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时期:“隔壁班xxx这次又考了全级第一。”
大学时期:“室友,今年获得了国奖,又在全国大赛上获得了一等奖。”
即将预见的工作时期:“以前的同学现在已经年薪过了百万。”
刷着手机,屏幕上不断跳出信息一次次挑动着我们的神经。
多个夜晚,躺在床上的我们辗转反侧,看着别人的光鲜亮丽,顿时又觉得,今天这一天又是庸庸碌碌过去了。
又是一个焦虑难眠的夜晚。
成功学从未远去。
从当时大火的陈安之:
虚假的成功学:画质粗糙,用PPT艺术字排版,配色鲜艳
到被查封的公众号咪蒙:
真正的成功学,高清画质,字字注意的排版,清新优雅的配色
成功的焦虑始终牢牢束缚着我们,网上不断跳动的信息始终提醒着我们:“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一篇大火公众号文章:《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它们往往具有极具煽动性的标题,利用数字或一些极具压迫性的动词,譬如“三万”“十五亿”“毁掉”“醒醒吧”,来抓住读者的好奇心,挑动读者的焦虑情绪。
我们往往被这些抓人的语句迷住了眼,以致于不能去洞悉其背后的逻辑。
1.在这些极其“不普通”的数据背后,往往是过于特殊或模糊的事例。它们的字里行间频繁地出现“我的一个朋友”“室友”“同事”这类人群,给人以极强的代入感,可是真实性无从考证。它们偶尔甚至不由分说地盖棺定论:这是“当下年轻人的真实写照”。
2.或者它们选择一些难以复制的特殊案例:“摩拜创始人”、“口红一哥”……它们在无法复制的同时又往往伴随着与普罗大众的共同点:年龄,家庭背景,人生经历等等诸如此类,以期赢取读者的信任,让我们认可这些真假难辨或极端特殊的事例,意味这就是当下普通群众的一般标准。
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是社会动物,人们具有想要清楚地评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的动机,但常常缺乏客观评估的手段,于是就会通过与相似个体的比较来评估和定义自我。
这些文章撰写者挖掘文中主角与普通人相似的特征,让我们自发的将自身与事例主人公进行对比,从显得巨大的落差中不由自主地感到焦虑。
可是,这些仿若为我们“敲响警钟”的言论背后真的是一颗期望警醒群众的心吗?
多数情况下,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这类文章的撰写者只是在利用一些极易挑动公众好奇心与焦虑感的内容和技巧,试图吸引互联网时代的独特财富——流量。或是在文章的最后,借势推销自身的产品,多数情况下,即是在贩卖焦虑的基础上,贩卖知识,缀在文章的背后,仿佛是在鸣响了警钟之后,又“慈悲”地指出解决方法。以误导性极强的言论作为面纱,掩盖藏在其下的获利意图。
但这里有另一个同样重要的命题。
抛开撰写者的营销目的和文章中采用的心理学引导之外,我们究竟应该以什么态度,去对待文章所讲述的内容本身?
是不是这些议题本身,就切中要害?
在轻易被挑起焦虑的表象背后,也许本就潜藏着我们对当下的不满意,对自我的不信任和对未来的迷茫。
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我们在这类文章里被动地“向上比较”,于是在潜意识中对自己产生了高预期,而这种高预期与现实的不一致又催生了紧张与焦虑。
比起盲目地被焦虑贩卖者牵着鼻子走,或站在看穿了对方营销意图的高地上嗤之以鼻不屑一顾。我们或许更应该回过头来反思一下当下的生活。
在这里南小青整理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思路可供大家参考:
自我调节
跟朋友和家人倾诉,保持沟通
寻求学校心理中心专业咨询
-----------------------------------------------
人生起起落落,难免低谷。
焦虑不可怕,可怕的是沉沦。当焦虑追上我们时,保持一颗足够理智的心,游刃有余地将自己从负面情绪之中剥离,焦虑便不足为惧。
祝各位小蓝鲸们在偶尔出现的焦虑面前从容以待,拨得云开月明~
文字 | 黄毓淼 任文君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美编 | 黄毓淼
责编 | 赵一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