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线」是创业邦推出的栏目,立足医疗健康一线,捕捉行业内最新动态,致力于发现、报道那些已经或可能影响行业未来发展的人和事,并尝试从中洞察医疗健康领域的新趋势、新方向以及新的创投机会,以供参考。
新医改政策的持续推进,无论是对资本,还是细分赛道的企业,都产生着不小影响。趋势大于优势,只有准确把握住医疗行业大的宏观方向,才能获得更长远的空间。
那么,在一系列政策背后,到底存在着怎样的深层逻辑?蕴含着哪些独特的创业投资机会?哪些细分赛道可能存在着泡沫?
远毅资本合伙人杨瑞荣,曾任职于政府和跨国公司,对政策的敏感度和理解都更为深刻,于2004年进入风投行业,在医疗行业的投资经验也有近十年。曾主导的代表性项目如:华大基因、明医众禾、来诺医疗、护联网、镁信健康、燃石医学、安诺优达等。
有意思的是,杨瑞荣并未将如今新药研发作为香饽饽,恰恰观点相反。在他看来,流通和支付的基础设施构建,才是当前阶段真正的投资“金矿”。而诸如此类独特的观点,来自于他对医疗宏观大势的判断,以及对背后脉络的解读。
创业邦:
远毅资本主要是看四大方向,医疗器械和设备、精准诊断、移动医疗和服务以及保险科技,从2016年成立至今有变化吗?
杨瑞荣:大方向没有变化,存在的一点小变化是,我们在原来金融科技板块上的投资做了聚焦,将医疗健康险作为比较重要的投资类目,完全专注到跟医疗相关的保险底层技术上。
保险行业最大的亮点,其实是医疗健康险的迅速发展。有一个具体数据是,在2019年第一个季度,医疗健康险作为产险的子类,第一次超过车险,这是保险行业里比较巨大的一个变化。
创业邦:
医疗健康险的发展,和政策关系密切。
您曾任职于政府,在您来看,医疗健康险的机会面有多大?
杨瑞荣:从政策层面来看,2019年最大的两个影响,可以说都是由医保局的成立所导致的。
最直接的就是医保。从中国整体来讲,社保支付负担越来越大,现在还有盈余,但空间在缩窄,而且盈余的前提条件是不断地获取拨款补充,以保证足够的支付能力,但不是长久之计。
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打击骗保和减少无效的医疗支出,在整个医保局的顶层设计上,需要增加医保支付的来源,而最大的一个来源可能就是商业化的医疗保险。
商业化的医疗保险和社保搭配,能够减轻国家的负担,其次,商保虽需个人来投保,但毕竟是一个有效的方式。保险是什么?就是有效集合的支付手段。所以将来商业化医疗保险,会在其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中国医疗健康保险在过去大概八年左右,都达到约39%的年化增长率。现在中国的商保占整个医保支出可能不到5%,2019年可能增到7%左右,增长非常快速,而美国的占比是将近60%。
创业邦:
商业化的医疗健康险要做好,其实并不容易,您认为成功的核心在哪里?
杨瑞荣:原来的医疗保险,对于商保公司来说是一个小业务,可能是为了承担国家的任务,其实做的并不好。将来商业化的医疗保险如何真正成为一个可持续下去的险种,是一个结构化的挑战。
在中国我们不可能去投那些拿到保险牌照的公司,因为政策的门槛太高,但是给保险公司和医疗服务机构之间搭建桥梁,这里边的机会还是非常多。
单从保险的角度来讲,怎样收集数据来创造保险的产品、分销、理赔和风险控制,这其中的每个环节,从技术、数据以及服务上,都有非常多的机会。
医疗保险的核心是什么?
最终就是如何有效地管理医疗。
美国所有大的保险公司,到最后都成为管理医疗的服务提供商,把支付和服务这两套体系有机结合到一起。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好的医疗保险公司。
创业邦:
如您刚才提到的,2019年的第二大影响是什么?
会有怎样的机会?
杨瑞荣:其二是带量采购,带来药品和器械的价格下降。但更深层次的,其实是带来整个流通领域的结构性变化。以前所有药厂的流通,从药品生产出来到患者手里,要经过层层渠道不断加价,现在渠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在2019年下半年看到一个现象,很多药企增加了一个职位叫首席数字官chiefdigital officer。设置这样的职位,就是意味着他们已经看见了很多变化的因素,包括将来医疗渠道的数字化。
也因此在当前阶段,移动医疗和服务、和健康相关的保险科技,是我们最看重的两大投资方向,我们把它定位为整个医疗健康行业最核心的基础设施。
创业邦:
新药这个版块,并不在远毅资本的投资布局中,今年会考虑进入吗?
杨瑞荣:很多人都认为医疗健康的投资,新药研发是香饽饽,如果不做新药研发的投资就是把回报最大的部分放弃了,但我却有不同的考虑。
美国在流通和支付这两个环节,基础设施是已经成型了。而中国在现阶段,这两个基础设施没有成型,且还在重构的过程中。等核心构建完成后,才会到美国的地步,即真正的机会都是来自于创新性的新药、器械和数字化这些环节。而在这之前,刚才提到的两个基础设施建设方向还是有巨大的投资机会。
创业邦:
除了以上谈到的两个基础设施带来的投资方向,你们还关注两个细分的领域,其中有怎样的投资逻辑?
