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一款全息LED风扇的演示视频在海外爆红,并迅速传到国内,一时间大家都好奇起来这新鲜的东西究竟是出自谁手,后来了解它其实是旧相识,我们AR酱在2017 CES ASIA期间就曾经报道过这款产品,它可是不折不扣的中国制造。
近些日子,我们有幸拜访了该公司的上海办公室,和公司联合创始人谷海涛聊了聊。
这款产品名叫Dsee.Lab幻体全息屏,也叫全息炫屏,出自南京达斯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它的工作原理不难理解,物体在快速运动时, 当人眼所看到的影像消失后,人眼仍能继续保留其影像0.1-0.4秒左右的图像,这种现象被称为视觉暂留现象,而幻体全息屏则是利用这个原理,通过超高密度LED阵列自发光旋转成像。因为核心部件LED阵列旋转时和电风扇相似,很多人直接叫它“LED电风扇”。
在很多达斯琪Dsee.Lab幻体全息屏的演示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产品和logo等内容仿佛凭空出现,有的看上去还有令人惊艳的3D立体效果,很多人因此想到全息,全息二字也就被看作了产品的卖点,被加到了产品名称中。不过这可能和我们想要的全息还还不太一样,因为LED条旋转构成了显示平面,只有正对着这块旋转构成的“屏幕”才能看见内容,可能用透明虚拟屏幕来形容它更为贴切。
作为能带来独特视觉体验的显示方案,Dsee.Lab幻体全息屏和很多AR、VR设备一样,都给用户带来奇妙的视觉体验,并且都把目标瞄准了营销领域,尤其是在展示展览、商场橱窗等线下场景。而Dsee.Lab幻体全息屏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性价比极高的“黑科技”方案。
0.5m-1.5m的设备尺寸能够灵活的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还可以通过多个拼接实现超大显示画面,设备本身轻薄,厚度仅5cm左右,不占用空间,壁挂、落地、甚至是可以随身携带使用,功耗低,0.5m的版本功耗小于18W,依靠充电宝都能运转,谷总表示,未来随着市场的不断迅速扩展,总生产成本会逐步降低,大力推广产品。“0.5m的肯定会成为大街小巷普通商户的爆款”。
除了硬件的灵活度和性价比高,相比一般的AR、VR体验内容的制作门槛也更低,该产品配备了专门的视频管理软件,可以管理设备启停和内容导入删除等操作。目前通过wifi传输到硬件的存储单元后进行播放,wifi实现同步播放的版本也即将面世,如果将画面背景设置为黑色,播放时视频的主体可实现透视效果,客户购买之后则可以轻松的管理自己的屏幕。可能唯一的难点是画面圆形,视频制作时需要考虑有效的播放区域,有需要的话,相关内容合作伙伴也能提供专业的视频制作服务。
Dsee.Lab幻体全息屏的方案其实有点AR的既视感,但因为透明背景让内容融入了真实环境中,它的效果比商场的大屏AR互动更有趣,不过它只解决了视觉层面的问题,谷总表示交互并不是问题,整套设备和智能手机一样是基于ARM底层打造,通过WIFI无线同屏技术,可与现有X86基础上开发的手势交互、语音交互应用无缝结合,因此能很好的兼容当前的AR互动方案。谷总还表示,这套交互的方案已经在计划中,预计12月或明年年初能看到,不过他们只是提供一些方向性的demo,更多应用将和合作伙伴一起来推进。
即便目前仅停留在视觉体验,幻体全息屏无论是出租还是销售,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活动方相中,被作为创新视觉体验运用到展会展览、橱窗创意、舞台话剧和路演活动中。
12月1日,2017EZR用户大会
11月29日,腾讯和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的“新融合:走向日常的科技与人文暨腾云峰会”
虽然夸了这么多,不过“LED电风扇”,达斯琪Dsee.Lab并不是独一家,英国Kino-mo公司的HYPERVSN方案也原理相同,产品也包括了“电风扇”硬件和内容管理器,不仅有类似产品,他们还瞄准了相同的线下营销市场。
Kino-mo还曾把产品和自行车融合,推出过专门针对自行车的广告设备Video bike,将Video bike当作车轮胎里钢丝进行装备,通过相应的调整,可以将LED很好的嵌入进车轮胎中,当车上开始骑行时,车轮转动,LED也便开始显示相应动态的画面,2014年年底,英国曼彻斯特的LLoyds银行就曾采用Video bike进行营销。
对于Kino-mo,谷总表示达斯琪Dsee.Lab的目前最大的特色在于电机,他告诉我们Kino-mo采用有刷电机,而达斯琪则是无刷电机,和转轴不直接接触,大大降低了损耗和功耗,同时在软件系统上进行了很多优化,并且正在开发基于安卓的系统。他们还提供一套大屏拼接方案,通过安装支架来固定硬件的安装参数,在处理视频时根据不同拼接屏幕数量提供标准化的软件方案。
不仅如此,他们正在做一套基于私有云内容分发平台,以方便拥有大量商铺的客户统一管理屏幕。
除了提升产品,团队目前还在探索全新的商业模式——共享屏。一些在公共区域安装的屏幕用户可以申请成为城市合伙人,如果有广告商投放内容可以在平台发放需求,这些城市合伙人接单之后可以通过出租屏幕获益,从硬件厂家,达斯琪则摇身变为广告分发商。
谷总告诉AR酱,他最初是在上海SMG工作,2014年的那波VR热潮让他投身创业,偶然间他看到了Kino-mo的产品视频,后来得知楼上的团队也在做相似的项目,他串了个门发现原来这些来自东南大学的极客创业者已经默默研究这个项目好几年,并且申请了一系列专利,才有了他后来的加入。
关于10月在国际声名大噪,谷总告诉我们纯粹是个巧合,那个外国人在上海广告展购买之后在ins上进行了分享,这个火爆的视频让大家发现了这个中国制造的团队,不过也因为那一波的关注,他们获得了近千万的投资。公司团队依旧在南京,目前谷总带领团队在上海负责销售和推广。“上海汇集了创意、设计、广告界的精英,他们看到新的东西就会想到更多的玩法,把我们的屏玩出更多花样”。
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