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韧性,如何化解专精特新企业成长的烦恼?

2022 年 11 月 11 日 36氪

专精特新企业持续创新持续专注,更需要像华为云这样的科技底座持续赋能。


封面来源|视觉中国

科技创新推动着人类文明日新月异,每次新技术革命都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并促进了社会科学在增进人类福祉和探索未知的前进。
大到一个国家、一个产业,小到一家企业,如何适应快速变化的新技术革命,都需要对产业进化逻辑做多角度全方位的剖析和解读。
专精特新企业,中国制造业的“隐形冠军”
德国著名管理思想家赫尔曼·西蒙教授发现,并不总是大公司才能征服市场,那些行动迅速、市场集中、高度专业化的公司,只要保持高效执行力、关注用户需求,同样能够获得市场领先地位。他给这些企业起了个名字——“隐形冠军”。
过去,很多中国企业追求规模效应和低成本优势。当产品售价低于对手的成本线之下依然拥有利润,就意味着成为市场赢家。规模效应和价格战,也成为不少大型企业攻城略地的杀手锏,凭此优势,有的企业甚至在国际市场拥有了一席之地。
但经济体量大,企业规模大,并不代表拥有强势地位,大而不强,全而不优,多而不精,就会失去市场的话语权。中国早已进入全球的大国之列,国内甚至不乏世界500强企业,但在某些关键技术领域仍缺乏足够底气。
中国要从大国变成强国,在产业界同样缺不了“隐形冠军”。近两年,“专精特新”成为行业的热门词。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处长童有好

按照工信部的定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等特点的企业。它们多专注于产业链上某个环节,主营业务聚焦,同时具有较强大的创新能力、创新活力和抗风险能力。
据工信部最新数据 ,我 国已培育“专精特新”企业超过6万家,其中的佼佼者“小巨人”企业达8997家,它们平均拥有15.7项有效专利,超六成从事工业基础领域、超七成深耕细分行业10年以上,是各行各业不折不扣的“隐形冠军”。
由此看,设置专精特新的初衷,并不仅仅从规模和营收方面考核,更多是站在产业的高度,找到符合制造强国战略十大重点产业领域;或属于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及关键领域“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产品。
未来,中国的产品不应只有“量”的规模,更要有“质”的创新,有成本优势更要有核心技术。伴随这些企业的崛起,中国国力也将实现从硬实力向软实力的提升、中国经济也将实现从“大国”到“强国”的跃升。

化解专精特新企业成长的烦恼

站在产业细分角度看,专精特新企业是垂直领域的领先者和创新者,专注和专业造就了他们的优势。但如果站在产业发展角度,所有企业的成功都离不开四次产业革命的技术积淀和最新产业科技的加持。最新的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则是科技企业最重要的发展红利。
PC时代,软件开发企业开始崛起,互联网时代各类网站百花齐放,移动互联网APP抢占手机入口,未来IOT和人工智能平台上将会诞生新的独角兽和产业巨头。他们的成功,有自身创新的因素,但也离不开平台生态的助推,比如PC时代Wintel,互联网时代的云计算,未来的平台将会是更为全面和综合的智能平台。
数字化韧性,就是运用数字化技术的能力,拥有数字化韧性可适应新科技的各种变化而游刃有余。对专精特新企业而言,利用数字化技术创新,构建自身业务能力护城河,便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不过,制造业的长板,却成为很多专精特新企业数字能力的短板。他们并非互联网、金融等数字原生企业,其精力财力都主要聚焦在主业务产品打造和市场开拓上。缺乏数字化韧性,恰恰是他们成长过程中最大的痛点和烦恼。
人们总结出“专精特新”最痛苦的“新”三高:高风险,高试错成本,高维护成本。领导层对市场不确定性认知缺失,导致决策风险增加;研发部门研发周期变长,试错成本越来越难以承受;自建的IT系统,迭代适配越来越困难,建设和维护投入也不断攀高。
很多人担心,数字化属性会喧宾夺主,分散专精特新企业在垂直领域的专注力。但事实上,数字化能力是解决“新”三高的良药,它不但能帮助他们提升管理效率,还能提高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拥有数字化韧性,就如同增加了新的引擎,更高效更具竞争力:
第一有助于持续创新。专精特新企业“小而专”,业务快速发展,业务规模迅速扩展,这就需要在稳健的前提下利用高弹性、高敏捷性和创新的云基础设施作为支撑。而云服务总能根据企业的需求弹性变动符合专精特新企业对敏捷性的需求。
第二是保证持续效率。大企业因为规模庞大导致人浮于事、成本增加、效率降低。专精特新企业由于其行业垂直性,对数字化投入的成本更为敏感,因此对成本控制更严谨。如何运用最新数字化工具创新,如何运用全云化的部署提高业务效率,加快创新速度就非常重要。
第三是服务驱动。专精特新企业是大型企业的“种子”,需要为成长留好延展空间,具备可扩展性,就更需要数字化投入。此外,由于快速的业务拓展,场景复杂多变,业务形态多元化,专精特新企业对数字化服务商的技术底蕴、行业经验和场景化实践都有很高的要求。
总之,专精特新所拥有的专注、效率、灵活性等优势,会在获得数字化韧性之后,获得进一步加强,数字化韧性与制造业的双轮驱动,将会推动其保持持续高速发展。
打造专精特新企业坚实底座
专精特新企业通常没有庞大而又专业的IT团队,需要携手ICT伙伴,支撑其完成锻造数字化韧性的目标。如今,华为云已成为越来越多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的首选,而他们之所以选择华为云,或许与其脱胎于制造业,同时拥有多年数字化的实践,是知行合一的硬核选手密不可分。
首先,从企业维度看, 华为也是制造业起家,也是从一个小企业发展起来,亲身经历一家创新企业从创立到成长为全球企业的全过程,华为的骨血里自带“专精特新”DNA。华为自身进行了成功的数字化转型实践,由此成立了华为云,更能深刻洞察企业的需求。
作为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亲历者,华为自身拥有30年ICT经验、制造经验,以及行业领先的云、AI、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技术,这些成熟的数字化转型路径、优质业界资源、上百种解决方案,都能够保证专精特新企业高效锻造数字化韧性。
其次,从产品维度看, 华为业务群,拥有从软件、硬件、网络到操作系统,不同层级的技术团队和产品经验,是个全栈业务底座,可以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多维度赋能,一站式服务。
如果把企业的转型升级分为三个部分,就是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三部曲,终极是智能化。针对“专精特新”的数智化转型,华为云从研发、尖峰产品打造、帮助中小企业走向商业化等多维度进行赋能,并且配合政府在专精特新的各项培育政策体系下,帮助建设融通的生态。
最后,从产业生态看,华为云可以提供成长所需的服务。
华为云已经构建了成熟的产业生态,华为云底座扮演了专精特新企业的孵化器。
华为云脱胎于华为自身数字化转型实践,更懂企业;全球领先的安全能力,提供冰山安全方案,给中小企业安全可靠的服务;持续技术压强投入,全栈AI加速创新、先进的云原生2.0架构等领先的技术创新力,加速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和智能化。
华为云赋能专精特新的案例不胜枚举。比如,在智慧工厂领域,华为云就先后携手易美光电、宇星紧固件、北方微波,为他们量身打造了“智慧工厂”“未来工厂”,实现生产管理的全面数字化升级。
截至目前,华为云已上线220+云服务、210+解决方案,聚合全球超过350万开发者、汇聚41000多家合作伙伴。此外,针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包括科技型中小企业,华为云推出了登云计划,总额2亿元补贴,单家企业最高100万元的上云补贴,助力专精特新企业成为未来的全球化隐形冠军。
在11月8日举行的“2022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华为云产业战略官张锐刚表示,专精特新企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自身在成本、利润、研发、市场、合作等因素组成了推动自驱与核心竞争力“后驱”主轮,华为产业加生态则是专业驱动的“前轮”。华为在战略、研发、流程、市场、客户需求、供应链、产业生态、全球化及生产智造方面的数字化经验与能力,这些经验可以联结、分享和赋能给更多的企业,以帮助创新型中小企业成为专精特新,甚至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成长成更多的单项冠军、隐形冠军。面向各地特色产业集群,华为云也将携生态等供给数字资源,配合产业集群各地十四五规划发展重点,为产业集群提供专项赋能和联结,帮助更大规模的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解决发展路上的挑战、高质量快速数智成长。

