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怂,跟用户谈钱没那么可怕!

2017 年 7 月 17 日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粉小圆


—— BEGIN ——


大家有这种感觉吗?很多运营在落地工作的时候,都很害怕跟用户谈钱。所以,只要做活动,做用户运营,做推广,瞬间就想到「促销」「免费」,一旦接触到价格比较高的产品,就会失去信心,总是小心翼翼的害怕触碰到用户转化的神经。


为什么不能跟用户谈钱?


难道运营就不能坦荡、平等地跟用户谈钱吗?


运营的活动思维惯性就是折扣、优惠、免费赠送,当运营的KPI跟销售捆绑在一起的时候,这些策略方法带来的达标轻易感会让人欲罢不能——毕竟达标后,领导跟同事都会点赞,数据上的感觉也会非常良好。


除了数据上直观的效果刺激,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用户认知了解并没有迭代更新的思维,总认为互联网的用户只能接受低价、免费,客单价只能在某个范围内。


用户对于价格的思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 有需求,但是对价格敏感;

  • 有需求,也能承担合理价格;

  • 没有需求,但就偏爱低价;

  • 没有需求,只是从众选择;

……


用户会在这几种状态中变化,可能跟品牌的教育有关,可能跟需求的选择有关。可以肯定的是,这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状态,而是在不断变动的。运营如果只用一种状态来判断和理解用户对于价格的思考,那相应的运营方式自然也会被固化。


用户对价格的理解不是绝对值,而是相对值。


用户在判断价格的时候,是考虑“值不值的问题”:一方面会跟同类产品的价格对比,另一方面是其他替代选择的价格对比。


用一个数字去框定用户对于产品的心理定价,已经不适合不断变化的用户价格认知了。


一个产品的价格是综合考虑用户选择,市场情况确定的,为了满足活动的销售量KPI而盲目把价格降到低于成本价,一涉及到价格高的产品就认怂,说好的运营的魄力呢?


别忘了,用户是需要经营的!


对于用户运营、活动运营而言,如果在无底线的输出公司的经营成本,这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吸引到一批用户,但是一旦恢复原有的经营轨迹,面临的结果就是用户快速流失。


这不是只有跟精准用户有关的问题,还是一个经营的问题。


经营是需要考虑投入产出的,无底线的出让成本,显然不是一个企业或者产品持久运作的方式。


而且经营是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中等价交换,短暂的不平等交易会带来不平衡的认知,会给用户带来一种价值失衡感。


如果一个产品可以大量9.9元销售,那又怎么让用户相信这个产品实际价值上百呢?


运营对产品的认知不能以偏概全。


有的运营在拿到一个产品,看到朴素的包装,就认为这个产品并不值得那么高的价格,殊不知这个产品的内在成本价非常高。


拜托,你是运营啊,专业人士啊,经营者啊,不是普通用户啊?看待产品可以全面一点吗?


运营不能用产品的一个维度的情况去绑架产品的定价策略,需要的是综合的去思考产品的定价。当对产品的价值认知更全面的时候,才可以更有底气的跟用户谈钱。


运营如何跟用户谈钱


运营是在经营着一个产品,是在跟用户做着“平等”的交易,真不必要为了避免承受获客不精准而造成的低转化率,而采用一些极端的方法去规避跟用户谈钱。


比如说:


  • 在文案或者视觉上弱化产品的价格

  • 频繁的低价促销,迎合价格敏感边缘线区域的用户

  • 在最后转化步骤才露出价格,消耗前期的教育成本

……


想方设法的运用一些运营小伎俩,暂时的弱化用户对价格的了解,有时是强化优惠价,有时是刻意的弱化价格在流程中的展现。


其实这反而给用户带来一种心理上的欺瞒感:当用户第一次低价尝鲜后产生了需求,开始去考虑复购的时候,看到常规的售价时,就很容易产生一种被欺瞒的感觉——他们会质疑产品本身的价值,这也是很多产品促销后恢复原价,即使目标用户也流失严重的原因之一。


跟用户谈钱这事是躲不掉的!运营在用户面前就不要认怂,也不必过于小心翼翼。运营的能力是在于,怎么优雅,有效的跟用户谈钱。


1. 对产品做分解, 1+1>2


用户对价格的认知是需要对比和引导的,有的运营会选择蒙住用户的眼睛不让他们看到价格,但是有一些运营反而会大方的跟用户谈价格,只是会用另一种方式——让用户对产品的价值跟产品的价格画上等号。


用户只接触到价格时,可能会惊呆,第一印象难免是“你凭什么值这个价?”这时候,我们可以帮用户梳理对价格的认知,就是把产品的过程做分解,让用户真切感受到每一个环节中所投入的成本。


