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技术已如水电般融入人们日常的生活与生产,数据安全、隐私泄露等问题也愈发引起关注。当个人信息被泄露,数据被滥用,亦或是 AI 系统被攻破,其引发的 AI 信任危机将对行业发展、应用落地产生巨大影响。 如何确保 AI 的安全、可信和公平成为全行业关注的重要课题。多方安全计算、零知识证明、差分隐私、联邦学习、TEE(可信执行环境)等隐私保护技术与 AI 所结合的研究和应用展现出极高的价值和潜力。
在过去的 2021 年度:
1 月,蚂蚁安全实验室联合浙江大学任奎教授团队发布《人工智能安全白皮书(2020)》;
4 月,中国信通院正式启动“可信人脸识别守护计划(护脸计划)”
7 月,中国信通院联合京东探索研究院发布《可信人工智能白皮书》;
8 月,腾讯发布《腾讯隐私计算白皮书 2021》;
9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开始实施;
11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开始实施
在即将到来的一年里,可信 AI 在稳定性、安全性、可解释性及公平性等方面又将遇到怎样的挑战? 2022 年 1 月 28 日晚 7 点,在机器之心年度特别策划「驱动未来的 AI 技术 —— 2021-2022 年度 AI 技术趋势洞察」的「可信 AI 专场」来自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 博士生导师,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沈超、星云 Clustar 工程副总裁孙军欢、中智行副总裁李军、蚂蚁集团金融机器智能部图学习技术负责人张志强四位嘉宾将做客机器之心「2021-2022 年度 AI 技术趋势洞察」直播间,分别通过「人工智能可信安全与评测」、「可信AI的驱动力——隐私计算」、「新一代车路协同系统安全可信技术探索与思考」等主题分享介绍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可解释性、可复现性、数据安全、隐私保护、隐私计算的最新进展与思考、并共同就「技术为王?畅谈可信 AI 征途中的技术实践与应用机遇」等话题进行圆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