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云和多云的“向导”:CMP ? MSP ?

2019 年 1 月 28 日 云头条

IDC近日发布的一份2018上半年全球云计算报告意外地引发了一场“暗战”,IBM、华为、紫光等“硬件出身”的云服务商与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出身”的云服务商到底谁更强的问题引发了广泛讨论。另外,还有以easystack、NETNIC、云首科技为代表的第三方服务商,也在逐步扩大疆土。毫无疑问,互联网厂商推动了云计算上半场的发展,而硬件厂商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企业IT厂商,在云计算下半场强势出击。

 

“软”的真比“硬”的强吗?可能在用户那里,这还真不构成问题,因为用户永远关注的只有业务本身,软硬之争只是厂商之间的口水仗而已。就像著名的“黑猫白猫论”一样,谁能全面满足企业用户的上云需求,谁就是最具生命力的云服务商。

呼唤混合云时代的“向导”


在云计算的下半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侧重点正从边缘应用延伸至核心应用,同时也从新兴应用扩展到传统应用,中大型政企客户成了云化的主力军。在云化的过程中,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更有效地实现基础设施资源的统一调度、管理和升级,以及业务应用如何实现统一运维,而不是纠结于云计算到底是姓“软”还是姓“硬”。为了适应上云主体和应用需求的变化,云服务商也有必要从简单地售卖云资源,比如云主机、云存储等,转而不断增强自身在云的运营和管理方面的能力。

 

现在谈及传统企业用户上云,如果不提混合云,那一定是“Out”了。RightScale的调查结果显示,81%的企业正在实施多云战略;51%的企业采用了混合云战略(公共云和私有云集成在一起);平均而言,企业正在使用4.8种不同的公有云和私有云。

 

混合环境和多云并不是未来的趋势,而是正在发生的事实。企商在线(NETNIC)创始人王毅指出,相比国外,中国的混合和多云需求更加旺盛也更加迫切。国外的法律法规健全,拥有完善的监管制度和信用体系,这对于公有云的发展是一种有力的保障和促进。在国外,公有云和私有云是泾渭分明的,大多数企业用户会选择公有云,而一些超大型的企业会部署私有云。但是反观中国,无论是企业的数量、规模还是IT需求都更加多样化、复杂化,很难用一种云模式满足所有的需求。另外,出于安全性、合规性的考虑,大多数成规模的企业还是愿意将数据保留在私有云中,而将一些新的业务应用放到公有云上。总之,无论是从应用需求和业务环境的复杂度考虑,还是从企业用户的使用习惯、技术能力、惯有思维等方面考虑,混合云和多云都是理想的上云通路。

 

既然混合云和多云是确定无疑的方向,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帮助有需求的传统企业稳稳当当地进入混合云和多云环境,比如选择哪家云服务商,采用什么样的架构,才能满足不同业务场景的需求,有效降低成本并提升效率等。解决这些问题对于缺乏专业技术和技能的大多数传统企业用户来说是一项艰巨的挑战,他们需要一个“明白的向导”——既懂云战略,又能保证既定战略的落地;既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又有专业的服务作为保障。

玩转“资源”的CMSP


在混合云和多云时代,云生态中各类厂商的定位和层次更加清晰。概括来说,在资源端,大型的IaaS服务商专注于提供云基础资源,由于规模化的发展,他们往往拥有稳定的利润来源,不会轻易涉足后续的云管服务;在服务端,CMSP(Cloud Manager Service Platform)以及云管平台提供商已经崭露头角,CMSP在企业用户和云之间充当了一个中间人的角色,而云管平台提供商则是多云时代实现不同云之间交互必不可少的角色。

 

不管是从传统IDC、集成商领域转型而来,还是快速涌现的初创企业,CMSP和云管平台厂商构成了云计算市场一道新的风景线,比如脱胎于IDC的BespinGlobal,通过收购进入CMSP市场的神州数码等。2018年底,国内一些CMSP就开始摩拳擦掌,为的是拿到AWS、微软等的CMSP认证。不过就像月之暗面,在这些热点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了因为资源匮乏而难以施展的CMSP和云管平台厂商。因技术能力有限,需求又复杂,传统企业上云还是需要能够提供“资源+服务”深度融合解决方案的云服务商。

