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两孩政策之后,你要立即生?还是等一等?|缪斯夫人

2017 年 9 月 29 日 知识分子 李龙

图片来源:pixabay.com


撰文|李   龙(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博士生)

责编|巫锡炜 靳永爱


  


全面两孩生育政策自2016年的年初正式启动实施,迄今已度过一年零三个季度的时间,越来越多的家庭正加入到这场“造人”行动中,把生育二孩提上了议事日程。两孩政策时代的头几年里,适龄夫妇如果计划生儿育女,可别光盘算着孩子生肖星座将来如何,还应多加关注全面两孩生育政策对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的人口形势产生的深刻影响,特别是其所带来的新增出生状况,因为这会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孩子能不能生在好的医院,以后能不能进入好的学校,甚至能不能找到好的工作。为什么?我们从人口学的角度来看看这个问题。



什么是“出生高峰”?


先来介绍点有关“出生高峰”的人口学小知识,这能帮助我们理解全面两孩生育政策给个体未来生存发展带来的影响。顾名思义,如果某一时期出生的量明显高于前后两个时期,绘成图后将表现为凸起,我们就可以说这一时期经历了出生高峰。它还有个耳熟能详的别称,唤作“婴儿潮”。出生高峰对于那些身处“峰”中的人意味着什么呢?欧美学者关于二战后“婴儿潮”的研究很好地揭示了这一点。比方说著名人口经济学家伊斯特林就发现,“婴儿潮”一代人总体上要活得更艰辛:他们进入劳动力市场时,失业率升高,通胀率升高,最后甚至连离婚率和自杀率都升高。这其中的原因不难想象,正是由于劳动力的规模较为充裕,竞争才会变得激烈起来。出生高峰客观要求社会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得要跟上,若是前一时期本就供不应求,“僧多粥少”的境况会持续加剧,导致住院分娩难、入园托幼难、择校学习难、求职就业难等等一些问题。







未来几年新增出生人口将带来小规模的“婴儿潮”


全面实施两孩政策后,为什么会出现出生高峰呢?在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有相当比例的家庭按政策要求只能生育一个孩子,而这些家庭实际上有二孩生育意愿,在政策限制下不能实现,这些女性累积了不小的生育势能。两孩政策放开后,这些有二孩生育意愿的、只有一个孩子的女性则会出现“抢生”现象,在几年内集中生育二孩,造成短期内出生数量明显上升。因政策调整而“额外”多生的孩子就得“见证”这次出生小高峰了。


那么未来几年会多出生多少的孩子,所以才导致了小规模“婴儿潮”的出现?我们可以基于一种相对简洁明了的方法、利用一些比较扎实可靠的数据来推算全面两孩生育政策将会新增多少出生人口。未来几年多出生的孩子主要来源于在政策放开前不能生第二个孩子但是现在可以生第二个孩子的已育一孩女性。这个群体规模有多大呢?我们可以对这个潜在的二孩生育人群(可称之为“目标人群”)总体状况进行估计。根据2014年1‰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全国约有1.44亿的已育一孩育龄妇女。我们一步步扣减掉在旧政策下就能生育二孩的育龄妇女,这里面既有符合农村“一孩半”以及两孩政策条件的,也有满足“单独两孩”和“双独两孩”政策要求的,甚至还有属于再婚夫妇只育有一孩可生育二孩等照顾性生育政策范围的。然后推算至政策启动实施的时点(2016年),最终得到2016年目标人群总量约为9100万人,即有9100万只有一个孩子的女性是未来几年生育二孩的潜在群体。这些受益于新政策、有机会生二孩的育龄妇女中,有一半左右在40岁以下,而40岁及以上的也有大约一半。


或许有人就会说了,40岁及以上的育龄妇女能有几个选择在政策放开后生育二孩?上述结果岂不是会夸大政策作用。我们必须强调9100万人有生二孩的可能性,但实际上新增多少出生还取决于另外一个重要参数,那就是二孩生育的比例。分年龄的二孩生育意愿是有差异的,年轻的育龄妇女二孩生育意愿高,年龄越大的女性二孩生育意愿则越低,40岁及以上的育龄妇女计划生第二个孩子的比例在10%以下。根据全国1‰抽样调查的分年龄二孩生育意愿比例推算,全面两孩生育政策累计将使中国新增大约1720万出生人口。


