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你的“负面假设”影响到你真实的生活

2018 年 2 月 18 日 MOOC

| 全文共3065字,建议阅读时4分钟 |

 

转载自公众号:陈慕妤

微信号:chanmuyu


前天平安夜,我被一个好朋友出来喝下午茶。 


因为她晚餐那个时候,就要跟男朋友的家人见面,心情很紧张,不知所措,所以就约我出来聊聊看看有什么解决办法。 


我还没有详细给她聊,她就滔滔不绝跟我聊起她的担忧: 


怎么办啊?万一她父亲不喜欢我,我应该要怎么做? 


你都知道婆媳关系有多么紧张了,现在突然在他母亲的生活里,多了一个女人,她会怎么想啊! 


我害怕我表现不好啊,你知道我非常讨厌跟家人见面的,这种事我很不习惯。

 

为什么一定要跟父母见面呢?好好谈个恋爱不就很好吗?怎么办呢? 


我没回答她一个问题,朋友总是给我反馈一个负面的信息;无论我说什么,朋友都是有办法从负面的角度来思考事情。 


那一刻开始,我就放弃了给朋友提供解决办法了,因为我知道,无论我怎么说,她都不会有一点积极的反应。稍微安慰一下她,她都是不情愿相信的感觉。 


那我就不懂,既然这样,你还找我出来干什么?你自己对此都有这么明晰的想法,又听不见别人的意见,你约我出来,就是希望我做你的情绪垃圾桶吗? 


反之,大概一年前,我另一个已经步入婚姻殿堂的朋友,在跟男朋友父母见面的时候,她的表现就截然不同了。



记得那天我打算约她出来看电影,但她说晚上要跟男朋友的父母吃饭,所以拒绝了我。我当时就很惊喜地问她:“见家长啊,这么好,你紧张吗?” 


朋友一脸轻松地说:“有一点了,但还好,我应该可以应付得了。” 


我继续问:“这么有信心?你不担心他父母不喜欢吗?” 


朋友很奇怪地看着我:“我为什么要担心呢?我又不是什么坏女孩,有正当的工作,学历又不错,长相也能见得了人。只要我正常表现,印象分肯定不会低的。” 


“那万一你男朋友的父母故意刁难你呢?你怎么办?” 


“他们为什么要故意刁难我呢?要是这样,他们就不会教出一个我喜欢的男朋友啦,不是吗?”朋友如是说。


继续问下去,我的思想反而更像是自寻烦恼的那个人了。同一件事,不同的思想,看看就是有这么大的差别。 


朋友A,对于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做出各种负面的想象,会假定自己会陷入一个“糟糕至极”的模式,然后就会因此发生各种各样不好的事情。 


朋友B呢,对事情没有过分负面的想象,一切基于客观情况去考虑。自己要是行得正坐得端,有什么好担心的呢?万一真的表现不好而产生什么误会,慢慢解释去沟通不就行了吗?

 

完全是两种人,完全是两种反应。而且在我看来,朋友A的条件完全不输朋友B。 


尽管,这两种反应对于最终结果是不会有太多的影响,但如果在日后的婚姻生活当中,一旦跟男朋友或者他的父母产生什么矛盾,这种负面的情绪,就会日复一日地积累出不好的结果。有些事,只有在长期化学反应的作用下,才会显示出最终的不同。


而这,就是为什么经常负能量会影响到我们个体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我们的思想也会潜移默化地朝着这个方向思考。


情绪作为我们身体的一种反应,假如一直是负面阴暗、悲观消极,甚至去到不合常理的地步,长此以往,就会塑造出你自怨自艾的性格特质。 


这样的人,你跟她相处,会感觉掉进一个黑洞里一样,整个身体的能量都被他卷走,吸走。无论你怎么耐心规劝,但尝试过几次之后,你就会感到一股无力感蔓延全身。对于这种人,你真的是无能为力。 


他们缺乏对客观情况检验的能力,总是把脑海中的想象,当成是现实事件那样去思考。不懂得如何自省,或者说,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不要自省。 


换言之,他们对于自己的负面思维,从来都不去正视。因为他们的心理世界是这样的:

 

你应该这样做,做不到,就是你不好,你不爱我,你不够重视我;


事情应该要这样发生,如果没有,就是我的问题,他的问题,或是世界的问题;


我的人生应该要这个样子,否则就是生活亏欠我,父母亏欠我,朋友亏欠我。 


总之,他们一直都以自己的要求去要求这个世界,一旦外界没有符合自己心目中的要求,就各种抱怨,各种难受,各种情绪就会由此而生。 


说他们是自恋,其实他们又极度自卑;说他们悲观,但他们对于外界的要求又非常自私。我们作为满足者,想要去满足这种人的心理要求,稍有差错,就很容易激发他们的心理阻抗。觉得这样不好,那样不行。 


在谈恋爱中,在工作中,在与人相处中,有时候这样的人很难看出来,但只要给予他们“阻碍”或者“挑战”,他们的负能量就会被激发出来。

 

也就是说,他们只愿意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里面,不敢跨越雷池一步;一旦发现自己走出了舒适区,他们就会随之担惊受怕,然后想象出各种不好的情况来说服自己退回到原来舒服的地区里面。 


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反应呢?