 

“我们有资源,有解决方案,有技术能力,有广泛的客户群,还有众多大型集团企业成功案例。这让我们在为企业提价全套云平台和服务时有的放矢。”王毅表示,“我们不仅有云管平台,而且拥有自建的数据中心、私有云,并且与公有云在底层架构上打通和解耦,可以更加快捷高效的提供同城双活、一键备份等工程类功能服务。而且,我们在服务传统企业上云方面积累了多年经验。”

 

云管平台市场近两年来一直热度不减。但是,在这一市场上大多是初创企业,它们也许可以解决中小企业的上云问题,但是在遇到大型企业客户时就会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众所周知,大型企业在招标上有严格的要求,对于供应商的规模、能力、资质、经验等的考察非常严格,这对很多初创企业来说是难以逾越的一道坎。企商在线面对的客户群主要是大型企业,这与那些初创的云管平台厂商的定位是有差异的。企商在线的很多订单都是百万元量级甚至上千万元的。

 

IaaS服务商不愿意做,初创的云管平台厂商又做不了,在大型企业客户市场上,“资源+服务”这一条红线让云服务商高下立见。作为一个合格的混合云和多云时代的“向导”,它应该具备提供包括云咨询、云服务、云管理和云运维在内的完整服务产品链条的能力。企商在线不仅可以提供全套上云服务,而且这些服务都是建立在企商在线自己的资源(包括自建数据中心、私有云等)和合作伙伴(主流公有云服务商)的资源之上,用来解决形形色色的传统企业上云问题。

“资源+服务”,当有更多后来者


从云计算的大幕拉开开始,“转型”就是一个关键词,也是最大的难点。在互联网时代,IDC曾经风头无两。但是进入云计算时代,主要向互联网客户出售资源的IDC几乎是瞬间滑落至生死边缘。一些云服务商甚至推出了“IDC转型服务”,试图拉IDC一把。被救不如自救。以企商在线为例,它也是在七八年前便开始了业务转型。如今,IDC只是企商在线拥有的众多资源之一,其客户群体也发生了质的变化,70%-80%的客户是传统企业,云服务收入占企商在线业务总收入的40%-50%。企商在线先后服务超10万家企业,涵盖金融、能源、汽车、教育、制造等众多领域。

 

用王毅的话说,现在的企商在线已经超越了IDC和卖资源的云服务,更多地站在资源的基础之上分析用户的需求,提供各类解决方案,比如在线迁移、两地三中心、金融级数据管理、网络安全、定制开发、咨询等。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大熔炉,企商在线抓到了脱胎换骨的契机,而云治理则是企商在线新的“大杀器”。

 

其实,转型并不意味着必须完全抛弃过往。很多IDC急于摆脱原有的标签,而企商在线利用自己在解决方案和服务上的创新盘活了IDC资源,并且形成了自己的差异化竞争优势——“资源+服务”,而这正是传统企业上云所必须的。

 

对于那些刚开始上云的企业,企商在线可以从咨询服务开始,告诉用户什么样的云适合它,需要几朵‘云’,如何做云迁移和云备份,提供一整套的上云服务;对于已经有过云尝试的客户,企商在线可以从云治理的角度切入,提供云的运营和管理服务。作为中立的第三方数字化转型和云服务商,企商在线不仅可以持续交付云资源,而且可以持续交付云的运营能力,并将这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

 

打个比方,企商在线既提供水池又提供管道,它一方面可以为传统企业上云提供路径指引;另一方面,又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提供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等不同的“水池”,而且还能提供专业的管理服务,保持管道畅通,保证池水清洁。企商在线的云平台与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等公有云实现了无缝对接和资源打通,并在CIS(Cloud+IDC+Solutions)战略的指导下,实现了资源与服务的深度融合,打通了从IaaS到PaaS的服务瓶颈。

 

