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PM职场实录:工作13年后明白的5个道理,每一条都让你想哭

2018 年 8 月 1 日 腾讯大讲堂

*作者:王永刚(微信号akingcastle),腾讯高级产品经理,13年互联网产品设计和团队管理经验,曾主导腾讯O2O和B2C业务的产品、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现投身腾讯云to b业务担任产品先锋,在业界具有一定影响力。原标题:《一个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

 


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些产品经理的成长经验。

本人互联网产品领域从业超过十三年,从几十人的小公司,一直到上万人的BAT一路踩过不少坑,也遇到过很多良师益友,感慨颇多。

现在复盘小结,有一些共性的东西,整理出来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参考价值。

 

 

腾讯之前,我在一些中小互联网公司做了很多垂直行业和社交工具类的产品,通过层层筛选的社招机会才进入腾讯上海,自此职业生涯从莽荒时代转为系统化体系化的正规军。

其实之前一直觉得在中小公司里,我已经是最厉害的产品了,可是在这里却常常发现大家讨论的内容,居然有太多在我已有知识体系之外。这段时间感触最深的就是:比你优秀的人反而比你更努力。

 

介绍下近几年经历的一些公司和项目,也从侧面也印证了互联网对实体经济的巨大变革。

 

腾讯:O2O到B2C的电商突破之旅

 

这里提件比较有意思的事情吧:

a. 第一件是当年O2O百团大战时期,我们QQ团购线下渠道供应链偏软,标杆企业不好拿,加之受众群又非常繁复,业务转化率难以提高。

这是很多资源导向型企业的通病,怎么办?

我们尝试从团购业务架构的模型进行突破,充分考虑用户的实际诉求和使用场景,以及市场竞品的优劣。

从最初的每日一团模式,增加为每日多团;然后从设计上参考了精品美食和时尚摄影杂志的风格,用简洁的色调和错落的布局衬托产品的精致可信;架构上辅以楼层的品类交错关联,打造SKU的全面打击覆盖度这样一并解决了用户对选择面窄以及非标品质的困扰,促使转化率成倍的提升。



b. 第二件是基于团购市场竞争进入下半场,腾讯手里三家企业,QQ团购、高朋和F团市场份额均徘徊于第二阵营之时,单兵作战阻力越来越大。于是受命整合三家企业,形成合力,突围进入第一梯队。

这块涉及到了人员精简、业务整合以及客户信息迁移等各类比较棘手的问题,对业务和管理能力的挑战非常大。

要解决这些问题,核心的点就是了解自身,理清目标。明确了解新的架构下,我们需要怎样的人,做怎样的事情,他们有没有能力,有没有决心;业务方面腾讯的是互联网能力强,而高朋和F团是线下渠道广,那么优势互补;客户账号信息有重复,有未验证,从数据上来看,邮箱这个方式的客户占比极大,那么就以此入手提前放开合并校验,待到正式整合后,遇到重复账号再次校验并加以合并迁移,如此往复,清洗出了数百万重复和无效用户。


c. 第三件是关于B2C方面的,易迅并入腾讯,作为整体腾讯电商的业务一并交由我们进行管理。

在这里我们研发了一款叫信用付的金融产品,专门针对学生族为主的人群。他们在月底面临生活费紧缺,但又有消费需求的场景。根据个人在腾讯和中银大数据征信模型下的特征,授信于不同的消费贷款额度,提前消费,下月还款。

如果大家用过京东白条就好理解了,其实都是一样的消费信贷类产品,因此这里也是我个人后来转向互联网金融的一个契机。

 

众安保险:互联网保险模式从无到有探索

 

加入众安其实也是缘分,也许是对三马背景以及首块互联网保险牌照光环的信仰吧。

因为之前的从业经历,有幸被任命为互联网直营产品的负责人,即是荣誉也是责任。一开始我们都在摸索,并不确定互联网保险应该是怎么样子。

先做电商,扎实基础,学习下其他保险公司网销的经验?还是大胆冒进,剑走偏锋靠新颖产品突围?没有人告诉你哪个是对的,全凭经验预判和快速反应能力。


我们当时决策,不管如何选哪条路,首先需要足够的市场效应,快速完成基建准备总是不会错的,后期才能保证特性爆发。

因此我们搭建了PC终端、移动APP和H5/微信公众号等全生态体系,在保证特色化保险产品研发的同时,实现可售化的电商基建平台。



基础有了,产品有了,接下去干嘛呢?当然是拉客了,那用户哪里来呢?除了股东给的一些资源之外,更多的是需要我们有自我造血能力,自我拓展渠道。

这个时候作为互联网行业的老兵,我们最拿手的免费午餐效应发挥了作用。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和QQ会员的同学们沟通合作,找到利益共赢点,达成了众安和腾讯的QQ会员保险特权联合活动。

