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正加速迈向软件定义的未来——网络统一化、平台云连接、作战能力由代码与钢铁共同塑造。拟任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的克里斯托弗·马奥尼海军陆战队上将明确支持该愿景。但其关于统一网络体系与让软件驱动硬件的论述暴露了战略讨论的缺失:公开讨论往往忽视对网络遭对抗/降级/攻击状况(即军事术语"拒止、降级、间歇及有限带宽环境")的严肃考量。若缺乏坚固韧性系统,软件定义部队不仅表现欠佳,更将在关键时刻彻底失效。

马奥尼在近期声明中指出: "现役网络数量远超克雷超级计算机的计数能力。必须构建统一的网络理念体系,并改变硬件设计思维——让软件驱动硬件,而非硬件束缚软件。"

这种软件优先理念映射美国防部十余年来的深层演变。早在2017年,"专家计划"已将机器学习引入作战目标识别流程,昭示软件算法主导战术结果的未来。至2020年,联合人工智能中心高层公开宣称未来战争是"软件问题",奠定战略与架构转型基础。美国防部2022年《软件现代化战略》正式确立该方向,要求发展软件工厂生态系统、安全开发安全运维(DevSecOps)管道及规模化持续交付能力。同年,退役中将杰克·沙纳汉与南德·穆尔钱达尼提出美军优势将取决于作战系统的软件优先重构。

该理念现已全面融入当前项目:联合全域指挥控制战略推进全域传感器、射手和决策者通过云赋能基础设施互联;国防创新单元"复制器计划"旨在两年内部署数千套自主系统。智库力量强化该趋势——大西洋理事会"软件定义战争委员会"倡导模块化、可升级的软件驱动能力;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呼吁彻底重构五角大楼军事系统的设计、采购与部署模式。它们共同宣告数字集成不再是愿景而是既定前提。

该转型正推动五角大楼内部实质性组织变革:首席数字与人工智能办公室主导云基础设施与数据体系建设,支撑多数现代化项目核心进程。外部声音也呼应此趋势:2025年6月《岩石上的战争》播客专题讨论"软件定义战争的未来"时,大西洋理事会报告合著者强调成功不仅依赖技术,更关乎人员与流程整合。他们指出需建立跨军种技术团队、敏捷软件开发周期及实时可信的软件治理架构。

同时尖锐指出:现行采办模式仍显迟缓割裂,难支撑战略所需的模块化、可升级、威胁响应型能力。若软件研发、部署及安全流程不变革,国防部将在操作性脆弱、流程陈旧的根基上构建数字化部队。

这些挑战绝非理论推演,将决定软件定义战争在未来冲突中成为"战力倍增器"抑或"致命漏洞"。

军队对云服务、网状组网及软件定义系统的日益依赖,正根本性改变作战指挥、通信与协同模式。但转型过程中,网安基础设施、防御人才及系统生存性投资严重不足。简言之:网络虽快,犹未堪战。

政策制定者与防务领导者必须直面并解决这一错误假设:数字系统能在拒止/降级/间歇/有限带宽的现代战争环境中始终保持可靠。

问题丛生的认知误区

最初旨在加速创新与提升互操作性的举措,已异化为一种信念——军事网络应如商业基础设施般运作:云原生架构、永久在线、默认软件定义。但这些假设在拒止、降级、间歇及有限带宽环境中全面崩塌,此类环境非理论推演而是大国冲突的现实写照。在此条件下,卫星可能遭干扰摧毁,电磁频谱或被拒止欺骗,网络将在网络攻击与物理打击下分崩离析。认证系统因持续连接中断而失效,目标数据过时或不可访问,自主系统可能变得不可靠甚至危险重重。无缝集成在采购图表或和平时期演习中或许可行,但基于这些假设构建的部队在实战中面临崩溃风险。软件定义架构可能集中化失效节点,其预设的理想网络条件更与现代机动战基本原则背道而驰。

