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3 月 18 日,来自弗吉尼亚州的前众议员伊莱恩-卢里亚批评美国海军当时刚刚发布的《无人作战框架》"充满了拗口的陈词滥调,但却缺乏细节"。在承诺提供机密的作战概念时,她补充说:"我认为我最大的疑问[是]......这是一支做什么的舰队?

两年半后,美国公众--很快就要在无人舰艇上花费 5 亿美元--可能会问同样的问题。无人舰艇要达到什么战略目的?美国海军尚未更新 "无人作战框架"。该文件承诺了所有看似正确的事情("更快、可扩展和分布式决策";"弹性、连通性和实时感知"),但几乎没有提供有关无人系统在不同任务和作战领域的不同效用的细节。

然而,无人舰艇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围绕乌克兰 "无人艇 "的媒体热潮仍在继续;海军第 59 特遣部队(负责在波斯湾测试小型无人水面舰艇)在《连线》上获得了长篇专题报道;《纽约时报》的一篇头版文章几乎是在游说更多的无人舰艇。

或许,无人水面舰艇的作战概念已在机密领域流传开来。但在其他地方,流行语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就在几周前,美国国防部宣布了其新的 "复制者 "计划,将在两年内部署数千架无人机:该计划将是 "迭代的"、"数据驱动的"、"改变游戏规则的",当然还有 "创新的"(后者在公告中出现了 22 次)。别忘了,在战争中,"创新 "并不总是 "有用 "的同义词。

部分问题是概念性的。"无人系统"一词包含了从用于观察乌克兰火炮的民用业余四旋翼飞行器,到海军尚未建造的 "大型无人水面舰艇"(拖船大小,可发射巡航导弹)等所有内容。这种广义的术语可能会让非专业的观察者或初学者感到困惑。无人系统的成熟速度各不相同。一些系统已经过全面测试,并在实际操作中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另一些系统目前还只是理论上的,甚至是白日梦。例如,美国军方拥有数十年操作无人驾驶航空系统(或 "空中无人机")的经验。但无人水面舰艇--本文的重点--的记录却很有限。在当今时代,只有两类无人水面舰艇执行过作战任务: 乌克兰的(绝对非自主)装载爆炸物的无人机,以及美国海军的小型 "Saildrone",这种船只目前除了在允许的环境中目视识别其他船只外,几乎没有其他用途。尽管使用范围很窄,但在宣称海军革命正在进行时,这两个例子几乎总是被引用。

当同样的几个词和同样的几个例子如此频繁地为全盘战略转移辩护时,决策者和战略家们应该暂停一下。如果海军打算调整作战方式和手段--如果纳税人要为此买单--那么国会和美国大众理应得到一份正式的、公开的战略文件,说明无人水面舰艇的一般目的和风险。

美海军任务

2021 年《无人作战框架》与其说是一份计划,不如说是一本宣传手册。该框架用一页篇幅分别介绍了美国防部的四个无人系统 "组合"--空中、水面、水下和地面--鉴于技术的初级阶段和分类问题,这种简短的介绍是可以理解的。由于具体项目容易发生变化,从发展无人系统的基本战略动机的角度来审视无人系统的前景更有参考价值。这一背景是向海军所谓的 "分布式海上作战 "转变:计划以更加分布式的方式部署更多平台,将其联网以共享信息和集中火力,同时将人员保持在敌方武器包围圈之外,并将更多消耗性资产送入包围圈内。该框架认为,无人舰艇可将人类解放出来执行其他任务,降低人类生命危险,提高舰队的持久性,并通过在网络中提供更多 "节点 "使舰队更具弹性。海军经常声称,它们还很便宜。美海军作战部长的 "2022 年导航计划 "也承诺,无人系统将提供特定的作战手段(如增加兵力分配),但同样没有具体说明这些手段在不同任务和作战领域的不同应用。

