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军事力量倍增器正在出现。这就是军事物联网(MIoT),一个从不断扩大的网络来源中获取数字数据并加以整合,从而创建一个多维情报和行动世界的世界。军事物联网由许多技术促成,其中有些是我们熟悉的技术,有些是新技术,但由于设备互操作性的进步和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所有技术都在不断融合。MIoT 正在成为新的军事前线,带来了非凡的能力进步,但也带来了规划、管理和部署方面的挑战。
我们生活在一个互联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任何类型的设备或机器,无论是数字还是模拟的,都可以利用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廉的无线传感器和交换机连接到网络上。所创建的网络可能在设计上受到限制(即所谓的 "边缘计算 "模式),也可能是全球数据云的组成部分。但原则上,一切都可以与其他一切相连接。对于军方来说,这为情报和实时控制从交通或基础设施管理到动能战场等各种情况创造了可能性。
从传感技术中获取情报并非新生事物。在军事领域,它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例如,英国陆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设计的坑道传感器。在西线静止的堑壕战中,地道挖掘成为一种重要的进攻战术,陆军缺乏监听敌方地道挖掘活动的人员;取而代之的是安装了远程传感器(Tele-geophones 和 Seismo Microphones),只需两名士兵在中央监听交换站就能监测 36 个地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雷达技术脱颖而出,这项传感技术于 1904 年由德国研究人员首次申请专利,但在成为重要工具之前一直被忽视。随后,美国在 20 世纪 50 年代部署了声音监视系统来探测苏联潜艇。
所有这些传感器技术都使用网络中的远程设备来整合数据,从而提高数据在冲突中的价值。但是,这些设备成本高昂,有时还不可靠,最常见的是有线设备,其带宽、数据存储容量和处理能力近乎无限,早于互联网时代。
军事物联网则不同。如今的传感器无处不在,具有移动性。它们可在从移动电话蜂窝网络到安全点对点通信等各种通信网络中运行。它们可以在大范围内以低功耗运行(如已在楼宇管理系统中广泛使用的 WLAN 网络),并可在不使用服务的情况下持续运行数年。它们可以报告机器和设备的位置和状态,执行命令,或使用生物识别数据来识别人员和监控生活功能。最重要的是,它们具有潜在的互操作性,能够将数据输入各种网络和机器智能功能。
要实现物联网的潜力,面临的挑战相当大。它需要高水平的组织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以整合普适传感、普适计算和普适通信。军事组织必须能够接受来自各种动态传感器的信号,如静态地面传感器和士兵佩戴的传感器,以及来自固定和移动设备的数据,包括来自无人机和卫星的情报。它们需要敏捷地跟上不断变化的技术,同时向潜在对手隐藏自己的能力和知识。
例如,在五年或十年后,MIoT 技术确实有可能让士兵举起一个手掌大小的设备,只需轻触按钮,甚至在黑暗中,就能在几秒钟内知道周围每个人的身份。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具备连接多个数据库和汇集一系列探测技术的能力。这种态势感知的好处还必须与公民的隐私权和数据保护权相平衡。
图 1:指挥网络
只要能够应对这些挑战,就有机会创建一个以无与伦比的丰富信息为基础的领域,其高速、高带宽网络既安全又不受干扰,互联和自愈网络及数据库支持人工智能实时决策,丰富的数据与军事组织及其条令完全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