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Zhintastic
来源丨月牙山研究所(ID:zhongliudaren)
是教授改变了文化,还是文化改变了教授?大学之大,真的容不下一个讲台了吗?
—— by月牙山研究所所长老王
当大学成为官场、商场、欢场与名利场,大学的谎言就毁了中国精英的生长土壤——可敬的大学,就成了可怕的大学。
—— from 新周刊
相似的事件,不同的反应
开始今天的内容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小视频。
你刚刚看到的这个视频中讲台上的这位老师是耶鲁大学经济学院教授William Nordhaus。周一早晨,诺德豪斯教授一如既往来到耶鲁大学Dunham实验楼准备给本科生上宏观经济学的课。就在几个小时前,他刚刚得知自己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这视频是学生拍的讲课前的场景。他不愿因此耽误课程,故推迟了新闻发布会,校长、院长等一大批人只能等新科诺奖得主讲完课再正式向他道贺。于是就出现了视频中的场景。
“今天可以破个例:你们可以拿着自己的手机。”伴着欢呼声,诺德豪斯笑着说,“看样子你们对你们的测验二很兴奋啊!”。他还说,“作为耶鲁的学生和教职员工,你们要学会如何应对纷扰。不要让任何人扰乱你目前手头的工作。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经济增长。我可能一会儿再谈一谈那件事,但现在我们该讨论测试二了吧?”看到这里,我想您和我一样心中应该也被这位77岁的老教授肃然起敬吧!
我是在一个微信群里看到视频后才知道的这件事情,说来也奇怪,当时我还身在美帝,周围却没有一个人跟我提起这件事。八卦的我想看一下国内外的媒体对这件事情的完整报道。
百度一下果然告诉了我很多:
然而,谷歌一下竟然只能找到这一条
打开一看还是来自耶鲁官网
题目是:耶鲁大学新晋诺贝尔奖得主收到来自本科生的鲜花和祝福
最后在我的不懈努力之下我还在耶鲁大学招生宣传部的新闻(不是耶鲁大学官网新闻里面)的网站上找到了一个学生(左边的小女孩Maggie)写的题为“当你的教授获得诺贝尔奖”文章。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可以谷歌搜索到的内容,难道这就说李彦宏面对谷歌回归中国毫不畏惧的底气
国内流传的是视频,那我换用Youtube再来一遍,任由我改变各种搜索方式,依旧没找到这个视频,反而在腾讯视频上一下子找到了。
我心想美帝的新闻记者水平果然没办法跟我们比,人家诺贝尔奖得主耶,人家获奖了先推迟校长、院长的新闻发布会,先来跟学生上课,还要给学生做测验,还要求严格不让学生用手机,这换到我们的记者和自媒体同行手里,分分钟给你上头条同时制造N篇100000+有木有, 结果你们就两个报道一个Twitter,还全部来自耶鲁大学自己的官网和Twitter,其中一个还是个上课的学生写的,主流媒体ABC、NBC、CBS、CNN、FOX、HBO、纽约时报等貌似对这个毫无兴趣。另外耶鲁大学官方Twitter发了这个消息到现在(2018年10月8日-11月5日),才4个评论,83个转发,308个喜欢。
我好歹也是个诺贝尔奖得主,这样做给不给面子啊!!!!诺贝尔奖不够用,老子的资历拿出来那个不够你们喝一壶的!(这是老王替别人瞎想的哈,诺德豪斯教授才不在乎这个,另外Yale的Twitter本来每条点赞量就不大,看样子老美不喜欢Twitter治国)。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和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经济专家小组的成员,也是经济分析局咨询委员会的第一任主席。
新成立的美国经济协会联邦统计委员会的第一任主席。
现任耶鲁大学惠特尼·格里斯伍尔德经济学教授和考尔斯经济学研究基金会理事
诺德豪斯是美国最有影响的50名经济学家之一,全球研究气候变化经济学的顶级分析师之一
1963年在耶鲁大学本科毕业,1967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26岁博士毕业诺德豪斯就留在耶鲁大学任教,主讲经济学原理课程。
1973年(32岁)被聘为终身教授(熟悉美国科研体系的人应该知道美国成为终身教授有多难)
从1972年起,考勒斯基金会和国家经济研究局的研究员。
1977年-1979年,卡特执政期间,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曾在美国政府各种顾问理事会和委员会中任职。
1986年-1988年,任耶鲁大学教务长兼财务副总裁。
1992-1993年,任耶鲁大学负责财务和行政的副校长。
2004年,美国经济协会授予“杰出研究员”奖。
2014年至2015年期间担任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董事会主席。
和新科诺奖教授坚持为本科生授课媒体的不闻不问相比,所长老王看到这个又让他想起了不久之前看到的另外一个消息。有点像上面这个故事的中国版吧。