确定无人水面舰艇未来可能的风险分布的第一步是预测这些舰艇最有可能被用于何处。战略威慑仍然是弹道导弹潜艇的领域,撇开战略威慑不谈,美海军的四项核心任务是制海权、前沿存在、力量投送和海上安全

所谓 "前沿存在"(Forward Presence),是指将舰艇持续部署在海外,展示美国的能力和决心,以威慑对手,安抚盟友。无人舰艇的所谓 "优势"--廉价、小型、可消耗、无需人员冒险--对这一目的显然适得其反。威慑和安抚需要让对手和盟友相信自己在这场游戏中是有风险的,而让无人舰艇承担风险与让驱逐舰及其舰员承担风险相比,几乎没有可比性。另一方面,海军的大中型无人水面舰艇如果能成功投入实战(有充分理由表明仍然存在严峻挑战),可能有助于威慑所需的可信战斗力。

另一个可能的论点是,无人舰艇将把有人舰艇解放出来,用于那些需要大量人力的特定存在行动(如港口访问),从而减轻舰队的压力。但这提出了一个难题。要想展示可靠的战斗力,舰艇必须具备射击能力。而海军已经明确表示,任何配备导弹和火炮的无人舰艇都将由人类控制。特别是在未来几十年,无人舰艇的维护和支持要求很高,附近的有人舰艇可能会提供这种控制。因此,虽然无人舰艇可以提高舰队的垂直发射能力,从而提高战斗力,但它们也可能会恶化作战节奏或导致总体成本上升。

力量投射是指使用舰艇发射导弹、发射飞机、登陆部队或提供后勤补给,以支持陆地作战行动。预计海军的大型无人水面舰艇将通过扩大海军发射对陆攻击导弹的能力来完成这一使命。驱逐舰和制导导弹潜艇已经承担了这一功能,但无人舰艇的拥护者认为,无人舰艇将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小的人员风险完成这一任务。但是,由于有人舰艇在这一领域的能力已经得到验证,而无人舰艇的能力尚未得到验证,因此海军必须解释,如果新技术失效,传统舰队(也许为了适应无人系统而过早地缩编或重新排序)不得不介入以填补空缺,将会发生什么情况。无人舰艇的正式目的并不是 "取代 "有人战舰,但发展无人舰艇的一个重要战略需要是海军默认,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仅靠有人舰艇无法实现预期的舰队扩张。

制海是指攻击敌方舰艇、飞机和潜艇,以便美国及其盟国可以利用海洋进行力量投送,或使海洋成为战时通商的通道。其必然结果是海上封锁:阻止敌人利用海洋达到其目的。这正是无人水面舰艇的真正用武之地。无人水面舰艇在海上控制方面增值的两个最大理由是情报、监视和侦察(ISR),以及提高反舰导弹能力。此外,还有一些有趣的新兴用例,如蜂群电磁战。

小型无人水面舰艇,如 "风帆无人机"(Saildrone)--有一种说法是--可以在战场上大量徘徊,一次徘徊数周(使用太阳能),寻找和监听敌人。虽然这种利基监视方式很有用,但问题是海面 ISR 难以与天基和机载 ISR 的全球准入和持久性相媲美。即使在东海和南海这样相对受限的海域,搜索范围也十分广阔。无人水面舰艇在搜索大片海面时的重访率无法与低地球轨道卫星相比。在过去几年中,低地轨道卫星群(包括商业卫星和政府拥有的卫星)的大幅增长进一步降低了利用水面舰艇满足 ISR 需求的紧迫性和预算效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风帆无人机 "和类似飞行器最终可能会更加依赖太空,因为在地平线上空执行任务的无人地面 ISR 资产将依赖卫星通信来发回任务数据。至于空中 ISR(由有人或无人飞机执行的 ISR),大规模部署的小型无人水面舰艇可以超越飞机的持久性,但代价是传感器的覆盖范围:这些舰艇的 "视高 "较低,从本质上限制了其电子光学传感器的覆盖范围。

