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之困:谷歌为什么做不好硬件?

2019 年 11 月 21 日 ZEALER订阅号

谷歌作为全球数一数二的软件公司,这些年来一直试图在硬件领域有所突破,可惜一直屡战屡败。谷歌内部在硬件项目开发上存在哪些问题?为何谷歌眼镜最终会停产消失?在 Rick Osterloh 大刀阔斧的改革之下,重组的谷歌硬件部门又遇到了哪些突破和困境?详细内容,欢迎收看新一期《 Z-TALK 》!


 打开 ZEALER 小程序观看本期视频



*iOS 用户可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俱乐部并观看视频


本期图文版



◆◆
The Google Graveyard
◆◆


The Google Graveyard,是一名美国谷歌粉丝 Cody 建立的网站。就如它名字所说的那样,这个网站记录着一系列已经消失的谷歌产品的名单。



对于每一项产品,它的名字,生卒年,主要功能,乃至“死因”都被记录了下来。



在硬件这个页面里,静静地躺着 Nexus Q、Google Glass Explorer、Nexus Play 等,曾经被人们寄予厚望的产品。跟大部分软件产品寿终正寝不同,这些硬件产品,大都是因为各种原因,最终壮志未酬,英年早逝,不免让人扼腕叹息。



说起谷歌的硬件,很多朋友可能会感到困惑啊。作为世界顶尖的科技企业,资金、技术、人才应有尽有,打造了一系列经久不衰的软件和服务产品。怎么他的硬件产品,命运就那么坎坷呢?这个问题,还得从这些产品的生前说起。

 


在谷歌内部,对商业化项目有一套管理原则——他的名字叫“70/20/10”。什么意思呢?就是在项目审批以及资源分配的时候,原则上要保持一定比例。其中要包括 70% 的核心项目、 20% 的经过市场初步验证的新兴项目、以及 10% 的全新项目。



不过在谷歌里,硬件项目似乎很难突破这个 10%。因为谷歌经过多年成长,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企业基因”。这套基因,帮助谷歌缔造了一个又一个软件神话。但是当他们用这一套基因,尝试去打造硬件,却从来没有成功过。


◆◆
Nexus Q
◆◆



2010 年,谷歌在硬件项目上迎来了一个好苗子。一位名叫 Joe Britt 的工程师与它的新硬件项目,获得了谷歌管理层的肯定。这个项目名称叫做 Project Tungsten,也就是谷歌钨计划。这个十多人的团队,想要打造一个社交流媒体播放器,进入家庭应用场景。



此后经过两年的打磨,Joe Britt 在 2012 年 I/O 大会上,发布了这款产品—— Nexus Q。他外观看上去像个黑色的球,下半部分有一圈呼吸灯,在运行的时候就会亮起来,看上去就像个土星一样。Nexus Q 的主要功能,是可以连接安卓设备和家里的电视,让他播放音乐、视频和电影。这个东西,就非常像我们今天说的 Home Hub ,家庭控制中心。



当时在发布之后,外界对他的关注度就非常高。一方面是因为它看上去确实挺漂亮的,交互也做的不错。更重要的是,这个 Nexus Q,被科技圈广泛的认为,是谷歌正式进军家庭领域的信号。所以大家普遍认为,它是一款非常 promising 而且 ambitious 的这么一个产品。



但是大家没想到啊,这款产品刚上市就“猝死”了,最终享年 5 个月。在这之后,项目组 Project Tungsten 销声匿迹。团队领袖 Joe Britt 也离开了谷歌,自己成立了一间物联网公司。




◆◆
Nexus Q 为什么最终会失败?
◆◆



分析普遍认为,Nexus Q 失败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在两个方面。

1


首先是它严重的功能缺失。它的 "can't do list"比“can do list”还要长,大部分第三方音乐、视频来源都不支持,只能播放谷歌自己的 google cloud、youtube 上的音乐和视频;