杨瑞荣:这也和结构化的机会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是基因测序,发展到今天,其实整个基因测序已经变成一个大数据的行业,一个人可能就有超几个T的数据量。
那怎样把这个数据应用好?它最早是应用在精准诊断这个角度,但有数据为基础,是可以有很多延伸的。未来真正考验基因测序公司的,是对数据的解读。这是我们投资的第三大块。
创业邦:
所以您在看基因检测公司时,更多是看其有没有思考到后面这一步。
杨瑞荣:一定要看。隐藏在公司发展背后的是数据量的积累,以及对数据更高的解读能力和算法。这是个挑战,也是评判IVD(体外诊断)、基因测序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方面。
创业邦:
那另一个延伸的细分领域是医疗器械和设备,这个领域给人的感觉似乎有些“陈旧”,但显然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杨瑞荣:对,这也是我们投资的第四大块,在整个医疗器械和设备领域,产生了一些独特的机会。与药品完全不一样,中国医疗器械的格局是,国外大的巨头们在中国有比较强势的地位,但要注意的一点是,它们的核心市场还是在一线城市,在顶尖的医院里。
但当前国内的流通领域在发生变化,在向基层或者广阔市场下沉。对器械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原来CT机大概1000多万卖到大的医院,但是基层市场不需要这样的高端设备,而是希望能够简单操作、快速处理,对高通量的要求没那么高。这就给国产化的研发企业提供了较大的机会。
创业邦:
2015年应该算一个分界点,那就是医改是真的在往前推了,但其实政策还是相对波动。
以您的经验,如何能踏准政策的节奏呢?
杨瑞荣:以政策为引导,容易存在一个误解。政策是千变万化的,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长期的、大方向上的政策,而非短期的执行层面的政策。
我们所谓对政策的把握,就是对宏观趋势的预判。尤其是早期投资,要比别人再往前看两三步。但不是只看落到纸上的政策条款,而要搞清楚它背后真正的脉络是什么,以及背后的驱动在哪里。好比三明模式,本身其实不算成熟,但被推广到全国。
这其中考验的是投资人对国际上成熟体系的了解、对国内本土国情的了解,以及对国家政策大的方针的了解,这些预判需要结合起来。
创业邦:
自2015年之后,医疗投资处于增长较快的阶段,在资本寒冬也显得更抗周期。
有哪些细分领域,您认为是存在泡沫的,或者说是伪概念?
杨瑞荣:各行业谈泡沫都是在一些细分的领域,拿医疗行业来说,泡沫可能来自于新药的研发。资本对新药研发成功的概率,即使成功上市后对价格的预期都需要对模型进行调整。
基因测序可能也存在这方面的泡沫,虽说基因测序的整个成本下降非常快,导致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但现在每个细分领域刚有机会就会有十几家都在做,而且都比较容易拿到投资。从长期来看,我认为每个细分的领域,根据疾病的大小,可能也就容纳两三家公司生存到最后。
当然,医疗行业的泡沫不会像TMT,退潮过去可能就片甲不留,医疗里大量资金涌入,虽然不可避免有泡沫,但也可能带来其他细分领域的繁荣,比如新药研发带来了CRO的高速发展。
创业邦:
您对政策的解读比较有自信,看准大势已经规避掉了很大的风险,那政策之外,您认为投资最大的风险在何处?
杨瑞荣:我唯一规避不了的是企业家的风险。他的执行能力如何?管理团队的能力如何?这是没法像我考察整个大的宏观环境和商业模式般,能够有比较科学的判断。
对人的判断永远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我们投早期更加是这样,投资就是投人。投资确实是个艺术,这里边会存在投资人的自然选择,包括性格偏好、信任判断、预期等。
创业邦:
对于优质标的的投资,各基金间也是相互争抢较劲,如何让自己走到前面?
杨瑞荣:投资永远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比如说基因测序表面上是一个行业,但其中癌症早筛、肠道微生物、单细胞测序、CRISPR检测等等,会不停有新东西出来,然后你要去做判断,这些衍生出来的细分领域,在基因测序这个大环境下,是一个真正的风口或只是短暂的机会。
我们经常在讲,当整个行业发展还是一颗小苗子的时候,我要对这个苗的每个脉络、枝叶都非常清楚,等它长大衍生出了一些小树,乃至变成一片大森林的时候,我还能够往回看它的脉络是怎么发展的。这样你在做行业判断时,就会比别人更清楚。
创业邦:
能否用几个关键词或者一句话回顾,2019年远毅资本的投资收获?
杨瑞荣:对于医疗健康产业基础设施带来的结构性变化,我们认为这个方向是越来越清晰了:这里包括商业化保险的支付领域,还有新型的流通领域。2020年,我们会继续深耕这两个方向,做进一步的明确和落实。
对医疗健康行业感兴趣的朋友,欢迎扫描二维码添加小助手入群交流,申请时请备注姓名、公司、职位。
● “北漂第七年,我把奔驰卖了回家过年”
● 故宫“失控”?
● 大厂暴力裁员背后 | 扛不住的2019-人·知食派
● 10亿视频红包,微视能否成为腾讯春节大战的秘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