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智谱研究高级研究员 张淼
本报告依托科技情报大数据挖掘与服务系统平台 AMiner、新闻事件分析挖掘和搜索系统 NewsMiner,以及人工智能主流新闻网站及公众号,从 AI 学术会议、重大科研进展、人物动态、最新报告发布等角度,分析挖掘了每月人工智能领域所发生的、对领域技术发展产生重大推动作用的事件,旨在帮助 AI 领域研究人员和业内人士及时追踪最新科研动态、洞察前沿热点。
【本期导读】
4 月,人工智能领域共计发生 533 篇新闻,197 个事件,分别较上月上涨 5.13% 和 9.44%,总体趋势如下图所示。本月最热门事件是 2022 QS 榜单,在最新发布的计算机科学排名中,MIT 全球领先,中国大学未能进入前十,清华位列第 15 位、北大位列第24位。OpenAI 发布 DALL-E 2 事件也受到业内高度关注和讨论,纷纷惊叹于其可生成“现实主义”图像与艺术作品效果。此外,清华人大获 ICLR 2022 杰出论文奖、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等事件也受到较多关注。
本月值得关注的 AI 事件有:
AI 顶会:
ICLR2022 接收率 32.3%,清华、人大获杰出论文奖
研究报告方面:
榜单奖项方面:
国内高校方面:
AI人才动态方面:
AI 重要科研进展:
具体详情,请参见下文。
一、AI 顶会动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月 20 日,人工智能领域顶级国际学术会议之一 IJCAI2022 录用结果出炉,在今年的 4535 篇投稿论文中,有大约 15% 的论文被接收,另外还有一些论文待决定。与上两年分别低至 12.6%(2020 年)和 13.9%(2021 年)的接受率相比,今年的接受率稍有提升。另外,本次大会还基于大会听众的兴趣期望,对被接收论文的汇报形式做了分类。有约 25% 的论文被接收为 long presentation(长汇报),其余 75% 的论文被接收为 short presentation(短汇报)。
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人工智能白皮书(2022 年)》。白皮书指出,政策层面,国内外不断强化人工智能的战略地位,推动释放人工智能红利。技术及应用层面,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新技术开始探索落地应用;工程化能力不断增强,在医疗、制造、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应用持续深入;可信人工智能技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与此同时,治理层面工作也受到全球高度关注,各国规制进程不断加速,基于可信人工智能的产业实践不断深入。白皮书认为,未来人工智能除了重视技术创新以外,还更加关注工程实践和可信安全,这也构成了新的“三维”发展坐标,牵引人工智能技术产业迈向新的阶段。总的来看,人工智能正在迈入“创新驱动、应用深化、规范发展”的新阶段。
近期,CB Insights 发布《2021 年全球 AI 领域投资报告》。报告显示, 2021 年全球 AI 领域融资金额为66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08%,其中 AI+医疗健康细分赛道融资占 18%。2021 年 AI 领域共完成 2841 笔交易,其中有 179 起“过亿轮”融资和 3 笔超十亿美元融资。从区域发展来看,中国和美国成为全球 AI 领域投融资领先者。2021 年美国 AI 初创公司通过 273 笔交易完成了 105 亿美元的融资。从行业分布来看,AI+医疗健康赛道吸金超 122 亿美元。数据科学、AIOps 和 RPA 等方向的技术成为最大热门。
4 月 26 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当天,百度发布《百度人工智能专利白皮书 2022》。白皮书显示,截至 2022 年 4 月,百度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申请超过 2.2 万件,其中,中国专利申请量超过 1.6 万件,中国授权专利超过 4600 件。其中,2021 年,百度深度学习专利申请量、自动驾驶专利族数量均排名全球第一。白皮书中也写道,2021 年,百度核心研发占百度核心收入 23%,研发强度位列中国民营 500 强首位。
近期,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联合和鲸社区、中国信通院、北京邮电大学等推出了报告《2021 人工智能竞赛白皮书》,白皮书认为,从已有经验来看,人工智能竞赛是最佳的“数字化练兵场”、“数字化人才挖掘器”和“数字化生态构建器”。当前,全球多个国家在战略中指明应加强人工智能竞赛、合作研讨,实现本国人工智能技术的重大突破,并通过竞赛方式促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开发,恢复本国经济增长。
5.机器之心:计算机视觉技术最受关注、应用最广泛
4 月,机器之心发布《2021-2022 年度 AI 技术趋势发展报告》,从算法研究、计算工程、产业应用、社会宏观四大方面进行阐述。其中,在算法研究上,报告认为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NLP 仍是热门关注领域。在产业应用趋势上,报告指出计算机视觉技术仍是近年来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自动驾驶技术在物流场景应用先走一步;Al 与 loT 的融合应用在 5G 技术的催化下加速;无人机与机器人的应用越发广泛;公共服务、工业制造、交通及医疗为四大主要技术采用行业;相较于构建“大系统”,“微应用”更受青睐。
7.德勤:量子、指数级智能和环境体验可能将主导数字化领域
日前,德勤管理咨询正式发布报告《2022 技术趋势(中文版)》。报告显示,以下关键技术趋势值得重视:信息技术自我颠覆、网络人工智能之有效防御、技术堆栈实体化延伸、数据共享更加便捷、云向垂直领域渗透、区块链的商业化应用启程。以上技术趋势在国内不仅应用前景广阔,并有望形成更多“中国特色”创新实践。报告还指出,量子、指数级智能和环境体验可能会在未来十年或更长的时间内主导整个数字化领域。
8.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人工智能的全面渗入有助于伦理增益
4 月 25 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人工智能时代的伦理:关系视角的审视》报告。从关系论视角出发,对人类智能、社会与伦理进行概述,解读关系论下人工智能伦理讨论框架,同时从市场经济、家庭、一般社会、国家和社会、国际关系、人与自然六方面分析人工智能的伦理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面向未来人工智能伦理发展的建议。报告指出,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全面渗入有助于促进个人和组织的赋能,促进弱势群体的社会参与,扩展人的机会空间和自由,促进经济的繁荣,减少绝对贫困和剥夺,这些可以视为伦理增益。但是,人工智能的使用可能也会带来一系列伦理风险和挑战,包括失控风险、恶意使用、适应性风险、认知风险等。