六院士同上一门课这则新闻,一度登上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
各大门户网站网易新闻、搜狐新闻、新浪新闻、腾讯新闻也都跟进报道,微信微博全方位地毯式无死角360度轰炸。百度搜索六院士同上一门课更是结果数不胜数。
首先我为六位院士点赞,我想享受过这种待遇的大学本科生不多,我也是有些嫉妒武汉大学测绘学院的这些学生。但是在这铺天盖地的赞扬声里面我们似乎忽略了什么。
确实,少数理性的声音难免会被这铺天盖地的赞扬所掩盖。
还好我们看到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熊丙奇先生的这篇文章。
当然还有这位网友的帖子。
对,同样的事情在别的地方不是新闻在我们这里是新闻,这真的挺讽刺的。
别人眼中的习以为常变成了我们眼中的奢侈,到底打了谁的脸?
再想想昨天教育部部长的讲话,就知道这件事情可能比我们想象的严重得多。
教育部长的话也侧面告诉了我们,很多教授根本不把教书是第一工作 ,不把上课是第一责任,很多荣誉很高的教授可能根本只挂名不上课。背后原因,令人唏嘘。听老王慢慢为您道来。背后的影响也不止上不上课这么简单,我们在第三部分为您奉上。
为什么一些教授们不愿意给或者不认真给本科生上课
2015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对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做出新部署,将“211工程”、“985工程”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并于同年11月由国务院印发,决定统筹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前段时间,教育部发布了60所教育部直属高校2016-2017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报告显示即使清华北大这样的国民名校,教授给本科生的上课率也不足七成。
我们还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教授的上课率和这些部属高校的国内排名有着非常微妙的关系,大学排行榜排名前列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都未进入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率排行榜的前三分之一。教授上课率排名前列的高校很多与双一流建设无缘。其实这也侧面告诉我们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率对于大学评估的影响应该是微乎其微。
再看看我们的媒体报道,老外看了估计会笑掉大牙:
双一流能否入选,和985、211能否入选一样,决定了大学的拨款与经费是否充足,说到经费,我想一些教授们当然最来劲了,哪些事关经费哪些自然放在前列,自然是项目、SCI/EI/SSCI论文、科技进步奖项、各种大家争抢的帽子(各种荣誉称号,比如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等),这么多事要处理,我连自己的硕士博士都没有时间管了,很多人名字我有的都记不起来,本科生们你们先靠边站,让我先把这些搞定我们再谈讲课的事情。
大学为了争取到双一流、争取到更多的政府拨款,肯定会从一定程度上“配合”教授们的这种行为。为了获得突出的学术研究成果,各高校都用论文、课题、经费指标考核评价教授,这引导教授把主要精力都用到学术研究上,而人才培养则被视为“包袱”。毕竟,教授们的文章、经费、帽子、项目有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自己学校自己学院相关专业在争取“省重点”“教育部重点”“国家重点”的话语权,即使本科生给你打五星好评也不会对哪个“重点实验室”能不能批准通过、哪个“重点项目”能不能获得批准、哪个“年度审核”能不能顺利通过有芝麻绿豆一丁点的影响,教授们,你们忙你们该忙的,剩下的事情交给我们搞定。
也许会有人说有上面来人本科生教学评估,这些教授就不怕吗?所长老王就在网上看到了这样的评论,不得不说,看起来好像是这么回事。
其实我想每个大学也是有教学评估的,我原来读大学的时候每门课也会有教学评估,但是国内的文化已经让大学生形成了对评估的质疑“即使大家都给了不好的评价,真的有用吗?”,也没有听说过哪年因为评估而警告处理过哪些老师啊???而且国内一门课经常是一门课许多老师来带,最后只让评估这门课,有的老师讲得好有的讲得不好,怎么放在一起评估?不能因为讲课讲得不好的老师连累那些好老师吧?诸如此类不人性化的设计和打不消的疑虑让学生们最后做教学评估都是匆忙的按完所有选项交作业般的敷衍了事。
所以讲课讲得好的得不到对应的奖励,讲的不好的也没有对应的惩罚,奖惩不分明。反而把大把时间研究讲课的老师经常因为拿不到项目得不到提升,反而是讲课讲得稀巴烂反而会写论文拿项目戴帽子的老师名利双收,那么用脚指头想一下,有些教授会愿意认真的给本科生上课吗?
