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意味着小型无人机将被美军视为弹药,低级军官将获得更多采购部署权限。
五角大楼宣布全面革新政策,旨在加速全美武装部队部署小型无人机(含武装型号)。最显著的是,特定类别小型无人系统(UAS)现被列为"消耗品",更接近手榴弹等弹药而非航空器,这引发广泛连锁反应。低级指挥官现可直接采购小型无人机系统,并授权下属操作。推出的新政策代表较大转变。
美国防部长皮特·赫格赛斯近日通过炫目视频公布新政策(详见下方),视频中小型无人机系统为他呈递了政策备忘录,题为《释放美军无人机统治力》。赫格赛斯强调,乌克兰持续冲突正是变革的核心驱动力——该战场小型无人机(尤其第一人称视角自杀式无人机及小型弹药投放型号)已成交战双方标配。无人机(包括小型武装化商用机型)的扩张应用及其威胁,远早于乌克兰战争。
图:在五角大楼的一次演示中,一组小型无人机伴随着政策宣布。美国防部
图:一架第一组无人机在五角大楼前向国防部长皮特·海格塞斯递送了一份五角大楼新的无人机政策备忘录。
"无人机是本世代最大战场创新,造成今年乌军多数伤亡。对手每年量产数百万廉价无人机,"赫格赛斯在备忘录中写道,"过去三年全球军用无人机产量飙升之际,上届政府却部署官僚障碍,导致美军部队未配备现代战场所需的致命小型无人机。"
备忘录阐明新政策三大核心方向:
“第一,通过批准数百款国产无人机供军方采购,强化美国新兴无人机产业。利用支撑该产业的民间资本流,明确优先'买美国货'。” 此条款同时指出,美军拟运用特朗普总统6月签署的《释放美国无人机统治力》行政令(旨在推动美国军民两用无人机发展)。
"第二,驱动技术跨越式发展,以美国顶尖工程师与人工智能专家打造的多种低成本无人机武装作战部队。无人机统治力既是技术竞赛,更是流程竞赛。现代战场创新需要融合制造商与前线部队的新型采购策略。"
"第三,按实战标准训练。为模拟现代战场,高层军官必须克服官僚体系在预算、武装化及训练等方面的本能规避。明年将见证该能力融入所有相关作战训练,包括对抗性无人机战争。"
图:2025年7月9日,位于德克萨斯州胡德堡的第一骑兵师概念和能力实验室,新打印的小型无人机系统框架放在工作台上。美国陆军
最重大的具体政策变革在于:根据备忘录详细附件,1类和2类无人机系统现将"按消耗品核算,而非耐用品"。附件明确:"小型无人机更接近弹药而非高端飞机,应具廉价性、可快速替换并归类为消耗品。"
五角大楼定义1类无人机为:重量≤20磅(约9公斤)、飞行高度≤1200英尺(约366米)、最大速度≤100节(约185公里/时)。2类无人机指:总重21-55磅(9.5-25公斤)、飞行高度≤3500英尺(约1067米)、最大速度≤250节(约463公里/时)。
附件另一条款指示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现任美空军丹"剃刀"凯恩上将)协同国防研究与工程次长、采办与保障次长,评估是否将3类无人机纳入同类范畴。3类无人机系统定义为:重量55-1320磅(25-600公斤)、飞行高度3500-18000英尺(1067-5486米)、最大速度100-250节(185-463公里/时)。
关于1/2类无人机"消耗品化"的衍生影响,备忘录举例说明:"小型无人机系统无需符合STANAG 4856标准。"该北约标准规定无人机控制架构通用性以实现互操作性。五角大楼明确新立场:此类增加成本与设计复杂度的标准应保留给大型无人机。
附件同时强调:"军种部长须制定无人机系统适航性及材料发放要求,1类和2类无人机系统原则上豁免。"
将小型无人机纳入弹药式管理体系,为微型作战单元配发开辟新路径。此举将根本性改变无人机维护保障模式及配套物流链条。
根据新政,1/2类无人机操作权限大幅下放至O-6级指挥官(陆战队/陆军上校、海军上校)。依据备忘录附件,这些指挥官现可直接:
• 授予小型无人机"操作授权"(ATO)(即认定操作员资质)