  • 持续性连接迷思

平台与架构必须具备自主性、弹性与战术适应性,确保在拒止、降级、间歇及有限带宽条件下正常运行,而非依赖持续连接。

  • 规模化安全困境

大规模集成加剧暴露风险。软件定义系统、云原生应用与自主平台使攻击面呈指数级扩张。

美国国防部门面临防御体系核心人才短缺:全部门逾25%网络安全岗位持续空缺。招募并保留网络人才——尤其是蓝队操作员、安全架构师与防御分析师——是首要难题。

与此同时,美国防部持续优先发展进攻性网络能力:投资"前沿狩猎"行动、持久交战与数字武器(美国网络司令部核心任务)。

战略影响与对策建议

现代化与体系整合并非可选项,而是维持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但必须反映现代作战的现实需求——作战韧性取决于针对拒止环境的设计、测试与防御能力建设。现代化进程应强化这些原则,而非在精美界面背后埋藏脆弱依赖链。

国防部门应将网络防御与弹性通信视为核心作战能力。它们既非辅助手段也非后台信息技术,而是现代战争的基础构件。这种转变不仅需要新增资金渠道,更需思维范式革新。需推动四项变革:

  • 防御非次要选项

美军网络投资战略长期优先发展进攻能力,专注研发猎杀、干扰与摧毁工具。但若基础设施暴露,网络化部队不仅无法制胜,更将丧失基本运作能力。必须实质性加强防御性网络建设:弹性架构、内生安全系统及专业防御团队。这意味着需以对待进攻平台的同等力度,为安全工程师、漏洞分析师及蓝队配置资源而非仅维持编制。

  • 为实战而非演示设计

过多现代系统为驻训环境与承包商试验台打造,而非为对抗性战场设计。未来作战系统需预设降级/拒止条件,这意味着必须支持断联状态作战,而非仅限于联网时同步。本地计算、自主边缘功能与预置数据应成为基线能力而非附加模块。

  • 条令指导设计而非强制约束

现代化进程应反映作战现实而非仅技术可能性。美军联合条令强调指挥控制必须在摩擦、混乱及通信降级环境中持续运作。《联合出版物3-0:联合作战》突出"任务式指挥"重要性——即使无直接指令或连接,下属仍可在指挥官意图框架内果断行动。系统应强化这些原则:支持在无法联络上级时的分布式执行与任务延续,而非依赖理想网络条件运作。

  • 实施战时化测试

列装系统需经得起实战检验,而非仅在受控环境表现优异。这意味着在规模化部署前,将原型与概念投入红队演习、拒止频谱兵棋推演及网络对抗环境测试。若网络化系统无法在干扰、欺骗或定向入侵中存活,则不应出现在未来战场。

结语

软件、数据与连接性确将塑造未来战争形态,但若架构脆弱、假设未经检验、网络安全投入不足,依赖网络的软件定义部队将在与对等对手的首轮交锋中覆灭。

连接性绝非理所当然。控制权必将遭遇争夺。所依赖的系统必须为这种现实而构建,而非追求和平时期的效率或技术美感。条令警示:战争本质是摩擦、混乱与不确定性。网络及守护者,必须做好穿越这三重考验的战斗准备。

这不仅关乎技术,更关乎在拒止、降级、间歇及有限带宽环境中交付作战韧性。任何不足都不仅是设计缺陷,更是可能输掉战争、葬送生命的致命漏洞。

参考来源:warontherocks

成为VIP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2

相关内容

人工智能在军事中可用于多项任务,例如目标识别、大数据处理、作战系统、网络安全、后勤运输、战争医疗、威胁和安全监测以及战斗模拟和训练。
中文版 | 人工智能时代的任务式指挥
专知会员服务
16+阅读 · 7月6日
中文版 | 零日互操作性的实现路径
专知会员服务
8+阅读 · 5月21日
中文版 | 集中式与分布式多智能体AI协调策略
专知会员服务
16+阅读 · 5月8日
【混合智能】有关军事混合智能的思考
产业智能官
14+阅读 · 2020年5月17日
NLP命名实体识别开源实战教程 | 深度应用
AI100
15+阅读 · 2019年8月18日
下载 | 954页《数据可视化》手册
机器学习算法与Python学习
22+阅读 · 2019年1月3日
技术 | 强化学习入门以及代码实现
AI100
51+阅读 · 2017年8月26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4+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8+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Arxiv
171+阅读 · 2023年4月20日
A Survey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
Arxiv
472+阅读 · 2023年3月31日
Arxiv
171+阅读 · 2023年3月24日
Arxiv
24+阅读 · 2023年3月17日
Arxiv
57+阅读 · 2022年1月5日
Neural Architecture Search without Training
Arxiv
10+阅读 · 2021年6月11日
VIP会员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4+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8+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