除了疯狂拿项目、发论文、揽奖项,国内的老师又经常有那么多会议精神、指示要传达,领导视察要接待,即使有高校明确提出教授必须完成一定本科教学工作量的要求,但这仅仅是“量”的要求,有的教师就以应付的态度对待,而且,有的高校还出现一种情况,课表上明明是某位教授上课,但真正上课的却是讲师、副教授们来带,有时甚至是教授的博士生或者硕士生。在这种情况下,要让院士给本科生上课就难上加难。如果院士乐意为本科生上课,就变为了上面的“大新闻”。而且上面上课的六位院士都是老一辈科学家,优良传统还在,不知道再年轻一点的院士们如何?我确实也上过一些很年轻的学术成就突出的教授们的课,有的教授三节课两节半在讲自己如何如何牛逼,这种情况我想很多人也遇到过吧!有的教授来上课还带了秘书团队,自己连PPT怎么打开,电脑怎么操作都搞不定!这种情况也很多吧,当然别人平时很忙嘛,哪有时间自己做ppt来讲课,这种学生做的ppt不知道教授们念起来和换个学生来念听到耳朵里感觉是不是不一样呢,我知道你们忙,很忙,作为学生的我们被排在优先序列的后面,我们表示无所谓的啦,反正你讲的不好我也就不听了
教授上课率只可能比上面披露的低不可能比媒体公布的高。所以教授们不愿意或者不认真给本科生上课大抵如此吧!走心,搞笑呢,我本将心向论文(基金/帽子),哪有一分给你们!!!
上面忘了告诉大家,这些教授一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我国在某方面的空白。只是不知道这些突破性成果到底有多大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先进到底有多先进?填补的空白到底填了多少?我想各位吃瓜群众心里大概应该比较清楚吧!
教授们不愿意给本科生上课的后果严重吗?
其实,说后果有多严重,因为后果已经产生了,但是我们很多人因为活在这种现实之中。如温水煮青蛙,根本是毫无察觉的。
首先显而易见的一个问题就是真正投身教学、教书育人的可能要心寒了!
我非常清楚的记得我读大学的时候我们的免疫学要求双语教学,有一次学院的交流项目邀请了一位一位欧洲老教授帮我们带了一堂免疫学英文课,本来上课之前觉得自己英文水平理解Native Speaker的英文应该很困难,结果老教授讲的深入浅出,感觉效果非常好,也让我第一次领教了国外专注讲课教授的功底,可惜当时没留下一张高清照片。
最近我的一个学妹在微信朋友圈发布的再次请到的另一位国外老教授到武大讲课的图片也是让我感慨良多。我只想说,我大学读了这么长时间,板书漂亮的老师真的比例不多了。
并不是说月亮就一定是国外的圆,我们也有讲课讲得很好的老师。可是我们专注讲课的老师待遇又是如何呢?
最近新华社发布的关于湖南师范大学当了31年讲师的55岁老师龚德才也算是对我国职称评定制度的高级黑吧!自己的学生都当了教授,自己喜欢教学不想因为评职称写论文、31年都升不上去。这个在学生评选学生最喜欢的老师票数最高当选的老师却落到如此今天这般田地,到底讽刺了谁?
其实和上面的危害比起来,下面的危害要大得多!