华为云产业战略官张锐刚

作为本次大会的重要环节,在活动现场,华为云还面向全国推出专精特新加速包,从创业、商业、技术、品牌四个维度全方位发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华为云专精特新加速包发布

在时代更迭的洪流中,没有人能阻挡科技前进的车轮。从工业革命至今,四次产业革命历经蒸汽机革命、电气革命,信息产业革命和人工智能。而之后的产业创新,也都沉淀了四次产业革命的成果。中国专精特新企业主要来自制造业,而在未来,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则将是不断提升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和服务的加速器。
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高速发展的30年,也是产业平台赋能的30年。从PC时代的Wintel到智能手机上的安卓和Arm,现在所处的人工智能时代,AI有了更多的赋能场景。而华为云所扮演的,正是中小企业在智能时代的操作系统和赋能平台。
中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历从做大到做强的转变,中国企业也在从追求规模到追求质量的升级。中国发展也有了更多视角和维度:站在产业制高点看,中国制造正在崛起,助推实现中国强国梦;而站在产业革命最前沿看,专精特新企业持续创新持续专注,更需要像华为云这样的科技底座持续赋能。

登录查看更多
1

相关内容

中国智慧企业发展报告(2022),3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36+阅读 · 2022年12月13日
数智跃迁:企业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转型路径
专知会员服务
64+阅读 · 2022年10月3日
中国金融云行业研究报告
专知会员服务
29+阅读 · 2022年9月22日
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
专知会员服务
64+阅读 · 2022年8月26日
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2022),59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89+阅读 · 2022年8月10日
2021年中国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41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70+阅读 · 2021年12月23日
可持续发展进行时跨越数字化分水岭,6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2+阅读 · 2021年10月23日
专知会员服务
12+阅读 · 2021年9月30日
专知会员服务
40+阅读 · 2021年7月27日
中国制造业第二次出海,正当其时
36氪
0+阅读 · 2022年9月20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9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8年12月31日
Arxiv
0+阅读 · 2023年1月5日
Arxiv
0+阅读 · 2023年1月4日
Arxiv
0+阅读 · 2023年1月4日
Max-Margin Contrastive Learning
Arxiv
18+阅读 · 2021年12月21日
Arxiv
10+阅读 · 2021年3月30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中国智慧企业发展报告(2022),3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36+阅读 · 2022年12月13日
数智跃迁:企业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转型路径
专知会员服务
64+阅读 · 2022年10月3日
中国金融云行业研究报告
专知会员服务
29+阅读 · 2022年9月22日
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
专知会员服务
64+阅读 · 2022年8月26日
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2022),59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89+阅读 · 2022年8月10日
2021年中国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41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70+阅读 · 2021年12月23日
可持续发展进行时跨越数字化分水岭,6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2+阅读 · 2021年10月23日
专知会员服务
12+阅读 · 2021年9月30日
专知会员服务
40+阅读 · 2021年7月27日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9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8年12月31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