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效评价体系理论建构与实践验证

2019 年 2 月 6 日 MOOC

 | 全文共11383字,建议阅读时23分钟 |


本文由《江苏高教》杂志授权发布

者:冯用军 赵雪 朱立明

摘要

 

中国“双一流”大学建设是国家发展的一个新动力源,是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高等教育的重大举措。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是建设世界强国的基础,中国“双一流”战略是服务国家战略的核心支撑体系。科学界定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理论内涵与实践价值,对其进行客观分类和特征固化,进而合理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效评价体系,并以中国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样本对照标杆大学进行实践验证,既可以为党和政府、高校和社会等动态评估“双一流”战略建设进展提供参考借鉴,也可以为中国学界的理论话语逐步转化为世界性实践话语奠定前期基础,更可以为破解世界大学评价难题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道路,早日建成世界高等教育中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偏差;修复


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第三方评价政策文本分析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第三方评价符合国家鼓励“管办评”分离的教育政策和教育行业第三方评估的世界潮流。当然,在高等教育领域推进专业评价和中介评估方面,我国也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政策变迁过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探索与国际高水平教育评价机构合作,形成中国特色学校评价模式。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


21世纪的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新时代,对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远胜往昔,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与一大批一流学科高水平大学的紧迫性更加凸显,这是中国大学的自身发展和中国经济社会的深化发展的规律使然与逻辑必然:第一,“双一流”大学持续培育的优质人力资源是支撑中国跻身世界强国、中华民族跻身世界优秀民族之林的核动力,也是支撑改革开放渡过深水区的最大红利;第二,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从精英到大众向普及化阶段坚实迈进,“双一流”大学正逐步成为社会轴心,特别是在大(数据)、智(能化)、移(动态)、云(计算)时代。


建设“双一流”大学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民族之大计,中国大学已经从“象牙塔”时代迈入“轴心”时代,大学的这种本质性的重大改变必然导致其角色的根本性变化,就是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和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动能,是中国维系可持续进步、高质量发展的坚定不移的战略抉择。条条大道通罗马,世界一流大学的生长历史和发展现实均表明,每一所大学都有自身独特的成长理路和文化气质,它们走过的道路各具特色且无法复制。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学科高水平大学及其开展的世界一流本科教育,无论是在理想的状态下抑或在现实的情境中,都是富于本国特色而多样化的,多样性是世界一流大学之所以一流的成功经验,这给中国开展“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一个重要启示。


二、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界说与特征凝练


理想的大学、现实的大学都应该是多样性的,有时甚至是独一无二的,但在多样性中也能找寻通约性。换句话说,世界一流大学虽然有独特的DNA,但它们在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和现代大学的核心职能的履行上却有共通之处。这是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进行内涵构化与特征质化的前提。


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内,世界大学是多维度上的金字塔型,每一种类型、层次的大学都会有佼佼者,它们在某一或某些领域领先一步或独步天下。所以,世界一流大学就是那些身处金字塔尖的研究型大学、专业型大学、应用型大学、技职型大学的聚合,它们把最有特色、最有优势、最有成就的学科群收入囊中,并千方百计维系它们在人才培育、科技研发、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领先地位和超前优势。


在党和国家战略布局中,中国大学是国家和平崛起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利器,在“两个一百年”内,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议题之一是“怎样建设(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再造中国大学的世界影响、重构世界大学的中国格局。中国特色是中国大学的底色,华夏文明是中国大学的灵魂。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全方位凸显中华特色。


“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双一流”战略规划中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B类)、一流学科建设高校(C类)必须是中国人主导扎根中国大地通过自主创新建成的,绝不是直接照搬或简单复制发达国家的世界一流大学,但可以充分借鉴、吸收发达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的经验教训,这就客观上需要对“什么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概念群进行内涵构化和特征凝练。


大学拥有相近的遗传基因和构成基质,但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学科高水平大学却是相同基因的不同排列组合,它们的气质、风格和文化独一无二且不可复制。促进社会发展和促进个体发展是大学的两大基本功能,培育人才、研发科技、服务社会、传承与创新文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则是大学的五大核心职能,世界大学在两大基本功能和五大核心职能的实现上都是通约的。


只是世界一流大学作为世界大学集团中的标杆,对它们的评价标准相对要高大上很多:一是大学理念的引领;二是毕业校友的杰出;三是科技研发的前沿;四是社会服务的卓越;五是传承与创新文化的坚守;六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优质高效。世界一流大学在多维教育生态系统内是相对的,在单维教育生态系统内是绝对的,它们的类型、层次和特征是多样化的,虽然每种类型、每个层次甚至每所大学都可以成为绝对一流(狭义相对)或相对一流(广义相对)大学,但跻身世界大学集团塔尖的大学永远都是极少数。