这就涉及到无人舰艇有望在制海任务中扮演的第二个角色:进攻性水面战。如前所述,海军已明确表示,任何具有动能的无人舰艇都将由人类控制。因此,这些舰艇不能与在末端阶段转用雷达的指令制导导弹相提并论。任何具备动能的无人舰艇都将依赖卫星、有人和无人水面舰艇或机载资产提供的超视距通信中继。但是,如果海军预计会出现卫星衰减的环境,就像在与同级竞争对手的冲突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那样,那么水面和机载资产就将大大承担起中继负担(需要的数量要多得多)。不过,考虑到海军宣称大多数无人资产都是 "可隐蔽的",这种分布式网络在有人舰艇自身必须承担中继功能、使其更接近敌方武器交战区之前能持续多久,还有待观察。

海上安全指的是治安职能,如保护商业免受恐怖分子和海盗的袭击,防止武器走私和毒品走私等非法行为。在此类行动中,中小型无人水面舰艇在技术上可以进行监视、发出警告,或在人类远程控制下使用小口径武器与威胁交战。然而,后者在实践中似乎尤其不可能。海上安全是和平时期的工作,是在平民之间拥挤的海域进行的。因此,积极识别不良行为者的重要性很高,一般来说,目标不是杀死任何人。这就需要人的参与--不仅是 "参与",而且很可能是在现场。

另一个问题是,如果无人船体积小、成本低(这是无人船最著名的两个特点),恐怖分子和贩毒者可能会很容易地使其失灵。因此,Saildrone 可在以下条件下为海上安全 ISR 带来最大价值:没有航空资产、卫星覆盖或盟国海岸警卫队;有人驾驶的船只或岸上设施在通信范围内;天气晴朗,或最近有足够多的晴天可让电池充电;监视目标无法从可视范围内射击或(如 2022 年的伊朗)试图捕捉监视它们的无人机。

集中化的风险

大多数当代海军舰艇都可用于执行上述各种任务。驱逐舰可用于力量投送、海上控制、存在和海上安全;航空母舰可用于所有这些任务;两栖攻击舰最适合用于力量投送和存在,但也可随时支持海上安全。任何无人舰艇都不具备这些功能--没有一艘正在生产,甚至没有一艘处于设计阶段。大型无人水面舰艇只有一个目的:支持力量投射。中型无人水面舰艇将有两个目的:促进海上控制和海上安全。

然而,多任务能力并不一定是目标。无人舰艇的支持者认为,无人舰艇不会取代有人舰艇,而是作为 "混合舰队 "的一部分,增强有人舰艇的能力。海军预计到 2050 年,部队结构中将有 40% 实现无人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海军的每个任务区都将有 40% 实现无人化。有些任务对无人平台的依赖程度会高于其他任务。这意味着无人舰艇的风险不会均匀地分布在海军的所有任务中。

一般来说,可以预测无人舰艇将比有人舰艇更快地退出运行(和平时期)或减员(战时),原因有两个。首先,无人舰艇技术尚不成熟,而且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如此;目前,无人舰艇容易受到船体、机械和电气方面的固有伤害,而且存在网络漏洞。简而言之,持久性是这些船只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正试图解决的问题)。无人舰艇可能需要驻扎数周或数月,而无人机的驻扎时间以小时计算。无人水面舰艇在海上不进行维护的时间越长,发生常规设备故障的几率就越大,这些故障要么需要远程故障排除,要么需要现场维修。前者会产生电磁瞄准和网络风险。其次,无人舰艇的设计明确降低了其生存能力,用支持者的话说就是 "消耗性"。

前面提到的《纽约时报》专题文章说明了这一问题。文章指出,海军并没有像 Saildrone 一样,将更大型的无人水面舰艇整合到舰队中。文章认为,这一失败可归咎于官僚主义的惰性和工业界的俘虏。讨论中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部署 2000 吨级的中型无人水面舰艇(尤其是能够持续作战的无人水面舰艇)所需的船体、机械和电气解决方案要比 14 吨级的 Saildrone 复杂得多。光是推进要求,更不用说作战系统了,前者的技术成熟度要比后者落后几十年。因此,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例如到 2030 年,即使海军增加了无人舰艇在其部队结构中的总体比例,海军也无法在关键任务领域拥有大量无人舰艇。

