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至11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培养处副处长、“数据挖掘:理论与算法”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负责人袁博副研究员前往贵阳和毕节两地开展支教活动。期间与两地院校领导深入探讨教育教学改革理念,为老师和学生做集中培训。晚上还走访实验室,和学生就学习、科研、就业、升学与人生道路等话题进行开放交流。通过三天两地的五场报告,用实际行动为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社会教育公平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在学生交流方面,袁博分别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和贵州大学的学生作了两场题为“人工智能时代下的人才培养”的讲座,为四百余名学生细致梳理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脉络并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为同学们未来的求学深造和职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同时,袁博建议充分利用在线教育这一新型学习模式,通过慕课分享优质课程资源,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在讲座中,除了专业知识的传授,袁博还特别注重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以及多年的研究生培养经验,让学生明白不仅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在砥砺前行中提升自己的视野与格局。袁博还耐心解答了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与烦恼,勉励大家不要过早失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努力发现自己的天分并抓住身边的机遇,实现从“不可能!”到“不,可能!”的转变。
袁博的报告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反响,大家久久不愿离场。同学们纷纷表示袁老师的报告帮助他们重新思考了自己的人生定位,坚定了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信心。
9日上午,袁博与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的教师就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开展了探讨。袁博对清华大学的相关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特别介绍了人工智能实践课等特色培养环节以及如何利用慕课和雨课堂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袁博还介绍了我校推出的数据科学认证证书项目,并就在线教育与传统人才培养的结合与领导和老师们开展了积极的讨论。
在两场教师培训中,袁博从“有朋自远方来”“创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实践”和“博学明辨笃行”四个方面展开讲解,语言生动风趣、感染力强。袁博的“教学不是本能,要心存敬畏”“对待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付之以爱”“没有培养出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是教育的最大失败”“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一门课可能改变学生的未来”等教育理念引起了老师们的强烈共鸣,也展示了一名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情怀和对人才培养的责任与担当。
在培训中,袁博利用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和多样化的课堂分组活动向学员们展示了如何从教学的形式、组织、内容和表达等方面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整场报告中既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又有各类精心设计的互动环节穿插其中,老师们精神饱满,积极参与,现场气氛活跃,切身体验到混合式教学的真谛。培训结束后,参训的很多老师都认为这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给自己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深深的触动与思考。
在贵州支教期间,袁博先后与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教务处王力处长、铜仁学院研究生院梁成艾院长以及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王旭副院长共同探讨了混合式教学、雨课堂以及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等问题。袁博对教书育人工作的热爱和对智慧教学的深入理解为各位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后,清华大学将进一步加强与贵州省内各高校的合作,为推动我校优质课程和教育资源的落地以及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来源:“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