在多维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内(世界高等教育组织约3万所),从认识论或政治论角度而言世界一流大学的数量、比例和生态位是相对稳定的,而从学术性、社会性双维度进行考察并参照全球主流大学排行榜,可以基本划定世界一流大学的分布比例与相对生态系统相位(表1)。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已历三年,按照国家“动态支持”的措施,2020年将迎来第一场“淘汰赛”,所以2018年的中期建设绩效评估就至关重要。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的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指明了中国大学的发展战略方向和分阶段发展目标,要求建立健全“双一流”大学建设绩效评价机制,积极采用科学性、公信度和权威性兼顾的第三方评价。


按照“双一流”战略的总体目标安排,在推进五大建设任务和五大改革任务、实施三大支持措施和两大保障措施“护法”下分三步走实现阶段性目标。如果这些战略目标能分步骤实现,那就意味着到2020年左右我国将有10余所大学稳居全球大学集团的5‰,即稳居世界大学集团前百名;到2035年左右将有3-5所大学跻身全球大学集团的0.5‰,即跻身世界大学集团前30名;到2050年左右将有1-2所大学雄踞全球大学集团的0.1‰,即雄踞世界大学集团前10名。


但从全球趋势、中国国情和高教教情来看,我国高等教育战略目标落后于经济社会战略目标,必须实事求是地从理论上建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效评价体系,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加速我国“双一流”大学的建设步伐,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最坚实的智慧。


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效评价体系的理论建构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卓越的教学,打造一流学科、建设一流本科、做强一流专业、培育一流人才。一流教学是一流大学的底色,创新是一流大学的灵魂,一流大学的关键是培养一流人才,不仅要培养一流的科学家、工程师,还要培养一流的思想家、教育家。


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高水大学都是在持续实现高等教育基本功能和核心职能上表现卓越的大学,也是对所在国家(地区)、民族和世界持续做出伟大贡献的伟大大学。世界大学虽数量庞大,但伟大大学如同伟大人物一样屈指可数,伟大人物都有相似的卓越品质,伟大大学亦是如此。所以,世界一流大学的共性品质就是评价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效的参照标准和判别准绳,也是研发、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评价体系的实然准则和理论基石。


“双一流”战略是百年大计,事关中国的千年发展,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既然第一所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由中国人主导在中国大地上建成,那么评价“双一流”大学建设成效的评价体系也必须是由中国人主导在中国大地上构建。那些外国主导的大学排名或那些中国人简单照搬外国大学排名的学术排名,既未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站位”来研发和运行,也没有多少中国特色和中国元素(基本是THES或QS等的翻版“舶来品”或“复制品”),这为中国大学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缘。


在“双一流”战略背景下,摆在中国大学评价人面前最大的新时代政治任务,就是建构中国特色鲜明、具有世界眼光、与国际无缝接轨、高点站位的世界一流大学评价体系。大学评价不应是一门生意而应是一门计量科学,由中国教育家联合中国科学家主导并借鉴全球智者的经验研发、制定“双一流”大学建设绩效评价机制和体系,是中国世界地位和全球影响力在高等教育发展等方面的客观要求,也反映了由中国主导制定世界大学排名标准、发起“一带一路”高等教育繁荣倡议、构建全球大学命运共同体等的现实需要。


教育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方面,教育评价权是教育主权的有机组成部分。全球大学排名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世界话语权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展示高等教育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大平台,更是中国教育战略家、大学排名专家引领世界高等教育评价事务的重大舞台。


维护国家教育评价权是一个国家和其他组织开展平等教育交流的根本前提,本国教育评价组织对本国大学进行评价具有优先权、对他国大学评价具有选择权。中国可以主导的全球大学排名的数量与质量,是中国人在全球大学排名领域话语权与影响力的“晴雨表”。大学排名诞生35年来,发布过大学排行榜的机构或个人当以百计,但真正拥有世界影响且持续发布排行榜的却以个数,对它们的“核心指标”进行“合并同类项”后发现:学生质量(师生数量、校友成就)、科技贡献(成果数量、成果质量)与国际影响(学术声誉、媒体影响)是评价大学的三大核心标准。