2


不过更要命的是第二点,那就是它实在太贵了。我记得当时在发布会上的“亮相”视频里,有一个画面定格在一个标签上长达 2 秒。上面赫然写到——“Made in US”。



Nexus Q 几乎所有的零部件,都是在谷歌总部——加州山景城附近的工厂生产的。这其中产生的高昂成本,就直接转嫁到最终的售价上。一台 Nexus Q 售价高达 299 美元,是当时 Apple TV 价格的三倍。这两个问题加在一起,Nexus Q 没能被市场接受,也就没什么不能理解的了。


说实话,以谷歌的积累,这些并不是不能解决的问题。在项目筹备阶段,如果谷歌能够帮助团队对接供应链资源和第三方应用,哪怕是做出更详尽的市场定位和投入产出分析,问题完全有可能提前规避掉。但是最终,谷歌没有选择投入这些资源。


◆◆
硬件为何投入资源不足?
◆◆


这里面主要有两个原因。

1


一方面因为他是一家上市公司。投资人对他的业绩衡量主要还是看它的主营业务——广告营收。这就决定了,谷歌没有办法对其他业务,投入更多的资源。

2


另一方面,谷歌前 CEO , Eric Schmidt 曾经说过,“一个创新项目,只有在投入资源有限制的情况下,才能健康成长”。这种判断,对于一个软件项目或许合理。但是在硬件上,绝对不是这件事。所以从这件事可以看到,谷歌在判断一个硬件项目开发,所需要的资源这个问题上面,是存在不小的问题的。


所以最终, Nexus Q 项目早早的败下阵来。


◆◆
Google Glass Explorer
◆◆


而就在 Nexus Q 发布前不久,谷歌的另一个硬件项目也进入了启动阶段。这个项目来头可不小,因为它正是从 Google X 实验室孵化出来的,Google Glass Explorer 项目。这就好比是从象牙塔中,研究多年的学子,学成出山的这么个情况。



Google Glass 也对自己的产品非常的自信。在启动不到一年的时间,进行短暂的优化之后,便在 2013 年初推出市场了。



不过当时,也有不少人提出了担忧。因为这毕竟是新的硬件项目,可能还存在不少隐患。所以是不是应该在产品面世前,进行更多的测试和排查呢?然而谷歌在项目开发中,有种很流行的做法——叫作“交付和迭代”( Ship & Iterate )。



他们认为,“新想法不可能一出炉就完美无缺,打造一款产品,应该尽快投放市场,看看反响如何并加以改进,再重新投入市场”。Google Glass 显然也践行了“交付和迭代”的做法。


在进入市场的初期,许多人认为它“势必会引领科技潮流”,同样给予了他很高的期望。但是很快,用户和谷歌都发现了许多问题。其中最致命的问题,恰恰出在硬件本身,那就是 Google Glass 的发热和续航问题。



当时不少用户反馈,戴上之后不久,就能明显感受到发烫。而且开机一个多小时,就已经耗掉 80% 的电了。这对于一款定位在生活场景的可穿戴设备来说,已经不是“好不好用”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用”的问题了。


当时让我印象最深刻,也很痛心的一条用户评论,是这么说的:“ Google 为产品做出了太宏伟的造势,但是到最后甚至没有实现最基本的功能”。



最终,在发行两年多以后,Google Glass Explorer 宣布停止更新迭代,回炉再造。


其实“交付与迭代”模式本身并没有问题。谷歌也确实利用这个模式,创造了很多成功的软件和服务产品。但是在硬件上面,这个模式就有问题了。


◆◆
“交付与迭代”为何不适合?
◆◆

1


首先在“交付”上面,他在前期投入的成本和资源严重不足。在这一点上,谷歌和苹果,前期在测试和体验评估上的投入,就存在巨大的不同。苹果做一款产品,会派出成百人,上千人在全世界去测试,可能用户体验就要很长时间。但是谷歌在这方面,显然投入是不够的。

