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美陆军技术出版物是战术无线电台与战术无线网络的主要条令。本出版物描述了运用战术无线电台及战术无线网络执行任务、功能与作业的非规定性方法,旨在支持所有作战职能并实现部队指挥与控制。本出版物包含新通信与网络能力条令,涉及相互依存且可互操作战术无线电台的运用。主要受众为负责在军及以下梯队操作战术无线电台或运用战术无线网络的领导者、参谋、监督员、规划员及电台操作员。本出版物是系统规划员的标准参考,提供网络规划指导、互操作性考量及装备能力。担任联合特遣部队或多国部队司令部的陆军司令部指挥官及参谋人员应参考相关联合或多国条令。陆军全体训练与教育人员亦使用本出版物。
该条令扩展了野战手册FM 6-02中关于战术无线电台与战术无线网络的基础信息。战术无线电台是指挥控制的关键赋能要素,战术无线网络提升下属决策能力并实现全域集成与同步。战术无线电台及网络支持陆军在整个竞争连续体中的使命。持续作战中的动态战术态势要求多功能且适应性强的战术无线网络。战术无线电台使部队能在从高层梯队至班组的层级间移动与通信,班组级电台在最低层级实现通信与态势感知。本出版物包含战术无线电台操作的重要发展内容,重点强调在军及以下梯队的战术无线中继运用。
包含三章及九个附录:
• 第1章讨论作战环境,审视对抗与拥塞环境中的挑战,解释战术网络及电台如何在陆军行动中实现指挥控制与态势感知。
• 第2章阐述陆军各梯队的战术无线电台与信号支援运用,强调将战术无线电台集成至指挥所的重要性。
• 第3章介绍网络规划,解释安全战术无线电台操作的规划要求与考量,概述中继规划与运用,包含中继战前检查与战前检验。本章还描述通信参谋要素(规划员、频谱管理员及通信安全账户管理员)及规划过程中参谋要素协同活动的重要性。
• 附录A包含识别与应对电磁攻击的信息,阐述克服威胁能力的技巧,包括报告与预防疑似电磁攻击影响的方法,描述电磁干扰类型及最小化对作战或友方通信影响的有效措施。
• 附录B提供中继小组的训练与认证标准,包含信号评估表、战斗操演及小组操演,涵盖支持部队任务的指定作业。
• 附录C阐述作战司令部通信小组的职责,即向作战指挥官及战区陆军指挥官提供安全可靠的通信支援。
• 附录D讨论战术网络环境中的波形及波形应用功能组件,描述无线电波特性与调制方式。
• 附录E详述高频无线网络如何支持指挥控制,探讨高频网络建立方法及传播、天线选择与站点选址对信号传输的影响,包含各梯队运用高频网络实现通信与达成任务目标的信息。
• 附录F阐述儒略日、同步时间与祖鲁时间,提供时区转换表示例及世界时区图。
• 附录G探讨恶劣天气下的电台操作,包含优化通信的技巧,如基于环境因素的电台系统维护如何提升能力并确保通信成功。
• 附录H提供天线选择与技巧信息,含天线及支援设备的现场维修示例,并阐述理解战术无线电台操作与实施有效战术无线通信的重要概念与术语。
• 附录I讨论战术无线电台与平台,涵盖手持式、背负式、车载式及机载电台的增强能力与互操作性特征,包含集成战术网络信息(该网络是保障部队在断连、间歇或受限通信环境下实现鲁棒通信的关键赋能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