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是每个家庭都很关心的话题。
尤其这几年《爸爸去哪儿》、《妈妈是超人》这些亲子节目的热播,更是让这个话题越来越被关注。
在育儿问题上,一百个父母里面,至少有九十九个父母都有育儿困惑和焦虑。
比如困惑:
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去上学?
为什么孩子上初中之后会突然变得沉默寡言?
为什么孩子在家里很强势,在外面不够自信,羞于表现自己,跟在家里截然不同?
比如焦虑:
亲子之间冲突不断,该怎么办?
现在的孩子要面对的不良诱惑是不是太多了?
孩子已经满10 岁了,却还不愿意一个人睡,怎么办?
那么,面对这样那样的育儿困惑和焦虑,面对孩子出现的各种的“不良”行为,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的不良行为呢?作为家长的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
读一读心理学家阿德勒的《儿童教育心理学》吧,她会告诉你该怎么做。
你的99%育儿困惑,都被她一语道破。
01
所有儿童都有与生俱来的自卑感
“如果一个人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保持乐观的态度,恰恰表明了他内心潜藏的不自信。或者说他实际上是个悲观主义者,相信命运对自己的安排,所以表现出乐观主义精神去适应现实生活。”
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问题儿童的“不良”行为各式各样,层出不穷。
但是不管是怎样的不良行为,这些都只是问题的表面现象,我们需要找到表象后面的动因。
阿德勒认为,人格结构形成于儿童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岁看到老”。
依据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理论:个体的追求或有目的的活动,是以人的自卑感为前提的。
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们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缓和或者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
同时,儿童天生的自卑感也会带来消极因素。
有的儿童从小受到严厉的管教,父母经常对其言语羞辱或奚落,甚至咒骂他们没有前途,这种愚蠢的断言,使得孩子更加自卑怯懦。
他们会总是害怕别人批评,害怕得不到重视,害怕收到羞辱,因而总是受别人意见的支配,生活在敌意之中,慢慢就形成了怀疑、嫉妒、自私的性格特征。
过度的自卑,儿童会期望在某方面取得更好成绩,来让自己更好受些(这是心理补偿机制)。
但是由于现实往往难随人愿,自卑所导致的膨胀的野心会毒害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对许多事情变得更加敏感,很容易动怒或实施伤害行为,并最终走向过度的自卑。
对于自卑情结严重的孩子,我们必须先鼓励他们,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心。要以友善同情的态度对待他们,与这些孩子建立友好的关系,而不是一味用严厉的态度去恐吓他们。
我们还应采取不同的方法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身体感到自信,使他们相信,只要有毅力和勇气,他们就能够取得伟大的成就。
02
儿童都有对卓越和成功的追求
人性的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就是对卓越感和成功的追求。
在每个人身上,追求卓越感和自卑感是并存的。因为自卑,我们才会去追求卓越感,我们企图通过努力追逐来获得成就以消弭自卑感(这也是一种心理补偿)。
儿童自出生起,就不断地追求发展,追求伟大、完善和优越的发展图景,这种图景是无意识形成的,却无时不在。
这种有目的的追求主宰了我们一生的具体行为,甚至决定了我们的思想,因为我们的思想绝不是客观的,而是和我们所形成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一致的。
在婴幼儿时期,获得父母和别人的关注,是儿童追求卓越感的主要方式。
比如,孩子不睡觉、挑食,甚至尿床等制造的各种各样麻烦,都是为了试图赢得某个人的关注。
再大些的时候,儿童喜欢哭闹、装病逃学等等,也都是希望获得大人的关照,达到自己的目的。
此外,儿童为了追求卓越感,还可能会采取更为严重的错误方式,比如懒惰行为。
懒惰的背后通常隐藏着一种不为人知的“小心思”:孩子之所以采取懒惰态度,是因为可以缓解目前的困境。
他们以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和缺乏成就找到借口。这样他们就可以把目前的无能和无所成就归咎于懒惰。
人们很少指责他们能力不够;相反,孩子的家人通常会说:“如果他不懒惰,他什么都能干!”孩子对这样的说法沾沾自喜,因为它对缺乏自信的孩子来说是一种安慰。
此外,这种说法还成了一种成就补偿,这对孩子和成人都同样如此。这个具有欺骗性的“如果句式”,使得他的毫无成就感变得尚可忍受。