分解产品生产的过程、服务的过程、销售的过程……很多产品的详情页,就是把产品做分解的过程,像讲故事一样,把创始人做产品的过程展现出来,把产品的成分一个一个剥开分解…每一步都是在让用户感受到对应的成本投入。


当一个完整的价格,被拆解成每一小块能够直观衡量的价值,让产品形成一种1+1>2的比价感。


大多数产品都会通过一个核心的卖点,吸引用户的眼球,甚至就借此把产品价值等同于产品价格。但是,同质化也包括核心卖点的同质化,你用这个特殊成分,我也用这个特殊配方,最终所谓的卖点反而变成了普遍的存在。


把产品的过程做分解,让多个核心卖点用故事做串联,让用户直观的认知一个产品的形成过程,从卖点关注转变为一个体验和感受产品的过程,一个产品自然也会丰满成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


2. 用阶级语言说出价格,见人说人话


产品的营销,已经慢慢演变成生活方式的营销,解决同样直接需求的产品那么多,我只想选适合我的那一个。那什么才是适合?


适合就是适合我的身份,适合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适合我可以承担的价位,适合我晒在朋友圈中,适合……


多种的适合因素的综合考虑,其实也就是个人阶级内的选择。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阶级的存在,是不是坚持自己有选择的自由,但事实上——你只能那么选择。


有人愿意买60多块钱一杯的咖啡,也有人愿意买几块钱一包的速溶咖啡,不要以为大家都不关注价格,只是这个价格是不是在相应的阶层内的选择而已。


当一个产品的选择融入了更多阶级的因素,那跟用户谈产品,谈价格时候,也就需要更多的阶级习惯,包括沟通的语言,视觉的效果等等。


有些人会更愿意去选择高价格的产品,显示“财力”,那就可以土豪式的展现价格。有些人习惯精打细算,那用一种比价的方式去展现价格,就会更容易跟用户搭上话。


有时候,用户不买单,很可能是因为你们的语言不对频。


—— END ——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APP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关乎渠道,用户,数据,商务和活动的各种思考和求索。 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学习运营: 运营、产品运营(互联网运营)
【WWW2020-微软】理解用户行为用于文档推荐
专知会员服务
36+阅读 · 2020年4月5日
【2020新书】如何认真写好的代码和软件,31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65+阅读 · 2020年3月26日
【中国人民大学】机器学习的隐私保护研究综述
专知会员服务
133+阅读 · 2020年3月25日
【资源】100+本免费数据科学书
专知会员服务
108+阅读 · 2020年3月17日
《人工智能2020:落地挑战与应对 》56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97+阅读 · 2020年3月8日
【经典书】精通机器学习特征工程,中文版,17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359+阅读 · 2020年2月15日
转岗产品经理,花了3个月都做不好需求工作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10+阅读 · 2019年9月16日
如何运营15万付费用户?
三节课
6+阅读 · 2019年2月28日
京东用户画像揭秘:原来买iPhone X的是这么些人
R语言中文社区
10+阅读 · 2017年9月14日
看完后,别再说自己不懂用户画像了
R语言中文社区
15+阅读 · 2017年8月28日
谈谈用户画像
caoz的梦呓
10+阅读 · 2017年8月17日
你以为自己真的了解用户画像?其实猫腻可多了
THU数据派
8+阅读 · 2017年7月12日
谈谈王者荣耀
小道消息
4+阅读 · 2017年7月6日
Learning Discriminative Model Prediction for Tracking
Arxiv
3+阅读 · 2018年5月21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WWW2020-微软】理解用户行为用于文档推荐
专知会员服务
36+阅读 · 2020年4月5日
【2020新书】如何认真写好的代码和软件,31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65+阅读 · 2020年3月26日
【中国人民大学】机器学习的隐私保护研究综述
专知会员服务
133+阅读 · 2020年3月25日
【资源】100+本免费数据科学书
专知会员服务
108+阅读 · 2020年3月17日
《人工智能2020:落地挑战与应对 》56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97+阅读 · 2020年3月8日
【经典书】精通机器学习特征工程,中文版,17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359+阅读 · 2020年2月15日
相关资讯
转岗产品经理,花了3个月都做不好需求工作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10+阅读 · 2019年9月16日
如何运营15万付费用户?
三节课
6+阅读 · 2019年2月28日
京东用户画像揭秘:原来买iPhone X的是这么些人
R语言中文社区
10+阅读 · 2017年9月14日
看完后,别再说自己不懂用户画像了
R语言中文社区
15+阅读 · 2017年8月28日
谈谈用户画像
caoz的梦呓
10+阅读 · 2017年8月17日
你以为自己真的了解用户画像?其实猫腻可多了
THU数据派
8+阅读 · 2017年7月12日
谈谈王者荣耀
小道消息
4+阅读 · 2017年7月6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