因为这种人,心理缺乏安全感,对于一些还没接触过的陌生情况,自我觉得无法掌控,于是会陷入“负面假设”的思想,以求获取心理安慰。


因为一旦这种“负面假设”成立,他们就会由此印证到自己的想法,从而让自己获得虚拟的安全感。 


例如你去面试,总觉得自己无法应付,一旦结果真的无法应付,那么你就会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对的,正确的,于是其后遇到类似的事情,你都会把这种情况扩散到这些事情上去分析。


好比你担心男朋友出轨,经常捆绑对方的行动自由,然后有一次你看到对方跟一个女生聊天,明明是很正常的交谈,你都会用幻想中的各种证据去印证这件事,即便你男朋友这一年来,只有这么一次情况发生。因为在其他类似的事情上,你已经印证了这种想法。 


之前网上有个问题,说你跟男朋友看电影,旁边有个女生打不开瓶盖,请你男朋友帮忙,你会怎么反应? 


我相信大多数不允许男朋友帮忙的女生,大多数都具有这种“负面假设”的心理。


她们可以单凭这一件事,就认定男朋友会那样那样,然后自己就由此产生负面情绪。有时候男生也很无辜,因为当下的帮忙,只是下意识的出于礼貌,顺手帮个忙而已,帮完就算了,是一种自然反应,没想过其他。 


但那些女生不依不饶,不会觉得这是当下的自然反应,相反会觉得:你以为帮完她就算了?你能够对她这样做,就会对其他女生这样做?万一有女生说自己的电脑坏了,要你上门去修理你是不是也答应了?她们约你去开房,你是不是也答应了? 


正如我前面所述所说的那样,她们缺乏对客观情况检验的能力,总是把脑海中的想象,当成是现实事件那样去思考。 


心里缺乏安全感,就会从这种想象当中,以此获取印证情况的安全感。


大多数有“负面假设”的人,都是这样。但我们不能过分责怪她们,因为她们是“吃过苦”的人,至少小时候有过这样的经历。 


在成长的过程当中,父母的不当教育还是生活环境的冲突,会让她们的身心无法得到恰当的满足。长期处于空虚的心理当中,就形成了一种对什么都无法掌控的思想。 


小时候看到一个玩具想要,但经常被父母教训而要不到,长大后追求一个喜欢的人,于是就觉得自己也无法掌控,最终连尝试一下都不敢;小时候经常看到父母吵架一发不可收拾,自己无能为力改变这个状况,长大后跟爱人一起生活遇到矛盾,也不是想着如何解决问题,而是一味抱怨生活的不爽,用各种负面假设来印证自己对现实的幻想。 


这种思想,随着我们年纪的增长,很少会表现得如此明显,因为与人短期的交往当中,我们几乎没有机会展现这种心理,但如果长期在一起生活,这种心理造就的行为抉择,都会堆积在一起,日积月累的展现出来。 


所以为什么很多人刚开始相处的时候感觉非常好,可一到住在一起生活,就各种不适,就是这个原因。


毕竟我们很难从平日转瞬即逝的相处当中,一下子就了解到对方的深层心理。想要知道对方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尽量跟对方去一次长途旅行,期间遇到问题时的处理手法,就会告诉你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当然,如果你自己就是这样具有“负面假设”的人,应该怎么办呢? 



 1.培养你积极的自信心 


当初我在网上写文章,没有想过会收获各位读者的喜爱,更没想过会获得出版社的邀约出书,我只是觉得自己喜欢写文章,然后分享一些自己的生活经验,输出自己的思想,能够帮到别人当然很好,帮不到也作为自己思维的一种整理方式,也算是一种进步。 


但我身边的一些亲朋好友,知道我在网上写文章,就开始发出各种冷嘲热讽,说“这个时候还做自媒体,不是自讨苦吃吗?”或者“你能够写的好像其他人那么好吗?别人一篇文章这么多赞,你觉得你可以做到吗?” 