甄选特定用户大数据模型,通过续费/开通会员即可获限免赠险和限时折扣的方式,一方面拉动了QQ会员的续费率和新开率,另一方面也为众安带来了数百万的新渠道用户。后续以此作为契机,复制模式,在不同领域,通过不同产品,进行各种合作共建。

作为管理者,其实当时压力还是蛮大,毕竟我们在探索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好在最后也算是有惊无险的度过了众安互联网化从0到1的起点。

  

诺亚财富:综合金融平台模式的创业历程

  

去诺亚是和之前腾讯的老板一起创业。创业,其实最大的问题在于就是怎么带领企业和团队走向成功。但是这成功归因于我们是否能给市场带来价值,用户是否买单,资方是否认可。

金融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业务,类目繁多,监管甚严。相对背靠大树好乘凉,我们原有的业务规模较窄,给用户的价值较弱,因此公司并入诺亚之后首先是利用集团资源,扩充业务线,满足不同客户群的不同场景预期。



第一步我们花了半年时间进行业务转型,从单一的产品线逐步重构成综合金额业务(公/私募、固定收益、保理小贷、保险、股权投资,存续服务等)和专业资讯(研报、直播、公开课、积分、社区等)的平台模式。

通过不同用户的习惯和资产配资理念,去引导其投资兴趣点,并且针对场景化的理财需求,定制了目标导向的组合资产包作为理财计划基本涵盖了市场上普罗大众的投资刚需。

解决了用户如何投资的问题,接下去第二步就是投后存续和再投资,这块也是金融行业的一个棘手问题。存续期资方变动,资产波动,都会极大影响到客户收益,而到期后的及时兑现,后续衔接又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客户的起码保障。


这块由于涉及到太多金融资产背后的逻辑,一一展开解释的话又是长篇大论,我这里就简单说下我们的应对策略。

首先是存续服务的个性化,建立VIP体制,涵盖触达通路,专属客服以及投研报告,时刻让客户对自己资产的变化了然于心,一旦有较大波动率,后续服务及时跟上;其次是私人银行级别的专属投顾体系,结合了集团线下理财师的优势资源和线上电销的机动能力,全天候为用户挑选个性化的资产包,实现投资节奏无缝和最优化。

  


    

原来这就是产品经理?

    

先来说说我为什么会走上产品经理这条路吧,其中也是蛮有意思的。其实十几年前,第二次互联网创业潮,业内还没产品经理这个明确的职位定义,类似的工作可能就叫策划,甚至还会让内容编辑或者运营来负责。

我大学修的是研发编程,所以老师推荐我去一家建站公司面试开发。当时是夏天,一进门就震惊了,类似于网吧的排列结构,每件房间大约40多平米,两排桌子四列人肩并肩的坐着,屋顶挂着一盏小灯,灰暗的屋子弥漫着一股封闭环境中类似于狐臭的肉膻味作为一个见惯了大学宿舍各种奇葩的男生,我出于礼貌,面完走人。

这件事情让我不由对未来的工作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偏见,虽然后来也没看到过如此极端的情况但也算机缘巧合吧,加上自己本身也喜欢与人沟通,做创意类的工作,因此就放弃了研发方向



那么到底什么是产品经理呢?

时年搜狐网副总编方刚的一篇关于职业规划的文章点拨了我,讲述的是从做“内容编辑、专题策划、网站规划、业务决策、CIO”这样的职业发展,虽然是基于门户站的内容方向,但是和后来的产品/运营职能通道有一定的相似性,都需要去针对用户需求和体验进行深挖,规划业务方向。果不其然数年之后,他成了搜狐的产品VP。

对我而言,内容编辑、专题策划,是我一开始工作的范围,从功能模块到平台架构,也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针对用户和市场痛点,去制定企业可以提供的解决方案,这就是产品的基础,也是一个产品经理的基本功。

 

初级产品经理要会“做事”

 