Instagram上有一个贴图点赞九万的贴图,如下。
这个看起来和我们的主题似乎毫不相关,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似乎是我能想到的最严重的后果了,教坏小朋友。当然这里的小朋友,老外习惯叫freshman,我们称之为大学新生。
我国各高校在招生宣传时,都强调名师荟萃,有的甚至直接亮出院士的姓名,但学生进校后却见不到院士,更不用说聆听院士教诲,这从某种角度说,也是违背大学对学生的承诺。我们的学生进学校之后发现这里的大学教授都无暇顾及给本科生甚至硕士博士传道受业解惑,而是天天忙着自己的基金项目帽子。挂着课头的名,让讲师、博士生给自己代课。也不用认真上课,只要把自己的论文、科技奖励搞起来,帽子自然而然而来,还有那么一大批硕士博士讲师副教授唯自己马首是瞻。刚刚从高中毕业涉世未深的小朋友们瞬间感觉自己体悟了人生哲理、社会哲学、成功之道。于是乎我们的学生们都知道了,只要论文发的好,金钱地位远不了!更恐怖的是,这种成功哲学会被我们的这些社会主力军利用现代社会超级发达的社交网络延伸到他们认识的很多终端。所以危害的远远不止这些以为体会了成功哲学的大学生们。细思极恐。前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河南高考答题卡事件,一个高三学生就开始抄袭论文获得自主招生的加分的啊!
科技部最近提出的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已经多年来在我们的教育中培植在了我们一代代的学生心里,科技部要清理,怕的就是“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啊!
全国范围内的唯论文导致的中国学术界近年来发生的大规模撤稿事件也是让中国在国际学术界名誉扫地!具体可以看我们之前的推送:深掘学术顽疾!Science发布最大规模撤稿报告:中国成重灾区,一高校两学者70篇论文造假一场会议撤下1258篇论文!撤稿,还有比南大404教授更狠的!中国神经科学界大地震,某SCI杂志同时撤回中国学者的13篇文章,涉及协和,北京大学及复旦大学等,撤稿原因是涉嫌伪造同行评审及剽窃
有这么多危害,那教授100%给学生讲课会改变了什么吗?
我告诉你,答案是肯定的。
美国版知乎Quora上有这样一个关于MIT和Harvard大学教授比较的问题。
其中一个在MIT读本科后在Harvard做研究生的学生的回答我记忆犹新
“Of course, not all world-class Nobel prize-winning professors are necessarily great teachers, but even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class itself is the extraordinary access to these world-class minds as mentors.”
“当然,不是所有的世界级的诺贝尔奖得主教授的课都讲得很好,但是比课程本身更为更为重要的是你和这个领域世界级的头脑接触,好巧他是你的老师”。
我想美国应该有很多本科生应该是受了这些世界级头脑的影响而沉迷科学、做出卓越发现的吧!
最少我确定诺德豪斯教授这堂课中的一个人内心深受触动,写下关于耶鲁大学诺贝尔奖得主是我的经济学老师的那个小姑娘Maggie在去耶鲁前也曾经疑虑:
“Given that Yale is a renowned research university with many professors who lead their fields, I remember being concerned that my professors wouldn’t be accessible. It’s easy to imagine that faculty of such caliber would be unapproachable, buried in their labs or offices for most of the day. Yet the truth could not be more different: Yale professors are very accessible, and they love to teach. Whether it’s getting coffee with my critical writing professor, hanging out with the Statistics and Data Science professors in the Dana House, or learning from the 2018 Nobel Prize winner who skipped his press conference just to teach us the Solow Model, it’s clear to me that Yale professors care, both about their work and about me.”
“鉴于耶鲁是一所著名的研究型大学,有许多教授在他们的领域有卓越建树,我记得一开始我担心我很难有机会接触到这些教授。 很容易想象,这种水准的教师将无法接近,在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里埋在他们的实验室或办公室里。”“ 然而事实却无法改变:耶鲁大学教授非常容易接近,他们喜欢教书。 无论是与我的批判性写作教授喝咖啡,还是在Dana House和统计和数据科学教授一起闲逛,还是从201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那里学习,他只是为了向我们讲解Solow模型而推迟了他的新闻发布会,我很清楚耶鲁大学的教授关心他们的工作和关于我的事。”
我们暂时不像Yale、MIT和Harvard那样有诺贝尔奖得主为本科生讲课,那就从院士开始吧!
就像熊丙奇先生说的“除了让本科生接触学科前沿知识外,也可以让院士的学识、为人感染本科生,培养本科生的教育理想和学术理想,同时可对所有教授给本科生认真上课起到示范作用。”
我的母校武汉大学开了个好头,那个天天在网上喜欢和我武秀恩爱的华科和其他喜欢黑我们武大的兄弟院校们,看你们的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