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八尺 八尺
来源 | 八尺 八尺
豆瓣评分9.0,位于豆瓣读书Top250第66位的《局外人》,相信很多人都读过。
即使没读过,只要上网,就总能看到一些出自这本书的经典名句。
当我听某个人说话听烦了,想要摆脱他时,就装出欣然同意的样子。
每个心智健全的人,多多少少都曾盼望自己所爱的人死去。
也许我不能肯定是什么真正令我感兴趣,但是我完全能肯定什么我不感兴趣。
我有一个天性,就是我生理上的需求常常干扰我的感情。
长期以来,我一直以为上断头台要一级一级上去,实际上断头台就放在平地上,再简单不过。
如果熟记这些话就认为掌握了本书的全部要领,那就太过片面了。无论是从法律、宗教、还是道德的维度对本书加以解读,都能在各自的维度上解读出特定的含义。
而这三者在社会体系中又并非是独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依存,携手合作。
在《局外人》的故事中,法律负责“输出”,宗教负责“辅助”,最后道德这位“刺客”从草丛中一跃而出,将主人翁一刀毙命。
不同的是,《局外人》不是一个“推塔”的故事,恰恰就是一个“抢人头”的故事。道德作为最终的胜利者,获得全场MVP,成功登上“王者”的宝座。
而这正是引人深思的一大问题。
本文将从三个层面对该书进行解读,如有贻误,欢迎指正。
01. 无人不是“局外人”
歌德曾说:“写作要牢牢抓住现实生活,每一种情况,乃至每一顷刻都有无限价值,都是整个世界的代表。”
从《局外人》作者加缪的履历可以看出,在创作这本书之前,他正处于高度关注社会问题、积极介入现实生活的状态,追踪旁听过许多审判。
因而,这并不是一本闭门造车之作,探讨的问题也不仅仅限于个体。
1940年,年仅27岁的加缪完成了《局外人》的初稿,直到1942年出版后,让他一举成名。
不能否认,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最大的原因便是穿越时空之后,依然能够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然而,如今八十多年后,这本书正是因为这种共鸣而成为了一本“局外书”。
所谓“局外人”,当前最被广泛认可的意义,是指当人们谈论“我”,或围绕“我”做出一些事情的时候,也许“我”根本就没参与其中,而是一直置身事外,一切仿佛与我无关,最终只能等待或好或坏的结局。
这种现实意义在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
例如:
转入新学校始终无法融入集体
被父母安排相亲
在社会上遭受不公正的对待
无缘无故被公司裁员
婚后多年妻子突然提出离婚
儿女常年在外工作不在自己身边等
只不过,此类“局外人”无疑是对这本书最浅显甚至是最“廉价”的解读。
由于大多数人在阅读过程中,会根据现实联想自身,并习惯性对号入座,再经过历史的洗刷和筛选,最终在当代呈现出这种单一、普遍且广为流传的意义。
除此之外,各类营销号也功不可没。在讲求碎片化阅读的时代,他们迎合粉丝,从经典作品中摘抄出所谓的警世名言,对其进行片面解读。
通常会在深夜发布,以飨粉丝们的贫瘠之胃,达到宁神安眠、排解孤独的功效。
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局外人》更多的意义应该渗透到更广泛的人群当中,也许想要做到这点,唯有亲自开卷方能有所裨益。
02. 以“道德”之名杀人
《局外人》篇幅不长,仅有120多页,故事本身很简单,但探讨的问题却远非如此。
书的开头如此写道:“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搞不清楚。”
几句话就把主人翁对一切事情都漠不关心的性格凸显了出来,他甚至不知道妈妈去世时的岁数,这一性格也是导致他悲剧产生的直接原因。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主人翁莫尔索得知妈妈在养老院去世后,态度漠然,但还是向老板请了两天假回家奔丧。
当老板没搭理他时,他甚至要说出“这并不是我的过错”的话来。
从收到电报那一刻到把妈妈安葬为止,他始终没掉下一滴眼泪,仅仅是习惯性地走着必要的程序。
在这个过程中,他接触了养老院的一些人,这些人见证了他对妈妈去世这种事情表现出的漠然态度。第二天,他去游泳、跟刚交的女友上床、去看搞笑电影。
可以说,对于妈妈的去世,他从一开始他就以“局外人”的态度对待,做出的很多行为堪称荒诞。
全书的第一部分以莫尔索在海滩上杀人结束,第二部分开始讲述莫尔索在牢狱中和法庭上经历的事情。
如果说本书的第一部分仅仅是塑造了一个荒诞的人物形象,那么第二部分便是展现人们是如何对待这个荒诞人物的。
当他因开枪杀人被捕时,此前他的种种行为被构陷成某种“道德罪名”,检察官把他杀人的动机与对待妈妈去世的冷漠态度联系到一起。
对此莫尔索只是说,安葬妈妈那天与他杀人没有任何关系。检察官问他那天是否压抑自己悲痛的心情,心里是否难过时,他如实地回答说——没有。
愤怒的检察官拿出十字架,在他头上晃来晃去,并问他是否相信上帝,他答——不相信。检察官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反驳他说,所有人都应该相信上帝,甚至那些背叛上帝的人。
检察官:“您难道要使我的生活失去意义吗?”