什么是初级产品?一般会理解为从事这个工种不足3年的同学。当然年数不是绝对的,只是作为参考。

这部分同学的普遍情况是刚毕业,或者刚转行,对产品经理这个职位的定义和基本内容处于摸索期。从工作广度来说,是学习了解产品职能的生产流程和分工职责,学会多部门配合;从工作深度上来说,对单一功能点的体验和逻辑打磨规划,做好整体目标的衔接。

此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多观察、多试错,多总结。

为什么这阶段说是做事?因为可以看到更多的内容是集中在做上面,万事开头难,不脚踏实地实践都是空话。要学会融入一家企业的产品文化和目标,从工作流程里面去揣摩制度的意义,从同事或者领导身上去学习工作的方法,从被安排的工作中去了解结果的价值。

也许工作会很单调,局限,但从中要学习到的是整个产品经理的基础sense。局限的另一面就是聚焦,深度挖掘当前工作的亮点,想想为什么要做这个,不做会如何,老板的预期是什么,用户的需求和场景是什么,对更高一层架构的影响是什么,怎么做才能做有效率的完成,需要得到哪些支持,是否有对比竞品的亮点。

是不是觉得一下子好像也蛮复杂的呢?其实还是很有挑战的,要好好学

 

中级产品经理要会“想事”

   

到了中级产品,一般都是从业5年以上,有了一定的经验 ,逐渐成为部门的核心骨干员工。往往这个时段的产品,都会独立负责一个项目,对产品的要求也从单纯的产品体验、流程跑通,到了要研究产品定位、制定商业模型、对数据业绩负责、管理发布时机危机应对等内容,必要时候还要跨团队进行管控项目,协调相关资源的。

核心的价值除了产品本身的规划和执行能力之外,良好沟通协调能力,业务市场熟悉度,可以围绕着商业价值进行产品架构设计,关注业务前瞻性和延展性,提高自己的视野,并且输出一定的工作方法论引导初级产品同学进步。


这个阶段的工作对一个产品未来的走向是一个巨大的分水岭,如果在这段时间,还是沉迷于初级产品的按部就班,为做而做,陷入单一体验的细枝末节,那么就会丧失掉走向更高能力阶层的机遇。

认真思考,何为产品的价值,何为商业的灵魂,去想更多产品背后的公司目标,市场背景和商业模式,从反复的工作中提取经验,尝试去塑造和优化流程规则,为业务创造盈利点(非赢利项目可能是用户数、好评率等其他指标),并且成为团队其他初级产品的榜样和导师。

 

高级产品经理要会“搞事”

 

高级的定义其实很难,我们就综合认为达到了在某特定领域的专家形态吧,比如是一条产品,或者一个平台商业负责人。这个阶段的产品,其实压力也是比较大,关注点非常多。


首先是业务方面的能力,需要深入了解行业,建立商业领域权威,构建行业生态模型,创造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这个时候你就是这个业务的业界领头人,你需要变革甚至于颠覆现有的商业模型,必须要适应这种角色的转变,你不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小团队的成败了。

其实是带领团队成长,一个人的影响力也是其成熟的标志,能否在团队中建立信任感、起到核心表率作用,即使是在没有任命的情况下,并带领团队走向正确的方向,是对你管理能力的挑战。记住一点,有人主动追随的才是领导者,而不是靠职权强压胁迫。

最后是人际关系的管理协调,做大事,不但需要内部有团队支持,还需要外部的合作伙伴。



相信做到这个程度的产品经理,都已经在业内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社交圈。为人处事要谨慎,学会利用各种资源人脉,寻求共赢机会,把自己的品牌影响力扩大。

为什么我用了“搞事”一词来做定义,因为重要的是发出你自己的声音,再追随,敢于树立权威,敢于挑战传统,厚积薄发去影响和定义业界发展趋势。让你自己的公司,自己的产品走在时代的前列,指明方向,格局拔高,为了人类生活的更加美好而去奋斗。


常在河边站哪能不湿鞋,做产品做多了,谁敢说自己没踩过坑,甚至很多人还是挖坑好手呢。在这里呢,我要说个大原则,有坑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去填坑的勇气和能力。行话说的好:老板招你,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需要你来搞定这个坑的,填坑也是能力的体现哦。 

 

自身考虑不周

    

这个原因别不承认,对大多数的人来说,可能还真是排名第一的问题。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自己也有时候会对一个产品考虑不周,导致做出一些可能不太正确的结论,或大或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给后人埋坑。

