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进入2.0时代,你还在原地等待?
点击图片立即上车!
每当看到大量学术单位和研究岗位招聘人才的广告,我就自问两个问题:什么是人才?我们究竟采用什么方式能够选择到合适的人才?
何为人才?
这个问题我说不清楚。
因为,按照当下行业部门制定的“琳琅满目”的人才计划以及许多学术单位招聘人才的要求,似乎给人感觉,只有入选了那些计划,带上这些帽子的人属于“人才”。
然而,我国自古就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古训,这儿的“我才”显然与这些帽子人才表达的标准不同。从“古训”的意思上理解,我们所有人都是人才,只是能力不同而已。
而当下社会科研人才选拔做法就很简单,一些单位采用“机械的全量化指标”方式招聘人才。具体做法就是要求候选人详细列出发表论文清单,SCI检索数据和发表论文期刊的IF值。
尤其不可思议的是采用中国科学院认定的将期刊的IF数据人为将学术期刊进行分区,或由自己单位一些专家制定的“分区标准”将学术期刊分成“三六九等”。这显然是在“诱导”这些单位的科研人员的论文需要发表在这些期刊上,否则成果会打折扣。
试问,作为一个活跃在科研一线的学者不知道自己领域学术期刊的重要性吗?需要通过行政手段“指导”吗?
这就出现了一些“奇葩”现象:例如有人在自己主页的论文清单中注明“SCI和IF数据”,还有“发表论文总IF数据”这样匪夷所思的表述。
为此,在我国学术界产生了一些“一篇论文打天下”(即“高分”论文),“本科生研究员”和由于发表论文数量多的90后教授和博导等“出类拔萃”人才。
这种人才选择似乎不需要国际学术界通行的“同行评议”,只需要人事部门的人员数数就行。在这样的背景下,专家评审主要属于“走过场”和“形式”。
这样选拔的人才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只有上帝知道。
另一方面,我们在唯论文观念的驱使下,是否渐渐忘记了——学术论文根本不是科学研究的全部。
在科研人员职称晋升、业绩考核和博士研究生毕业资格审查过程中,发表论文几乎成了评价的“唯一标准”。
然而,若干年后,其中有的人,尤其是那些“一篇论文打天下”的学生,由于研究生期间只是一门心思应付发论文,忽视系统独立的科学研究训练,这些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后并没有产生显著的“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成果。
这样科研还如何称得上科研?
我想“科研”的真谛应该是对科学研究过程,尤其是科学研究思维和方法的理解。
固然,作为科学研究人员,需要通过不断发表学术论文, 使得自己始终保持在研究领域内与同行的密切联系,获得同行承认的学术声誉。“空口无凭,数据说话”,学术论文是一个学者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依据之一。
然而,欧美一些名校培养博士研究生并没有明文规定“毕业基本条件必须在学术刊物公开发表与博士学位内容一致的学术论文”,尤其那些应用学科的博士研究生,主要看博士学位论文本身水平。
因此,对于一个研究生,在读期间经历的高质量的独立科学研究训练远比“急功近利”地发表几篇“不痛不痒”的论文重要。
高质量的科研过程和学术训练涉及许多内容
例如注重广泛阅读分析同行文献;积极出席国内外学术会议,展示成果,结识同行;主动参与导师撰写科研项目申请书,锻炼提出创新的科学技术问题和研究方法等。这些活动对于提升你的学术品质极为重要,是你可持续科研能力和成果的基础和保证。
对待论文的态度,有的大牛的表现更是匪夷所思。
例如2006年拒绝国际数学界“诺贝尔奖”菲尔茨奖得主,俄罗斯学者佩雷尔曼,他的标志性成果并没有发表在知名期刊上。
在他们的理念里,只要国际同行能够看到自己的成果足矣,是否“领先”自有同行评价。他们并不那样看重发表在什么刊物,也不关心成果会给他们带来什么“荣誉”和“利益”。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谈到一位在MIT做博士后的年轻人,问他为什么在这所世界顶尖大学一年博士后期间并没有发表什么重要学术论文。
年轻人告诉我,面对MIT如此丰富的学术资源,他将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学习研究方法方面。如饥似渴地选择听了许多学术牛人开设的相关课程和报告,让MIT的学术风格“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
果然,在年轻人离开MIT后,多篇重要成果的学术论文发表在他们专业顶尖刊物。在这位年轻人身上充分体现了经历高质量科学研究过程的深远意义。
科研的过程是个复合体,不是所有经历到的都能够且适合装进,“打包”成论文。
“就比如是量体裁布,科研是那块布,而论文是光鲜的做好的衣服。也就是说,论文是科研本身的副产品。而不是倒过来,科研就是为了发表论文。”
科研或者说思考的起点是一些问题,想法,其初始状态,或者说研究的初衷,不应该是发表论文。这是科学的初衷,求真理与求自由,而非求名求利求发表。
可惜今天很少人如此认为。
*本文综合整理自中国地质大学刘庆生博客及网络,有删改。原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推荐阅读
点击购买《中国人工智能2.0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