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脉成于匿名,也毁于匿名?

2018 年 7 月 27 日 猎云网

—————————————

 文丨iFeng科技(ifeng_tech)  我是花先生  

 3090字,约需10分钟以上阅读  

—————————————

7月25日,北京市网信办、北京市公安局针对脉脉匿名版块存在用户匿名发布谣言侮辱诽谤他人,侵犯他人名誉、隐私等合法权益的问题,依法联合约谈脉脉相关负责人,责令其限期关闭匿名发布信息功能,加强用户管理,全面整改。

根据双方的公告内容,经核查,脉脉匿名版块存在上述问题,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12条“任何个人和组织使用网络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和第47条“网络运营者应当加强对其用户发布的信息的管理,发现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该信息,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防止信息扩散,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的规定。

北京市网信办、北京市公安局将督导脉脉进行全面整改,切实落实主体责任,严格依法依规办网,并视整改情况做进一步处理。

凤凰网科技《风眼》栏目在第一时间查看脉脉app,发现其Android版app已经将“匿名”改为“职言”,相比较之前突出显示了发帖用户的ID;iOS版app至今仍然在审核之中,匿名区已经关闭,呈现“不可见”状态。



(左为最新的iOS版脉脉app,右为Android版)

脉脉成于匿名,也毁于匿名

“匿名”功能是脉脉的招牌,甚至比无秘出现还要早,职场社交领域也是独一无二的首家。

作为脉脉的对手,赤兔app是领英中国专门为本土用户推出的一款职场社交产品,上线于2015年6月。这款产品完全独立于原有平台,并且只为中国用户服务。领英中国团队中曾有人提出在赤兔app中加入“匿名留言”功能,这样一是符合社交的属性,二就是能帮助拉新。

但是最终,领英中国的高层以“这个功能太low”为由否决了这个提议。但是脉脉却坚持把这个功能做下去。

“匿名区最早的想法就是帮助职场人士宣泄压力。”一位已经从脉脉离职的员工邵女士告诉凤凰网科技,对于产品团队来说,“吐槽”和“抱团取暖”是脉脉做这个功能的初衷。因为职场人士其实压力很大,情绪需要释放。

但是对于任何人来说,情绪都是一把双刃剑。对脉脉来说,如何管理好这些情绪,就更加困难了。

脉脉成立于2013年底,到现在也不过才四年半的时间,早期的竞争对手天际、若邻等因为过度模仿领英的理念,已经早早消失在用户的视线中。脉脉得以存活下来,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其“匿名”功能。

2017年6月,脉脉创始人兼CEO林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脉脉的注册用户在3000万左右,月活大约是1000万。“争取2017年底达到4000万注册用户。”林凡说。

半年后,就在搜狗成功上市后的第六天,脉脉对外宣布完成7500万美元的C轮融资,其中DCM是领投,原投资方IDG资本和晨兴资本持续跟投,足以显示他们看好脉脉的长期发展。成功拿到融资后,林凡曾意气风发的表示,“今年以来,脉脉的月活及收入均已实现五倍的增长。2018年,脉脉的月活及收入还将实现三倍增长。”

此外,他还宣布脉脉计划在2019年IPO上市,目标市值是100亿美元。而他的好哥们、原上司王小川领导的搜狗目前的市值不过42亿美元。

匿名区的流量占到脉脉流量的一半以上。”邵女士说,长期以来,匿名区是脉脉app内活跃度最高的板块。职场类app本来就属于粘性不高的产品,一是因为招聘市场比较分裂,二就是用户并不是总在换工作,只有考虑换工作的时候才会打开产品。

但脉脉的匿名区偏向于社区讨论,每天都产生大量UGC内容,用户粘性很高,并且还会有一些热点话题的讨论。“在一定程度上,脉脉更像是社交(社区)为先,职场在后。”一位此前服务于领英中国的从业者告诉凤凰网科技,相比较拉勾、猎聘之类的招聘类app,脉脉显然不太像一款招聘类产品。

宣泄情绪的地方就会有负面情绪,有讨论的地方就会产生谣言。

脉脉的匿名区早就已经突破了职场压力宣泄的职能,大量谣言、负面言论、八卦、高级黑、隐私从这里产生。

脉脉、共享单车和无秘

在脉脉的匿名讨论区,经常可以看到诸如“ofo小黄车挪用60亿押金”、“我工作三年,最近想换,拿到了京东offer,20k/月”、“摩拜裁员”、“某公司高管睡了自己的女下属”等言论。

这些谣言、负面言论、隐私往往能引起用户热烈的讨论,但也令涉事企业和个人不胜其扰,因为许多媒体也会依据脉脉匿名区的信息,大肆报道,传播范围极广。

该离职人士认为,脉脉的匿名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首先是因为其支持匿名形式的发帖和讨论,再者就是对于内容的管理不到位,最后就是受害方的投诉反馈机制不健全。