莫尔索:“那是你的事,与我无关。”
法庭上,这位检察官最终义正言辞地向众人宣布:“是的,我控告这人当初是怀着一个杀人犯的心理埋葬了一位母亲。”
显然,莫尔索为什么杀人并不是本书的重点。重点是他杀人之后,在接受审判的过程中,面对无论是法律还是宗教都拿他束手无策的情况下,人们最终狼狈且丑陋地拿出了道德武器,将他判处死刑。
在这层意义上,加缪指向明确,情节设置几乎弹无虚发,想向人们传达的是——杀人偿命,没人能够逃脱。
而当现有制度无法致人于死地时,为了维护社会表面上的所谓“正义”,总有其他途径对嫌疑犯进行“杀人诛心”。
03. 自由意识遭受绑架
《局外人》作为19世纪典型的“存在主义”文本,加缪在小说中还试图探究自由人意识,以及人存在的本质问题。
主人翁莫尔索的荒诞形象贯穿全书,哪怕蹲监狱对他来说也满不在乎,唯一让他感到痛苦的是自由人意识受到了束缚,直到几个月以后他才有了囚犯意识。
监狱中,他十分想念他的现女友和前女友们,以至于牢房里充满着她们的形象,到处萌动着性欲。他对看守长说,这是不公正的待遇。
看守长回:“正是为了这个才把你们投进监狱,什么是自由?女人就是自由啊,你们班被剥夺了这种自由。”
莫尔索追求的自由,体现在亲情上几乎是某种极端。当被问及为什么将妈妈送进养老院,这样做是否让他心里难过时。
他答,因为没钱雇人照顾她的起居,但不论是妈妈还是我自己,并不期望从对方那里得到什么,而且不期望从任何人那里得到什么。
这种自由在道德范畴里看上去哪怕近乎无情,但它是双方共同选择的结果,不应该接受道德评判,乃至和他杀人动机构成某种联系。这仍然属于道德上的欲加之罪。
莫尔索因杀人而失去人身自由,并不无辜,真正的问题是,宗教这股力量也在试图对其自由意识加以捆绑。
监狱中,他至少三次拒绝接受神甫的心理辅导。在被正式判处死刑后,神甫最后一次去监狱探望他时说:“你为什么多次拒绝我来探望?”莫尔索说,我不相信上帝。
神甫追问,对此你是否有绝对的把握?莫尔索回,对于我真正感兴趣的事,我也许没有绝把握,但对于我不感兴趣的事,我是有绝对把握的。
神甫转变语气,甚至恼羞成怒,问他为什么叫他“先生”,而不是“我的父亲”。这也惹火了莫尔索,回答说:“你本来就不是我的父亲,到别人那里当父亲去吧。”
莫尔索直到临死前,还在拒绝神甫为他做任何祈祷,认为不该把人生最后的时间浪费在上帝身上。正如他所言,我是犯人,我就付出代价,别人无权要求我更多的东西。
罗曼罗兰说:“一个人的性格过决定他的际遇,如果你喜欢保持你的性格,那么,你就无权拒绝你的际遇。”
莫尔索从未拒绝自己的际遇(将死的命运),甚至不能说他做出了任何反抗。他非常了解自己是个什么性格的人,也知道人生中什么最重要,什么无意义。
最后加缪仿佛以“存在主义”的口吻,对个体如何存在做出了直击人心的诠释:
我好像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但我对自己有把握,对我的生命,对我即将到来的死亡等一切都有把握。是的,我只有这份把握,至少我掌握了这个真理,正如这个真理掌握了我一样。
所谓“存在主义”,简而言之,是指:
正确的生存方式不是非得要求我们去信仰什么,而是要全情地投入到我们自己的生命之中,把握好每一时刻。它是什么样,我们就怎么活,不要希望任何东西有所不同,也不要藏匿对他人或者对自己命运的愤怒与仇恨。
这或许才是加缪在《局外人》里想要表达的终极意义。
结尾
这样的意义放在当下也完全没有过时,甚至正是无数处于迷茫中的年轻人应该吸收的精神养分。
在大众娱乐和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我们是否还能对自己的行为“有把握”?是否能够拨开重重阻碍,挣脱束缚,抓住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以名人明星为例,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在面对舆论压力时,无论对错,只是一味道歉。
他们很清楚人生中最重要的是金钱和名利,为了牢牢地抓住这些,不惜丧失自由人意识,甘愿做个被资本和舆论绑架的傀儡。
聚光灯能照亮一个人,也能扭曲一个人,这是他们的选择,哪怕是被各种力量裹挟的也好。
对此我们欢欣鼓舞,拍手称赞说:“他们真是时代的好榜样啊。”
我们无法再对自己“有把握”,我们被牢牢地捆绑在一起,湮没在时代的洪流之中,在挣扎、呐喊、彷徨过后,逐渐成为一棵不会思想的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