2


然后“迭代”方面同样有问题。软件的迭代模式,和硬件的迭代模式完全不同。



软件迭代里面有个概念,最小可变原型—— MVP( Minimum Viable Product )。这就导致了软件一周,甚至半周就迭代一期。但是硬件则不同,硬件迭代周期至少应该在六个月以上。所以这件事上,谷歌还是认为在硬件上,还是能用小型上市,快速迭代的逻辑,是完全不成立的。



总的来说,谷歌对于一个硬件,似乎不太清楚到底什么样的状态,才是“可交付”的状态,也低估了每一次“迭代”的代价和周期。换句话说,谷歌对硬件行业缺乏理解。


Google Glass Explorer 失败了,我相信打击到的不仅是项目组本身,更打击到了当时谷歌内部其他几十个硬件项目团队。在它们眼中, Google Glass 本应是极具希望的明星项目团队。但是就连这样的项目,都没能实现突破。那么对于他们这些甚至还没能正式启动的硬件项目团队,希望到底在哪里呢?


他们需要一个转机。


◆◆
Hardware Division
◆◆



这个转机出现在了 2016 年 4 月,大家发现 Google 的企业伞形结构下,出现了一个新的部门—— Hardware division 。随后, CEO “劈柴哥”向大家宣布了自己的决定,他希望通过重组硬件部门,并且明言,"谷歌做硬件的核心目标,是让Google Assistant 能够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背后的逻辑,其实是谷歌发现自己的核心业务——搜索引擎,受到了语音助手分流的威胁。那么它会被谁分流呢?被各种各样其他的语音助手分流。虽然 siri,bixby 这样的语音助手,在搜索 60-90 分内容的时候,远不如谷歌。但是对于用户来说,绝大多数的时候,他只需要 0-60 分就可以解决了。所以这个时候,他就面临了巨大的分流的可能性。



这种分流就非常类似于什么呢?非常类似于百度在中国互联网面对的情况。什么意思呢?过去百度是所有中国网民搜索的入口。



但是当移动互联网成熟的时候,比如说淘宝、比如说美团、比如说今日头条这种,本身具有垂直领域,海量内容的公司出现之后,用户在存在具体需求的时候,可能就不再选择百度了。

比如说当我想要一份产品的时候,我可能选择淘宝;当我想吃什么的时候,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美团和点评。


这种流量,原来都属于百度,但是现在都不属于百度了。这种“ in-app search ”,在垂直领域的内容上,是比百度的内容更加具有精度和深度的。


这种现象,就让百度在受到了巨大的分流威胁。这种威胁,是不是跟谷歌,在语音助手上所面临的威胁如出一辙呢?


所以谷歌在硬件部门重组方面,肯定是很有决心的。但是光有决心还不行,谷歌还需要一名经验丰富的军师,来操刀硬件部门的重组。



这名军师,便是当时刚刚从摩托罗拉离任的前 CEO —— Rick Osterloh 。在短暂的观察和了解情况之后,这哥们很快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的改革目标只有一个——集结原来的散兵游勇,合兵一处,向既定的目标发起猛攻。



Osterloh 的改革很快就收到了效果。三年内,谷歌硬件产品的营收翻了三倍, pixel、google home 等硬件产品在市场上也基本站稳了脚跟。看来在改革之后,谷歌出现在过去硬件上的开发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新硬件部门很快就遇到了自己的瓶颈。无论从市场影响力,还是从营收规模来看,谷歌在硬件重组后,依然没有办法实现很大的突破。难道谷歌做硬件部门重组,是个错误的决定吗?