为跟踪评价、动态监测、科学预判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效,“双一流”大学评价体系建构必须融汇中国特色、中国文化和中国元素,站在第三方评估立场,展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精神。以高等教育的两大基本功能和现代大学的五大核心职能等为基础,借鉴国内外高等教育评估和现代大学评价的经验教训,科学构建起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2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12个四级指标和50个五级指标观测点。


该评价指标体系是中国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的成果,是在30余年大学评价科研、设计、验证、试点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投入大量精力和智力,充分借鉴国际第三代大学评价技术先进理念,汲取诸多大学评价机构的教训反馈,遵循大学排名国际专家组(International Ranking Expert Group,IREG)提出并倡导的“高等教育机构排名的柏林原则”(Berlin Principles on Ranking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BPRHEI),构建起了按中国特色、世界标准研发设计的第四代大学评价技术(大学排名4.0),即提出了破解世界大学评价难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兼和世界眼光、国际视野和中国特色、华夏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效动态监测与多维评价体系(表2),对“双一流”高校建设成效进行动态监测、跟踪评估并提供质量保障、遴选建议。



从理论上讲,这套指标体系的最终目的是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评价指数”(The Chinese Top Universities Index,CTUI),其中未来优化迭代的方向是构建元指标(促进社会发展、促进个体成长)、一级指标(培育人才、研发科技、服务社会、国际交合、传创文化、综合声誉等)、二级指标(生源质量、师资团队、培养平台、校友质量;科技项目、科技平台、科技成果、科技奖励;校办企业、专利转化、咨询报告、社会捐赠;国际化教育、国际化科研、国际化合作[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国际化奖励;文化传创平台[国际华文教育基地学校]、文化传创项目[孔子学院/课堂]、文化传承成效[全国文明校园、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媒体影响、国际声望、世界排名)和四级指标观测点既象限离散又耦合共轭的大学生态评价系统,实现对“双一流”大学建设全要素的绿色生态评价。


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效评价的实践验证

        

为了检验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效评价体系的信效度,遵循科学、独立、客观、透明、公正的原则,采集深度反映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B类)五大职能的核心数据(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与标杆大学进行了实践验证,经过数据清洗和标准化归一处理,其建设进展和国际排名情况如表3。



分析表3可以发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建设成效,有了一个良好开局,为有计划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世界一流学科高水平大学奠定了良好基础。具体而言,清华、北大已挺进世界大学集团的前0.5‰,是目前中国大陆最接近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世界一流学科高水平大学,是“双一流”大学集团率先实现2020年阶段性目标的领头羊;复旦、上交大、浙大、中科大、国防科大、南大已挺进世界大学集团的前5‰,是目前中国大陆最接近世界一流学科高水平大学行列的世界著名、亚太一流大学,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主力军;中大、哈工大、北师大、武大、华科大、同济大学、西安交大、南开大学、厦大、东南大学跻身全球大学集团的前1%,是世界知名、亚太一流学科高水平大学,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高水平大学的生力军。新时代教育评价人的新使命是增强中国在世界教育评价领域的话语权,为世界大学评价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中国建设世界教育中心服务。

      

教育强国,评价先行。教育评价工作者应努力建构中国特色鲜明、世界标准接轨的第四代评价模式,即多元主体、协商平等的评价思想,中外融汇、智能进化的评价制度,贡献优先、兼顾公平的评价原则,立体监测、注重诊断的评价过程。多元与融合是新时代评价模式的核心特征。在“双一流”评价实践中,要主动借鉴和吸收国外评价发展性的价值取向、投入产出的内容指向、认证及专业机构的制度保障等主要经验,但绝不能丢掉中国特色、绝不可缺少中国元素、绝不要淡化中国文化。“双一流”大学建设成效是衡量中国发展水平与发展潜力的重大标志,站在第三方立场、以贡献优先、独立地对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建设成效进行跟踪监测、动态评估与科学遴选、分类指导是党的要求、国家需求和人民需要。


【参考文献】

[ 1 ]习近平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华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 ]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 11.

[ 2 ]林建华 . 人民日报名家笔谈:守正创新,引领未来[ N ] . 人民日报, 2016-03-11 (05 ) .

[ 3 ]习近平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M ] .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4 : 376.

[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J ] . 人民教育, 2010 ( 17 ): 2-15.

[ 5 ]吴岩 . 办世界水平大学需要精准把握“四个一流”[ EB / OL ] .[ 2018-04-09 ] .http :// edu.people.com.cn / n1 / 2016 / 1223 /c1006-28973041. html.

[ 6 ]徐京跃,霍小光 .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 N ] . 人民日报,2014-05-05 ( 01 ) .