针对于这样的情况,其实很难做到百分百杜绝,最好的办法就是每次都放下心态,把自己下沉到最终用户,放下以往成功项目的心态,去体会和思考他们的实际使用场景,反复来回去体验。

可以暂时关闭一些既定思维的限制,尝试拓展自己的视角,多维度全面深入的去考察自己的规划设计,甚至设想自己的结论是错的来反证。当然可能的话也可以请一些项目之外的同事来做体验,一定要相信预研的折腾和严谨绝对不会白费。

 

只会闭门造车

   

总有一些人,因为经验尚浅或者经验太过丰富,而忽视了深入调研和忠言逆耳,草率上阵,过于自信。 

这暴露了什么问题呢?其实除了性格上的偏执,更多的是对自身能力定位的认知不足,这往往才是最致命的问题。妄自菲薄,好高骛远,最终都会体现在产品成品上的缺失。

a. 首先要避免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必须始终清醒认识自己的能力,时常评估,不卑不亢,保持谦逊学习的态度,持续性避免陷入闭门造车的困局。

b. 其次是如果团队里有这样的同学,要善于引导,不能直接点破或者严厉指出,因为往往这些是他们无法接受的,可以尝试用不经意的提醒,或者给予参考建议等方式委婉提出。

c. 最后是设立校验制度,可以是团队内定期的,或者是对重大项目的多人负责制。这样对规避一些常规的闭门造车问题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

 

前人留坑后人填

   

没前人留坑,那又何须招你进来呢,对不对?虽然我知道大家都很不爽,但是对于这种情况,我也有几个小技巧给大家参考:

a. 心态调整。

就像一开始说的,没坑的话,干嘛要你来,前任也不会跑路。所以不要抱怨,更不要愤怒,先理解,让自己接受现状。

b. 深挖这个坑的历史原因。

既然如此难搞,就一定背后有着非常复杂的历史。了解历史,一方面为了自己少踩坑,一方面可以从中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c. 适当的管理预期。

有些坑的确不是那么容易填完的,这个时候如果学会适当降低相关者的预期,在处理起来的时候,就不会压力那么多,反而也许可能有不错的结果。

d. 学会求助。

求人帮忙不丢脸,不要以为是不可以做的事情。如果这个坑真的很大,你有令人信服的计划,但是个人能力有限,适当求助于你的领导或者同事,大家反而会认为你对自己有清醒认知,而不会觉得你在甩锅或者无能。

 

资源匮乏怎么办

    

我们常常会接到一个任务,但是面临资源匮乏,可能无法按原计划执行。这的确是一个很大的遗憾,但是往往不可避免,毕竟任何一家公司资源都是有限的,任务却又是无限的。

这个时候怎么办,其实也不难,我一般这样来处理:

a. 首先你要梳理出你项目的核心价值点,不是对你有利,是对公司,对你老板有利的点,这个是你的基础。

b. 然后看下和你竞争资源的产品,相比他们,你的价值点在哪里,这个是你的附加值。如果有两者都有明显优势,那么基本上你也不会有困扰。反之,为了促成这个项目,你可以选择折中方案,比如提取某一处亮点或者核心内容做取舍,用点的亮点,去掩盖面的劣势,弃车保帅。

c. 最糟的情况下就是你想做的项目,目前的确不在公司或者老板的优先级前列,可是也许对你很重要,你非常想做。怎么办呢?开动你的情商,调动你的人脉吧,说服不了老板不代表说服不了同事,施展下沟通技巧,也许就有一些好同事愿意为你偷偷打点黑工呢。

 

政治任务小窍门

 

公司老板最大,所以有时候,一拍脑袋,下面的人就要忙前忙后了。虽然有时候这个事情也许是值得争议的,甚至于是不靠谱的。

那怎么做才能把一件不可能的任务完成的比较漂亮呢?关键是了解老板目标,管控老板预期。所以不要忙着拒绝,先明确了解老板此举背后的意图,哪怕只有一丝合理性,我们就有义务排除万难去完成。

目标和预期是可以被分解的,政治任务大多是缺乏规划性,可行性和资源性的集合,但是不代表是完全不可执行。选择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最能给老板带来价值的点,最小闭环的去深挖和执行,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这里,强力执行,就类似二八原则。当你有了成果之后,再去和老板沟通其他部分,是否合理能否改变,在你有了一定价值体现之后,其实你会发现有些事情就变得可商量了。



