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4日,SABCS 2018正式开幕。SABCS是世界上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乳腺癌会议。为期5天的会议中,将有来自世界90多个国家超过7000名科研人员与医生代表参与研讨。当地时间2018年12月6日上午7时30分,大会举办媒体发布会,来自荷兰癌症研究所的Emiel J. T. Rutgers教授公布III期AMAROS研究的最新数据显示,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腋窝放疗或腋窝清扫,10年复发和生存率相当。
Virginia Kaklamani教授(右)
SABCS联合主任,医学博士,UT健康圣安东尼奥乳腺癌项目负责人
Radiotherapy or surgery of the axilla after a positive sentinel node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10-year results of the EORTC AMAROS trial
Emiel J. T. Rutgers教授
The principal investigator of the AMAROS clinical trial and a surgical oncologist at the Netherlands Cancer Institute in Amsterdam
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没有临床证据表明局部疾病传播到腋窝(腋窝)淋巴结,意味着触诊或超声检查没有疾病传播的迹象,除非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传统上,那些在前哨淋巴结活检中检测到癌症的患者接受了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这是一种有效但侵入性的外科手术,与淋巴水肿和移动手臂困难等不良副作用有关。为了解决这一困境,来自荷兰癌症研究所放疗科的Mila Donker教授联合EORTC和ALMANAC乳腺癌研究组织一起进行了AMAROS研究,以评估腋窝放疗是否能够达到腋窝淋巴结清扫一样的效果,期望能够减少腋窝清扫带来的副作用。
AMAROS研究共入组了4806例早期、临床淋巴结阴性的患者,其中1425例患者腋窝淋巴结活检阳性,744例患者随机分配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681例患者分配接受腋窝放疗。随访10年后,分配至腋窝放疗组的患者有1.82%(11/681)出现腋窝复发;腋窝淋巴结清扫组患者腋窝复发率为0.93%(7/744),两组的局部复发率无显著差异。此外,两组患者的无远处复发生存和总生存均无显著差异。随访10年,腋窝放疗组和腋窝清扫组的无远处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8.2%和81.7%;总生存率分别为81.4%和84.6%。
分配至腋窝放疗组的患者相比于腋窝清扫组患者,有显著更高比例的患者出现第二原发癌,发生率分别为11.0%和7.7%。这一差异主要是因为腋窝放疗组患者,对侧乳腺癌的发生率更高。因为这一研究进行时的放疗技术均是采用两个切向场,放疗野外辐射,包括对侧乳腺、腋窝或心脏野都微不足道。目前并没有证据显示增高的第二原发癌发生率与放疗有关。因此,基于这一研究,能够足够证明腋窝放疗是腋窝淋巴结切除非常好的替代手段。
AMAROS研究最新10年的数据显示,腋窝放疗对比腋窝淋巴结清扫,可以取得相当的非常好的总生存、无远处转移生存和局部控制率。结合我们既往发表的5年随访数据,腋窝淋巴结清扫组患者,淋巴水肿的发生率显著更高;因此,对于前哨淋巴结活检阳性的患者,可以考虑接受腋窝放疗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进一步更新的5年随访数据进一步确认了,相比于腋窝淋巴结清扫,腋窝放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更好、合并症更少,且淋巴水肿的发生率显著更低。
近期另一项研究数据提示,一部分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阳性的患者,不需要进行腋窝治疗。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对于一些需要腋窝治疗的患者,腋窝放疗是较好的选择。
此外,研究者还分享到,这一研究的主要局限性在于放射野大于目前真正需要的,因此导致了目前可以合理避免的合并症。此外,两组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患者数目不均衡,复发患者数目少于预期,降低了这一研究的统计效能。然而,研究者表示,这些局限性并不会影响整个研究的结果,在局部控制率上,腋窝放疗并不劣于腋窝淋巴结清扫。
相关阅读:
SABCS 2018大幕开启,重磅研究结果逐步公布,关注【肿瘤资讯】,SABCS 2018持续更新!
41本肿瘤患者指南丛书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免费阅读
70个肿瘤相关临床试验招募患者
点击下方图片或识别图片二维码即可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