但现在,我不是获得出书的机会,自己的一些文章,不是被各大公众号和微博号转载吗?我的文章被侵权了,我还能因此获得一篇文章四五千元的侵权费。这不就是收获吗?尽管我距离那些自媒体大咖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但我可以继续学习啊!如果我没有这种积极的自信心,我就没有这些收获。 


其实困难带给我们的障碍,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多。 


 2.从你的负面语言句式开始改变 


想要拥有积极的自信心,你的语言句式也必须积极起来。 


正如我那个朋友B说的那样,她去见家长,尽管紧张,但应该可以应付得到。这就是积极的句式。而负面句式,同一句话,也可以说出这种感觉。如: 


我应该可以应付得来,但是我好紧张啊,怎么办? 


对比一下这两种句式的差别,是不是觉得自己的心理有种微妙的变化感受呢? 


A:尽管现在还下雨,不过天气报告说下午就会放晴,所以等一等就好。 


B:天气报告说下午就会放晴了,怎么现在还在下雨呢?还要等多久呢?


A:这个方法很好,只是我觉得我实现起来很困难,很难操作。


B:这个方法我目前来说实现起来很困难,不过如果稍微调整一下,我应该找到一个适合的方式去操作。 


看了这两个句式,尽管都是描述同一件事,你的感觉是不是也不一样呢? 



我没有办法教导你怎么调整心态,但我可以教你如何调整句式,让你自己去调整心态。用积极的句式和消极的句式,就算是描述同一件事,也会有不同的心理感受。 


想一想,你在生活中,用什么句式去描述自己遇到的事情呢?如果多数用负面的句式去描述事情,从现在开始,改变你的句式吧。 


 3.从小事去积累你解决问题的积极思维 


问题的发生,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去解决。而任何逃避的思想,都是一种消极的应对方式,于事无补的。 


谁都没办法一下子就能做到众人敬仰的地步,都是一点一滴慢慢积累出来的。这个过程,就是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 


想要改变自己的“负面假设”的心理,你就要做一些自己从来没有做过,却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可以完成的小事。然后在解决这些事情的过程当中,一次一次地去改变自己的负面思维。 


因为当你能够解决一件又一件自己之前从未觉得做到的事,你就会对外界扭转评价,发现很多事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样困难或者无法击破。一旦你养成了这个习惯,你的心态自然就会发生变化。 


不要坐以待毙,行动起来去改变自己吧。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在于你有没有鼓起勇气去行动而已。 


不要让你的“负面假设”影响到你真实的生活,否则,你人生的进步,很可能就会扼杀在还没开始之前了。你觉得你不行,那你可不可以主动找出“行”的方法呢? 


所以,看看生活上有哪些小事你可以透过自己的能力去解决?


不断养成遇事不逃避,主动寻求解决办法的积极思维,你的生活自然真的会慢慢变好了。 


喜欢我们就多一次点赞多一次分享吧~


有缘的人终会相聚,慕客君想了想,要是不分享出来,怕我们会擦肩而过~

《预约、体验——新维空间站》

《【会员招募】“新维空间站”1年100场活动等你来加入》

有缘的人总会相聚——MOOC公号招募长期合作者


产权及免责声明 本文系“MOOC”公号转载、编辑的文章,编辑后增加的插图均来自于互联网,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内审核处理。


了解在线教育,
把握MOOC国际发展前沿,请关注:
微信公号:openonline
公号昵称:MOOC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WWW2020-微软】理解用户行为用于文档推荐
专知会员服务
36+阅读 · 2020年4月5日
专知会员服务
111+阅读 · 2020年3月20日
【WWW2020-UIUC】为新闻故事生成具有代表性的标题
专知会员服务
27+阅读 · 2020年3月18日
《人工智能2020:落地挑战与应对 》56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97+阅读 · 2020年3月8日
清华大学两名博士生被开除:你不吃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机器学习算法与Python学习
25+阅读 · 2019年9月16日
浅谈贝叶斯和MCMC
AI100
14+阅读 · 2018年6月11日
【财富空间】一个人真正的资本是什么
产业智能官
6+阅读 · 2018年3月16日
生活中处处的贝叶斯
算法与数学之美
4+阅读 · 2018年2月19日
谈谈王者荣耀
小道消息
4+阅读 · 2017年7月6日
Arxiv
20+阅读 · 2020年6月8日
OD-GCN: Object Detection by Knowledge Graph with GCN
Arxiv
4+阅读 · 2019年9月30日
Arxiv
19+阅读 · 2018年6月27日
Arxiv
9+阅读 · 2018年4月12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清华大学两名博士生被开除:你不吃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机器学习算法与Python学习
25+阅读 · 2019年9月16日
浅谈贝叶斯和MCMC
AI100
14+阅读 · 2018年6月11日
【财富空间】一个人真正的资本是什么
产业智能官
6+阅读 · 2018年3月16日
生活中处处的贝叶斯
算法与数学之美
4+阅读 · 2018年2月19日
谈谈王者荣耀
小道消息
4+阅读 · 2017年7月6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