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小米发布了 299 元的小米 AI 音箱,对的部分很明显,那么不对的部分又是什么?
姗姗来迟的小米AI音箱
谁会成为中国版 Echo?这个问题雷锋网问过很多智能音箱从业者,在他们的回答中,“小米”出现的频率明显要高于其他公司。
究其原因无外乎三点:小米有很强的软硬件结合能力;有渠道;有钱。
实际上,除了雷军在参加今年两会时说过一句,“去年年初,小米设立了探索实验室。不久将有重磅级的人工智能产品发布”以外,“小米智能音箱”一直还是以“莫须有”的姿态存在。
即使如此,所有人还是相信,小米一定会出类似产品。
Echo 千万级的出货量已经验证了这个逻辑,Google 跟进了,微软跟进了,一向谨慎的 Apple 也跟进了。同时,他们都还没进入中国,小米似乎没有理由作壁上观,将这块处女地让给别人。
所以,什么时候发布?卖多少钱?成为了萦绕在竞争对手心中共同的问题。前不久,一位智能音箱厂商 CEO 甚至毫不掩饰地对雷锋网表示,他最怕的事情就是小米出个 399 的东西(智能音箱)来扰乱市场。
没想到如今一语成谶。
据雷锋网了解,小米 AI 音箱硬件其实早在半年前便已成形,迟迟未发的原因主要是没搞定内容,这或许就是唐沐口中“不对的地方”,发布会结束后,他告诉雷锋网:“(小米 AI 音箱)其实主打不是音箱,是智能家居。”
听上去有些吊诡。无论是用户还是从业者,在对智能音箱最初的幻想中,控制的优先级似乎要比内容更高。Amazon Echo、Google Home 的演示视频也倾向于传递“智能”,而非“音箱”。
可事实证明,这是种错觉。
据 Experian 和 Creative Strategies 的调研显示,Echo 使用最多的功能分别是音乐播放、控制灯光、设置闹钟;用户至少尝试过一次的功能中,排在前三则是闹钟(85%)、音乐播放(82%)、新闻播报(66%)。而一直作为宣传重点的“叫车”服务,体验比例仅为 6%。
换句话说:虽然语音是更高效的交互方式,但在复杂的现实场景中,智能音箱的交互体验还是没能超越原有的交互逻辑。再直白点就是——还不如直接动手。
所以可预见的是,哪怕前景再光明,小米 AI 音箱所担当的“智能家居中心”的角色,应该活不过用户的尝鲜期。而这显然无法满足小米的野心。
一个月前,唐沐为了智能音箱上的音乐内容回过一次腾讯,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回去刷脸”。
加入小米之前,唐沐是腾讯 CDC 缔造者,2003 年加入腾讯,工号 291,在 CDC 鼎盛时期,他每个月有一个下午时间和马化腾开会,把 CDC 正在设计中的每个产品给马化腾过一遍。
众所周知,在中国的音乐版权市场,腾讯一家独大,中国新音乐集团(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占到了版权音乐的 90%。所以,对唐沐来说,想给小米 AI 音箱补上“音乐”的属性,老东家始终是绕不开的。
博弈比想象中艰难,不过就在雷锋网追问其进展时,唐沐表示:“这里面的故事错综复杂,版权方、音乐平台方、设备厂商、方案提供商几方博弈错综复杂,复杂到我几乎理不清,不过(小米 AI 音箱)还有公测时间,到时候肯定能搞定(版权)。”
有件事或许能从侧面印证小米对这款产品的期待,据知情人士透露,关于小米 AI 音箱的售价,小米内部曾有过 399 的讨论,而最终定在 299,其实是想打穿互联网音箱这块市场。当然,这也意味着盈亏平衡需要更大的出货量。
在今年 CCF-GAIR 大会期间,声智科技 CEO 陈孝良接受雷锋网采访时表示,“如果智能音箱把音质和内容都做好了,同时它和蓝牙音箱又处于同一价位,那蓝牙音箱就没有生存空间。当然,那个时候你可能会发现把“智能音箱”定位拉得有点低,但是它的量是有保证。 ”
换句话说,智能音箱打开市场是以收割蓝牙音箱为前提的,至于是成为蓝牙音箱,还是取代蓝牙音箱,重点仅在于内容,也就是唐沐口中还“不对”的地方。
CCF-ADL在线讲习班(第80期):区块链—从技术到应用
顶级学术阵容,50+学术大牛,快速学习区块链内涵,了解区块链技术实现方法,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或阅读原文戳开链接)抵达课程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