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并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设为星标
每天早 07 : 45 按时送达
作为一名产品经理,当我们需要做一个新功能或者新产品时,产出需求的过程总是比较痛苦的,因为市面上可参考的产品很多,但合适的产品功能才是值得借鉴的。因此在面对一个新功能时,我们首先要思考清楚需求,后续工作才能够朝着争取的方向努力。作者分享了如何思考并产出需求的几点经验,一起来看看。
全文共 2704 字,阅读需要 6 分钟
——————/ BEGIN /——————
在产出需求过程中还是比较痛苦的,现在太多产品可以借鉴,但是有些别人做了我们不一定适合做——因为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以及对方的用户体量等多方面因素,别人产出功能要解决的问题与我们的方向可能不一样。
比如:“滴滴上线一个当打不到快车时,就推荐一个专车也是相等价格,让用户觉得特别惊喜,但是如果我们刚起步也照着做,就不行,这个前提是车辆足够多,而且用户足够多,连快车都没人打,推荐专车有什么用?”
按照上方问题延伸,实际要解决的问题是快车太少人打车,那所要产出的需求就需要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解决。
不是有推荐专车,用户就会使用,也许是用户在使用打车软件时,发现总是定位不精准,导致用户流失而不使用,这就是把问题弄清楚,然后去解决实际业务。
据说,爱因斯坦曾说:如果有人给我一个小时让我解一道题,我会花55分钟搞清楚这个问题到底在问什么,然后花3分钟进行逻辑思考,花1分钟写下答案,最后1分钟向出题者做一个简单的解释。
同样用在产品需求上,我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搞清楚这个功能增加解决了什么问题,最后才是需求的实现;如果无法弄清楚解决实际问题,功能将失去了它的意义。
针对实现一个功能或者需求时,小编大概有一些思考,不一定适合所有但可供参考,大概罗列了三个点,后续可能会有迭代,这就好比和算法一样,每一次迭代都会更精准。
思考业务诉求,解决了业务实际问题是什么?
从全局角度思考,是否具备有拓展性?是否能够兼容其他板块?
从成本角度思考,这个是否可以用以前老方案替代,页面是否可以共用等等?
因为从功能角度出发,所以全局思考是放在了第二位,解决具体业务为先,当然有些会把全局放在第一先思考,在这样的场景下,公司战略发展方向是某某,那产出的功能需求,也就是会跟着战略方向走,但是作为产品经理的自己思考需求时,这个已经在脑海里。
业务诉求有很多,具体因每个公司情况各不一样,但是在我这里大概罗列两类,分为单向和双向的。
在我的定义里面,是解决公司的什么诉求,因为公司要买单,不能解决公司诉求,就没有后备资源支持。
这类一般是指B端产品,也会有C端方向,公司的诉求是什么?还有就是使用者的诉求是什么?都是解决实际的业务诉求,但是这类一般会将使用者诉求排在前面,其次是考虑公司的诉求,只有达成双赢的结局,这才是结局一个好的诉求的解决方案。
在实际业务中,个人经验偏向于B端,所以会更多站在B端业务方向来表达自己的思考。
思考具体业务时会优先从使用者的类型、使用场景、具体诉求,也就是想要通过这个功能来达到什么目的和诉求?
举例:当某某餐厅商家,要在元旦节做一次充值的促销活动,而在活动正式开始前的xx天,需要将活动传播出去。
这个时候真正的诉求是什么?
不是传播,而是传播后的转化。传播是基础,我们可以在传播后增加一个收定金享受xx折扣的路径,也许就能在具体活动中为商家最终转化来上一个巧妙的临门一脚。
如果属于一对一定制的功能,有些时候可能可以少考虑后续的拓展,但还是会考虑技术的复用,不过都是后续的事情。
换个方向,做的功能是要具备拓展空间,简单理解就是该功能不是为一个商家而服务,最好是能做成行业共用,或者市场共用的方案,像刚才提到的预售定金,在其他行业完全适合,珠宝行业、娱乐行业做充值活动时,都可以做到预售定金。
该功能现阶段是否符合公司阶段战略规划,也就公司重点发展方向,一般公司都会有阶段性规划,有些是以季度为标准,有些是以年为单位,但是创业公司灵活性较高,应该季度会更合理些。
对于拓展空间还有另外一个理解,就是商家使用该功能可以施展空间的大小,还是以做了预售定金的功能来举例:“做了一个这个功能后,商家可以用来做交易购买,不能单做一个预售场景使用”。
这个成本角度思考,一般都是技术资源为主,因为一个新的东西投入研发成本较高,有可能还会跟不上市场,所以需要提前考虑,而且就算投入研发了,市场回报远远低于付出成本也是一次失败的需求。
一个产品前端在维护页面,如果越多就意味着成本越高,所以越简单越好维护,那在做相关需求时,就可以考虑页面是否可以复用以前的老页面,这样就减少页面的前端开发成本和维护成本。
还有就是从后端考虑,后端讲究的是业务逻辑,也就可以复用以前老的需求的业务逻辑,写过的代码和从头开始,前者更有成本优势。
当推出一个产品功能时,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进行预测,属于一个未确定的事情,所以解决方案一定要简单,越简单成本越低,越复杂成本越高。
当然,不是说只考虑方案简单即可,方案简单的前景是方向正确,也就是前期的思考和调研做到位,使用者用这个功能来解决了实际的问题。
前期方案简单,后续根据效果反馈进行迭代,这个时候才是考虑做到什么样的复杂程度,也有些将功能做上线就不管,就会变成三不管地带,也就是有些产品只想做需求但是不想对需求进行维护,维护属于琐碎的事,做需求上线后是容易比较看见表现层的成就,而维护往往是一个比较吃力的过程。
做需求时是比较兴奋,但当需求遇到阻碍时也是容易受挫的时候,往往是对需求在最开始思考不足导致。
所以我们当接到一个需求时,最优先的不是动手去画原型写需求,而是搞懂这个需求背后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一步没有弄清楚下一步就有可能是错误的行为,所以为什么说产品经理还有最重要的一关,就是学会砍需求,因为产品经理需要不断的在做思考决策。
面向的需求思考清楚之后,我们才会进行下一步的成本和ROI考虑;因为问题弄懂了,也就是方向没有问题,接下来就是思考我们的解决方案,从中最重要的就是需要考虑公司的利益,所有的方案、研发等一系例问题,都是围绕着怎么帮助公司用高效的解决方案来处理此问题而已。
当然,不是每一个需求都是上线后非常棒,但是把思考清楚之后,对于需求上线后成功概率才会高,作为产品经理就是要把不确定性的事情,尽可能降低风险从而提高成功率。
—————— / END / ——————
产品经理培训|产品运营培训|企业内训服务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培训」了解更多
▼ 喜欢请分享&收藏,满意点个赞,最后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