简言之,懒惰是那些缺乏自信的人的一种屏障,但同时也阻碍了孩子着手去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
知道了每个孩子的行为背后实际都在追求卓越感,我们父母或教师的任务就是把这种追求引向富有成就和有益的方向。
当今世界,人们更为关注可见的成就,而不看重全面和彻底的教育。因此,相比将孩子培养得野心勃勃,我们更应该培养孩子的勇敢、坚忍和自信的品质,要让他们学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果我们能以温柔、关心和理解的态度来对待孩子,他们往往会表现出令我们意想不到的能力与才智。
03
错误的卓越目标是不良行为的指引
个体的生活目标,是具有决定性的。它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并反映在这个人的行动上。
当一个孩子的行为变坏,或出现了新的令人不快的迹象时,我们不仅要注意这种行为开始出现的时间,还要注意它产生的原因。
儿童通常在2岁或3岁就为自己确定了一个追求卓越的目标。这个目标总是在眼前指引着他,激励他以自己的方式去追求这个目标。
错误目标的确定通常是基于错误的判断。不过,目标一旦确定就不易改变,它会程度不同地约束和控制儿童。儿童会寻求以自己的行动落实自己的目标,他也会调整他的生活,以便全力以赴地追求和实现这个目标。
比如儿童上学问题。
如果儿童进入学校时遭遇失败,与其说是学习的失败,还不如说是心理上的失败。这些儿童大部分开始对自己丧失信心,回避有意义的行动和任务,寻求自由自在之道和便捷的成功。
他们不走社会所确定和认可的大道,而是选择能获取某种优越来补偿其自卑感的私人小道。
对于他们来说,选择最为迅捷的成功之道,最具吸引力。甩开社会的和道德的责任会给他们一种毫不费力的征服感,实现其追求卓越的目标。这比起走社会所确定的大道要容易得多。
当然,选择捷径显示了他们内在的怯懦和虚弱,尽管他们外在行为却表现出相当勇敢无畏。
有些儿童之所以不想上学,是因为他追求卓越的心理与学校的要求不一致。于是,他表现出一系列行为症状,不断地捣蛋戏谑,引人发笑,他还会激怒和招惹同学,旷课逃学,或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打成一片。
他们的这些行为只不过是把注意力转移到去做其他不需要太多努力的事情上去了。他们相信,这些事情比较容易获得成功。
04
以儿童的视角去理解他们
我们通常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即孩子对事物的理解和成人完全不同。
我们也会忽视,孩子是根据自己独特的兴趣来理解事物的。
儿童的发展既不是天赋决定的,也不是客观环境决定的。儿童自己对外在现实以及他与外在现实的关系的看法才决定了儿童的发展。
我们要以儿童的视角来看待他的处境,以他的错误判断来理解他们。
如果儿童遭遇了一系列不幸事件,并由此对自己的能力产生错误理解的话,任何一个挫败,都会促使他认为自己无能。这是因为他对困难特别敏感,并把任何障碍都视为他缺乏力量和毅力的证明。
比如:
如果一个儿童不断地和人争吵和争斗,总是担心,如果自己不主动进攻的话,就会受到他人率先攻击,那么,我们就可以推断他对环境充满敌意。
这种儿童缺乏顺从,并把顺从视为卑下的标志。按照他的理解,对别人问候予以礼貌的回应也是屈辱的行为,因此要傲慢无礼地回应;他从不抱怨,因为他把人前抱怨视为一种低声下气的表现。
他从不哭泣,甚至在本该哭泣的时候大笑,给人一种缺乏情感的冷酷的英雄形象,实际上,这恰恰是一种害怕表现出虚弱的标志。
如果一个孩子总是批评他的同学,并试图贬损他们,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这种贬损他人的倾向。就是一种缺乏自信的表现。
这种儿童盛气凌人,吹毛求疵,总以为比别人知道得更多。他们实际上是用这种方式来掩盖自己的虚弱。
如果一个孩子自愿与人隔绝,这就表明他对自己与别人竞争没有足够的信心,表明他对优越感的追求过于强烈,以至于担心他在交往群体中只起到次要的作用。
04
说在最后
古语“三岁看到老”。孩子的责任感、合作能力、自信心都要从儿童期培育。帮助儿童形成正确、健康的人格是育儿的首要任务。
孩子的成长总有一些主观和独特的东西。我们必须对他们独特的个性有所了解,不能用千篇一律的法则去教育孩子。
我们父母要做的就是学会分析,透过这些不良行为表现,找到背后的心理动因,尽可能地引导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并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育儿的道路上,我们都需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理解。
虽然孩子们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突发状况,但是作为父母或教师,应该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不仅在自己的角度,还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关联拓展阅读
3:成长787:借口950:人格塑造635:多元人生215:自我认知
↓怎样不知不觉,构建你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