当然,1720万的“额外”出生人口并不会在政策一放开的短时间内集中“爆发”出来,而是会分散在四五年间完成生育,平均每年新增340余万人。全国1‰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生育时间安排并非均匀分布,人们更多偏好未来两到三年生育第二个孩子。按照这样一种生育时间安排模式估算,未来几年因政策放开而“额外”出生的人少的年份达到160万,多的年份则达到470万。过去十余年间,中国年度出生人口规模长期维持在1600~1700万人的水平,而未来几年峰值出生人口将超过2000万,达到2100万左右,峰值时期堪比20世纪90年代前期(见下图)


图  1950~2021年的中国年度出生人口数量



新增出生人口给城镇造成更大压力


也许你会说,中国这么大,1720万平均分布到全国各省影响也就微乎其微了嘛。然而,这1720万新增出生人口并不会均匀地“摊派”在既有的人口分布格局之上。由于农村育龄妇女在全面两孩生育政策启动实施前就已经有大约一半被允许生育二孩,目标人群规模因而相对有限,加之人口城乡流动作用,城镇成为了目标人群的主要分布地区。根据测算,常住城镇的目标人群占到约七成,预计她们生育的二孩数量可达1300余万。一些大城市的生育态势变动将会更加突出,2016年观察到的数据资料显示,像北京、天津等地,较之于年初的月度住院分娩活产量,年底的月度住院分娩活产量增长了近一倍。这虽然不完全是由全面两孩生育政策造成的,但仍提示我们关注新政策给大城市生育服务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广东、山东、河南等人口大省的户籍目标人群规模尤为庞大,均在700万人以上,预计生育政策调整之后将会新增上百万的出生人口。另外,江苏、四川等省由于此前无分城乡均推行了一孩生育政策,户籍目标人群数量也不算小,预计最近四五年间将有百万左右新增出生人口。



在出生“小高峰”中合理选择生育时机


一个人的命运在他/她出生时就已经确定了,这话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在社会公共资源相对有限、社会运行环境较为平稳的前提下,一个人从出生后获取的卫生服务,到青少年时享受的教育服务,再到成年期承受的就业与住房服务,进入婚姻市场,甚至到死亡后获得的殡葬服务,“从摇篮到坟墓”,都跟其出生时同批人的规模密不可分。一个不得不直面的社会现实就是,当你与规模庞大的一批人相伴而生,你就极有可能需要付出更多来竞争入园、入校,竞争上岗、“上楼”,目前一些已经或者将要为人父、为人母的80后、90后相信对此有一定的体会。所以,全面两孩生育政策1700多万新增出生人口的“小高峰”来临之际,想要生儿育女的你是紧步快赶、立即着手,还是缓步慢行、另择佳期?时机选择或许将会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特别是在城镇地区。当然,我们也要相信中国快速发展将创造更好的条件、会带来更多的机遇,毕竟一个人的命运跟经济社会状况有着更紧密的联系。

 

参考文献:

1. 翟振武、李龙、陈佳鞠(2016):《全面两孩政策下的目标人群及新增出生人口估计》,《人口研究》,第4期。

2. 王培安主编(2016):《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人口变动测算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

3. 翟振武等著(2017):《全面两孩政策热点面对面》,中国人口出版社。


制版编辑:许逸


本页刊发内容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及使用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点击查看相关文章

非虚构写作|马丁之死|兰花进化谜团|天问专栏

青蒿素|可燃冰|P值争论|许晨阳|博士后|潘建伟

张毅|王晓东|张启发|崔维成|张锋|杨振宁|李佩

卢煜明|王小凡|吴文俊|袁钧瑛|张纯如|刘若川


知识分子
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 The-Intellectual
投稿:zizaifenxiang@163.com
授权:copyright@zhishifenzi.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知识分子




购买课程

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课程详情,立享限时特惠!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成立于2003年4月,由原社会学系、人口学系合并而成。现任院长为冯仕政教授。