• "采购、测试、训练符合法定限制的小型无人机系统——涵盖实验室原型、商业成品至美军人员用合规关键部件制造的模具"
附件同时规定:"此类无人机系统须运行于封闭网络,隔绝国防部主干网。O-6级指挥官经基地指挥官协调后,有权在受控环境测试非致命自主小型无人机。"
备忘录附件要求加速简化研发-测试-采办流程,特别强调通过前线部队3D打印能力实现无人机快速采购与迭代升级。为支持此变革,"军用无人机认证清单"(蓝名单)将改革机制,允许下级指挥层提议增补条目。附件注明:"采用蓝名单关键部件自制的无人机系统无需额外认证。"
在"实战化训练"环节,附件规划新建无人机靶场并加强无人系统常态演训融合:"基地指挥官将协同联邦航空管理局(FAA)解除不当空域限制,加速扩展频谱许可,设立含实弹射击、合成兵种及集群测试的多元训练区。所有管控空域的部门须降低空域拥堵,促进无人机部署——包括共享空域、靶场及训练设施(保持安全间隔),最大化各军种全谱系无人机训练机会。"
图:2019年5月8日,在加利福尼亚州欧文堡的国家训练中心,由威胁系统管理办公室提供的40架无人机群在一次演习中起飞,以支持第11装甲骑兵团。美国陆军
附件补充:"90天内,各军种部长协商研究与工程次长(USD(R&E))后,将联合指定至少三处国家级靶场(含至少一处海上区),提供多样化地形供深度无人机训练,军种间成本转移趋零。至2027年,国防部所有重大演训必须整合无人机系统。"
各军种还须组建专职部队加速小型无人机列装。附件明确:"小型无人机是核心战力赋能器,须与主战武器系统同优先级。2025年9月1日前,陆海空及陆战队须组建经筛选的现役实验部队,目标2026年前实现联合部队小型无人机快速扩编,优先装备印太司令部单位。"
此外:"各军种将设立直属无人机项目办公室(聚焦小型无人机),60日内完成全面审查'识别可被无人机替代的成本效益/杀伤力更高项目'。"
附件强调:"核心意图是让每个作战单元快速普及1/2类小型无人机以克敌制胜。优先列装国产无人机——2026年底前每个班排配备低成本消耗型无人机,重点保障印太战斗单位,契合防长战略指南。"
美军新无人机政策实施效果尚待观察。五角大楼及各军种近年推行多项类似目标计划,2023年启动的"复制者计划"(目标今年底列装数千低成本无人平台)即为典型。
图:Switchblade 600巡飞弹药是在Replicator计划帮助下获得的首批系统之一。
美军认为其在无人系统(尤小型部队配装)领域仍显滞后,认为乌克兰战争凸显其无人机运用规模与全球趋势的显著落差。
据报道,乌克兰企业(含微型作坊)今年将量产250-300万架各型无人机(含小型武装型号),月产能约20万架。这折射出美军落实新政策需应对的供应链困局——未来大规模冲突(如聚焦印太的大国作战)将催生更巨量无人机需求,特别是"消耗型"设计。
需指出:五角大楼新政策虽明确聚焦太平洋战场,但小型短程无人机在广阔海域的适用性存疑。不过其在区域场景仍有价值,且新增能力未必仅适配印太——如乌克兰所示,小型无人机在欧洲战场同样关键。
但近年美军对无人能力的制度性态度已现重大转变。"复制者计划"即为一例:美陆军近期招标要求一年内量产万架小型廉价无人机(含武装型号)。美海军陆战队在此领域尤为活跃,其理念与国防部新政高度契合。
美陆战队训练教育司令部(TECOM)司令本杰明·沃森中将在2025年"海空天"展览论坛上阐释:"'每个陆战队员都是步枪手'的传统信条,意味着士兵能在500米内精准消灭目标。但借助科技,同等士兵现可具备15-20公里超视距杀伤力。"
设施司令部司令贾森·伍德沃斯少将补充:"昔日军士携一两枚手榴弹作战,投掷精度距离有限;如今士兵将配备'制导手榴弹'——滞空巡航后由后方人员引导,实现'室內全员精准杀伤'。"
今日政策表明五角大楼将"释放"小型无人机的跨军种战力潜能。
参考来源:TW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