其实做硬件部门重组,他是个非常必要的动作。问题出在了,这个 Hardware division 出现在了错误的位置。谷歌作为 Alphabet 的子公司,他的定位就是一家搜索主导的公司,他的人才储备,技术积累,开发流程跟硬件开发完全不一样。所以你在这个公司里面,设立一个硬件部门,依然无法解决面对资源争夺、运营目标偏差、生产机制偏差等一系列问题。



其实对于谷歌硬件来说,这个部门应该出现在 Alphabet 下面,这是谷歌唯一有可能做好硬件的方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整个生态系统当中,设立一个独立的运营目标和生产机制,才能根本的解决这些问题。



◆◆
总结
◆◆



所以我们这期讲了谷歌在做硬件业务上遇到的困难,实际上这样的困难,在许多业务单一的企业,在进行多元化发展的路上都会面临。这里面跟企业的创始人、文化和它的基因都有很多联系。



我们今天一期节目的时间,没办法展开讲。今后我们有机会,在其他节目里,再跟大家好好聊这个话题,好吧?我们轻松的聊,放肆的说,我们下期 Z-TALK 见。PEACE~


登录查看更多
3

相关内容

Nexus Q是Google Nexus产品家族中一款流媒体娱乐设备。这一产品搭载整合了Google Play的Android操作系统。
专知会员服务
80+阅读 · 2020年6月20日
【2020新书】C++20 特性 第二版,A Problem-Solution Approach
专知会员服务
58+阅读 · 2020年4月26日
【论文】结构GANs,Structured GANs,
专知会员服务
14+阅读 · 2020年1月16日
【机器学习课程】Google机器学习速成课程
专知会员服务
164+阅读 · 2019年12月2日
【斯坦福&Google】面向机器人的机器学习,63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25+阅读 · 2019年11月19日
【电子书】Flutter实战305页PDF免费下载
专知会员服务
22+阅读 · 2019年11月7日
知乎八年,大而不美
新榜
7+阅读 · 2019年1月26日
说说我的老同事,前端大神程劭非
余晟以为
17+阅读 · 2019年1月14日
要替代 TensorFlow?谷歌开源机器学习库 JAX
新智元
3+阅读 · 2018年12月14日
李飞飞要从 Google 离开 ?官方已经给出回应
雷锋网
3+阅读 · 2018年6月28日
免费云真机测试 | 让您的应用完美适配 Android Oreo
引力空间站
3+阅读 · 2018年2月2日
谷歌发布TensorFlowLite,用半监督跨平台快速训练ML模型!
全球人工智能
5+阅读 · 2017年11月15日
AI都干过什么让人细思极恐的事?
全球创新论坛
4+阅读 · 2017年9月15日
这位程序员为什么要弃用Facebook?
CSDN
5+阅读 · 2017年7月14日
Learning Dynamic Routing for Semantic Segmentation
Arxiv
8+阅读 · 2020年3月23日
On Feature Normalization and Data Augmentation
Arxiv
15+阅读 · 2020年2月25日
Arxiv
11+阅读 · 2018年4月25日
Arxiv
6+阅读 · 2018年4月24日
Arxiv
6+阅读 · 2018年4月4日
Arxiv
3+阅读 · 2018年3月21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知乎八年,大而不美
新榜
7+阅读 · 2019年1月26日
说说我的老同事,前端大神程劭非
余晟以为
17+阅读 · 2019年1月14日
要替代 TensorFlow?谷歌开源机器学习库 JAX
新智元
3+阅读 · 2018年12月14日
李飞飞要从 Google 离开 ?官方已经给出回应
雷锋网
3+阅读 · 2018年6月28日
免费云真机测试 | 让您的应用完美适配 Android Oreo
引力空间站
3+阅读 · 2018年2月2日
谷歌发布TensorFlowLite,用半监督跨平台快速训练ML模型!
全球人工智能
5+阅读 · 2017年11月15日
AI都干过什么让人细思极恐的事?
全球创新论坛
4+阅读 · 2017年9月15日
这位程序员为什么要弃用Facebook?
CSDN
5+阅读 · 2017年7月14日
相关论文
Learning Dynamic Routing for Semantic Segmentation
Arxiv
8+阅读 · 2020年3月23日
On Feature Normalization and Data Augmentation
Arxiv
15+阅读 · 2020年2月25日
Arxiv
11+阅读 · 2018年4月25日
Arxiv
6+阅读 · 2018年4月24日
Arxiv
6+阅读 · 2018年4月4日
Arxiv
3+阅读 · 2018年3月21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