本院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李景汉、吴景超、陈达、全慰天、陈文仙、戴世光等老一辈社会学家即到中国人民大学工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优良的传统和坚实的基础。此后,在人口学家刘铮、邬沧萍和社会学家郑杭生等先生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大学于1974年在国内最早正式创办人口学学科,接着又第一批恢复重建社会学二级学科,第一批启动社会工作学科建设,率先创办老年学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本院逐渐发展为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培养体系完整,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资政启民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影响的中国社会学教学和研究重镇。

院内各学科各机构发展历程(1974年至今)

本院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学学科的建设方向,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科学研究水平、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致力于打造理论与实践并重,兼顾专业建设与社会服务,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科学研究高地、人才培养基地和决策咨询平台。

目前,本院下设社会学系、人口学系、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人类学研究所、老年学研究所。设有社会学、公共事业管理(公共政策与人口管理方向)、社会工作3个本科专业;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人口学,老年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7个硕士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点(MSW)1个;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老年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6个博士点;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个。拥有社会学,人口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两个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以及北京社会建设研究院一个北京市重点研究基地。

本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63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30人,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新世纪人才”等高层次人才,多人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人口学会会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等重要学术领导职务,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刘新、谢宇、赵鼎新、周雪光等国际知名教授担任我院兼职教授,Don Trieman、Andrew Walder、Ethan Michelson、林楠、饭田哲也等国际知名教授曾在我院担任外教。

本院办有《人口研究》、《社会学评论》、《社会建设》三本专业期刊。创建了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等多个大型连续性社会调查。创设了十余个常设性、品牌性学术活动。本院以上述专业期刊、社会调查项目和品牌学术活动为抓手,积极打造一流学术平台,既为本校社会学学科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是全国社会学学科发展的重要引擎。

本院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学术资源的开放共享,致力于团结国内外同行协同创新,具有鲜明的国际性和开放性。其中,CGSS在国内首开共享数据之先河,至今已向全社会开放8个批次的数据。CEPS和CLASS数据亦已开放。上述社会调查数据库目前注册用户已超过25000人,其中海外用户超过一半。牵头组建的中国社会调查网络(CSSN)联合全国5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学学科建设和国内社会学机构之间的合作。共同发起成立东亚社会调查(EASS),并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社会调查合作组织ISSP。两个重点研究基地均向国内外同行开放课题申请和驻所研究。三个专业期刊和所有学术活动均广泛邀请国内外学者参与。

本院积极利用专业优势,发挥资政启民作用,为全国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多位教授担任中央部委以及联合国等重要国际组织的咨询专家,多次向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提交咨询报告,并多次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本院还通过公益慈善项目、网络公开课、专业社会实践等形式直接参与社会建设、普及科学知识,积极弘扬中外优秀文化,大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本院致力于提供国内一流的,同时具有国际影响的社会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国情意识,具有创新意识和社会担当,专业基础扎实,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能够胜任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每年大约招收本科生90人,硕士研究生80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MSW)80人,博士研究生35人。学生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吴玉章奖学金等重要奖项,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学术竞赛等重要活动中多次取得包括特等奖在内的佳绩。培养了刘延东、刘强东等知名校友。

本院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国(境)外交流机会。与南加州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墨尔本大学、南安普敦大学、卡迪夫大学、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日本广岛大学、台湾辅仁大学等境外高校有联合培养项目,与芝加哥大学、密歇根大学、斯坦福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加州大学等学校有密切的学生交换关系;每年有来自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大学等世界名校的多位教师赴我校国际小学期开设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老年学、社会工作、社会医学等方面的课程。

【干货书】流畅Python,766页pdf,中英文版
专知会员服务
223+阅读 · 2020年3月22日
机器学习速查手册,135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336+阅读 · 2020年3月15日
广东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65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8+阅读 · 2020年1月26日
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 193页
专知会员服务
78+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战略|咨询公司在中国的困境与出路
智慧云董事会
16+阅读 · 2019年3月13日
2017企业阵亡最全名单公布
小饭桌
6+阅读 · 2018年2月28日
噩耗再次传来!华为,挺住!
FinTech前哨
4+阅读 · 2018年2月4日
Continual Unsupervised Representation Learning
Arxiv
7+阅读 · 2019年10月31日
Arxiv
22+阅读 · 2018年8月30日
Arxiv
11+阅读 · 2018年4月25日
VIP会员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