[ 7 ]习近平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 人才是第一资源 创新是第一动力[ N ] . 新华每日电讯, 2018-03-08 ( 01 ) .

[ 8 ]冯用军,赵雪 . 中国“双一流”战略:概念框架、分类特征和评估标准[ J ] . 现代教育管理,2018 ( 1 ): 12-18.

[ 9 ]王朋,杨雪 . 美国西北大学课程评价核心特征与主要经验[ J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 2 ): 72.


TheoreticalConstructionandPracticeVerificationofConstructionEffectiveness  EvaluationS y stemforWorld-ClassUniversities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

FengYongjun , ZhaoXue , ZhuLiming


Abstract : TheconstructionofChina's"doublefirst-class"universitiesisanewdrivingforceforthenationaldevelopmentanda majormeasureforthedevelopmentoffairand qualityhighereducation.Astrong

highereducationisfundamentalforbuildinga worldpower.China's"doublefirst-class"strategyisthecoresupportsystemforservingthenationalstrategy.Toscientificallydefinethetheoreticalconnotationandpracticalvalueofworld-classuniversities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 ; toobjectivelyclassifyand characterizethem , andrationallyconstructa world-classuniversityconstructioneffectivenessevalua-tionsystem 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 , andtogetonpracticeverificationbytaking42universitiesas samplestocomparewithbenchmarkuniversitiesinChina , cannotonlyprovidereferenceforthedynamic evaluationofthe"doublefirst-class"strategyconstruction , butalsolayapreliminaryfoundationforthe Chineseacademiccirclestotransformthetheoreticaldiscourseintotheworld-widepracticaldiscourse , andthenprovideChina'swisdom , China'sprogramsandChina'sroadsforsolvingtheworldproblemofuni-versityevaluation , andfinallyestablisha worldhighereducationcenterandpromotethebuildingofa communityofsharedfutureformankind.

Ke y words : Chinesecharacteristics ; world-classuniversities ; universityevaluation ; indicatorsystem ; the-oreticalconstruction ; practiceverification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 61 批面上资助项目“西南联大与西北联大治理模式的比较研究( 2017M610787 )”;河北省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河北省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研究”( ZD201824 );河北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作资助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河北省高校‘双一流’建设进展评价研究”( 2018 )。

作者简介:冯用军,唐山师范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安邦研究院执行院长兼安邦中国大学评价创新团队主任;赵雪,唐山师范学院讲师、硕士;朱立明,唐山师范学院讲师、博士 


转载自:《江苏高教》2019年第1期

排版、插图来自公众号:MOOC(微信号:openonline)


新维空间站相关业务联系:

刘老师 13901311878

邓老师 17801126118


微信公众号又双叒叕改版啦

快把“MOOC”设为星标

不错过每日好文

喜欢我们就多一次点赞多一次分享吧~


有缘的人终会相聚,慕客君想了想,要是不分享出来,怕我们会擦肩而过~

《预约、体验——新维空间站》

《【会员招募】“新维空间站”1年100场活动等你来加入》

有缘的人总会相聚——MOOC公号招募长期合作者



产权及免责声明 本文系“MOOC”公号转载、编辑的文章,编辑后增加的插图均来自于互联网,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内审核处理。


了解在线教育,
把握MOOC国际发展前沿,请关注:
微信公号:openonline
公号昵称:MOOC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本话题适用于中国国内大学相关讨论。
华为发布《自动驾驶网络解决方案白皮书》
专知会员服务
122+阅读 · 2020年5月22日
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专知会员服务
69+阅读 · 2020年1月18日
报告 | 2020中国5G经济报告,10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97+阅读 · 2019年12月29日
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 193页
专知会员服务
78+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大数据白皮书 2019】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专知会员服务
133+阅读 · 2019年12月12日
思维发展型课堂的概念、要素与设计
MOOC
4+阅读 · 2018年12月18日
国内高校人工智能教育现状如何?
大数据技术
9+阅读 · 2018年4月24日
Arxiv
3+阅读 · 2018年10月18日
Implicit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Arxiv
7+阅读 · 2018年9月24日
Arxiv
5+阅读 · 2018年5月16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华为发布《自动驾驶网络解决方案白皮书》
专知会员服务
122+阅读 · 2020年5月22日
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专知会员服务
69+阅读 · 2020年1月18日
报告 | 2020中国5G经济报告,10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97+阅读 · 2019年12月29日
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 193页
专知会员服务
78+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大数据白皮书 2019】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专知会员服务
133+阅读 · 2019年12月12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