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观众之所以知道《中国有嘻哈》这档节目,是因为微博一夜之间出现的freestyle的段子,但是在此之前,不少人对嘻哈或者freestyle一无所知。
今天,小编为你详细拆解:《中国有嘻哈》为什么能形成一波热潮。
授权丨南周知道
文丨话剧人
一档叫《中国有嘻哈》的综艺节目,有些出人意料地火了,其每一期的网络点击量都在2亿左右,话题量和热度居高不下,并且选手的歌曲在音乐平台上线后,横扫榜单。这档原本有些小众的音乐节目,怎么就火了呢?
1
freestyle与话语狂欢
事实上,很多观众之所以知道《中国有嘻哈》这档节目,是因为微博一夜之间出现的freestyle的段子,不少人在此之前,对嘻哈或者freestyle一无所知。
《中国有嘻哈》有三组制作人,分别是张震岳&热狗(MC Hotdog)、潘玮柏和吴亦凡。张震岳&热狗(MC Hotdog)、潘玮柏还是相对受到嘻哈界人士的认可,但吴亦凡一开始则受到了不少质疑。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着制作人吴亦凡在海选现场面对各色打扮花哨的rapper选手,却“只会”酷酷地重复着同一句考核问题“你有freestyle吗?”,网友笑了。
Freestyle,就是“即兴表演”,它是rap歌手的基本技艺,也是饶舌(hip-hop)选手的基本功。不必讳言,当网友也学着吴亦凡说“你有freestyle吗?”时,他们是抱着一种戏谑和调侃的态度的,这就跟早前网友说“你只需要记住,我叫叶良辰。”“呵呵,我会让你们明白,良辰从不说空话”差不多一个意思。网友认为不专业的吴亦凡,只是在“扮酷”和“装”,他们便故意以无厘头的话语方式,解构了这种“扮酷”,并实现对偶像的一种反讽。
而无厘头气质的话语狂欢,正是时下网络亚文化最重要的分支之一。它只需要一个引爆点,便可以像“水波效应”,在舆论中掀起涟漪。当然,随着海选的结束,吴亦凡专业的点评令许多网友刮目相看,但“你有freestyle吗?”却已成功引爆了话题,让《中国有嘻哈》这档节目进入了观众的视野。
2
嘻哈音乐的鲇鱼效应
什么是嘻哈呢?嘻哈一词翻译自英语hip-hop,指一种源自美国的街头文化,在狭义上,嘻哈是指集rap、DJ、涂鸦、街舞和beatbox等内容的文化集合体,广义上的嘻哈则包罗万象,包括了服饰、滑板、极限运动和街头篮球等等内容。其中以说唱(Rap)为主的嘻哈音乐可谓是嘻哈文化的核心,《中国有嘻哈》节目为我们展现的就是嘻哈文化中的嘻哈音乐这一形式。
在国内,嘻哈音乐属于小众音乐,不少人对其一无所知。据说该节目制作时,好几家广告商纷纷撤资,就是担心它太小众,无法引起关注。
不过,如果放在华语乐坛选秀节目的大环境下考量,《中国有嘻哈》的走红其实是意料之中的。自从几年前《中国好声音》的爆红之后,各种音乐选秀节目扎推出现,优秀的流行歌手资源可以说是被耗尽了,而节目形式也令观众感到审美疲劳。更名之后的《中国新歌声》也在近期推出,无论是导师还是赛制,可以看出节目组“费尽心思”,但歌手资源的枯竭还是让人感到节目的“难以为继”。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有嘻哈》虽小众,但无论是音乐形式、歌手、赛制,都令观众有耳目一新之感。这有点像鲇鱼效应,《中国有嘻哈》或许将再一次激活音乐综艺市场。
3
选手有态度
“请问,你有什么梦想?”这是我们以前在音乐选秀节目中经常听到的一句提问。
而选手的回答往往是,音乐就是我的梦想吧啦吧啦,总之,非常好听,非常正能量。
“你如何评价其他选手呢?”主持人很爱这样问选手。
选手的回答一般是,“我来参加比赛就是来向其他选手学习的”“我觉得他真的好厉害啊,他真的非常勤奋,我自愧不如”“好遗憾啊,他能力这么好,被淘汰好可惜啊”……总之呢,就是参加的选手都是兄弟姐妹,大家相亲相爱一家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虽然选手们内心已经撕过无数回了,比赛结束后也老死不相往来。
但在《中国有嘻哈》中,我们更可能是听到的是这样的对话:
——你为什么要参加比赛?
