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拖延症有救了

2017 年 8 月 18 日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很多人都会有这种经历:啥也没做,感觉一天就过去了。或者回顾过去,发现生活被切割成很多碎片,结果没有一片完整到值得我们记忆的成就。


所以有人就为自己的“拖延症”而懊悔,为自己的“懒”而羞愧。


其实,你不是懒,也不是拖延症,只是不够专注。



如何把事情做到极致的艺术?


1、信息过载时代的人类大脑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我们的大脑一直在努力进化适应周围的环境,比如我们会被风吹草动所影响,从而保持警惕;我们要同时通过声音、光影、颜色、气味、温度等的变化来感知可能到来的危险或收集信息。


但到了近代,科技的发展已经远远快过我们大脑的自然发展,信息膨胀的速度也是的我们的大脑严重过载。


我们习惯于一边走路一边看手机,一边工作一边刷微博,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一边与家人或朋友谈话,一边时不时掏出手机看一眼——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加大了对我们大脑的干扰。



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教授研究发现,企业职员在日常工作中平均每3分05秒就会被打断一次,而要重新进入工作状态需要25分钟左右的时间。


信息过载和大脑的不堪负重看起来似乎是由数字革命引起的,但个人个人电脑、互联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兴起只是表面现象,真正改变我们心理状态的原因在于信息时代引起的商品本身性能的变化——新技术的多样性和易用性,在开发产品时候追求产品在外观和功能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我们的注意力不断被诱人的声音、引人注目的视觉效果和持续的振动所吸引,与此同时我们的大脑试图同时处理多个相互竞争的信息流。


2、你不是外星人,不能同时多任务处理


很多时候我们会产生错觉,我们同时在处理几件事情,但实际上我们的大脑并没有这一功能——我们只不过是在多样任务间同时切换而已,我们的思维具有以下局限。



选择性局限:在复杂环境中,我们同时接受大量信息,大脑会判断其重要程度有选择地重视或忽视一些信息。


分配局限:注意力不会指向一个目标,而是分布于一个区域。


持续性局限:越是枯燥的目标,注意力越难以持续。


处理速度局限:大脑对信息处理和注意力重新分配需要时间。


工作记忆局限:这个局限包括容量和保真度,即我们可记忆的信息数量有限,存储的记忆随着时间流逝而衰减。


目标管理局限:我们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并不是我们真的能同时处理好这两件事,而是在两个任务间快速切换。其代价是精准度降低,处理速度变慢。


3、专注,就是修禅


有一则佛学佚事:学僧有源问大珠慧海禅师:“和尚最近怎么用功?”大珠答道:“饥来吃饭困来眠。”“平常人不也吃饭睡觉?这也叫修行?”大珠禅师说:“平常人吃饭时千般计较,不肯吃饭;睡觉时百般思索,不肯睡觉。”


“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所以陈坤才会说:专注,就是禅修。



这在心理学上其实也是有相关解读的,我们前面说过,人的大脑其实不能同时处于两种状态,也就是说,不能同时处于悲观和乐观的状态,那么当我们专注于学习或改变时,自然就不会纠结于负面情绪——有些烦恼,确实是因为想得太多。


4、如何保持专注


我们可以采用两种办法来减小干扰对我们的生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改变我们的大脑和改变我们的行为。


学习:在任何年龄阶段提升我们的认知能力。虽然能够证明传统教育直接提高认知控制力的证据看起来还处在理性假设的阶段。但应该把教育看成一个终生的过程;我们在任何年龄都有潜力提高我们的认知控制。


冥想:提高思维能力。越来越多的证据使我们确信,冥想能够帮助提高认知控制力,这已经成为一个很强的信号。当然,除了在认知控制力这一领域提高,有更多别的原因支持我们继续努力进行注意力方面的练习。


脑力游戏:认知训练。认知练习试图通过利用我们大脑内在的可塑性来提高大脑功能,而不是通过明确地教授一种策略或技术。大部分的训练程序都不是想要通过重复的任务来完成一个目标,而是通过适应性(adaptivity)来完成。


电子游戏:并非所有游戏都有利于专注。我们需要明白不是所有的电子游戏都是一样的。有些能产生巨大的收益,有些也许对我们的认知控制力没有丝毫收益,另外一些可能还有负面影响。


自然:环境影响大脑。我们还是鼓励大家多与自然接触,因为这么做能给我们的身心健康带来诸多好处。


药物治疗:虚假地增强认知调控能力。事实上,现在并没有治疗注意力分散的神奇药物。其原因是分子方法(molecular approaches)会引发副作用和上瘾问题。此外,这也涉及社会层面的伦理问题;人们把“大脑兴奋剂”看作是一种干预,它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快速完成,这样就失去了真实性,是不公平的,受限制的,是一种作弊。


体育锻炼:更好的身体,更好的思维。行体育锻炼应该成为人们,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缓解注意力下降的规范性方法。个体一生的随机对照研究的元分析有低成本和易获取的特点,它对其他方面的身体健康也有好处,其影响有强大的生物学基础。


神经反馈:尚待完善的研究。作为提高认知的一种方法,神经反馈还无未做好面向大众的准备,但层出不穷的研究都显示出信号的存在。此方法的某些版本或许确实有助于增强认知调控能力。


本文摘自《专注:把事情做到极致的艺术》


看到这里,小早又要来送福利了!在此篇文章下面留言谈谈你的拖延症或者对它的看法,早读课将免费送出4本赠送。两本给点赞数最高的前两位评论者,另两本在精选留言中随机挑选出最认真的两位评论者。时间截止到8月22日24点,记得查看评论。


戳原文,购买更有料!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复旦大学-SP2020】NLP语言模型隐私泄漏风险
专知会员服务
24+阅读 · 2020年4月20日
2019 年,最值得回顾的十大 AI 学术观点
AI科技评论
6+阅读 · 2019年12月31日
消失的千人计划
新智元
24+阅读 · 2019年4月27日
你知道计算机视觉领域这些“黑科技”吗?
计算机视觉life
6+阅读 · 2018年12月4日
科技主义者的行动指南:李彦宏罗永浩完美压轴
极客公园
4+阅读 · 2018年1月21日
Python 3 尴尬了这么久,终于有救了
AI100
13+阅读 · 2017年11月18日
李开复.AI 开课啦! 快来围观!
创新工场
5+阅读 · 2017年9月15日
谈谈王者荣耀
小道消息
4+阅读 · 2017年7月6日
Self-Attention Graph Pooling
Arxiv
5+阅读 · 2019年4月17日
Arxiv
6+阅读 · 2019年4月8日
Arxiv
9+阅读 · 2018年10月24日
Doubly Attentive Transformer Machine Translation
Arxiv
4+阅读 · 2018年7月30日
Arxiv
7+阅读 · 2018年2月26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复旦大学-SP2020】NLP语言模型隐私泄漏风险
专知会员服务
24+阅读 · 2020年4月20日
相关资讯
2019 年,最值得回顾的十大 AI 学术观点
AI科技评论
6+阅读 · 2019年12月31日
消失的千人计划
新智元
24+阅读 · 2019年4月27日
你知道计算机视觉领域这些“黑科技”吗?
计算机视觉life
6+阅读 · 2018年12月4日
科技主义者的行动指南:李彦宏罗永浩完美压轴
极客公园
4+阅读 · 2018年1月21日
Python 3 尴尬了这么久,终于有救了
AI100
13+阅读 · 2017年11月18日
李开复.AI 开课啦! 快来围观!
创新工场
5+阅读 · 2017年9月15日
谈谈王者荣耀
小道消息
4+阅读 · 2017年7月6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