时势造英雄,每个变革的时代都是由无数个细小的却具有颠覆性的因子汇聚而成,而这些活跃的、充满变革性的因子正是时代发展和变化的一个缩影,在它们身上总能找到引领时代变革的特质。在云计算的下半场,“资源+服务”的深度融合是一个发展方向。云资源提供商与云管平台厂商之间可能会通过并购、合作等多种途径实现更加紧密的集成。有资源的云管平台不再是无米之炊,而云管平台也为云资源的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新的通路和渠道。“资源+服务”的融合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变数。


相关阅读:

Gartner「首份」云管理平台(CMP)魔力象限

Gartner 2018 年 MSP 魔力象限;没有 MSP,管理云很难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云服务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
华为发布《自动驾驶网络解决方案白皮书》
专知会员服务
129+阅读 · 2020年5月22日
德勤:2020技术趋势报告,12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91+阅读 · 2020年3月31日
【新书】Java企业微服务,Enterprise Java Microservices,272页pdf
【德勤】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6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304+阅读 · 2019年12月23日
【大数据白皮书 2019】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专知会员服务
138+阅读 · 2019年12月12日
阿里巴巴全球化架构设计挑战
InfoQ
35+阅读 · 2019年11月25日
工行基于MySQL构建分布式架构的转型之路
炼数成金订阅号
15+阅读 · 2019年5月16日
浅谈 Kubernetes 在生产环境中的架构
DevOps时代
11+阅读 · 2019年5月8日
Gartner 2019 年 CMP 关键能力报告解读
云头条
19+阅读 · 2019年3月17日
Gartner:2019 年 MSP 魔力象限
云头条
15+阅读 · 2019年3月6日
Gartner「首份」云管理平台(CMP)魔力象限
云头条
7+阅读 · 2019年1月14日
一天精通无人中级篇:遥控器协议 S-BUS
无人机
52+阅读 · 2018年12月20日
威胁情报浅析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
7+阅读 · 2017年11月15日
安全牛发布《威胁情报市场指南》报告
安全牛
13+阅读 · 2017年7月10日
AliCoCo: Alibaba E-commerce Cognitive Concept Net
Arxiv
13+阅读 · 2020年3月30日
Reasoning on Knowledge Graphs with Debate Dynamics
Arxiv
14+阅读 · 2020年1月2日
Arxiv
25+阅读 · 2019年11月24日
Arxiv
35+阅读 · 2019年11月7日
Exploring Visual Relationship for Image Captioning
Arxiv
15+阅读 · 2018年9月19日
Arxiv
3+阅读 · 2018年3月2日
Arxiv
5+阅读 · 2018年1月30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阿里巴巴全球化架构设计挑战
InfoQ
35+阅读 · 2019年11月25日
工行基于MySQL构建分布式架构的转型之路
炼数成金订阅号
15+阅读 · 2019年5月16日
浅谈 Kubernetes 在生产环境中的架构
DevOps时代
11+阅读 · 2019年5月8日
Gartner 2019 年 CMP 关键能力报告解读
云头条
19+阅读 · 2019年3月17日
Gartner:2019 年 MSP 魔力象限
云头条
15+阅读 · 2019年3月6日
Gartner「首份」云管理平台(CMP)魔力象限
云头条
7+阅读 · 2019年1月14日
一天精通无人中级篇:遥控器协议 S-BUS
无人机
52+阅读 · 2018年12月20日
威胁情报浅析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
7+阅读 · 2017年11月15日
安全牛发布《威胁情报市场指南》报告
安全牛
13+阅读 · 2017年7月10日
相关论文
AliCoCo: Alibaba E-commerce Cognitive Concept Net
Arxiv
13+阅读 · 2020年3月30日
Reasoning on Knowledge Graphs with Debate Dynamics
Arxiv
14+阅读 · 2020年1月2日
Arxiv
25+阅读 · 2019年11月24日
Arxiv
35+阅读 · 2019年11月7日
Exploring Visual Relationship for Image Captioning
Arxiv
15+阅读 · 2018年9月19日
Arxiv
3+阅读 · 2018年3月2日
Arxiv
5+阅读 · 2018年1月30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