——老子要红。
——你觉得你的水平怎么样?
——我最牛*。
——他们呢?
——他们傻*。
这是完全不同于以往选秀节目的参赛者形象,但他们也并非刻意伪装出来,因为嘻哈歌手追求的就是真实和做自己,不少嘻哈歌手的口头禅是“keep real”、“做自己,别装*”,因为这也是嘻哈音乐的本质属性。
也正是因为对真实的追求,《中国有嘻哈》中有两个明显的阵营差别,练习生派与地下饶舌派。地下派赤裸裸地瞧不起练习生派,在他们看来,练习生派都是经过包装的,他们的歌词都是枪手写的,他们的“real”是装出来的,是一种人设。如此浓浓的互怼和火药味,是以往选秀节目中不曾见到的。
在一些人看来,这些嘻哈歌手目中无人、飞扬跋扈,甚至弹幕上有人说,他们没有教养。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他们却有着许多年轻人内心中真正渴望的真实和直接,他们就是敢于跳脱出条条框框的限制,他们就是敢于自我认同,他们可能刺人但他们又坦荡磊落。这也是为什么许多90后、95后、00后被节目圈粉,他们喜欢选手的态度。
《中国有嘻哈》花絮图/视觉中国
4
嘻哈有态度
不过,更令人刮目相看的,则是许多人第一次发现了嘻哈音乐的一种独特魅力。
自嘻哈音乐诞生起,它就是一种“有态度”的音乐。嘻哈文化产生自经济衰退、动荡不安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纽约,它是当时贫穷困苦的黑人青年抵抗主流文化的方式。嘻哈音乐带来的不仅是音乐形式的“反叛”,更在于它思想内核的“反叛”——它是美国少数族裔批判现实、诉说历史的一种工具。虽然随着嘻哈音乐的发展壮大,以及在欧美乐坛的主流化,它也开始诉说女人、钱、好勇斗狠、情绪发泄等主题,但嘻哈音乐的“有态度”却是一以贯之的。
在中国,嘻哈音乐仍旧非常非常小众,当一个人选择了嘻哈音乐,这几乎是注定他将与主流偏离,他们不可能像流行歌手那样,一次出场费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他们的出场费就是几百几千。很多嘻哈歌手并没有固定的工作,他们只能以跑场为生,而嘻哈音乐的竞争又非常激烈,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功成名就”,绝大多数人真的是出于热爱在坚持。
因此有人这样说,即使他们在歌词里总是一副哥们吊炸天天生自信没朋友的模样,但到了现实生活中,面对柴米油盐,他们也有获得更好生活的渴望。像节目中小青龙的一首《time》则打动了许多人,歌曲中这样写道,“那双扶着我不跌倒的手,走尽春夏秋冬 天南地北,母亲已经白头,我也 不再 年幼……所以我努力的跑,把一切全部看透,我想让我爱的人过的更好,所以才去战斗”。再不可一世的人,内心中都有温柔和憧憬。
可纵然生活艰难,成功也许遥不可及,但许多嘻哈歌手仍旧在坚持。诚如前文说的,无论如何,“keep real”“做自己”,这是嘻哈文化的精神内核,也是许多嘻哈歌手的精神气质。正是这种精神气质的存在,使得嘻哈音乐有着流行音乐所没有的一种“内在表达”——它有思考、有批判、有态度,这是再华丽的旋律、再高超的演唱技巧都无法取代的,这不仅是华语音乐所欠缺,也是整个舆论界所欠缺的。
这或许是《中国有嘻哈》真正打动人内心的本质所在。它最有魅力的不是明星制作人,不是赛制,不是旋律,而是人,以及人的思想表达。
* 本文系南周知道(ID:nz_zhidao)授权i黑马发布,作者话剧人。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i黑马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
—— 黑马六月好文 ——
i黑马,让创业者不再孤独。
商务合作:15801105017(微信)
↓↓↓ 报名黑马高管营!