(此前脉脉的匿名讨论区帖子

脉脉其实一直都很矛盾,匿名讨论产生大量的热点内容,获得很大的流量,但是同时又必须主打实名认证,鼓励实名讨论。

也正是因为这样,脉脉在匿名留言上支持几种方式,用户在发帖的时候可以选择公司实名、匿名、化名或者实名,回复参加讨论者可以选择实名或者匿名。但是脉脉对于发帖用户,默认的是化名,对讨论用户默认是的是匿名,仅仅在后台保留用户的实名。

“这都是讨论不好的东西,谁愿意公开自己的信息。”曾经就职于滴滴并在匿名区发表过言论的谢先生告诉凤凰网科技,很多人在进入单位的时候就有保密协议,要是还敢实名,轻是丢了工作,重的则是失去自由。

这种对于管理发帖用户和社区机制,不仅仅导致很多谣言、负面言论、隐私泄露等事件的产生,还成为了“黑公关”滋生的土壤。“很多公司会安排人去黑竞争对手。”一位公关从业者告诉凤凰网科技,他之前所在的公司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此外,当脉脉像知乎那样支持用户在社区发帖讨论,但是又没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审核机制和编辑人员对内容进行审核、筛查和管理的时候,就会出现许多问题。“知乎经过长久的发展,有AI机器人审核内容,还有庞大的编辑团队,此外也形成了成熟的社区自治规范。”邵女士说,脉脉的编辑团队发展跟不上社区的发展,很多事情处理不过来。

有意思的是,脉脉和知乎就在同一个园区办公。

“脉脉其实是有反馈机制的。”她说,但是这个入口隐藏得比较深,涉事企业和个人很难找到这个入口,所以在面对谣言的时候也是束手无策。不过,在她离职前一段时间,脉脉的运营团队已经在讨论将这个入口前提。

但为时已晚,脉脉的匿名还是被关闭了。而早在无秘被关闭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多人语言脉脉的匿名“有危险”。

2017年9月1日,无秘团队在官方微博发出正式声明,宣布无秘进行系统维护,且未表明恢复服务的日期。但至今,无秘这款国内最火的匿名社交应用也没有重出江湖。

脉脉匿名区被关闭,我们挺开心的。”某共享单车公司公关告诉凤凰网科技,这个消息不仅仅是他的“好消息”,也是包括那些来自阿里巴巴、京东、滴滴、美团、饿了么等公司的公关从业者的“好消息”,曾经他们经历的许多加班,都是因为脉脉的匿名区以及其在媒体上所产生的负面报道。

长期以来,他所服务的公司,在脉脉匿名区出现过资金链断裂、裁员、巨额融资、拖欠供应商钱、与其他企业合并、挪用押金等传言,次数多到他自己都已经记不过来了。

关闭匿名区之后,脉脉剩下的功能仅仅是名片交换、个人动态、职业招聘、热文推荐等内容,但是这些板块加起来的活跃度和流量均不及匿名区。如果按照Android版app的更改,匿名区改为“职言”后,ID出现在匿名者的名称下方,也将大幅度降低用于参与发帖的欲望。“匿名区毕竟占了全站的超过一半。”邵女士再一次强调。

如今,这几家共享单车企业都还活着,但是脉脉却迎来了一场危机,2019年即使真的IPO上市,那还能到达林凡的期望吗?

- END -

  推 荐 阅 读  

3年急上市的拼多多,逃不过这三道坎!


# 智变新金融:猎云网2018年度金融科技产业创新峰会 # 将于8月3日北京举办。我们邀请到业内一众大咖,与大家共同探讨金融科技领域技术附能金融带来的巨变。面对去杠杆、严监管、重风控的新市场,科技狂人、金融专家、投资达人等都将使出十八般武艺,从风控、规范、创新、融合等多个视角出发,并在重构“新技术、新场景、新生态”下,共话金融科技的革新与发展。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职场社交 App
商业数据分析,39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60+阅读 · 2020年6月2日
【Manning新书】现代Java实战,592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99+阅读 · 2020年5月22日
【快讯】KDD2020论文出炉,216篇上榜, 你的paper中了吗?
专知会员服务
50+阅读 · 2020年5月16日
广东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65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8+阅读 · 2020年1月26日
论文h-index过低,ACL2020主席遭匿名攻击
新智元
4+阅读 · 2019年7月12日
ofo商业模式破产
1号机器人网
6+阅读 · 2019年1月29日
那个要让程序员财务自由的李奥,招人了!
交易门
3+阅读 · 2018年7月13日
抖音完了!这次道歉也没用了
今日互联网头条
9+阅读 · 2018年7月2日
Adversarial Metric Attack for Person Re-identification
Arxiv
3+阅读 · 2018年4月5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