终于绕到了本次分享的重点,其实做产品就是做人,自我修养才是最高境界。

就和修禅一样,很多人在职场的成败得失,最终还是源于个人的为人处世。 

所以本章就说说看一些这方面的经验,也许和产品基本技能无关,但可能关乎你的职业生涯的长期发展。

 


职业规划很重要,知道自己要什么,懂取舍

 

很多人在入行之初,都不免春风得意,觉得自己充满着无限可能和无限精力。

但是现实有时候很残酷,也许在你马不停蹄的努力之后,事业依然默默无闻;更有甚者,当你拼死拼活没日没夜,却一下子就被打回原点。


会懵吗?会迷茫吗?这样的例子我看过很多,甚至很多人从此一蹶不振,有生之年只有碌碌无为。那是为什么呢?其实就是缺乏一个职业规划,对自己的发展和定位没有清晰的认知,才会在遇到逆境的时候,不知何去何从。


人都是贪心的,明确的职业规划就是让自己确认自己的发展通路,去了解自己适合什么能干什么,这个行业或者职业通道未来会变成怎样,会遇到哪些挑战,需要怎么去解决,最终坚持的回报是什么。也会知道哪些不适合自己,哪怕外界描述的天花乱坠,肥水横流,抵制住诱惑,懂得取舍。

 

时刻具有危机感,顺风谦逊,逆风奋起

    

我大概是个时刻充满危机感的人,以前同事还调侃我工位太过简洁,就是为了方便哪天被开了可以迅速理包走人。当然这只是玩笑,不过危机意识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被动技能,已经远远不止于职场。


我们来剖析下危机感对人的影响:

第一可以让人保持谦逊,因为你能意识到更多的竞争,更远的高度和更多的挑战,时刻觉得自己还有前进的空间;

第二能让你看清现状,不被一些泡沫的虚荣所蒙蔽,认清目标,时刻知道自己的位置;

第三就是可以磨练心智,提升抗压能力,遇到再坏的境遇也能不屈不挠,因为这些本来就在你预料之内嘛。

所以不要被安逸的生活所蒙蔽,你还年轻,要学习和突破的太多,千万不要变成网传的“死于25岁,葬于75岁”范本。

 

人际情商管理,切忌独断专行,孤芳自赏


工作多年之后,单纯的工作技能固然是基本素养,但是人脉的累积和运用往往愈加重要。

中国是一个特别讲究人情世故的社会,往小里说,你和同事关系一般,工作上有些事情需要别人帮忙就会比较困难,导致你效率降低;往大了说,你和老板关系不好,不会向上管理,那么你的职业发展就堪忧,说不定哪天真被扫地出门也不知道。


我以前也是一个闷头做事的人,但是后来发现屡屡升职加薪都轮不到自己,好奇的和一些前辈求教了下,却被人家一句“会哭的孩子有奶喝”一言点破。是啊,我们也许做了很多事情,但是不会人情世故,不会合理汇报,谁知道呢?谁来支持你呢?甚至于遇到问题的时候,谁帮你呢?

这里不是要教你到处巴结或者勾心斗角,而是在工作之中,重视人的因素,维护好自己的人脉圈和个人品牌。学会用真心待人,换位思考和乐善好施。长远来看,人脉将成为你职场和生活最宝贵的财富。

 

格局要大,不为无奈之事伤神,抓住可为之事尽力

  

很多时候,我们前进的步伐总会因为一些无奈之事而暂停甚至倒退,但是实际上这些事情真的那么重要吗?  

人生是一场慢跑,职场必然也是,起起伏伏,只要长线看好就够了。抓住自己的核心目标,然后一步步去实现,一定有人比你跑的快跑的好,要学会接受现实。

人生而不平等,背景资源,乃至能力机遇都不一样,对于这些无法改变的事情,与其花时间去暗自神伤或者怨天尤人还不如莞尔一笑,专注于自己可控的,可改变的事情去做。

逆境中,一定也有其可取之处,心态最重要。

最可怕的就是忙忙碌碌,终其一生在追逐别人的脚步,最终却什么都没得到。

我们从不需要为别人的眼光而活,定好自己的目标,做到悦己,难道还不够吗?

