受到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开发高性能膜材料是实现高效膜分离的关键。

 

氧化石墨烯是石墨烯的衍生物,其能够在实验室通过简单的氧化生产出来。考虑到氧化石墨烯的灵活性和成本,氧化石墨烯比单层石墨烯更具有潜在优势。氧化石墨烯膜(GOMs是一种超薄,高通量和高能效的膜,可用于在水溶液中进行精确的离子和分子筛分。氧化石墨烯膜已经在包括海水淡化,气体和离子分离,生物传感器,质子导体,锂基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领域中显示出其优异的性能。不同于具有固定尺寸的碳纳米管膜的孔,氧化石墨烯膜的孔隙,即石墨烯氧化物薄片之间的层间距是尺寸可调节的。对像纸一样的石墨烯纳米片,要精确“装订”成石墨烯膜,保证其层间距固定并精确到十分之一纳米这么小的尺度,其困难可想而知。更具挑战的是,石墨烯膜在水溶液中还会发生溶胀导致分离性能严重衰减。研究者曾经利用纳米技术操控、膜间修饰小分子等技术做了诸多努力但仍不能如愿。


 

在此前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上,石墨烯之父、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安德烈·海姆表示,“把氧化石墨烯的薄膜应用到海水淡化当中,我认为这是一个可以实现商业化的例子。在未来海水淡化中,由于使用了氧化石墨烯,我认为它的成本将会越来越低,所以这将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商业化的例子。”海姆称,相较于目前海水淡化的工艺来说,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应用成本大大降低。“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应用,我认为已经是准备好实现商业化了。”

 

海姆称,实验表明,不管是哪一种海水,经过氧化石墨烯薄膜时,水流速度都非常快,且可以非常精确地把盐份都过滤出来。氧化石墨烯薄膜应用在海水淡化中时,只要进行一定的加压,过滤出来的海水甚至可以直接饮用。“如在水流速度保持0.5升/平方米的情况下,薄膜对于氯化钠的过滤度高达97%,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满意的实验结果。”


事实上,这也是海姆团队的最近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成果已于今年4月发表在国际学术杂志《Nature Nanotechnology》上。海姆研究团队找到了一种方法能够精确控制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孔径大小,这能够有效地阻挡不需要的离子。实验证实,用他们的方法能够使氧化石墨烯薄膜对氯化钠的离子的过滤率高达97%,这意味着该膜系统能够很好地进行过滤常见的盐离子。


“石墨烯之父”海姆


海姆称,相较于目前海水淡化的工艺来说,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应用成本大大降低。“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应用,我认为已经是准备好实现商业化了。”


海姆还表示,“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未来我们能不能生产出可携带、易携带的淡化海水的设备呢?比如说我们把海水放到设备里面,拿到这个小的设备来进行过滤,变成一个饮用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方向,也许未来我们可以制备出这种便携式的海水淡化设备。”


石墨烯膜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毫无疑问,这次的成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按照联合国的“持续发展目标”,到 2030 年,世界上的每个人都能得到基本的淡水资源,然而目前形势并不乐观。

 

另一方面,气候变化也正在将人们置于水安全威胁的边缘,干旱、洪水、冰川融化都会导致淡水资源的短缺。长期下去,这些因素又会进一步影响粮食生产、医疗卫生、能源与工业。淡水资源的匮乏已经给人类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威胁。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都在加大投资海水淡化技术,因此该技术也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期。

 

然而,这种石墨烯薄膜系统要具有商业可行性还可能需要一段时间。这些研究人员的终极目标是构建一个高效的过滤工业废水和海水的净化装置。主要面临的挑战有如下三点:

 

第一,在工业上,要大规模地、廉价地生产稳定的、可持续在恶劣环境中工作的氧化石墨烯薄膜系统还必须考虑到该薄膜系统如何抗有机物、盐、和生物材料的腐蚀;

 

第二,研究人员如何大规模地生产这种氧化石墨烯薄膜,并且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价值也是他们面临的一项的巨大挑战;

 

第三,石墨烯薄膜的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缺陷,如造成薄膜上不均匀的孔洞,这些孔洞对过滤和分离极其不利。

 

联合国预测,到 2025 年,世界上将有 14%的人口面临着缺水的威胁。这项技术有望革新全世界范围内的过滤水技术,特别是对于那些不能承担起建立大规模脱盐工厂的国家极为有利。

 

地球上有充足的水资源,海洋就是我们充足的水资源库,如果我们能够大规模制造这种薄膜系统用于海水淡化,淡水危机就能很好地解决。


《Nature》链接: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aop/ncurrent/full/nature24044.html



文章内容来自石墨烯资讯、中国膜工业协会、材料人等公众号。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往期文章推荐

🔗“达摩院”,是马云的“新道场”还是对达摩的侮辱?

🔗中科院院士李大潜:学数学,并不是学定理和背公式,而是提高素养

🔗阿里投资千亿成立“达摩院”,打造科研智者潜心修炼的平台

🔗从FPS到RTS,一文概述游戏人工智能中的深度学习算法

🔗从FPS到RTS,一文概述游戏人工智能中的深度学习算法

🔗中国工程院制造业专家屈贤明:没有深度学习,就不是真正的智能制造

🔗科研大“汇”堂 | 十月国内外重磅学术会议/展会活动抢先看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47期 | Shakey机器人共同发明者:Bertram Raphael

🔗《机器崛起》 | 赛博创世纪:关于机器我们必须和必将知道的事


德先生公众号 | 往期精选


在公众号会话位置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德先生往期文章!


人工智能|机器崛起|区块链|名人堂

虚拟现实|无人驾驶|智能制造|无人机

科研创新|网络安全|数据时代|人机大战

……

更多精彩文章正在赶来,敬请期待!


点击“阅读原文”,移步求知书店,可查阅选购德先生推荐书籍。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强化学习》简介小册,24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272+阅读 · 2020年4月19日
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 193页
专知会员服务
81+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9 年 8 月 8 日
科研圈
6+阅读 · 2019年8月18日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9 年 8 月 1 日
科研圈
8+阅读 · 2019年8月11日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9 年 6 月 27 日
科研圈
8+阅读 · 2019年7月7日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9 年 6 月 6 日
科研圈
7+阅读 · 2019年6月16日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9 年 5 月 30 日
科研圈
15+阅读 · 2019年6月9日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9 年 4 月 4 日
科研圈
7+阅读 · 2019年4月14日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9 年 2 月 21 日
科研圈
14+阅读 · 2019年3月3日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8 年 5 月 24 日
科研圈
11+阅读 · 2018年5月27日
Learning by Abstraction: The Neural State Machine
Arxiv
6+阅读 · 2019年7月11日
Arxiv
3+阅读 · 2018年10月18日
Arxiv
4+阅读 · 2018年5月14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9 年 8 月 8 日
科研圈
6+阅读 · 2019年8月18日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9 年 8 月 1 日
科研圈
8+阅读 · 2019年8月11日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9 年 6 月 27 日
科研圈
8+阅读 · 2019年7月7日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9 年 6 月 6 日
科研圈
7+阅读 · 2019年6月16日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9 年 5 月 30 日
科研圈
15+阅读 · 2019年6月9日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9 年 4 月 4 日
科研圈
7+阅读 · 2019年4月14日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9 年 2 月 21 日
科研圈
14+阅读 · 2019年3月3日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8 年 5 月 24 日
科研圈
11+阅读 · 2018年5月27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