三、榜单奖项
2.爱思唯尔 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6 所大学过百人入榜
4 月 14 日,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 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此榜单以引文与索引数据库 Scopus 作为中国学者科研成果的统计来源,采用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开发的方法。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上榜共计 4701 人,来自 523 所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覆盖了教育部 10 个学科领域、84 个一级学科。中国科学院(其各科研院所合并同统计)拥有最多的高被引学者,共 458 位。
据统计,共 319 所高校有学者入选,其中 6 所大学的高被引学者数量超过了 100 位。清华大学共有 222 位,位居第一;浙江大学共有 184 位,位居第二;第三名为北京大学 172 位;第四、五名分别为上海交通大学 139 位,复旦大学 126 位。与去年相比,华中科技大学进步明显,位列第六,入选的高被引学者数量为 101 位。
近日,摩根大通(J.P.MorganChase & Co.)公布了 2022 年获得其 AI 博士生奖学金名单。一共有 11 位博士生获奖,比去年(15 位)少了 4 位,入选华人博士生共 4 名,超过 1/3。
姓名 |
所在机构 |
研究领域 |
刘研绎 |
康奈尔大学科技校区 |
开发最佳加密原语安全结构、安全计算协议 |
Yuhang Song |
牛津大学 |
如何破译和提取生物神经系统的学习原理,并将其逆向工程为算法与专用硬件 |
Zexuan Zhong |
普林斯顿大学 |
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 |
Zijie(Jay) Wang |
佐治亚理工学院 |
设计和开发新颖的交互界面,使人们可以轻松愉快地与机器学习系统进行大规模交互 |
Denizalp Göktaş |
布朗大学 |
计算机科学理论、最优化和微观经济学的交叉点。 |
Saurabh Garg |
卡内基梅隆大学 |
在面对分布变化时改进和评估深度学习模型 |
Pranav Shetty |
佐治亚理工学院 |
开发自然语言处理方法,以从科学文献中提取结构化信息和见解 |
Kuno Kim |
斯坦福大学 |
为模仿和逆强化学习开发稳健且可扩展的算法 |
Umang Bhatt |
剑桥大学 |
机器学习,算法透明度及其对决策的影响 |
Sewon Min |
华盛顿大学 |
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 |
Orr Paradise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研究深度强化学习中的漏洞及防御、计算复杂性和证明系统 |
清华大学 |
|
北京大学 |
|
北京邮电大学 |
|
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
近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蔡小强当选亚太人工智能学会(Asia-Pacific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ssociation,简称 AAIA)会士,以表彰其在人工智能及工业与系统工程领域的杰出贡献。
蔡小强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协理副校长及校长讲座教授,在工业与系统工程、供应链与物流管理、智能调度理论和应用等的研究中取得世界领先的成果,已在国际学术刊物、专著、及会议发表论文 300 多篇。曾于 2021 年获 IEOM 学会物流与供应链杰出教授奖,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海外类)获得者,国家级特聘专家,香港工程师学会 Fellow,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他还担任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以及深圳市物联网智能系统与无线网络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近日,特斯联宣布任命邵岭博士为集团首席科学家、特斯联国际总裁,将负责公司人工智能在各产品线众多应用场景中的核心关键技术及产品的研发与部署,以及相应产品在海外的本地化开发和落地。邵岭博士是国际知名人工智能科学家, IEEE Fellow、国际模式识别协会 Fellow、英国计算机学会 Fellow 及 IET Fellow,在顶级国际会议和国际期刊上发表了 300 多篇科学论文,并在 2018-2021 年连续四年被 Web of Science 选为“高被引科学家”。他曾任沙特阿拉伯数据和人工智能管理局(SDAIA)国家人工智能中心(NCAI)首席技术官和首席科学家;2018 至 2021 年曾担任阿联酋起源人工智能研究院(IIAI)创始首席执行官及首席科学家。邵岭博士还是全球首所人工智能大学 -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人工智能大学的发起人和创始执行校长及教务长。
美国防部 4 月 25 日宣布,其已从硅谷挖来网约车初创企业 Lyft 的机器学习负责人 Craig Martell,并任命他为五角大楼的首位首席数字官和人工智能官。Craig Martell 还曾在 Dropbox 和 LinkedIn 担任过机器学习和 AI 方面的职务。他的军事专业经验仅限于在海军研究生院担任过专供自然语言处理(NLP)的计算机科学终身教授。
4.Transformer 作者获创业投资专攻通用人工智能
2017 年诞生的大名鼎鼎 Transformer 开山之作 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 的论文作者 Ashish Vaswani 和 Niki Parmar 出走谷歌创业,参与创办 AI 公司 Adept,目标是创造让人和计算机能够协同工作的通用人工智能。公司拉来了 6500 万美元的天使轮融资,投资人包括 Uber CEO、特斯拉自动驾驶负责人、Airtable 创始人等。
Transfromer 具有高度的通用能力,是 GPT-3、BERT、AlphaFold 等不少巨型模型的基本架构。
5.华为 5 倍薪酬再招“天才少年”
往期报告:
获取更多报告可访问:
www.reports.aminer.cn
扫描下列二维码订阅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