 

产品即人性,懂人心才能做出伟大的产品


我一直支持做产品的人多看心理学,尤其是社会心理学的书,毕竟我们都在创造需求和解决需求的世界里循环。

比如因为有了互联网,就有上网冲浪浏览的需求,于是有了浏览器;比如有了互联网,就有了网上交友的需求,于是就有了社交软件;比如有了互联网,就有了网上消费的需求,于是就有了电商和支付。

冲浪是因为向往一个内容无限的世界,人都有探索未知的好奇心;交友是因为人类是群居的高等动物,有沟通互动,甚至是征服挑战的本能;消费是因为人类有天生的惰性,找到一个比现实世界更快捷便利,甚至廉价的渠道,自然趋之若鹜。


天下产品,无不都是来自于人性的诉求,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恐惧什么,什么是我们想要却又羞于表露,什么是我们不想要却又无奈接受。

一款成功的产品,必须要来自于这些人性中最深层次的探索。

 

最后,感谢总部同学们的邀请,让我可以把这些之前做分享课的内容文字化,也让更多小伙伴可以有一个参考价值。我爱产品,与君共勉!



- END -



最怕这样的好文案,把人生都戳破


产品经理必备的6款效率神器,到底好用在哪?


你现在的焦虑,可能真的不是因为没钱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定义:互联网保险业务,是指保险机构依托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等技术,通过自营网络平台、第三方网络平台等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保险服务的业务。
商业数据分析,39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59+阅读 · 2020年6月2日
德勤:2020技术趋势报告,12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90+阅读 · 2020年3月31日
Python数据分析:过去、现在和未来,52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99+阅读 · 2020年3月9日
《人工智能2020:落地挑战与应对 》56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95+阅读 · 2020年3月8日
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2020十大科技趋势」
专知会员服务
106+阅读 · 2020年1月2日
报告 | 2020中国5G经济报告,10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97+阅读 · 2019年12月29日
Stabilizing Transformers for Reinforcement Learning
专知会员服务
58+阅读 · 2019年10月17日
转岗产品经理,花了3个月都做不好需求工作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10+阅读 · 2019年9月16日
职人沙龙 | 走进小打卡,小程序技术实战交流
如何运营15万付费用户?
三节课
6+阅读 · 2019年2月28日
知乎破8万赞回答:那些厉害的人,思维方式比你强在哪儿?
45K!刚面完 AI 岗,这几点分享给你!
AI100
17+阅读 · 2018年12月18日
薪水你自己填-番外篇
待字闺中
4+阅读 · 2018年6月13日
看完后,别再说自己不懂用户画像了
R语言中文社区
15+阅读 · 2017年8月28日
Risk-Aware Active Inverse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rxiv
7+阅读 · 2019年1月8日
Arxiv
6+阅读 · 2018年10月3日
Hierarchical Deep Multiagent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rxiv
8+阅读 · 2018年9月25日
Arxiv
6+阅读 · 2018年4月24日
Arxiv
6+阅读 · 2018年3月27日
Arxiv
5+阅读 · 2018年3月16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商业数据分析,39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59+阅读 · 2020年6月2日
德勤:2020技术趋势报告,12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90+阅读 · 2020年3月31日
Python数据分析:过去、现在和未来,52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99+阅读 · 2020年3月9日
《人工智能2020:落地挑战与应对 》56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95+阅读 · 2020年3月8日
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2020十大科技趋势」
专知会员服务
106+阅读 · 2020年1月2日
报告 | 2020中国5G经济报告,10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97+阅读 · 2019年12月29日
Stabilizing Transformers for Reinforcement Learning
专知会员服务
58+阅读 · 2019年10月17日
相关资讯
转岗产品经理,花了3个月都做不好需求工作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10+阅读 · 2019年9月16日
职人沙龙 | 走进小打卡,小程序技术实战交流
如何运营15万付费用户?
三节课
6+阅读 · 2019年2月28日
知乎破8万赞回答:那些厉害的人,思维方式比你强在哪儿?
45K!刚面完 AI 岗,这几点分享给你!
AI100
17+阅读 · 2018年12月18日
薪水你自己填-番外篇
待字闺中
4+阅读 · 2018年6月13日
看完后,别再说自己不懂用户画像了
R语言中文社区
15+阅读 · 2017年8月28日
相关论文
Risk-Aware Active Inverse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rxiv
7+阅读 · 2019年1月8日
Arxiv
6+阅读 · 2018年10月3日
Hierarchical Deep Multiagent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rxiv
8+阅读 · 2018年9月25日
Arxiv
6+阅读 · 2018年4月24日
Arxiv
6+阅读 · 2018年3月27日
Arxiv
5+阅读 · 2018年3月16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