因此,海军必须评估集中化风险:当某些任务,以及这些任务区中的战争领域,由于有人与无人资产的生存能力不同而以不同的速度退化时,会发生什么情况。作为一个思想实验,让我们假设海军实现了 40% 的无人机目标。然而,由于 "风帆无人机 "的技术复杂性和成本远低于大型无人水面舰艇,未来舰队中前者的数量要多于后者。因此,未来舰队在海上安全方面对无人资产的依赖程度要高于对存在的依赖程度。那么,假设对手对 "风帆无人机 "网络成功实施了网络攻击;海上安全任务突然受到影响,海军必须动用其载人资产为其提供支持--这将以牺牲驻军任务为代价。

听起来不现实?乌克兰最近黑客攻击了俄罗斯使用的伊朗制造的无人机;在 Solar Winds 黑客攻击事件中,恶意代码是通过合法代码程序传送的;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卫星网络至少有一次被黑客攻击。这些仅仅是为什么任何具有对外通信能力的无人驾驶资产都必须被默认为易受网络攻击的部分原因。

警惕为创新而创新

当一种新能力被描述为更便宜、更有效时;当几十篇文章使用同样的流行语时;当战略文件泛泛而谈、缺乏细节时;当声称技术将 "成熟 "时;当 "创新 "被视为 "有用 "的同义词时;或者当关于某一主题的每篇文章中都出现同样的几个经验性例子时,都会让人汗毛倒竖。所有这些都大量出现在媒体对无人舰艇的报道中。

如果美国海军要开展一项耗资巨大、成功几率不确定的项目,那么它就欠国会和美国大众一个更好的无人作战框架,或者一个非机密的作战概念,将无人舰艇的作用分解到海军的各种任务和构成这些任务的作战领域中。这样的概念必须坦诚面对集中风险,并提出降低风险的方法。而国会已经开始对无人平台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应该让海军负起责任。

参考来源:CIMSEC

成为VIP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31

相关内容

人工智能在军事中可用于多项任务,例如目标识别、大数据处理、作战系统、网络安全、后勤运输、战争医疗、威胁和安全监测以及战斗模拟和训练。
《美国多域陆军的未来》【译文】2022.12最新报告
专知会员服务
117+阅读 · 2023年1月11日
分布式核心技术知识图谱,带走不谢
架构师之路
12+阅读 · 2019年9月23日
深度解读 | 美国打压华为这事水很深——什么是华为?(1)
混沌研习社广州分社
21+阅读 · 2019年6月27日
美陆军计划部署四大新型地面无人系统
无人机
23+阅读 · 2019年4月30日
机器学习中如何处理不平衡数据?
机器之心
13+阅读 · 2019年2月17日
美国公开《无人系统综合路线图(2017-204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9+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5+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2+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Arxiv
0+阅读 · 2023年12月12日
Arxiv
0+阅读 · 2023年12月12日
Arxiv
0+阅读 · 2023年12月11日
Arxiv
0+阅读 · 2023年12月10日
Arxiv
14+阅读 · 2020年10月26日
Arxiv
101+阅读 · 2020年3月4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美国多域陆军的未来》【译文】2022.12最新报告
专知会员服务
117+阅读 · 2023年1月11日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9+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5+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2+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相关论文
Arxiv
0+阅读 · 2023年12月12日
Arxiv
0+阅读 · 2023年12月12日
Arxiv
0+阅读 · 2023年12月11日
Arxiv
0+阅读 · 2023年12月10日
Arxiv
14+阅读 · 2020年10月26日
Arxiv
101+阅读 · 2020年3月4日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