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改革是推动今年 HR 市场增长的一个重要变量。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改变企业用工结构,灵活用工薪税管理成为今年早期项目的热点。不仅有大量新项目出现,已经发展到中后期的社保类企业、传统劳务派遣类企业、兼职/灵活用工招聘平台,也纷纷将其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不过,灵活用工管理与薪税筹划服务同质化高,难以建立竞争壁垒,存在政策风险。虽然业务发展如火如荼,但机构落子谨慎。从大额融资来看,资金流向了中低层岗位的招聘与人员管理。如果将招聘岗位高低分为三层,猎头市场极其非标,中高端白领市场已经有猎聘网、BOSS 直聘、拉钩网、前程无忧、智联招聘等企业,剩下蓝领市场尚可群雄逐鹿。除了 58 孵化的斗米兼职、获得蚂蚁金服投资的青团社、BOSS 直聘孵化的店长直聘,美团在今年 3 月也悄悄上线了蓝领招聘产品馒头直聘。除了招聘,劳动力管理工具也是撬动蓝领市场的一大方向,并且相对劳务外包重运营的模式而言,管理工具是风投更喜闻乐见的“轻资产模式”,去年下半年安心记加班、喔趣均披露了 B 轮融资,今年盖雅工场先行披露了 C 轮融资。3. 财税:电子发票
2019 年,财税领域获得不少大额融资。细数这些大额融资事件,都与电子发票有密切关系。电子发票的普及度已经从量变引起质变,发票数据流基础上目前有两大商业故事:一是以云砺信息为代表企业协同平台(衍生供应链金融、精准营销等场景),二是以易快报、云快报、分贝通为代表的报销管理与企业消费管理。从企业发展阶段来看,两种模式均处于第一增长曲线(技术服务)和第二增长曲线(基于数据流的衍生场景)的换档阶段,尚需时间验证。4. 数据与 BI
通用型大数据项目已经发展到非常后期的阶段。去年极光大数据成功登录纳斯达克成为大数据服务第一股。今年披露的大数据项目交易金额非常惊人,明略数据 D 轮融资金额达 20 亿人民币,数梦工场 B 轮 6 亿,星环科技则完成数亿 D1 和 5 亿 D2 轮融资。BI 方面,竞争格局越来越明朗,思迈特软件和观远数据完成 B 轮融资,中后期项目还有帆软软件、海致 BDP、海云数据和永洪科技。5. 法务:电子签名与合同管理
今年的企服市场比去年要清淡,是清淡中稳步前进的状态。to B 投资数量占比在提升,很多投资者在转向 to B 领域。有一些两极分化的趋势,真正有挑战的可能是中间的企业,我的建议还是采取谨慎的融资和资本性支出策略,拿钱积极,花钱谨慎。DCM 持续关注几个领域,一是 SaaS 领域中,无论是垂直的、水平的、行业的,一切产品和服务的云化,以及和大数据落地相结合的业务;二是 B2B 交易平台;三是人工智能数据的落地应用。今年看项目时我会尤其关注的事情,首先是团队技术和商业化能力相匹配,从结果指标来看是是续费率,过程指标是客户成功。客户使用产品是否积极频繁,才可能有有效续费或增购,这是企服最重要的衡量指标之一。经济进入由技术驱动新增长机会的阶段,而融资环境发展发生明显变化。受二级市场的传导,狂飙突进的模式可能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失效。这两个因素结合,可能会让精细有效率的公司明年有更多增长机会,各类技术也会快速发展。我们对市场保持着乐观且务实的态度。中国企服市场的所有产品和服务都在慢慢地向标准化方向转移,速度不是特别快,但在慢慢加速。从长线来看,这个市场有很高的技术和商务壁垒,没有任何理由会不成功,中国一定会诞生出很多世界级的企业。
今年企服的关键词是“厚积薄发、风起云涌、如火如荼”。2019年企服赛道项目整体质量变得更高了,不少主流的 VC 和 PE 都在企业服务领域进行积极布局。RPA、Cloud Native(云原生)以及物流/供应链是明势今年关注比较多的领域。Cloud Native 正在重构全球的商业组织,我们认为这可能是继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后,技术类创业者面临的最大机会。我们坚信,面对外部商业社会的快速变化,优秀企业的组织架构、从IT底层架构到前端的服务都要根据都要基于 Cloud Native 重组和调整。第三方物流市场是万亿级市场,集约化、数字化、标准化程度很低。尽管第三方物流企业面临着同质化竞争带来的毛利下滑,但也迎来了大环境变化——中国消费端的变化已经传导到 B 端供应链市场,行业变革时机到来。我们认为,企业服务本质上是先进管理理念的数字化输出。对于创业者,我们的建议是:第一,要有终局观,敢想敢干,这也是低调肯干的 to B 类创业者常常缺乏的特质;第二,付费是对企业服务价值的认可,创业者要有对销售的不畏惧;第三,创始人能走多远取决于学习能力。企业服务领域是一场长跑,只有目光远大同时内心无比坚定的团队才能走向胜利。
云启资本合伙人 毛丞宇
2019 年企业服务创投关键词应该是:热闹非凡、黄金时代。企业服务仿佛到了 2015 年后的第二春,很多以 to C 为主投资的基金今年扎堆看 to B 企业服务,很多项目都拿到了融资而且是高估值的融资,在募资的寒冬十分不易。由于人口红利逐步消失,未来企业服务会持续火热,企业需要利用更多的技术和运营手段来帮助自己降本增效,这是必然的趋势。今年 to B 市场还是出现了一些小风口,如 RPA、低代码、PaaS 化等。除此之外,我们还看好垂直行业的企业服务机会,垂直行业企业服务会比通用行业成长更快,客户粘性更深,是未来的软件基础设施。未来企业合规性和安全管理方向会有不错的机会,比如财税法相关,垂直行业也有很多企业服务机会,比如工业制造业。伴随则 to B 投资的整体火热,投资的最大挑战是大基金都跑来看企业服务,投资压力加大,不过也是一种良性竞争。企业服务是慢工出细活,每一家公司都是厚积薄发,急不得。创始人和团队更加需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耐得住寂寞才能突出重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